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什么戏
扩展阅读
杭州到天津飞机多久 2024-11-15 18:24:46
百事可乐在广州哪里 2024-11-15 18:24:35
杭州民宿租金一般多少 2024-11-15 18:20:27

天津什么戏

发布时间: 2022-04-12 05:30:14

① 天津的地方戏 什么剧

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明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靠山调据传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的小调;鸳鸯调是男女相恋的情歌;胶皮调则是人力车夫(天津称人力车为"胶皮" )等座时唱的小调。这些来自民间的小调充满乡土气息,强调高亢,词句通俗,韵味醇厚,很适合天津人的口味,因此旧时街头巷尾,工余饭后,经常能听到人们自弹自唱这些小调。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天津时调着名艺人有赵宝翠、周翠芝、谭俊英等人,其中佼佼者有秦翠红(绰号"棒子面" )、高五姑、赵小福等。50年代以来,有王毓宝异军突起,演唱反映新时代的新曲目,其嗓音洪亮、高亢,无有能望其项背者。以后又有后起之秀,使这一曲种得以继承流传下去。

② 天津的戏曲是津剧吗

不是,您说的应该是京剧吧,京剧是北京的

③ 地方戏曲有哪些

1、评剧:发源于河北唐山,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地方戏。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先后吸收了其他剧种和民间说唱的音乐和表演形式,于清朝末年形成了评剧。评剧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擅长表演现代生活。着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等,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等。

2、粤剧:是广东省的主要剧种,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闽南一带。居位在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也十分喜爱粤剧。明清时代,中国的许多剧种流传到了广东,这些剧种的声腔与广东音乐、民间曲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粤剧。粤剧用广东方言演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着名演员有红线女、马师曾等,代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绍兴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戏,流行在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越剧形成于清朝末年,最初全部由男演员演出,三十年代又发展成全部由女演员演出。越剧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抒情优美,已经成为仅次于京剧的一个大剧种。着名演员有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等,代表剧目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4、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戏,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以及临近各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豫剧的声腔,有的高亢活泼,有的悲凉缠绵,能够表演各种风格的剧目,传统剧目有六百五十多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着名演员有陈素真、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宇宙锋》《穆桂英挂帅》《红娘》《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5、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戏之一,旧时称为黄梅调,主要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的部分地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歌,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后,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发展形成了这个剧种。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

(3)天津什么戏扩展阅读:

地方戏要摆脱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还要特别强化“生产自救”的意识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我们知道,剧种的生存状况如何,是靠剧目来体现的。生产出一部有影响的好戏并借此推出一位担大梁的“腕角”,对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上世纪50年代,连销匿已久的昆曲都能藉“一出戏”来救活,以至于留下了“一出戏(《十五贯》)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强化“生产自救”的意识,就要从生产什么产品、如何组织生产出发来变革我们的生产关系,来解放并发展我们的艺术生产力。地方戏剧团,即便是那些有悠久历史剧种的剧团,也不可以“坐等天上掉馅饼”的态度来期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工程”保护的是剧种,是剧种仍能在今天产生影响的历史文化价值。

不能实现“生产自救”的剧团,也未必能在“工程”的资助下胜任剧种的保护。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地方戏,是一种仍在传承、可以激活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强调的“原汁原味”。生产自救的理念还包含着对传统的创造性转换,是一种发展中的生产自救。我们相信,地方戏只有追求发展才能有效生存,只有发展着的建设也才是最有效的保护。

④ 天津有哪些地方戏曲

加100分啊!

天津曲艺音乐发展史纲
曲艺音乐萌生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建国前天津的人口特点与曲艺音乐的关系——以演员和弦师为中心的音乐发展机制——清代的天津曲艺音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建国后天津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同天津曲艺音乐的关系——以音乐设计者为中心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鼓曲发展机制——“文革”前的天津曲艺音乐——“文革”期间的天津曲艺音乐——“文革”后的天津曲艺音乐——天津曲艺音乐的多样化——天津曲艺音乐的开放性——天津曲艺音乐的天津化——流派纷呈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北倚燕山,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在此汇为海河,注入渤海。它是北京的门户,是我国北方海上运输的重要港口,是华北、华东、东北、西北、中南以及华北各地相互联系的交通要冲。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
作为城市,它的历史并不悠久。金、元、明三朝,它还只是一个漕运的枢纽、军事的要塞。为了屏障北京,保护漕运,金在此建立直沽寨;元改直沽寨为海津镇;明筑城为卫,命名天津。
清代雍正时期,始置天津州,继改天津府,属直隶省。府治置天津县,以原州界为县界。1913年(民国二年)裁府。1928年(民国十七年),在天津县的中心地区成立天津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天津县属河北省(1934年1月,市县划界,四乡为天津县)。1930年(民国十九年)6月,天津特别市更名天津市,改隶行政院;同年11月,改省辖市,为河北省会。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省政府迁往保定,天津市重新隶属行政院。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改其名为天津特别市,胜利后恢复原名,至今。建国后,除1958年2月至1967年1月归属河北省(一度为省会)外,一直为中央直辖市。
天津行政区划曾经多次调整。最小时仅限于市区,最大时包括市区、塘沽、汉沽、郊区,以及武清、静海、黄骅、沧县、盐山、霸县、宁津、吴桥、交河、献县、河间、任丘等十二个县。现在,天津市的管辖范围包括:和平、河西、河北、河东、南开、红桥等六个中心市区,塘沽、汉沽、北大港等三个滨海市区,东郊、南郊、西郊、北郊等四个郊区,蓟县、武清、宁河、静海、宝坻等五个县。面积约一万一千平方公里。
作为城市,天津的历史虽然并不悠久,但其商业的兴盛却是从元代就开始了。“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漕船不仅载粮,而且带有货物。侯家后、估衣街一带,当时已成为天津最繁华的所在。明代,随着河海交通的发展,天津的商业贸易日渐繁荣,成为我国北方商品的集散地。旧城东门外和北门外的沿河地区,在明中叶已成为商业中心。明清之交,天津的繁盛已如(康熙)《天津卫志•序》所说:“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南运数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揖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所杂处……名虽曰卫,实在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三百多年来,天津日渐繁荣,尤其是开端口以后,发展更为迅速,逐渐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工商业大城市。
作为交通的要冲、华北的经济中心、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与繁华的都会,天津为曲艺音乐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建国前的天津曲艺音乐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表演艺术,在一般情况下,天津曲艺音乐的发展与天津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加成正比。
谈及人口,不能不指出:旧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发展,使大量农业人口——主要为男性一一流入天津。其后果,就是天津市民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比如:1903—1905年(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一年),天津市民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50:26、150:95、15:95,又如1937—1948年的性别比,最低者为128:35(1948年),最高者为146:19(1944年)。为消磨闲暇时间,大批男性市民涌入游艺场所,曲艺低廉的票价,灵活的演出方式,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他们的这一艺术爱好是建国前天津曲艺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当时,为了生活,演员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竞争胜败的裁判者,主要是观众。所以,演员都很是注意根据观众的反馈调节自己的演唱,保留、发展受他们欢迎的唱腔。从而产生了各种流派乃至新的曲种音乐,并因之形成了以演员和弦师为中心的曲艺音乐发展机制。
由于历史的原因,天津曲艺音乐清代以前的情况,目前尚不可考。天津曲艺音乐建国前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清代的天津曲艺音乐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清人最早记载的曲艺音乐形式,大概就是打连厢了。汪沆《津门杂事诗》第69首云:“生子何须拜塾师,居奇只唱耍孩儿。清时特重三风诫,心力抛残等刻脂。”诗后有注:“津邑窭人子,每命习唱连相词,一名耍孩儿。新例禁止,渐成广陵散矣。”《津门杂事诗》始着于干隆初年(公元1736年),刊行于干隆四年(公元1739年)。当时,由于“新例禁止”,已“渐成广陵散”。这说明,干隆以前,起码雍正年间,天津已有打连厢这种曲艺音乐形式,而且“津邑窭人子”以此“居奇”,为谋生手段。
干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刊行于北京的《霓裳续谱》也说明了这一点。《霓裳续谱》是一部俗曲总集,收俗曲622支,曲调30种:西调、岔曲、马头调、剪靛花、叠落金钱、黄沥调、玉沟调、劈破玉、弹黄调、北河调、番调、寄生草、扬州调、隶津调、盘香调、边关调、秧歌、莲花落、秦吹腔花柳歌、一江风、倒搬浆、银纽丝、玉娥郎、打枣竿、螺蛳转、重叠序、粉红莲、呀呀呦、重重续、两句半,等等。辑曲者为颜自德。据点订者王廷绍说:“三和堂颜曲师者,津门人也。幼工音律,强记博闻,凡其所习,俱觅人写入本头,今年已七十余。检其箧中,共得若干本,不自秘惜,公之同好。”显然,这些都是干隆年间传唱的小曲。干隆年间传唱的,不一定都是干隆年间产生的。颜自德“幼工音律,强记博闻,凡其所学厂俱觅人写入本头,今年已七十余”,如果他从十余岁开始习曲,则《霓裳续谱》中肯定有干隆元年以前传唱的小曲,也就是说有雍正乃至康熙年间就已产生或传唱的曲调。
由于颜自德是天津人,加之京津相距不远,交通方便,这些小曲肯定有不少传唱于天津。“腰节儿”《俺家住在杨柳青》就反映了这一点。
〔平岔〕俺家住在杨柳青,(白:是了,)我可紧靠着玉河。把奴聘在了独柳,这是怎么说?也是我前因造定受折磨。(白:这个天哪,可有了时候了。)〔独柳调〕一更鼓儿多,一更鼓儿多,独柳的生活指着这个,教奴家推馏碉(碌碡),累得我实难过。思量奴的命薄,思量奴的命薄,浑身上下破衣罗唆。每日里织蒲席,才把那日子过,我也是无其奈何,儿夫一去两三月多,到而今不回来,急的我双脚儿跺。〔岔尾〕丈夫拉短纤,一去不见回。撇的奴家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独自个。(白:思想起来,这是俺爹爹和俺妈妈一时也就无了主意,噫!)就信了媒婆!
这首岔曲不仅反映了一位由杨柳青嫁到独流的天津纤工少妇的生活,而且还使用了天津方言“破衣罗唆”与“自个(儿)”。显然,它产生于天津。这说明当时天津已有了岔曲这种曲艺音乐形式。另外,它当中所插之曲牌“独柳调”,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产生于天津独流地区的小曲。
天津出“皇会”时献演的“中八仙庆寿”,也是干隆以前传唱的一种曲艺音乐。皇会原称“娘娘会”,始于康熙年间。所谓娘娘,即传说中的海神林默。元代,她被朝廷封为“护国明着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并为之在天津(时称海津镇)建“天妃庙”,祈求她保佑海漕安全。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晋封她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改天妃宫为“天后宫”。无论天妃宫、天后宫,皆俗称娘娘宫。所谓娘娘会,就是娘娘宫庙会,“乃酬神所献之百戏也”。一次,干隆下江南,途径天津,适逢会期,欣赏之后大加赞赏,赐乡祠“跨鼓”四名鼓手每人一件黄马褂,赐“鹤龄”四名鹤童每人一个金项圈,并赐龙旗两面。从此之后,娘娘会就更名为皇会了。皇会所演‘百戏”,有舞蹈,有音乐,有杂技,有武术,也有曲艺。中八仙庆寿就是一种曲艺形式:“由十三四岁的幼童装扮成‘中八仙’里的各样人物,踩着高跷,并不耍练,只唱唢呐庆寿歌”。演出这个节目的“东南城角同议庆寿八仙老会”,“也是自清朝干隆以前成立”的。
关于嘉庆年间的天津曲艺音乐形式,见于文宇记载的就比较多了。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杨无怪撰《皇会论》,谈及皇会的各种艺术形式时,认为“莲花落,不耐看”,‘稍可的是侯家后的拾不闲”。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刊刻的《津门小令》有这样的诗句:“曲唱连环佳子弟”、“荒唐故事演槌皮”、“一片管弦歌荡调,十番锣鼓演清音”。作者樊彬一一加注云:“不施脂粉者名子弟班。九连环,小曲名。”“击皮鼓唱,名槌皮”。“荡子曲细声曼引,情致动人。十番清音歌曲,间以鼓吹二,亦复不俗。” 也就是说,《津门小令》记载了九连环、大鼓书、荡调、清音等曲艺音乐形式。
随着城市的日益繁荣,天津人口逐渐增加。开端口以后,增长尤为迅速。据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汇编刊行的《津门保甲图说》统计,当时天津县有人口44万多人。其中,城内有9万5千多人;城关一带有近20万人。到了甲午战争时期,天津县人口增至近57万人,比鸦片战争期间人口增加了近25%。12年以后,天津市区、四乡及租界又增至80多万人。其中,四乡38万4千多人;市区35万6千多人;租界内的中国居民6万l千7百多人,外国居民6千3百多人。与甲午战争时相比,增加了22万多人。60年间,人白翻了将近一番。
为了满足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的需要,各种娱乐活动相应迅速发展起来,各种说唱艺术顺着子牙河、大青河、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从河北、山东、北京以及江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纷纷流入天津,形成了该时期天津曲艺音乐一个明显的历史特色。由于清代中叶以后,天津所增加的人口,多来自河北以及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农村,北方的各种曲艺音乐特别受到欢迎。清崔旭《小班》诗云:“琵盔清脆响流珠,宛转歌喉学风雏,小曲近来兴北调,当筵赢得一狂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北调”流行以及人们喜好北调的情形。
据不完全统计,清末,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艺音乐形式有凤阳花鼓、莲花落、什不闲、子弟书、八角鼓、弦子书、荡调、滩簧、联珠快书、木板大鼓、平谷调、梅花调(北板大鼓)、梨花大鼓、西河大鼓(当时尚未定名),以及拉哈调、怯五更、下盘棋、山西五更、马头调、淮调,粉红莲、探清水河、鲜花调、九连环等时新小曲。
为了适应天津观众的欣赏情趣,它们大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进,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曲艺音乐形式,尚保持着比较浓郁的民间文艺特色:活泼、灵活、不保守,善于借鉴,勇于吸收。尽管比较粗糙,但却生机勃勃。其中,经过宋五、胡十、霍明亮等人的努力,木板大鼓发展为京韵大鼓(时称卫调大鼓或京调大鼓),在此基础上,张小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吐字发音以天津方音为主,唱腔质朴雄浑,歌来实大声洪。西韵子弟书经天津方音一唱,曲调的抑扬起伏有了变化,变成了卫子弟书;石玉昆的石韵被改造了,发展成具有鲜明天津特色的西城板。
与此同时,本土本色的靠山调、鸳鸯调问世了。经过改造,拉哈调、怯五更等也具备了浓郁的天津特色。作为天津的时调的主要曲调,它们的形成与改革标志着天津时调这个曲种的诞生(天津时调乃建国后定的名)。高五姑、秦翠红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时调“唱手”。高五姑改革了靠山调,将第四句尾声改为过门,从而改变了它拖拉、委靡的缺欠,使得唱腔丰满,吐字响亮,韵味盎然;在旋律与节奏上,她还以起伏有致取代了平直、单调,并首先采用了疙瘩腔这一润腔技巧。秦翠红则以杰出的天赋与高超的润腔技巧,将靠山调的演唱推上了一个高峰。她嗓音圆浑低沉,音域宽广,气力充沛,吐字有力,具有浓重的天津味儿,歌来粗犷豪放,颇具阳刚之美。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6)的天津曲艺音乐
天津曲艺音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本时期前期,社会生活还比较安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由于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而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使我国的民族工业——特别是天津的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战前,天津的民族工业发展迟缓,无论厂矿数量、资本总额等都落后于上海、武汉与广州。到1925年,天津不仅已成为我国北方棉纺、面粉、火柴、化工等工业的中心,而且一跃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为天津曲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
铁片大鼓、梅花大鼓、滑稽大鼓——京韵大鼓的一种,以及单弦的两个重要流派何(质臣)派与荣(剑尘)派,流入了天津。
京韵大鼓的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刘宝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唱腔:他易河北以及天津的方音为北京语音,易唱腔的质朴、平直为华丽、婉约。他嗓音圆亮甜脆,高低兼备,腔调丰富多变,善于用高腔渲染气氛。他的说即是唱,唱即是说,说唱结合,韵味醇厚。白派京韵大鼓也于此时形成了。白云鹏的演唱以不标准的北京方音为主,唱腔朴素而细腻,苍劲而委婉,并有较多的朗诵色彩,极富阴柔之美。
天津时调也有长足发展。落尺(如《后娘打孩子》)、落五(如《秦楼悲秋》)等单曲体小调一一出现。鸳鸯调衍变出曲调比较繁复、节拍比较舒缓的新鸳鸯调。
本时期后期,军阀混战,战乱颁仍:两次直奉战争,天津皆是争夺的战略要地。1922年4月,奉军占据天津;同年5月初,奉军大败,撤走,直军入津;1924年11月,直军战败,奉军入津;1925年12月,国民军将奉军赶出天津;1926年3月,奉系直鲁联军再度攻入天津:1928年6月,军阀阎锡山控制天津。
军阀混战,严重打击了天津的工商业。两次直奉战争,每次都使津浦、京汉铁路中断几个月,致使”进口贸易,于以缩瑟”;出口贸易因“交通梗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国内贸易更加凋蔽,市场上到处是一派萧条景象。
天津数次罹受兵燹,社会生活极不安定。军队常常侵占民房,骚扰百姓。溃兵常常洗劫商店,侮辱妇女。流氓、混混儿混水摸鱼。租界内经常戒严。人民纷纷避难,冀东各县难民纷纷来津,“而天津居民,又纷纷向租界逃避。”1924—1928年,天津人口由75万激增到138万,几乎翻了一番。军阀还以筹划军饷为名,横征暴敛,搜刮财物。他们更大量发行军用票、金库券等纸币,直鲁联军就曾滥发军用票100万元。
由于以上原因,天津人民生活比较困苦。拿1924年冬天来说吧:“中产之家”因无钱买煤取暖,天冷时全家只好围被而坐,“每月所需米面菜节蔬,亦减至最低等级,只求勉强一饱为足已”。一般劳动人民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不能不影响杂耍园子的营业。1924年11月,“平日拥挤不通之北海楼、北洋商场等处,一日之内,阗然无顾客者,居其多半。”分别位于北海楼与北洋商场三楼之上的北海楼茶社与北洋茶社,自然也无杂耍演出。1928年6月,“戏园座位多为军人占据。军人固不花钱,更有一般身佩符号者,亦杂坐其间,倘向其索钱,不曰某机关,即曰某司令部”。这自然极大地影响了天津曲艺音乐的发展。
但由于人口激增,曲艺观众的数量并未减少,一般情况下,他们维持了杂耍园子的芦业,保持了明地演出的兴旺。在这种背景下,铁片大鼓和西河大鼓发展了自己的唱腔。
王佩臣以其聪颖的天资、独特的风格,征服了观众,成为铁片大鼓继往开来的代表人物。她音色清脆、甜润;咬宇清晰、有力,常用闪板、掏板、抢板,节奏活泼多变,爱以衬字行腔。润腔时,多用下滑音。因而唱腔委婉、柔媚、巧俏、风趣,被时人昵称为“醋溜大鼓”。
西河大鼓赵派也初步形成了。赵玉峰擅长说唱短打、袍带大书。他弃河北方音,改用京音,吸收、借鉴京韵大鼓的某些曲调,形成了自己的唱法,以二板、三板为主,尽量不唱节奏缓慢、长腔较多的头板;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扬长避短,往往高弦低唱,在弦子的上把行腔,在句和句之间加过门,以烘托唱腔。他咬字清楚有力、节奏鲜明刚劲、行腔短小舒畅。
此外,在这段时间内,刘宝全完成了他的改革,刘派京韵大鼓经过不断完善已经臻于完美的境界。
3、国民党统治时期(1928.7~1937.7)的天津曲艺音乐
天津曲艺音乐在本时期发展到巅峰状态。
两种新的曲艺音乐形式,在天津形成了。翟青山以小曲落腔调为基础,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创造了单琴大鼓(后名琴书、北京琴书)。平谷调经过前一时期刘文斌等人以宝坻方音演唱,又融合了落腔调的某些旋律,衍变为京东大鼓。
外地的一些曲艺音乐形式,继续流入天津,比如河南坠子、辽宁大鼓、山东琴书等等。其中,河南坠子与辽宁大鼓在天津发展成一个新的高峰。
1928年,乔清秀来津,下功夫钻研短段,在唱腔上刻意求工。她用梨花大鼓的花腔改造了坠子的开头唱腔,创造了新鲜明快的“起腔”,以灵活多变的技法丰富了坠子的平句唱腔,在《凤仪亭》、《三堂会审》、《韩湘子度林英》、《宝钗扑蝶》等唱段中,每一段的平腔和垛子都各具特色;她广泛吸收京韵大鼓、京剧、民歌以及流行歌曲的东西,化为坠子,不断为坠子音乐输入新鲜血液。她吐字俏丽,行腔明快婉约,特别注意高音、中音及变音的运用,嗓音以纯净甜润见长。
朱玺珍针对辽宁大鼓委婉缠绵有余,鲜明响脆不足的缺点,首先改革了“起口”。她将“八大口”(八大句)由缓而长改成快而短,把过长的第七、八两句的长拖腔,变成新的“四大口”或“六大口”。从而,由“大口垛句”直接转入“小口调”,不再用冗长的过门作过渡。其次,她相应变动了“小口调”与“流水板”。原唱腔不但句子间断痕迹明显,而且“一道汤”。她采用挑起来与压下去的高扬和下滑唱法,使唱腔抑扬有致,婉转活泼。第三,她改变了唱腔的速度,由原来的一分钟70拍变为一分钟104拍,一扫过去那种抑郁沉闷之气。第四,按北京语音吐字发声,分清了唇齿音,学会了处理轻重音、平仄音,弥补了辽宁大鼓出音裹字、以音带字的缺陷,做到了字真韵美。第五,她与弦师王海门一起改革了“弦子挂”,突出了响和快,扩大了行弦的音区;采用了加花的办法;吸收了其他曲种的弹拨技巧,以密撮为主,运用了弹跳指法。从而,既保持了原来的悠扬、细腻,又显得刚劲、鲜明。
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太平歌词、天津时调等曲种的音乐,在这段时间内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花四宝与弦师卢成科合作,对梅花大鼓进行了改革,形成了梅花大鼓的女声唱法。她开辟了高腔音域,有时还去掉了慢板句首的语气助词“哎哪”。唱腔上,易苍劲典雅为婉转华丽,行腔圆润俏皮,拖腔韵味醇厚。节奏灵活多变,小切分节奏尤具特色;赶板垛字,干净利落,特别是上板与野鸡溜的句尾落腔,既脆又帅。这种唱法很快风靡京津,建国后几乎形成了“无梅不花”的局面。
马增芬在其父马连登的帮助下,也创立了新的流派唱腔:“三把唱”运用灵活,随时可以转换,而且转得自然,换得利索;下扎腔、拉腔、走腔由过渡句变成了可以随意使用、伸缩自如的起伏腔,由附属乐句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华彩乐句,且不时出现于平腔之中,特别是在那些抒发情感、转变情绪的地方;唱平腔时,不仅揉进了以上新腔,而且还经常灵活地移动字位,倒置板眼,使用俏口俏句,从而改变了重复单调的状态,达到了平而不淡、平中有奇的效果。
王兆麟改变了太平歌词每句前四字说后三字唱的呆板唱法,加强了旋律性。节奏上运用了闪板,润腔上使用了擞儿,剔除了可有可无的虚字。从而,使这种长期从属于相声的音乐形式脱离了相声,走出了明地,进了杂耍园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曲种。
时调艺人赵小福嗓音甜美,行腔委婉,传情真挚,以柔取胜,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唱腔。
在这一时期,还有不少新的曲种音乐流派进入天津。比如:董桂枝与程玉兰的河南坠子、鹿巧玲的梨花大鼓、谢芮芝的单弦、王殿玉的大擂拉戏,等等。
刘宝全、白云鹏、金万昌、荣剑尘、常澍田(单弦)、高五姑、秦翠红、葛振清(联珠快书)、沈华亭(西城板)、于瑞凤(莲花落)等各曲种的带头人,也在不断探索、精益求精。
这一切,书写了天津曲艺音乐史最辉煌的一页。
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演出繁荣。
本时期的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工商业有较大发展。三十年代,各类工厂、商店、商贸行、货栈、银号、钱庄、银行将近二万处。外资银行、洋行将近三千家。商场、商店、浴池、舞厅、饭店、旅馆、戏院、影院鳞次栉比……这些,促进了曲艺演出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跻于报纸所登载之演出广告上的艺人就有三百多人。当时,刊登广告的只是那些有点儿名气的杂耍园子,书场、落子馆,多数杂耍园子以及撂地的艺人,皆无此能力。
(2)新型曲艺演出场所的出现。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一种新的观众群出现了。这就是那些服务于金融业、商业、文化教育界、新闻出版界、政府机关、交通、邮电部门的职员、教员、编辑、记者以及那些中、小商人和资本家。他们有较为固定的收入,生活相对稳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平。对那些比较典雅的曲艺节目比较喜爱。然而为艺人观念所囿,不愿涉足一般的杂耍园子,怕有失身份。与他们相仿的,还有那些麋集于租界的下野军阀、政客,前清王公、贵族,以及他们的子弟。这两类人大多在租界活动。当时,英、法租界畸形繁荣,各种建筑物纷纷出现,法租界劝业场一带迅速发展为天津的中心与最繁荣的所在。为满足他们的需要,一些新型演出场所应运而生,如天祥舞台、新世界(1930年改为小广寒)、歌舞楼(1934年改为小梨园)、中原公司杂耍部、天会轩,等等。这些演出场所给的包银较高,所约请艺人,多是第一流的;它们上演的节目,都比较文明典雅,代表着天津的最高水平。为了在这些场所演出,为了使这些观众满意,艺人们不得不注意俗不伤雅,化俗为雅。具体到唱腔上,逐步由质朴、粗放、高亢趋向华丽、细致、婉约。这就推动了天津曲艺音乐的规范和美化。
(3)商业电台的出现。
1927年,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播,每日播出一些曲艺节目,但影响不大。三十年代中期,在激烈的商业竞争刺激下,仁昌、青年会、中华、东方四家商业电台先后出现。由于曲艺深受听众欢迎,也由于曲艺演唱的简便性,它们都约请曲艺艺人直播,由艺人在节目演唱中间代播商品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它们对曲艺——特别是曲艺音乐的普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不仅使京韵大鼓、单弦等原有曲种为更多听众所熟悉,而且使河南坠子、辽宁大鼓、京东大鼓、单琴大鼓等新流入或新创立的曲艺音乐形式家喻户晓。比如1939年4月3日的《广播日报》就说:“自乔清秀在电台播唱河南坠子以来,于是坠子声调深入家庭”。其次,宣传了演员,仰无线电波之力,14岁的马增芬以一曲《绕口令》奠定了她在西河大鼓界的地位,乔清秀迅速红遍三津,刘文斌得到了广大家庭妇女——特别是老太太——的青睐,翟青山、王剑云(单弦)、石慧儒(单弦)等人的名字与其唱腔一起飞入千家方户。
(4)激烈竞争的结果。
本时期,剧场间的竞争已达白热化。以前,曲艺演出基本不在报纸刊登广告,随着商品竞争意识的逐步深化,大中型演出场所认识到广告的作用,于是,大、小报纸的广告栏中,曲艺演出广告所占版面日益扩大,对各自出演的演员、曲种、节目竭尽宣传之能事。它们还借鉴京剧的“排名制”以刺激演员之间的竞争。所谓排名制,就是在广告和戏报中,依照演员在整场演出中的档次、位置,进行由主到次、由优到差的排列。档次、位置的确定,主要以演员的演出效果、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为依据。比如:据1936年9月13日《益世报》所载小梨园之广告,小彩舞尚在二牌位置,头牌为张寿臣和侯一尘(相声)。在10月6日的广告中,她就超过张、侯,跃为头牌了。又如:1936年10月28日,刘凤霞(京韵)排名第三,第一、第二为小彩舞、张寿臣与侯一尘;可到了11月15日,她就下降为第八位了。排名的前后,不仅标志着演员的声誉、地位,而且决定着演员的收入。因而,演员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根据自己的特长与观众的需要在艺术上出新。而当时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又给他们提供了这种条件。
这种竞争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因而它不能不带来副作用;有些曲艺形式,如莲花落、荡调,由于皆为群活,而剧场又只按节目的场数付钱,演员越来越少,逐渐没落了。在观众“色艺双全”的要求下,鼓曲女艺人成批涌现,数量远远超过男艺人。鼓曲界开始呈现出演员“阴盛阳衰”的景象。以中原游艺场为例,1929年,女演员占40%;1936年,占60%以上;到1937年,竟高达70%。当时,各种曲艺音乐形式与相声、杂技等同台演出。这70%,除少数杂技演员、京剧清唱演员外,皆为鼓曲艺人。占30%的男演员,则大多为杂技、相声艺人。
4、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8~1949.1)的天津曲艺音乐
在这一时期,天津的曲艺音乐开始急遽滑坡。
敌伪统治时期,不少杰出的鼓曲艺人谢世,其中不仅有刘宝全、金万昌、高五姑、常澍田、常旭九(莲花落、联珠快书)等老艺术家,还有风华正茂的花四宝、乔清秀、王剑云、荷花女(太平歌词),几乎全是各曲种的代表人物。朱玺珍去了东北、林红玉(京韵大鼓艺人,有女鼓王之称)去了山东,章翠风(京韵大鼓)去了南京,马增芬、桑红

⑤ 天津的戏剧是什么名称

天津主要剧种: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话剧
天津曲艺曲种:天津时调、天津荡调、西城板、卫子弟书、天津快板、京东大鼓、西河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单弦、相声、梨花(犁铧)大鼓、山东琴书、河南坠子、奉天大鼓、乐亭大鼓

⑥ 湖北天津山东各有什么戏曲

山东省戏曲戏种
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⑦ 天津本地出产的戏曲剧种有哪些

天津之所以被称做是曲艺之乡,还因为多种的曲艺形式都是在天津形成和繁衍的。比如说像天津时调、天津快板,都是天津所特有的。而京韵大鼓、京东大鼓、铁片大鼓、快板书等等就是在天津形成的。像相声、评书、单弦还有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就是在天津兴盛和繁衍的。

⑧ 天津有哪些剧种

京、评、梆是天津最有代表性的剧种,它们虽不源于天津,但其形成与发展都与天津密不可分。天津戏剧爱好者之多,观众鉴赏水平之高在全国闻名。

京剧�

京剧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随着清干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和道光年间传入的汉调,溶入京音,又吸收其他声腔艺术而逐渐形成。清道光年间,京剧在天津已广为流传。清末,随着南来北往的名角在津献艺,天津艺人吸收其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当时天津武戏最具特色,如武生三大流派“黄派”的创始人黄月山,不仅武功好,唱功也很出色,还能演小生和老生。�

20世纪20年代后,京剧界各派名演员竞相来津献艺,他们都把“过天津关”做为检验自己水平高低的标志。戏剧界流传着“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钱”的说法,正说明天津在京剧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为此,天津认可并捧红了一批颇有才华的青年京剧演员。如李少春、童芷苓、赵燕侠等。就连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等四小名旦,也是在天津唱红而名声大噪的。�

天津专业京剧演员队伍实力颇为雄厚。20世纪50年代,主要演员包括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着名演员有杨宝森、厉慧良、丁至云、张世麟、林玉梅、李荣威等。1956年,天津京剧团正式成立,以上演员都成为该团的主演。每人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剧目,如杨宝森的《空城计》、《文昭关》;厉慧良的《铁笼山》、《艳阳楼》;丁至云的《春秋配》;张世麟的《挑滑车》等。�除市京剧团外,还有建华、建新、荣新、塘沽等京剧团体。着名演员有杨荣环,赵松樵、小盛春(“小活猴”)等。�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除市京剧团外,其他京剧团体一律解散。天津京剧团演出的剧目只有“八个样板戏”。直至80年代,天津京剧才再获新生。�

为培养京剧幼苗,天津艺术学校中还设有京剧班。�

拜师学艺�旧时,拜师学艺有四种方式:即科班学艺、做手把徒弟、请家中传艺和票友学艺等。

科班学艺,学员入科后,必须按科班排名顺序,另起新名,并以名字中的某一个字作为标志,显示科班的特点或学艺的先后。学员多是贫寒子弟,入科班目的是学习技艺,以谋衣食。凡进科班,都要履行入科手续,立“关书”(即学员家长与科班订的契约字据)。学艺时间多是7年,有的还外加帮助科班1或2年。科班负责学员的吃穿,但“天灾人祸、车轧马踏、投河觅井、悬梁自尽,各听天命,不与班社相干”。若学生逃走或半路退学,家长与中保人还要赔偿科班7年的损失。科班里教学时采用“打戏”的方式,即“不打不出功”,这是祖师爷传下来的规矩。在科班中,学员最怕的是“打通堂”(即一人犯错,全体挨打)。由于挨打时趴在板凳上,故科班演员都自称“啃板凳出身”。老艺人常将学员的七年学艺称为“七年大狱”。�

做手把徒弟,即演员在家中收徒进行的个别传艺。学艺时间、拜师立字据与科班相似。生老病死,老师亦不负责。学艺期间,可任老师打骂。演出收入归师。学艺之余还要帮老师做家务。手把徒弟要想搭班演出还要另拜老师,叫“带道师”,否则,同行不予承认。�

请家中传艺,由于出钱请老师教戏,学生一般不太受罪,老师教授也较仔细。一般家道殷富的梨园人家方能做到。这种学艺与手把徒弟一样,都要借台练艺,即搭科班进行演出练习,早晚仍在家中学戏。�票友学艺,票友的家庭条件一般较好,可出钱请老师教戏。他们若以唱戏为生(即“下海”),也需要拜“带道师”,否则将受到同行的歧视。�

旧时,拜师学艺有一套程序。尤其是拜着名演员为师,拜师仪式更为隆重。拜师要有引荐人,即“引荐师”,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择定吉日,正式拜师。�

拜师仪式一般在饭庄举行,学生负责所需费用。仪式开始,学生先向祖师爷磕头,然后分别向师傅、引荐师、师伯、师叔磕头认师。再拜见各位师兄。行礼完毕,设宴款待。宴席结束后,新徒随师回家,拜见师娘、师兄、师嫂等,一一呈上见面礼。师傅也要给徒弟回礼,称为“衣包借牒”。从此,此徒便成了该老师的入室弟子。按传统,这种师徒关系如父子,即“一日为师,终生若父”。�

茶园、戏园�天津早期的京剧演出场所是茶园,出现于清道光年间。当时的茶园比较原始、简陋,随着京剧在天津的日益兴盛,光绪初年,便有了诸多设备比较完善的茶园。其中东马路袜子胡同的“庆芳茶园”、侯家后北口路西的“协盛茶园”、北大关金华桥南的“袭胜茶园”和北门里元升园的“金声茶园”为着名的“津门四大茶园”。

在此期间,一些官僚权贵、富商大贾也纷纷在自己的家中修建戏楼、戏台,以备唱堂会之用。�

另外,外端口旅津商人为便于经商与联谊,也按籍贯自发集资兴建了20余会馆,不少会馆内就设有戏楼。其中建筑水平最高、最讲究的是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广东会馆戏楼(今南门内大街)。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式剧场。全部为木制结构。舞台坐南朝北,为延伸式,观众可从三面观看演出。舞台顶部用百余根斗拱堆砌接榫,螺旋而上,形成“鸡笼式”藻井,也称“螺旋回音罩”,音响效果极佳。观众席分上下两层,楼上为包厢,楼下是散座。整个戏楼的装饰均用木雕镂空工艺,富丽堂皇,十分壮观。当年着名演员梅兰芳、杨小楼等都曾在此唱过戏。1986年被辟为天津戏剧博物馆,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30年代前后,天津京剧演出空前繁荣,几乎所有京剧名角都在天津演出过。为此,天津又新建了几座专门演京剧的戏院。着名的有“春和戏院”(今工人剧场)“天华景戏院”(劝业场四楼)、“北洋大戏院”(今延安影剧院)和“中国大戏院”等。他们设立了预先售票、对号入座制度,是天津较早的正规戏院。其中“中国大戏院”是天津最大的戏院,在全国的戏院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戏院之一。其建筑上下共5层楼,观众在前3层。可容纳1800多人,视听效果较好,是演出京剧的理想场所。�

在剧场演出,一般都是营业性质,是京剧演员赖以生存的主要演出场所。�

京剧在茶园演戏,观众听戏一般不花钱,只付茶钱。并另给找座位的服务员小费。�

堂会戏指富商士绅在节日、婚嫁、寿诞、生子等喜庆日子里,为招待亲朋好友,在私宅或饭庄、戏园、会馆中组织的专场演出,也属营业性质。演员应邀赴演堂会戏,内行人称之为“外串”。�

堂会戏又分“全包堂会”和“分包堂会”两种形式。全包堂会要唱整整一天。从中午12点开戏,一直唱到深夜1点,甚至唱到天亮。戏码一般在10出左右,多者可达20出;分包堂会只唱半天,或白天,或晚上。堂会演出常常是几个戏班联合,或以某戏班做班底,再邀其他名角参加,这种联合演出,名角荟萃,演出质量一般高于戏园日常的营业性演出。为此,有些京剧爱好者为听好戏,常有给主家出“份子”或托亲朋及其他关系,以此达到观赏堂会戏之目的。�

京剧堂会,在未曾上演正式剧目之前,照例先由演员扮成福、禄、寿三星,给主家“跳加官”表示祝贺,主家照例要给赏钱,然后才开始上演正式的剧目。另外,在一出戏演完,另一出戏还未上演换幕的时间内,演员还要跳加官,每跳一次,主家必有赏钱,这已成定例。唱堂会一般先演几出“敬神戏”,俗称“帽儿戏”。如《封相》、《赐福》、《点魁》、《报喜》等小剧目。然后再演出为喜庆堂会的特定内容而准备的“吉祥戏”。如举办纪念诞辰的堂会,多上演《大四福》、《麻姑献寿》等剧目;为婴儿做满月时,若主家生的是男孩,就演《麒麟送子》,如是女孩,则演《观音赐女》、《打金枝》、《状元印》等剧目。�

堂会戏演出时,在戏台或戏棚的栏杆上贴有剧目长条,演一出戏贴一长条。上面一般写“××人送×××演员×戏”的字样,意为此戏是某位亲朋或富绅出钱送的,点名由某演员主演,这是戏园营业性演出所没有的,故“点戏”成为堂会的一大特点。�

在戏班的收入中,演堂会戏所得是戏园营业性演出外最大的一笔收入。清光绪初年,每次堂会至少可赚纹银几十两,甚至一二百两。光绪中叶以后,一次堂会戏多者可得纹银数百两。民国时期,一次堂会戏多者可得一二千元。由于堂会戏收入丰厚,故许多戏班的班名都用“福”、“喜”、“寿”等字样以图吉祥。�

演堂会戏,除正式戏价收入外,还有一些额外的赏钱,如“跳加官”和“堂惠”等。在演出中,如遇达官显要前来观戏。不论演至何处,都要暂停,立即扮一“加官”,手拿“一品当朝”的书轴,到台上舞蹈一番,以示欢迎。到场的达官显要欣喜之余必出赏钱。一次堂会往往能跳十几次,乃至几十次加官。

由此赏钱可见一般。另外,每逢好戏出演,好角出台或演至精彩处,台下往往有人喊:“搭钱!”随即一张摆有赏钱的八仙桌便搭于台上,后台即来人谢赏领赏。钱按份计算,每份多少不一。戏、角儿越好,钱数越多,这种赏钱叫“堂惠”,意为“堂会惠赐”。因此,堂会钱往往是演员个人生活中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

天津规模较大的一次堂会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富商孟洛泉为庆寿辰而举行的一次盛大堂会。着名演员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以及王以宸、谭富英等都参加了演出,此次堂会共耗资25万元。��义务戏是演员白尽义务而不取报酬的一种演出形式,俗称“义演”。举办义务戏演出始于清光绪末年。中国最早的一次义务戏演出就在天津,是天津八善堂之一的南善堂为孤儿院募捐而举办的。邀请在津的着名演员参加演出,义务帮忙,在“下天仙”茶园唱了10天戏。票款收入,除必要开支外,全部捐给了孤儿院。当时组织义务戏只是偶尔为之,后来逐渐形成风气。�

举办义务戏演出是含有慈善、救济意义的一种演出形式。多为了救助贫穷的同行,或是赈济各种灾荒,再者是社会上的公益、慈善事业的募捐、筹款等。�

由于京剧是天津的第一大剧种,影响最大,而且名角荟萃,所以每遇社会募捐赈济活动常由京剧演员合作,演出义务戏。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底,在中国大戏院曾举办了4次冬赈义务戏。参加演出的有杨小楼、梅兰芳、苟慧生、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小翠花、侯喜瑞、叶盛兰、萧长华、马富禄等梨园名角,成为美谈。

行会戏又称“行戏”,是京剧戏班专门为各行各业祭祀祖师等团体活动所进行的演出。�

过去360行,行行都有自己的祖师爷。人们往往在祖师诞辰这一天(祭祖师有固定的日期)举行祭祀活动。每逢此日,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大聚会,并邀请戏班演一场“行戏”,以示庆祝与娱乐。�

合作戏是由部分着名演员临时联合同台表演的一种演出形式。通常由某一戏班或个别京剧爱好者发起组织,聚集几位着名演员参加演出。这种合作戏往往是着名演员同台献艺,剧目新颖,有竞争之势,可满足观众对名角演唱艺术的观赏愿望。如近年举办的“梅派”、“程派”、“裘派”等京剧流派专场演出,均属该类。��应节戏是在节日期间表演的与节日内容、习俗等相关的演出。如正月十五上演的应节戏称“灯节戏”。最常演的剧目是《上元夫人》。二月二为“龙抬头”的日子,演出时要耍龙灯;三月三,传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上演剧目多为《蟠桃会》,五月五是端阳节,民间有去五毒之说,故常上演《五判斩五毒》、《混元盒》、《白蛇传》、《钟馗》等剧目;七月七神话有牛郎织女天仙配的故事,常上演《大仙配》剧目;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演出《嫦娥奔月》等剧目。�

票房、票友�票房是指京剧爱好者的业余组织;票友,是指非职业性京剧演员和乐师的通称。他们是京剧艺术忠实的观众和积极的参与者。�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随着京剧在津的广为流传,天津出现了许多京剧票友,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演唱练习与交流。一些票友也由一般的演唱进而“下海”(即职业性京剧演员),成为名伶(即名角,名演员),如清“同光十三绝”中以擅演彩旦戏着称的名丑刘赶三,就是天津最早下海的一位票友。另外,与谭鑫培、汪桂芬齐名,世称“孙派”,艺名为“老乡亲”的孙菊仙;世称“汪派”的汪笑依以及童芷苓、李宗义、丁至云等,都是先为票友,后成为着名京剧演员。�

票房与票友,在天津的戏剧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随着京剧在天津的兴盛,天津人看戏、欣赏和研究戏成为一种时尚。广大戏迷爱好者热衷于京剧,从而使票房与票友业日益兴盛。�

天津最早的票房是雅韵国风社。成立于1900年以前,地点在北门里一个独门独院内。票友多为盐、当商富户子弟,日日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其中有不少票友后来成为京津名票。如被誉为谭派嫡系正宗的大盐商王君直、善唱汪(汪桂芬)派的王颂臣及几十年声誉不衰,须生、铜锤两工戏的刘永奎等。此外,雅韵国风社这一票房还有两位伴拉胡琴的圣手:陈筱鹤和李佩卿,在票友中可算佼佼者。其中李佩卿曾被名角余叔岩聘请操琴,长期合作十余载,而成为名琴师,天津票友引以自豪。�

民国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家庭票房。这种票房人员少,组织简单,其家主人喜好京剧,便约些同道定期排练,必要时请老师说戏。票房主人各阶层人物都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家,即李澄甫家和周家票房。�

李澄甫家票房在东门里天津道衙门西箭道。李澄甫原是小商人,他将自家3间砖瓦房作为票房,并置有戏装行头,每月彩排2次,能演几出“对戏”,如《南天门》、《卖马》、《武家坡》等。�

周家票房,主人杨慕兰,自幼喜京剧,学唱青衣,唱、做均佳,能演几十出戏,在津享有盛誉。每逢有善举义务戏,当仁不让。她广集人才,在自家成立票房,名曰“吟国剧社”,着名小生兼鼓佬袁文斌和着名净角女演员齐啸云,幼时常在该处学戏。�

此外,还有盐商子弟李赫生家、开设麻袋庄的李文吉家、三新公司总经理吕幼才家等众多的家庭票房。�除家庭票房外,还有清唱票房、彩排票房、昆曲票房、清音桌等。清唱票房,是以清唱为主的票房。这种票房组织规模都比较小,票友也不多。票友每月须交不过一元的会费,供房租、水、电、茶等开支。较知名的清唱票房有鹤鸣社、遥吟国剧社、中南国剧社、有光堂、华楼小票房等。�

鹤鸣社,民国十八年(1929年)成立,地址在城里草厂庵。年近九旬的孙派鼻祖老乡亲(孙菊仙),每逢过排必到,风雨无阻。尚仙肪常随其左右,得其真传,后成为孙派须生名票友。�遥吟国剧社,成立于民国初年,创办人冯树霖,地址在河东地道外沈庄子姚家台。票友由铁路搬运工人、小商人、经纪人等组成。每天开锣,各行当都有。着名票友是“李家五虎”,能打也能唱。�中南国剧社,地址在南市荣吉大街中南报社后院,票友多为报社职工。着名票友有老生李宗义和花旦雀景云,二人均从票友下海转为京剧演员。�

有光堂,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末,地址在南市荣吉大街升平茶园(现黄河戏院)北路西。创办人王子庆,能唱花脸、须生、小花脸。每星期日过排,能唱者都可参加。华楼小票房,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前后,地址在南市华楼,因票房小,只能清唱吊嗓,不能过排整出戏。名票友有曾一度下海、天津武生头一名的郑敬荪和初次走票、一鸣惊人的武生王益友。

此外,还有一些小票房,只能吊嗓唱小段,或练习各种乐器,为少数人业余消遣之地。彩排票房需要租赁宽大房屋,能挂起“守旧”分出前后台。至于修饰前后台,添置桌椅、板凳等,由票友均摊,也有少数富有者自己出资,票友每月酌交会费。着名彩排票房有渔阳社、剑影铎声社等。�

渔阳杜,20世纪30年代初成立,地址在泰康商场四楼。票友多知识分子,名票有老生刘伯敏、文武老生刘仲敏、彩旦刘秉心(后下海)等。�

剑影铎声社,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天祥市场四楼。票友人才辈出,尤其是后来下海的陈大濩,在上海大红大紫;陈延荪的武生,也名赫一时。�

机关票房。票友多为该单位职工,在单位的礼堂彩排。着名的机关票房有北宁铁路局“宁友国剧社”(北宁公园大礼堂)、海关票房和邮政局票房等。�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天津票界活跃一时,人才辈出,可称黄金时代。当时有3个规模较大的票房:一是开滦国剧社,在开滦矿务局(现市委大楼)俱乐部礼堂,能容500余人,彩排时售票演出,当时票价2角。老牌票友王庾生、朱邵庵为该社台柱子。此外,还有李克昌、陈奇豪、刘子璞、刘秉初、李紫玉等。老生陈奇豪和架子花脸李克昌后均下海,成为专业演员。二是群贤留韵社,原名“竹记”,民国六年(1917年)成立。在大口联昌起卸行楼上,创办人为天津旧宅子弟杨寿民和张筱珊。此票房服装、道具齐全,生旦净末丑,文武场面,各显身手。昆曲、二黄各尽其能。戏目之多(约四五十出),角色之硬,令各票房望尘莫及。该票房每周六对外彩排,当时票价1角,未响锣座位己满,可见其影响之大。30年代末,该票房移至南市华楼2楼。三是永兴国剧社,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在法租界24号路(现长春道)嘉乐里一所3层楼内。

创办人叶庸方和吴谓滨。初办时,参加活动的多为各国洋行的大小职员,后请来老师说戏,又陆续入社了许多票友。刚学戏的童芷苓常到这里彩排。评剧家张聊公、戏剧家马彦祥、上海名票钟启英等都曾到此参加彩排。京津许多京剧演员、名票也常来此说戏。该社能演大小剧目30几出,在津影响很大。�

昆曲票房。昆曲早年叫“雅部”,文字深奥,板式腔调繁琐难学,无文学艺术修养者不敢问津。民国初年,天津票友开始学唱,或在家私学、或组织昆曲社。比较有影响的有一江风曲社和辛巳曲社。�

一江风曲社,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主持人是学识渊博的北大关文教馆馆长冯孝绰。社员多教育界人士。聘请昆曲老演员王益友执教。较有造诣的社员有昆曲票友首屈一指的韩耀华、有文学修养又长于诗词的陈中枢和富有音乐大才的刘吉典等。辛巳曲社,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学《玉簪记·琴挑》、《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等。�

此外,天津市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于1957年也成立一个昆曲杜,集以上两社成员约30人,冯孝绰任社长,昆曲老演员田瑞亭为艺术指导。社员各有所长,人才济济。对外曾广播《长生殿·小宴惊变》一折,深受听众赞扬。�

清音桌。清音桌多安置在茶楼上。到该处唱戏的票友,有的是借地练习,又能向老一辈票友求教;有的是想下海又顾虑重重,生活上又入不抵出的,来此唱戏,挣几个钱;有的则是因生活困难,到清音桌唱戏拿些份钱维持生计。着名的清音桌有位于单街子东口外路西的“东来轩茶楼”和中原公司4楼的西餐部。�

以上各种类型大、小票房,到20世纪30年代已达到60余处。他们多属社会团体性质,有的是机关单位附设,还有的是以家庭出面组织。其中最着名的票房是雅韵园风、琴声雅集、渔阳社、北宁国剧社、开滦国剧社等,以及“竹记”、“剑影”、“鹤鸣”、“遥吟”等。着名的票友有“名票四王”:王君直、王庚生、王颂臣和王竹生。袁世凯的次子袁寒云也是名票友,他曾与全国着名演员程砚秋、孙菊仙同台演出。此外还有夏山楼主韩慎先以及刘叔度、朱作舟等等。�

票友的人员组成,早期多为前清遗老、下野政客、绅商富贾等。后来又逐渐增加了自由职业者和一般的平民、小商贩和产业工人。�

票友参加戏班的演出,称为“串客”或“清客串”,又称为“玩儿票”、“票班”。票友参加演出时,在海报上的署名,往往在姓与名的中间加一“君”字,观众一看便知是票友串演。由于一些高层次的票友加入京剧演员行列,使演员的组成成份发生了变化,从而提高了京剧演员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今日,天津京剧爱好者仍然很多。据统计,有票房140余个,票友数千人。而且票房多由各区、街文化活动站代替。业余京剧团颇多,并常有演唱交流和比赛活动。至于家庭中的聚会清唱更是不可计数。不仅如此,在海河两岸、各大小公园,仍有许多京剧爱好者,伴着司鼓、胡琴清唱,使京剧成为天津十分普及的一项群众文化活动。

⑨ 天津的家乡戏是什么及其简介

自然是天津梆子了,也称卫梆子。

从山西、陕西梆子脱胎出来的河北梆子一经出现,就在天津牢牢地扎下根,并很快成为了其发展的大本营。特别是1900年前后,天津出现的直隶新派梆子,即“卫梆子”,影响更大,不仅成了河北梆子的主流,而且大举进军京城,迅速扩展到全国。40年代,由于小香水、金钢钻等老艺人相继辞世,一大批艺人逃亡他乡或弃艺改行,河北梆子在天津已走到濒临灭绝的边缘。在逆境中,银达子、王玉磬等虽经千辛万苦,但仍痴心不改,誓不改行,坚守住了河北梆子在天津的最后一块阵地,直到1949年1月天津解放。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莲花落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说唱。南宋时期即有“莲华乐”记载,当时只是为乞丐乞食时所歌,到元代才发称“莲花落”。冀东一带的滦县、乐亭、昌黎、丰润等地极为盛行,是农闲、夏歇和工余时的娱乐活动。因清政府视莲花落为“鄙俚技艺”, 莲花落艺人还被人们视为漂行(即乞丐),所以,初时,莲花落进入天津,大都在南市三管、北开、老龙头、侯家后和河北大街一带“撂地”、“跑棚”。后来,通过几辈艺人的不懈努力,三闯津门,才把莲花落的说唱形式,发展成了落子调蹦蹦戏的形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深深地根植于天津观众的心中,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占据了天津一大半的戏园子,并迅速在全国得到发展,以评戏定型。所以,有“评戏始于冀东,发祥于天津”之说。
三四十年代,评剧四大流派的代表人物白玉霜、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齐聚津门,长期占据着北洋戏院、新明戏院、国民戏院和聚华戏院。

⑩ 天津有什么戏曲

京剧、评戏、河北梆子、西城板、天津快板、天津时调、单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和京东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