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04分怎么填报志愿
建议:先定下心仪的院校
看看今年的招生简章 对比去年录取分数线 成绩你不是也有了 就差不多有数的。
预祝金榜提名
❷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有哪些填报技巧
清华的最低分为684分,人大的最低分为666,北航的最低分为662分,北理的最低分为652分,北邮的最低分为641分,北科的最低分为621分。,北化工的最低分为604分。 所以考生的档案能被投进的是的D,F,G D大学。 如果考生服从调剂而且体验没问题,应该就是被北理录取了。
那打个比方,可不可以我把北化放在第一志愿,当然可以。北化的最低分604分,你如果报北化,专业任选。由17年报考考生可知,北化最高分为636分,你660,当然没问题。但你不觉亏吗?明明我可以上北理的(当然有自己特殊兴趣的除外)
综上呢,就是说,高考平行志愿填是有顺序的。一般是从高到低排列,要拉开一点梯度。在当前平行志愿的大前提下,在知分报考的前提下,考生报考成功的几率大大增加。但顺序上仍然需要细细捉摸。
❸ 大学志愿填报流程
第一步:分析所填报人学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要填报某一所大学院校,至少得分析这所大学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因为,由于种种因素,同一所大学院校,每一年的录取分,是有波动的,有时低,有时高,这些,都得在大数据的范围内精确分析,然后,再与自己的分数进行对比、参照。通过这些分析,你可以准确地得出这所大学院校的录取规律,有了规律,自然就好办事了!
第二步:进行位砍计算,得到差值。在这里,有两个概念要清楚,一个是绝对分数,一个是相对分数。绝对分数,是指没有与相应批次省控线进行比较的分数。而相对分数,则是用想填报大学和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减去相应年份、相应批次省控线得到的录取分差。如果同学你的高考分差,高于这个录取分差,那么,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十分大,反之就要注意了。
(3)厦门市604分怎么填志愿扩展阅读:
1、批次线
批次线又称“录取最低控制线”,是考生能够达到填报某一批次学校并直接参与投档的最低线。每年,各省市在公布高考分数的同时, 都会将各个批次,各个类别的分数线公布出来。这种控制线有许多的类别,如理科一本线,二本线,专科批次线,提前批次线等。
批次线的划定,是省市招生部门依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考生的分数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划定的,如果今年理科一本录取计划是100名,那么,该省市理科考生第110名或者120名考生的分数,就是他们的理科一本线。
2、投档线
投档线是每一所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当批次投档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比如郑州大学理科一本批次在河南2020年招生投档的最后一名考生成绩是604分,那么,604分就是今年的郑州大学一本理科在河南的投档线。
3、录取线
录取线就是大学的每个专业实际录取的最低下的成绩。各个高校根据投档进来的考生,进行各专业的录取,其中,某一个专业的最后一名的分数,是所有录取考生中分数最低者,那么这位考生的分数就是录取线。录取线可能是投档线,也可能高于投档线。
4、滑档
所谓滑档,就是考生报考的所有志愿学校,其分数没有达到任何一所学校的投档分数线。考生在此批次的投档中,档案没有投送出去。这种情况,考生只能争取在征集志愿中进行补救,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已是非常的被动。高考志愿填报中,一定要注意志愿设计的梯度,尽量防止滑档情况的出现。
5、退档
考生的档案达到志愿填报学校的投档线,被投到志愿学校,学校在专业分配录取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录取该考生,只能将其档案退回省招生办。这是志愿填报录取中对于考生来说,比较严重的后果。因为,退档和滑档一样,只能在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才能录取,当批次机会可以失去。
高考志愿填报,一定要注意出现退档和滑档的情况。
6、征集志愿
一些学校在当批次的录取,由于报考生源不足或者退档过多,可能会导致录取人数达不到计划数。省级招生部门会组织所有的招生未满院校进行生源的征集,如果生源缺口过大,可能会降分征集志愿。
❹ 2006高考成绩504分该怎么填报志愿
你可以选择三本学校或专科学校,但你应该仔细看看本省的招生简章,这个应该是每个考生都有的,或者是登在招生报上的,你只有仔细研究了这个简章,才会清楚本省的招生计划,也才知道有哪些学校在你们那里有招生计划,每个学校的招生计划数也就是招收的名额是多少,有一些什么专业,有多少省内的,多少省外的,你只有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以后,再结合你自己的分数与兴趣爱好,来填报自己中意的学校;你这样咨询是没有用的,因为全国有那么多学校,不是每个学校在全国各省都有招生计划的,即使有,那它在各省的招生计划也不是一样的,而这些情况你也只有从本省的招生简章中才能了解清楚,这招生简章每个省都不一样,所以,填志愿一定是要根据自己省的招生计划来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能被录取。
06年全国独立学院排名(三本院校)
2006年6月27日,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发布2006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位居榜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列第二和第三名,位居前十名其他高校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利用公办母体高等学校的部分资源,实行严格的独立办学,是社会力量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益结合,它的性质是公办大学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学校,按照民营机制来运行的,重点在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可探索的新路。
截至2006年5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三百多所,其招生数约占全国新增本科招生数的三分之一。排行榜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运营总监赵德国指出,从2006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百强上榜高校分布地区来看,湖北省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办学优势最为明显,其中共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和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等5所高校进入前十名,另外浙江、广东等省市的独立学院也具有较强的办学优势。
中国校友会网作为我国着名的民间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自2003年起连续4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和杰出校友研究工作。赵德国还介绍,“2006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是继推出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和2006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由办学设施和人才培养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等构成。二级指标包括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培养数量和质量,应将设施和软件设施等指标,三级指标包括其中办学设施包括学校固定资产、教学仪器设备价值、教学科研用建筑面积及生均面积、校园面积、图书馆藏书量及生均藏书、在校学生数、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大学生竞赛奖励、毕业生就业率、专任教师总数及师生比、专任教授副教授人数及占教师比例、本科专业数等指标,其中办学设施占40.23%,人才培养占59.77%。
独立学院三大特征:
一是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中国校友会2006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百强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总分 办学设施 人才培养
1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湖北 100 100 98.27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 99.39 90.9 100
3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湖北 95.54 90.98 95.15
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 92.54 92.42 90.98
5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湖北 91.85 88.48 91.19
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 90.41 83.4 90.77
7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湖北 88.45 69.14 92.23
8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 82.49 74.3 83.31
9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 80.8 74.83 81.04
10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 78.78 69.52 79.96
1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 77.15 67.48 78.48
12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 75.14 58.34 78.46
13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 74.61 58.3 77.8
14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 74.53 52.08 79.41
15 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 重庆 73.62 60.58 75.94
16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江西 72.2 59.82 74.35
17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 71.73 58.15 74.22
18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 70.31 75.66 67.63
19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湖北 70.15 66.57 69.92
20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江苏 68.89 57.54 70.81
21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66.73 68.16 65.19
22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 66.27 59.82 66.9
23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 66.14 54.13 68.29
24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 66.04 66.64 64.73
25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 65.69 52.24 68.25
26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65.32 58.07 66.19
27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四川 65.15 39.35 71.12
28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重庆 64.81 50.57 67.6
29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 64.41 51.33 66.9
30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 63.82 59.67 63.85
31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四川 62.86 50.87 65.06
32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 62.74 51.48 64.75
33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 62.74 53.9 64.08
34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61.7 38.9 66.9
35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湖北 61.65 62.17 60.44
36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广东 61.11 68.18 58.11
37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 60.85 50.87 62.54
38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60.8 34.8 66.9
39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湖南 60.22 51.4 61.6
40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辽宁 59.63 52.39 60.58
41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 59.16 27.75 66.77
42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 58.8 43.14 62.08
43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江苏 58.31 27.98 65.63
44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 58.09 34.57 63.55
45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陕西 54.49 26.99 61.1
46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山东 52.62 60.58 49.53
47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湖北 52.04 57.85 49.54
4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 50.8 59.74 47.46
49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辽宁 48.63 58.32 45.13
50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 48.59 51.4 46.98
51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甘肃 48.55 34.36 51.6
5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 48.01 52.99 45.81
53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山东 47.9 51.4 46.1
54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 47.35 38.82 48.87
5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46.95 37.07 48.85
56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山东 45.5 46.4 44.47
57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江苏 44.35 51.4 41.65
58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湖南 37.21 42.99 34.98
59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37.21 51.47 32.65
60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河北 36.79 51.48 32.11
61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 35.59 43.14 32.9
62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吉林 34.07 27.82 35.2
63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江苏 33.75 34.87 32.86
64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福建 33.63 34.65 32.77
65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河北 33.57 34.8 32.65
66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 33.52 34.57 32.65
67 东华理工学院长江学院 江西 33.5 31.24 33.54
68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 32.02 34.85 30.69
69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 31.67 42.96 28.03
7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湖北 31.56 50.87 25.71
71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天津 31.46 35.03 29.94
72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河南 31.42 43.37 27.6
73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福建 30.4 43.78 26.2
74 天津商学院宝德学院 天津 30.06 43 25.98
75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陕西 30.02 42.99 25.94
76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宁夏 29.86 43.05 25.72
77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吉林 29.47 49.81 23.38
78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云南 29.27 42.09 25.24
79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 28.62 23.12 29.64
80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北京 28.41 37.84 25.33
81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 黑龙江 28.34 46.47 22.87
8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河北 28.18 35.39 25.71
83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 26.89 31.24 25.23
84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上海 25.8 34.57 22.94
85 重庆邮电学院移通学院 重庆 25.54 23.05 25.78
86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北京 25.53 32.73 23.11
87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 黑龙江 25.47 22.82 25.76
88 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 山东 24.88 29.57 23.16
89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海南 24.11 42.15 18.74
90 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 天津 24 26.51 22.9
91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上海 22.82 34.57 19.2
92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 22.45 25.63 21.19
93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河北 21.95 36.22 17.65
94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山东 21.9 24.41 20.83
95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湖北 21.51 34.19 17.65
96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青海 21.42 30.25 18.62
97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 21.39 31.46 18.25
98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北京 20.63 29.87 17.73
99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福建 20.61 17.13 21.21
100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河南 20.2 26.16 18.21
全国各专业排名:
http://e.sina.com.cn/z/2006rmzy/index.html
全国大专排名:
http://www.xink4.com/gxpaimi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2
❺ 怎么填报志愿。
找高考填报志愿的那本书,再问问你的级长,再结合你自己的兴趣去选选吧,那本书比较权威的 一定要看的
❻ 400分左右的学生志愿怎么填
1、高考分数在400分左右,就是高职专科的分数,可以填报高职专科学校。
2、对于高考平行志愿有很多考生家长不太清楚应该怎样填报,建议把握四个要点:
第一,平行志愿虽然是平行的,但也是有顺序的。有些人片面认为平行志愿没有顺序,几所院校都一样,这是不对的。录取时肯定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进行检索。因此,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第二,平行志愿里面的几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最前面的院校录取分数可以高一些,往后要逐个下降一定的分数,否则若第一所院校录取不上,后面几所院校都可能录取不上,成为无效志愿。
第三,平行志愿的最后一所院校一定要做为自己的保底院校。什么叫保底院校?就是要保证有100%的把握被录取,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第四,对于首次在第一志愿设置平行志愿的省份来说,往年的院校录取数据要慎重参考。尤其是那些层次相对较高的院校实行平行志愿之后,最低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比往年有所提高。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参考往年的平均录取分数或结合往年院校各分数段录取人数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这样会更可靠一些。
❼ 关于高考填志愿~谢谢~有点急
因为第一志愿录取率高,你可能说的是平行志愿。你看看下面的文章,这是北京2009年就发生的事:
一志愿仍是最重要志愿
误区一 过分看重二志愿
今年本市高考志愿填报将于5月和7月分两次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全部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www.bjeea.cn)进行。第一次填报提前批,本科一、二、三批及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志愿,时间为5月12日8时至17日24时。第二次填报专科批次录取院校志愿,时间为7月28日8时至29日24时。
本科批次第二志愿及本专科批次征集志愿仍实行平行志愿,其余志愿继续实行顺序志愿。
其中,提前批次可选报两个顺序志愿学校。本科一、二、三批可各选报4所学校,其中第一志愿可填报1所学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3所学校。艺术类高职可选报2所学校,专科批次可选报4个顺序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考生可选报5个专业。
虽然二志愿平行引起很多家长的关注,但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志愿仍然是最重要的。
根据统计,往年本科层次一志愿的录取率达到86%,有14%的考生进入二志愿,10%的考生会被二志愿录取。也就是说,一志愿仍是考生最该关注并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研究的。
二志愿录取分可能高于一志愿
误区二 分数够哪就上哪
西城高招办主任范任介绍,从去年平行志愿录取情况看,一所学校的二志愿录取分数,都会大大高于该校一志愿的录取分。例如北工大,去年预留了10%的二志愿录取名额。该校理科一批一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3分,其本科一批二志愿录取分数线为604分,二志愿录取分数线比一批最低录取线高出61分。北工大、首师大、首经贸的二志愿录取分数线都比一志愿分数线高出几十分。所以,二志愿平行并不像一些家长想的那样是“不浪费分数”,“分数够哪就上哪”,而是更多地为保障高分考生一旦落榜,不至于摔得太惨。
范任提醒考生,不要因为二志愿平行就草率对待一志愿,一志愿一定要认真思考。去年中国农业大学的二志愿录取线为642分,这样的分数如果是一志愿录取,连复旦大学都能考取。所以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时一定要想清楚,如果自己实力不错,那么是一志愿冲击一下顶尖高校,还是在一志愿就选择一个自己有把握的较好的学校,这需要审慎权衡。
提档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误区三 平行志愿有两次机会
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每批次第一志愿为一所学校;第二志愿为ABC三所平行的学校。三个志愿学校是平行的顺序关系。对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向学校提供档案。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C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相同分数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同时投档。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也就是说,考生的档案只能投给ABC三所平行院校中的一所,如果档案被退回,则失去了二志愿的录取机会,只能等待该批次的补录。不过因为二志愿按100%的比例投档,所以只要考生不对专业苛刻要求,服从调剂,身体条件符合就不会出现退档现象。
二志愿三所学校依次录取
误区四 学校顺序无所谓
专家提醒:不要认为二志愿三所学校平行,顺序就无所谓。因为在录取工作中,三所学校是依次录取的。平行投档后的录取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三个志愿,如果满足A校分数则直接被A录取,不满足A再看是否满足B,然后看C,只要被检索的三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即向该院校投档。所以要把最青睐的学校填在最前面。
如何科学填报二志愿三个平行学校?首先要清楚:只有一志愿没录满,或者预留了二志愿计划的学校才招收二志愿考生。因此先要确定哪些学校可能招收二志愿考生,然后按照“摸一摸”、“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填报。第一所学校可以选择“跳起来够得着”的学校,大胆冲击一下;第二所学校要选择与自己平时水平相当的学校,以求稳定;第三所学校是保底校,要确保“托得住”,三个学校间要拉开档次。
报考要先测算二志愿名额
误区五 二志愿报哪都行
填写二志愿学校的前提是,该校要有招收二志愿的名额。上周人大和北师大进行招生咨询时,不少家长问,是否能把这两所学校报为二志愿学校。两校招办主任均表示,学校一志愿考生报名者很多,生源充足,从没录取过二志愿考生。这样的学校,学生和家长如果报在二志愿,则白白浪费一个志愿。
所以在填报二志愿学校前,考生一定要弄清哪些学校有二志愿名额。一般学校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写出是否预留二志愿计划。对一些录取分数较高、二志愿计划较少的学校,专家建议,可以研读“前三年高校录取统计资料”。从学校的计划数、一志愿上线率、录取人数等数据中,可以推算出二志愿录取情况。
填报志愿注意看排名
误区六 用模考分数估算录取线
在多次招生咨询中,很多家长都喜欢问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多少分能考上你们学校”。但实际上,学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在高考录取结束后划定的,该校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学校的录取线,并非提前就划出录取线。每年的录取线也会因为高考题目难易程度的变化而有所波动。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填报志愿不能用模拟考试的成绩与去年某校的录取线比较,来确定自己的报考目标。比较准确的方式是看自己在全市、全区的排名。清楚自己的排名位置,再比较往年相似排名的考生考入了哪些学校,以此判断自己大致应该报考什么层次的院校。例如,根据往年的统计,理科生大约全市排名前800名有希望考入清华、北大。
目前各区都在进行一模考试,4月中旬,考生们会拿到一模的全区汇总情况。各区也会划出模拟的重点线、本科线和专科线。考生应该用自己的成绩与这几条线比较,确定自己的位置,以此为参考进行志愿填报。
❽ 你好!我是福建省今年的一位高考考生,考了504分,不知道怎么填志愿。希望你能给些好的建议。谢谢!
你好,福建省高考考生,不知道怎么填报志愿,首先你可以咨询一下你自己的老师,他们对志愿填报都有一定的经验,另外也可以参考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里面有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可以供你填报志愿时参考
❾ 200悬赏!高考如何填志愿有经验的进来说说
选择志愿的原则与步骤
选择志愿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个人志向与全面兼顾
各人的志向、理想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也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才能合理地选择自己人生的导航标。但是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未必适合他去从事,只有对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有兴趣的人,才能胜任他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在选择志愿时,考生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志向,明确进入大学后学什么,毕业后将来干什么,并以此来选择学校和专业类别。另一方面,在填报志愿时又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一学校或专业,要放开视野,把自己的志向和愿望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避免脱离实际。
2.找准定位
自我定位是指根据自身条件与竞争力,进行综合估测,判断自己在全省(市、自治区)所处的大概位置,这是选择志愿的关键和核心。根据经验,“综合估测”法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综合分析历次重要考试的成绩,尤其是模拟考试成绩,比较平时试题与高考试题的差距,估测自己高考的大致成绩(各科分数和总分)。第二,综合分析你在本班、本校、本县(市、区)及全省考生中所处的位置及发展变化情况,比较本届考生和上几届考生的成绩状况,确立一个参照点,就可大致测算出自己在考生总数中的位置。第三,综合分析你的IQ和EQ,预测你在高考中获得的最佳状态分数和最差状态分数。第四,综合分析你心目中理想的高校最近两年在本省的录取分数、录取人数、投档线,估测你在本届考生中的实力、机遇。实践证明,“综合估测”法是目前最佳的志愿填报法。
3.量身打造,适合自己
高考录取中,考试成绩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一般分三个层次: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大学及专科学校,对应于不同层次分不同的批次录取,并分别设置了三个调档分数线。考生要根据自己在高考中的成绩(或估计能达到的成绩)看看能达到填哪一类的院校和专业,除了高考分数外,还要看看自己的身体条件是否受到限制、是否符合自己的爱好、特点、是否有利于自己潜能的发挥、是否符合自己家庭经济条件、是否享受政策性优惠等,综合考虑后再来确定自己的志愿,既不要盲目攀高,也不要高分低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4.突破眼前,着眼未来
在选择专业志愿时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难易和发展前景是很自然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从发展的观点看,因为现在选择的专业志愿,其就业和发展情况要等四年之后才见分晓。眼前毕业生就业紧俏的专业四年后也许仍然紧俏,也许趋冷;相反的,目前就业较难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年后毕业生就业会变得紧俏。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存在,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一定要着眼未来。
5.攀高与稳妥兼顾
有些考生平时学习成绩不错,高考中也发挥正常,考分可达到重点线以上,但一味追求稳妥,在选择志愿时过于保守,不敢报重点学校,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其实,没有实力的盲目攀高固然不可取,但是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不敢去追求也不应该。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第一志愿将目标定在实力够得着的学校,第二志愿锁定在一志愿万一失手后,有把握被录取的学校。
6.专业“热”与“冷”相结合
考生们总是非常关注时下哪些专业是“热门”、哪些专业是“冷门”。按照人们通常理解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相对平稳、录取把握较大的专业称为“冷门”,而把报名的考生多、竞争十分激烈、录取把握不是太大的专业叫做“热门”的话,人们常说的冷门和热门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招生计划是不一致的。有些招生量小的专业往往报考人数甚多,出现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竞争局面,录取分疯长;而有些招生量很大的专业却生源不足,录取最低分就是控制分数线。应当指出,“热门”与“冷门”是客观存在,又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热门”,也可能是将来的“冷门”,反之,今天的“冷门”,没准过几年就成了“热门”。从录取的角度来说,由于“热门”专业录取分相对要高许多,如果志愿中只追求“热门”的话,就如同孤注一掷,一损俱损。为保险起见,选择专业志愿时一志愿是“热门”专业,第二专业志愿就该避“热”就“冷”。
基于上述的选择志愿原则,确定志愿时应按照如下步骤:
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确定报考文科或是理科;
2.自我定位,看适合上哪一层次的大学;
3.列出适合于自己的学校名单;
4.根据拟报学校近几年在本省(市、自治区)的录取分数线,排出志愿学校的顺序;
5.确定各志愿学校的专业顺序;
6.决定是否服从调剂。
本文摘自《高考填志愿知识与技巧》
给你推荐这本填志愿的书《高考填志愿知识与技巧》,
下面是介绍:
为什么高考填志愿显得如此重要?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不同专业就业也相差甚远,导致热门专业不热,冷门专业不冷,专业热冷变化不定。更加是填志愿变得难上加难,让人琢磨不定。同时,由于不知相关报考知识和技巧,导致不知合理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校、专业,造成错报、误报,与自己理想失之交臂,甚至落榜。
为什么无数大学生后悔自己自己所填志愿
据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90%对自己所选择学校和专业后悔。绝大多数的原因如下:
第一, 不知自己所考分数该报考哪一类学校,往往是以往年学校录取分数来衡量自己是否考上,对于二类学校来说,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大错特错。因为一个大学的特色专业一般要高于学校录取分数几十分,这些专业往往好就业,要想考上特色专业就要做好降低学校排名的准备。
第二, 不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结合就业,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例如有些专业本科就不能对口就业甚至研究生都不能很好就业。
第三, 不知如何确定自己所报专业在学校的实力,同一类学校中,一个差一点的学校实力好的专业不知比好一点的学校差专业就业好多少倍,几乎没法比。这是考生最用以忽略的问题。也导致无数大学生后悔,从就业角度来讲,后悔不知道报差一点学校特色专业。。
第四, 不知合理的对自己所报专业梯度选则,不能考上自己所报专业,虽然考上这所大学,但被调到其他专业,这是另人最遗憾的事。
第五, 不知要想考上所报专业,一定要查处所报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要不然,很有可能考不上。
报考现状
十年寒窗苦,只为金榜题名时。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填报志愿有“第二次高考”的说法。这绝对不是夸张,正说明了高考填志愿的重要性。直接决定以后的工作、就业方向,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是否得到发挥。考大学不仅要考上,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所报大学和专业满意。但要做到这样谈何容易。每年都有无数大学生后悔自己所填志愿,主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选好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选择。
据有关数据表明,几乎所有考生都不了解详细的报考基本知识与技巧,还有很多考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报考。目前在大学里只有20%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满意,剩余的80%的学生中表示出不同程度的不满。专业选择评估,结果让人惊讶,在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大约有90%考生对所报专业并不了解。绝大部分与填报志愿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有关,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填报时间短,考前没有时间了解相关报考信息,考后获得填报志愿相关信息难。
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考生在填志愿时,只是简单的根据自己了解的极有限的报考知识进行填志愿。同时自认为填志愿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自己的分数考得高,这种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其结果可想而知,造成了许多错报、误报,面对这样的现状,不得不让人心痛。每年都有无数学子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甚至名落孙山,究其原因多半是由于报考失误,不了解相关的报考知识,不了解相关的报考技巧,不能合理的定位自己、选择志愿,造成许许多多考生错报、误报。其实报考是个很大的学问,需要全面系统的了解很多有关报考的知识,掌握报考的技巧,了解目前的社会现状。一次成功的报考,在成绩一定下可以提高一个档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在考上大学的同时提高对所报志愿的满意度。
为了解决万千学子报考时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作者经过潜心研究,认真全面搜集高考报考信息,深入了解报考现状,编成了一本适用于每一位考生的高考填志愿资料《高考填志愿知识与技巧》,与其他填报志愿资料相比是独一无二。
本书内容主要来源于高考填报志愿专家、高校招生办专家、名师投稿。
这本书特色
一是提供详尽的报考必备基本知识和信息,并为考生提供获得一些必要信息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各个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避免考生犯知识性的错误,造成错报、误报。
二是提供详尽的报考必备基本技巧,教考生如何选学校,如何选专业,如何填各批次志愿,如何根据自己所处分数段合理选择,如何提高报考成功率等等技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填报志愿。
三是提供目前报考现状,结合社会现状为考生提供各类专业就业前景、工作方向,热门专业,就业率统计表;结合往年报考情况,提供报填报志愿误区;未来就业趋势;高考填报志愿实例分析,结合往年填报志愿成功失败典例进行分析,不同情况和报考心里的考生实例中均有体现。
这本书几大优点
提高志愿提报的成功率,有效减少错报误报。
最重要的是提高对所报专业和学校的满意度,有效减少上大学后对所报志愿的不满意度。
本书为考生提供详尽的填报志愿信息,通过阅读本书,让同学们彻底明白高考填志愿,彻底明白如何去填志愿。
十多年的求学,十多年的酸甜苦辣,填好志愿是你进入大学的最后一关。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不谨慎填志愿,轻视填志愿的重要性,填志愿自以为是,都是令人遗憾终生的。一次成功的填志愿,填报无悔,选择无悔,人生无悔。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
这本书特色中的特色
如何根据你的分数选定学校
如何根于自身情况选择专业
如何填报好各批次志愿
如何获得各高校往年录取线及各专业录取线
高考填志愿应该注意的各方面的问题
提高录取率以及自己所报专业录取率
如何填报各批次、各志愿技巧
填报志愿常犯的错误和如何避免
目录
第一章 基本知识篇
填报志愿不可不知的基本概念
选择志愿的原则与步骤
三个步骤教你填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三部曲”
如何看清高校及专业的实力
正确看待“热门”与“冷门”
如何看待就业率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挑基础学科(理科)还是应用学科(工科
提前批是机会也可能是枷锁
当“鸡头”还是“凤尾”
女生填报志愿要注意
民本、公专、民专如何选择
填报第一志愿应该知道的知识
填报第二志愿应该知道的知识
填报平行志愿基本知识
高校排名
高校由来看仔细
级差问题不得不考虑
按学院或学科大类招生
填志愿要考虑就业
专业与职业
不同大学同一专业就业不同
大小年
服从调剂的利弊
尊重体检结果慎填志愿
新增专业与新兴专业
考生性格影响选专业
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冷热
做好志愿补报
慎重看待后续志愿
第二章 技巧篇
怎样敲定学校如何挑选专业
给不同分数考生填报志愿的建议
知分填报志愿知识与技巧
怎样估分填报志愿
高考填报第一志愿技巧
填报平行志愿技巧
填报第二志愿技巧
如何提高志愿填报成功率
梯度技巧提高录取成功率
第三章 实践应用篇
各类本科专业就业方向与前景
未来十大类热门专业
各行业实力强的高校
高职院校几类热门专业
当前热门和较热门的专业
我国目前最急需的几种人才
2009年度部分本科专业统计数据
报考时常犯的错误
填报志愿误区
填报志愿做好转变
未来几年的就业趋势
高考填报志愿实例分析
参考资料:高考填志愿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