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天后宫的景点简介
天后宫是天津市现存的着名道教宫观,主要是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后。它位于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宫、小直沽天妃宫、西庙、娘娘宫。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最初创建于元朝(1206-1368年)时期的1326年,后来的朝代又多次重修。从东向西,主要建筑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主体建筑是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中间面阔3间,进深3间,7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该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天后宫之一,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天后宫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历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员娱乐聚会的场所,除了举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仪式外,还经常有各种中国特色的酬神演出。据说在每年农历3月23日为天后妈祖的诞辰,这里经常举办民间花会,吸引了很多游人。 早在1954年,天后宫就被天津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政府又重新修复天后宫,把它作为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
⑵ 天津的年文化民俗
春节说是从大年三十开始,其实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准备了,二十三过小年,有个顺口溜具体是什么忘了 只记得腊月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有 大概就是说的从23开始准备过年的 过年春节守岁 出一邻居拜年 初二回娘家 初五剁小人,天津都有腊月二十九贴吊钱儿的习惯 对联 福字 家里还要贴年画 三十晚上包饺子 十二点时放炮迎新年 腊月有一天祭灶要吃糖瓜 意味粘灶王嘴。太多了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⑶ 天津天后宫 可否自己带过来香去上香
可以!不用挺里面的人瞎忽悠!上香就是为了表自己的诚心!跟在哪买香没关系!
⑷ 天津有什么禁忌
我是天津人,天津人很热情的,没什么特别的禁忌,更没有什么因为风俗不能去的地方。我的同学很多都是外地人,在这里待的也很习惯。要是女孩子的话,天津人不管多大多小都会叫“姐姐”,我同学刚来的时候都觉得很有意思,这是亲切的称呼,不是叫老哦,我还被存车处的老太太叫过姐姐~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称呼成年男子叫“二爷”,这是有说法的,都叫“二爷”,不能叫“大爷”哦,这也是前两天看天津故事才看到的~不过现在年轻人都不用了。过年的时候天津的习俗很多,很有意思,不过年轻人都不太在意了,太多了记不住。上岁数的人比较在意。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没什么所谓的禁忌,所谓不知者不怪嘛~要来天津一定要去古物文化街转转,很多天津独有的手艺都在那里,天后宫也在那里,对于庙宇之类的禁忌应该哪里都差不多吧。
大胡同是天津的一个商品批发市场,很大,人很多,但是不管在哪个地方这种地方都是鱼龙混杂,东西很便宜,但是要去的话一定要看好包,我认识的很多外地同学都被硬抢或者偷过,人多的地方总是要小心,特别是不熟悉情况的外地人。
天津人热情好客,可能有的时候不能适应,但都是好心的~欢迎来天津~
⑸ 天津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一个天后便凝聚和抚慰着众人心。
⑹ 天后宫内的求子风俗是怎样的
在天后宫正殿的神龛里,天后圣母慈眉善目,仪态端祥,凤冠霞帔。她的左右立着四彩衣侍女,其中两个侍女手执长柄扇遮护天后,另外两个侍女一个捧宝瓶,一个捧印绶。
在神像前的供桌上,则摆满了香客们供奉的贡品。在天后的祭祀崇拜中,船户们在出海之前往往将船做成模型奉送给天后,希望妈祖保佑他们出海平安。
在神像的上方悬挂着三块匾额,中间一块写着“垂佑瀛堧”,意思是希望妈祖能赐福沿海。两旁分别写着“盛德在水”和“万里波平”,意思都是歌颂妈祖的圣德。
在正殿的墙壁上还有一块引人注目的匾额,上面写着“四海同光”。这是台湾北港朝天宫赠给天津天后宫留念的匾额。
除此以外,老天津人还有在天后宫求子的习俗,过去夫妇婚后无子,会到天后宫祭拜后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回家供奉,称为“娃娃大哥”,就是长子,日后即使生下长子也要排行老二。
并且“娃娃大哥”每年还要拿去“洗澡”,寓意每年长大一点,这也是老天津的民间信仰之一。
以“拴娃娃”作为求子习俗,历史上早就已经出现了。是以女娲“抟黄土造人”为基础,又经过民间的一步步演变,所以形成了拴娃娃这个求子习俗。
天津的拴娃娃虽然受多元文化影响,历史上也供奉诸如观音、碧霞元君、王母娘娘等孕育之神,但更多的妇女则以天后娘娘作为司孕育的主神供奉。清周楚良的《津门竹枝词》说:
因此在天后宫,不但子孙娘娘和送生娘娘成为了天后娘娘麾下协助天后娘娘的配祀神灵了,而且主殿所设观音神龛或是“观音堂”,也都以陪祀的地位存在的。由此可见天后娘娘在妇女们的心目中已代表了其余诸神,其地位之崇高,可想而知。
每逢初一和十五的开庙之际,那些婚后未育的妇女们,便会蜂拥而至,向天后娘娘焚香膜拜后,用红线拴走子孙娘娘像前的一个小泥娃娃,口中念念有词:“好孩子,跟妈妈回家。”
有的妇女在拴一个泥娃娃之后,仍嫌不足,趁着道士不注意,偷偷又拿走一个,揣进怀里。这正应了天津的另一个习俗偷娃娃。
但是无论是拴娃娃也罢,偷娃娃也罢,那些妇女一旦生育,便认为是天后娘娘赐予的,在婴儿百日之内,到天后宫还愿。还愿的时候除焚香礼拜外,还要送回99个小泥娃娃,放在子孙娘娘像前,供其他妇女再去拴或偷。
妇女“拴娃娃”之后,仍未生育,怎么办呢?聪明的天津人又兴起了一个新的行当,就是“洗娃娃”。妇女从天后宫拴来娃娃,仍未生育,但这泥娃娃也是天后娘娘赐予的,进了家门就如亲生一般,称为娃娃大哥。
“孩子”要年年长大,因此每年要把娃娃大哥送到娃娃铺去“洗”一次,也就是再换个大一点的。在清末,天津娃娃铺几乎都集中在天后宫以南的袜子胡同一带,有四家最着名的塑像店,即墨稼斋马家、凤鸣斋张家、纯古斋周家和笔耕斋刘家。
几家店铺所塑娃娃均呈坐姿,胳臂屈伸,两掌朝上,但面部的塑画却见功夫。一般面部塑造都采用面模翻制工艺,点活眉眼,再施以彩画。
娃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席地而坐呈坐姿的,从五寸开始,最大为一尺二寸。久婚未育的妇女,从天后宫拴来娃娃后,每年送来“洗”一次,娃娃变大一寸,如果日后有所生养,“娃娃大哥”的辈分也不得僭越。
在天津还有“娃娃大哥坐炕头,老大吃喝不用愁”的说法,表明了娃娃大哥的独特身份。第二类的坐像,因为变了辈分,由“娃娃大哥”而改称“娃娃大爷”、“娃娃太爷”、“娃娃大太爷”等。
端坐在太师椅上,身穿蓝色大袍,黑色马褂,黑鞋白袜,头戴红疙瘩黑帽儿。先是黑胡,随年龄和辈分变大,而改白胡。
天后宫的“拴娃娃”和“洗娃娃”,旧时直接关系着生活在最底层的妇女命运,尤其为久婚未育的妇女带来希望和勇气。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稳定婚姻、家庭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天津的“洗娃娃”因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故又被冠以“天津娃娃”之美称,在妈祖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⑺ 天津天后宫进去应该怎么拜
在众多的神仙之中,只有王三奶奶是何路神仙,以前是从没有听说过的。经过导游一番解释才知道,原来王三奶奶是清代嘉庆年间的京东香河县人,她不但医术高明,并且经常是无偿地为百姓医病,因此在这位老奶奶去世之后,为了纪念王三奶奶悬壶济世、解救百姓的恩情,便被百姓们在娘娘庙里供奉成神明。而且如今每年在王三奶奶的忌日之时,王三奶奶的后人仍会从天津赶来这里为老人上香扫墓。
⑻ 天津天后宫的定义是什么
天津天后宫,又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它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是天津最古老的一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
天津天后宫原本是海员祭祀海神天后举办酬神演出和聚会的场所。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它成为了天津民俗文化的发祥地和天津发展的历史见证。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这是对天津天后宫历史地位通俗而生动地概括。
⑼ 天津民俗民风(关于年) 不要小吃一类的
天津卫有句俗话:“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一过腊八就不再忙别的事,以极大的热情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忙年的活动中。各家各户务求把吃的、穿的、用的一并准备齐全。
其实,天津卫老少爷们过年的时候,不但能够饱了口福,还可以借这个年劲,大饱眼福,各式的庙会、花会、法鼓、大戏,各样的游戏、杂耍把春节的这几天排得满满的———“娱乐”就是天津人春节的主题。
天后宫庙会敲响新春第一锣
从前,天津民间信奉多神,如财神、灶王、菩萨、玉皇等,但由于天津地处海边,民众一面强调航海技术一面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在民间威望最高、崇拜最甚的要属“天后娘娘”———在南方称“妈祖”。同时天津又是航运枢纽,外来商人诸多,航运活动频繁,所以“天后宫”的香火也非常旺盛,并多有祭祀的花会活动。到了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巡视天津,视察了天后宫,并非常欣赏花会的表演,皇帝钦赐会旗,从此天后宫的民间花会成为了“皇会”。法鼓、狮子、中幡和花鼓等各种表演走街串巷,锣鼓声不绝,喝彩声不断。据《天津皇会考记》记载,“通宵如是,直至夜阑不散。烛灭香消,未觉东方之既已白。”后来,除了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大庆之外,农历腊月十五至正月初一还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慢慢地,天后宫庙会变成了春节最为重要的一个喜庆节目。
天津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尚洁说:“为什么在腊月这冰天雪地的寒冷季节举办规模宏大的娘娘庙会呢?说起来它与天津人传统的年节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天津人十分重视过年过节,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城市中极负盛名,这与天津的历史地理环境、五方杂处的人群结构、多数人长期从事漂泊无定的海运和漕运职业有关。每到年节,人们企盼着能够与家人平安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共祝来年好运。这种买价与心理的浓烈程度是其他城市的百姓无法相比的。天后宫腊月庙会就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气氛中应运而生的。从腊月十五开始,各种年货商贩聚集到天后宫内,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年货交易市场。宫南宫北一带年节需要的杂货和庙内前院的儿童玩具,吸引了大量的游人,而这种形势至今未改。”
她还告诉记者,早年间,天后宫内就有许多由配殿改成的商业店铺,卖剪纸窗花、吊钱儿、金货以及花鸟鱼虫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在大家去选购年货的时候,看着那琳琅满目的年货,“逛逛也是享受啊!”
大鼓伴杂耍老少爷们乐一把
旧时的天津,人称唱大鼓的生意人为“吃江湖饭的”。据传,大鼓这种演唱形式的起源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尧舜时代朝堂里就设置谏鼓,虽是以下谏上,也有一种教化的意义。古代,周庄王为了“正风化俗”,曾“击鼓化民”,所以后世唱大鼓的就尊周庄王为祖师了。过年的时候,唱大鼓的不会在年货市场附近支棚设帐,三面摆上长板凳,一面平地设桌支鼓,当做演员演唱的舞台,谓之“拉场儿”。所谓的鼓曲都是成本大套的书,什么《呼延庆打擂》、《前后七国》、《杨家将》、《跨海征东》、《薛刚反唐》等等。
这一个年,几家大鼓棚子唱不同的曲目,老百姓在一饱耳福的同时,还能一饱眼福。因为过年的时候只要一有唱鼓曲,就必然会有“杂耍”,这种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吸引不同爱好的观众,将相声、双簧、戏法(魔术)、杂技(如抖空竹、耍坛子、踢毡子等)一起演出,称为“十样杂耍”,意为将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十门技艺集于一堂,让大家在年里好好乐一把。
空竹嗡嗡响花样抖出大年味
提起抖空竹,每个孩子、甚至大人都会兴致勃勃的,因为空竹随着棉线及两根细棍子发出“嗡嗡”的声音,伴随着左右挥甩、上下起伏,由简单的拉响,到繁复优美的花招,抖空竹的技巧是相当多的。由于它两头大,中间细,天津人叫它“风葫芦”。
在老天津过年的庙会上,都会有人表演。表演者用两根短竹竿系上白线绳,在空竹中间的圆轴上绕一圈,两手持竹竿抖动时,使轴头上的圆盘旋转起来,圆盘上有竹片隔开的小孔,旋转时有风进入孔中,因而发出“嗡嗡”的响声。抖得快,圆盘转得也就快,发出的声音也就越洪亮。抖空竹时,常常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抖,比赛谁的空竹抖得响亮,谁抖得花样多,最简单的花样是“扬高”,就是把空竹抖响亮,抛向空中,带着“嗡嗡”响声,再用竹竿接住,继续抖。抖空竹的花样还有“猴子爬杆”,即让空竹顺着手中的竹竿往上旋转。复杂的花样还有“攀十字”、“张飞骗马”等。春节的庙会、年货市场几乎都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现在的孩子大概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简单的玩具,在两根小棒拴着的一根小绳上,一只竹子做的小玩意儿随着绳子的抖动上下翻飞,发出“嗡嗡”的声响。如今,年过六旬的老人都能清楚地记得,几只嗡嗡作响的空竹,“嗖嗖”地从人群中飞向天空,随后,急速落下,然后各自被稳稳地用绳子接住,又重新抖了起来。小小的空竹就像流星一样不断从人们的眼前划过,令人眼花缭乱。一会儿从背后飞上来,一会儿又从腿下钻过去,一会儿又在他们的手指间来回跳跃,他们舞出的“流星赶月”、“猴子爬杆”、“蚂蚁上树”等花式令人叫绝。
男女老少齐上阵秧歌扭起来
还有一种与高跷并列为节日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节日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歌舞艺术,天津方言称为“地秧歌”。67岁的孙凤英老人说:“我是铁杆秧歌迷,一听见唢呐和鼓点声,手脚就痒痒。当你随着鼓点扭动的时候,连脚趾头都吃着劲。今年春节,我参加了宁河的秧歌队,好好地扭了一回新春大秧歌。扭秧歌的门道其实多着呢,一招一式,一行一动,都有许多讲究,把喜气洋洋的感觉带给看秧歌的每一个人,把新春的气氛带给每一个人。”“旧时秧歌都是男的闹,那时候的大年里,男人们装扮上身,吆喝着,欢笑着,在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隔着门缝往外看,一起跟着欢笑。女子跳秧歌是现在才有的。”
孙凤英还告诉记者,在京津一带,地秧歌有两种区别:一是踩跷与否,踩跷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与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种形式中,只有不踩跷、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的人,仅配以服装彩绸,随锣鼓伴奏碎步舞扭。至于“跑旱船”、“跑驴”等艺术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会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跷会后,作为大剧目间的一种缓冲表演项目或短节目后的补充项目。热烈火爆之后,诙谐曼舞,使观众情绪为之一舒。
唢呐伴奏铛子响跨鼓敲起来
据尚洁介绍,相传天津最早的一个法鼓团体是“大觉庵金音法鼓会”。法鼓会乐器以鼓为主,放在中央,钹、铙、铬子、铛子都在鼓后。法鼓曲牌约十几套,常用的有《老西河》、《摇通鼓》等。着名的法鼓会还有龙亭的井音法鼓、芥园的花音法鼓、侯家的永音法鼓等。而中幡会是跨鼓和中幡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表演的会,由厨行同业所办,会名“乡祠前远音跨鼓中幡会”,跨鼓队是大鼓八面,用黄绳系于颈间,鼓手人穿黄马褂;铛子八面,击者每人穿黄坎肩;另有双髻文童12人,各着鲜衣,手托花篮;武童亦12人,手持对钹。演奏时,跨鼓声轻重缓急不同,铛子打点。文童轻歌,唢呐伴奏。武童则击耍对钹和人体摆字,常摆的吉祥词为“江山太平”、“天下太平”等,变换极迅速。中幡队最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长竹竿挂长幡,幡宽五尺,青缎面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长竹竿挂长幡,幡宽五尺,青缎面,红布里。幡顶斜插旗子两面、灯笼两个、伞盖三把,并系缀铜铃若干,每架各有长幌绳两条(较北京中幡少一至二条)。每架总重超过百斤,行会中或托手中,臂上或杠肩头。表演时则顶上额或伸臂托塔,表演者做各种惊险动作,但幡竿不能离身,不能倒地。逛庙会的人们会大声地给表演者叫好,表演者得到认可后,会更加卖力地表演。
跳高劈叉翻筋斗高跷踩起来
每当过年,还有一种娱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踩高跷”。高跷的表演者双足缚于1~3尺高木棍制成的“跷腿”上,边行走边表演。清代中叶高跷盛行时,高跷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跷有文、武之分:文跷以走唱为主,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诸如倒立、翻筋斗、叠罗汉、跳高桌劈叉等惊险动作。
天津高跷多属武跷,其舞扭动作,如倒立翻滚、前奔下倾等均有固定模式,造型美观,气氛红火。清代以来,天津城郊高跷会最为普遍,多以戏曲名目相标榜。表演时按戏目分项进行,演员在锣、鼓、铙、钹击打伴奏中舞蹈翻跌。在高跷铿锵有力的锣鼓点中,年味越来越浓,喜气洋洋的春节也越过越有意思!
“妈妈例儿”,也写做“妈妈论儿”,是京津地区一种民俗事象。《北京方言辞典》释义为:“日常生活中的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论。”《北京话词语》里说它跟“老妈妈例儿”一个意思。
例儿,当然是当惯例、体例、规则讲,是应该仿效或依据的。妈妈,指长者,从前大都是家庭妇女。换句不大好听的话说,妈妈例儿就是家里老娘儿们的讲究。加上老字,则是突出“例儿”的老生长谈性质。
它是否都是“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论”?我看不一定。由于妈妈例儿来自底层人民,是传承民俗,情况就复杂了,至少有三种情况:一、以迷信的形态出现,包含迷信的内容;二、以迷信的形态包含合理的内容;三、以合理的形态包含合理的内容。后二者在民俗学上叫“俗信”
这说需要用辩证方法,去看妈妈例儿。
一、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这是带判断性的妈妈例儿。有这一回事儿吗?没有。有人把它与清兵入关联系起来,只是小说家言。如果确是“真理判断”,即没有舅舅的人,在正月剃了头(理发)怎么办?有舅舅的死舅舅,没舅舅的管不了,那还是真理性判断吗?但是,它是用迷信的形式,引导合理行为。正月,人人过春节,它督促人们在春节前做好个人卫生;不搞这种个人卫生,就危及亲属,多厉害!再说,旧社会剃头匠(理发师傅)大都是宝坻县人,旧年年底夜以继日地干活,等除夕加班到正月初一天亮,立刻回家乡过年,你想剃头(理发),哪儿找师傅去!
二、窗户门对窗户门,不打官司就死人
建筑新房,或在院子里翻盖新房,最忌讳门或窗对着邻居的门或窗户,所以有了“门对门,净死人”一类妈妈例儿。
这种话,看起来是一种民俗禁忌,而且是荒谬的迷信禁忌,但是,却不能这么简单地做出结论。因为这是以迷信形态表明一种建筑规程。
门窗对门窗不便于居住生活。谁家都有隐私,至少都有不愿意别人看见的起居生活,都有不愿公开的行为。夏日炎炎,在个人居室内难免袒露上体,或者洗浴,能时时刻刻紧闭门窗吗?显然不能。还有例如某地有两家门对门的住户。甲走出自己的屋门时,总是无所谓地前行右拐。但对门的乙住户换房搬走了,住进新住的丙。没有几天,丙住户的男人站在门前骂街,“狗眼冲人家屋里看什么”,“不是东西”等等。甲住户发现丙住户“骂海街”也不依不饶,说:“也不尿一泡尿照照,你那模样的女人躺在地下也没人要。”“海街”骂了几次,甲与丙接上了火,大打出手,归了派出所。如果当初盖房的时候,遵守了妈妈例儿这种多年经验总结,把门与窗相互错开,就不会发生这种纠纷。可见这条看来十分迷信的妈妈例儿,道出了某些生活的真理。
旧时元宵节天津例儿多
为外甥祈福———舅舅送灯
正月十五,当舅舅的人可千万别忘了一件事,一定要给外甥送灯。旧时天津民间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的习俗。
“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蒺藜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结伴赏灯散逛———走百病
正月十六,天津还有一个习俗,这一天是走百病的日子,劳累一年从未离开婆家的妇女们,纷纷走出家门,或回娘家与父母团聚,或到庙里进香,或到繁华闹市逛一遭,消闲一番。但是,必须当日返回,不许隔夜。
妇女不仅要回娘家,而且多结伴出游,一边赏灯散逛,一边以行“走”除百病,民间认为在“走百病”时,必须越过3条河流,跨过3座桥,而且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就是用手触摸桥梁上的铁钉或是庙门上的门钉。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所以妇女特别是未有身孕的妇女则必须诚心“摸钉”,以求子嗣,使家业兴旺,有传宗接代之人。好在天津河流多,桥梁多,庙宇多,不然走一天下来,女子们的小脚哪里受得了。
金银财宝驮回家———蒸老鼠
居民人家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忙活起来,和面蒸制“刺猬、老鼠”。刺猬的周身剪出细三角尖儿,以高粱米做眼。老鼠则剪出四足和长尾,用黑豆做眼。刺猬、老鼠的脊背上和木铣头上堆着面做的元宝,两种为一对,分别摆放窗台角、门墩、厨房的灶台角处,头朝外。转天下午,把各处摆放的刺猬、老鼠头由向外转向屋内,以示把财宝驮回家中。至于神像前、祖先牌位前和灶王神像前所供的刺猬、老鼠则不转动。
十五晚间天黑后,撤下供品及各种摆放的刺猬、老鼠,由家中男性家长主持上香,供煮熟的元宵,全家男女老小叩拜尽礼,燃烛焚香焚黄钱、放鞭炮。香尽撤下元宵回锅煮热由全家分吃,谓“吃供尖”。吃供尖后正式吃晚饭,平时分家单过或者外出工作的,都要凑齐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圆圆满满吃元宵
过元宵佳节,自然不能不提吃元宵。有糯米(津地叫“江米”)面和高粱面(津地叫“黍米面”)两种。糕点店出售的是糯米面的。元宵馅品种多样,故称“什锦汤圆”,制作时用畚箕摇制,煮熟后松软可口。一般家庭自制都是高粱面的,是包糖馅后用手制成,煮熟后略显硬实。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再看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白糖、红糖、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
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人们把中西结合在元宵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连巧克力和冰淇淋都能当元宵馅了,还有什么不能煮来吃的呢?
⑽ 天津娘娘庙求什么
你说的娘娘庙应该是古文化街里面的那个吧,也叫做天津天后宫。
天后宫正店供奉海神妈祖,配殿神仙众多,有掌管兴云布雨的四海龙王,也有祛病保平安的王三奶奶,还有道教神仙泰山娘娘碧霞元君、河伯、魁星和掌管江河湖海的各路神仙,还有财神、关公和六十甲子太岁神和观音菩萨。
所以什么都能求。
旧年间求水陆交通平安的拜妈祖还有想要小孩的也找妈祖娘娘;求功名利禄也可以找财神关公,求金榜题名可以拜魁星;本命年求平安健康可以拜太岁;当然如果分不好类也可以找有求必应的观音菩萨……
总之是天津香火很旺的道佛合一的寺庙,只要心诚,求什么都可以
希望您的愿望能实现,要记得还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