① 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上海红色基地
重庆红色基地
井冈山基地
古田红色基地
焦裕禄精神
沂蒙精神基地
杨善洲红色基地
金寨红色基地
南水北调基地
甘肃高台基地
南湖红船基地
延安红色基地
红旗渠基地
瑞金红色基地
大别山精神
湖北红安精神
阿坝州精神
泾县铁军精神
愚公移山基地
胶东红色基地
南京红色基地
韶山红色基地
西柏坡基地
遵义红色基地
于都红色基地
东北抗联基地
塞罕坝精神
深圳改革开放
广西百色基地
照金精神基地
红色教育是指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同时,革命老区也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当年奉献出无数红军战士以致将军和元帅的革命老区正在涌现新一代风云人物,而且还在呼唤更多各方面的紧缺人才。红色教育将以红土地教育下一代,以哺育人才建设红土地,在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滋养绿色生命,实现革命老区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红色教育,服务于公民道德体系建设、未成年人教育,特别着力于鼓励大专毕业生树立远大的抱负为建设革命老区求学、成才、创业。
红色教育,为全社会缅怀历史、坚定信仰、学习老区、支援老区,提供直接的便利与服务。
红色教育将帮助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数字化网络服务系统”,以便革命老区捕捉发展机遇,运用时代快捷手段,与外部交流互动。
红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
如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红色教育的合理分层,细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一二年级开展“识党旗、认党徽”教育,主要开展“革命英雄在我心中”、“我心目中的抗日小英雄”故事比赛等,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确立起至少一位崇拜的英雄人物,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三四年级开展“明党史、知党情”教育,主要开展“革命歌曲”歌咏比赛、“我喜欢的红色格言”征集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传唱革命歌曲,确立人生格言,激励他们时常戒勉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五六年级开展“感党恩、跟党走”教育,侧重于开展针对性强、形式活泼、具有特色的“红色”主题队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革命传统报告,参加扶贫助残等丰富直观的教育形式,“感党恩、跟党走”,把自己的成长自觉的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方向
近段时间以来,红色老区乡镇党委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利用革命老区爱国主义基地和烈士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努力营造以“红色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探索出一条“常规教育日常化、特色教育品牌化、校地互动双向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党员干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积极地探索。
一、做好“三个延伸”,不断拓展红色教育的外延 红色老区乡镇党委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做到立足党员干部,放眼普通群众;立足基地教育,放眼社会实践。通过不断探索,两个红色基地在红色教育中通过“三个延伸”,实现教育外延的拓展。 红色教育向普通群众延伸。红色基地的红色教育“点”多“面”少,主要体现在对党员干部教育多、对普通群众教育少;在纪念节日教育多,平时教育少,造成教育的整体性、连贯性差。针对这种情况,红色乡镇党委要提出红色教育要形成规模,形成传统,形成系列,形成特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在开展“三力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七个一”等活动。同时通过邀请州团委、州妇联等开展讲座,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扩展至普通群众。 红色教育向基地外延伸。积极占领思想教育阵地,在策划中融入红色教育元素。以红色名人故居为重点,把博物馆、烈士园、农村党支部活动产所等纳入爱国主义、党史教育景点,积极开展“红色之旅”活动。同时邀请老同志与红色基地共建,创作一批上乘的文艺作品。 红色教育向学校延伸。在开展红色教育时,充分考虑中小学校属地的优质资源,以发挥优势,实现合作共赢。一是聘请部分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对中小学生开展教育;二是建立实践基地,让中小学生接受革命教育,同时学校也选派一批优秀学生到红色基地开展义务讲解活动;三是开展手拉手活动,即让中小学生与老干部手拉手紧密联系。通过上述纽带,广交朋友、广泛宣传,红色教育空间越做越大,红色教育机制越来越完善。
二、打造两个平台,不断深化红色教育的内涵(一)是以深入开展“红色主题活动”为契机,促进革命老区精神薪火传承。红色乡镇要立足红色基地,依托人文优势,通过举行入党入团入少先队宣誓仪式、多媒体教育、“解放战争史”讲座等多种形式,促进革命老区精神薪火传承,树立一批先进模范群体的典型,打造基层党团的鲜亮旗帜,带动优良作风创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围绕着“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活动阵地好、特色创新好”这一标准,涌现出一批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革命老区“边疆文化阵地守护者”先进集体、先进分子。(二)是以扩充革命时期实物为抓手,让革命传统在党员干部群众及青少年中生根发芽。同时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引起强烈的反响,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红色老区要积累经验,树立品牌:红色宣讲循序渐进、逐步拓展;红色实践因地制宜、全面覆盖,使红色教育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传统,形成系列,形成特色。
② 塘沽哪里有红色阵地
烈士陵园。
旧市辖区名。原塘沽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44′~39°13′,东经117°30′~117°46′。
总面积859平方公里(2013年)。东濒渤海,西邻东丽、津南区,南接大港区,北抵汉沽区与宁河县。塘沽区级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5公里,拥有92.16公里长海岸线。
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毗邻首都北京,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
塘沽区东部的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年吞吐量达5.5亿吨,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
2009年11月9日,撤销天津市塘沽等三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2013年9月26日,天津市宣布撤销滨海新区下辖的汉沽、塘沽、大港工委和管委会,由滨海新区统一领导街镇。
塘沽成陆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曾3次改道北移,在天津附近入海。黄河有惊人的造陆能力。至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塘沽陆地逐步形成。
塘沽地跨海河两岸,历史上一直划河分治。北宋末期,塘沽南岸地区属宋河北路沧州清池县;北岸地区属辽南京道析津府武清县。
金代,隶属关系初沿宋制。金贞元年(公元1155年),塘沽北岸地区属中都路大兴府香河县,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改属宝坻县,塘沽南岸地区归属未变。
元代,塘沽南岸地区仍沿旧制,北岸地区属燕京路大兴府宝坻县。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属大都路总管府宝坻县。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塘沽南岸地区属河间府沧州静海县,塘沽北岸地区属顺天府通州宝坻县。
清初沿袭明制,塘沽南岸地区属天津府天津县,塘沽北岸地区属顺天府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