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塘沽曾经叫“塘大市” 附:天津市区县级历史行政区划时间表
塘沽曾经叫“塘大市”,在1948年11月中共冀东区委曾拟建塘大市,计划接管塘沽、大沽地区的政权机构,但最终未能实施。1949年1月17日,塘沽解放后,塘沽、大沽地区由天津市接管,并于同年3月划归天津市,改为塘大区,直至1952年4月21日塘大区改为塘沽区。
天津,简称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下辖多个行政区。1949年1月15日,天津下设11个行政区,1949年3月,塘大市划归天津市,改为塘大区。1952年4月21日,天津县划归天津市,塘大区改为塘沽区。
天津的历史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1952年10月10日,天津市将原行政区合并为8个行政区。1953年5月14日,天津县行政建制撤销,设立了东郊、西郊、南郊、北郊4个郊区。1956年1月1日,天津将市区以序数排列的一至八区分别更名为和平区、城厢区、河北区、河东区、新华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1958年2月11日,天津市划归河北省,作为省会所在地。1960年6月25日,汉沽区划归唐山专区,蓟县、宝坻县划归天津市。1961年7月17日,天津专区从天津市划归河北省,蓟县划归唐山专区。1962年2月1日,恢复天津市东、西、南、北4个郊区。1962年11月6日,汉沽区又划归天津市。1963年2月2日,北大港从黄骅县划入天津市,建立北大港区。
1967年1月1日,天津市从河北省划出,恢复为中央直辖市,河北省省会迁至保定。1970年1月,撤销北大港区,将其并入南郊区。1973年8月10日,河北省的蓟县、宝坻县、宁河县、武清县、静海县5个县划归天津市。1979年11月6日,北大港区从南郊区划出,成立大港区。1992年2月12日,东、西、南、北4个郊区分别更名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2000年6月13日,撤销武清县,建立武清区;2001年3月22日,撤销宝坻县,建立宝坻区。2006年,天津市辖15个市辖区、3个县。
2009年11月9日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由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整合而成。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九大产业功能区。2015年静海、宁河撤县设区,2016年7月29日撤销蓟县,设立蓟州区。
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滨海新区成为了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也是中国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