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啊哈灵机一动怎么样
一本很有趣的书,《从惊讶到思考》,86年出版的,当时才要一块多钱,真便宜啊。里面有很多好玩的逻辑题,有些是以前看到过的,感觉非常亲切。比如下面这一题: ......
⑵ 林志颖开的什么公司做声么啊
林志颖:软件大王
早前,台湾《民生报》曾报道,林志颖的产业非常多,除了一家科技公司,参与赛车外,还有吉米工作室、颖友会讯与维护官网,摄影工作室全盛时期开有五家分店,另外还有网购公司和车行、珠海平坐赛车咨询有限公司等等———总体算下来,林志颖的个人家产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林志颖本来只是喜欢玩网络,后来与哥哥一起把网络当成事业做,林志颖主要负责创意采购部分。据他所说,网上生意是无本买卖,经营得好,月营业额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如今他成立了网购公司,销售明星的生活时尚用品。而被称为“林董”的他创办的科技公司在台湾地区名气很响,主营软件开发、监控系统、多媒体等,狗仔队常用的那一套设备就是他的公司研发生产的。苏有朋就曾拿他开玩笑说:“你的公司可真是助纣为虐啊!”最让林志颖骄傲的是,他们公司还为部队和银行开发制作了软件系统,而这个专利是由他公司垄断运营的。2005年林志颖以七位数代言了红河拉力车队,他又灵机一动,在珠海开办了一家赛车咨询公司。业内人士表示,粗略评估下林志颖的年收入也达800万元人民币之多。这家公司去年还赞助了陆毅和赵薇主演的《车神》一剧,开始“指染”起影视行业。
1.科技公司 软件开发,监控系统,多媒体(狗仔队那一套他全了) ,为台湾银行开发制作软件系统,而且全台湾只有他一家为军方银行开发制作软件。全面垄断运营台湾所有银行的软件系统。
2.赛车红河拉力车队和代纳10方程式车队职业授薪车手,拉力赛、方程式、房车赛多项全能,台湾身价最高的赛车手,光赛车年薪达几千万台币。(补充:现在已经离开以前效力的红河车队,效力于自己的林志颖车队,林志颖车队首次参加全国N组拉力赛就夺得车手冠军和车队冠军,关于林志颖的一些赛车消息请看14楼)
3.吉米工作室,服务于他的粉丝和网购公司,有自己品牌的JR赛车服、太阳镜、包包等
4.颖友会讯与维护官网
5.摄影工作室全盛时期五家分店,月营业额 200万元以上,因无力顾及转让给朋友了(早期18岁时)
6.网购公司,生活时尚明星用品等购物网月营业额百万元以上(www.6000.cc)
7.车行 位于士林,以进出口买卖车辆改装为主
8.珠海平坐赛车咨询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补充:林志颖希望为宣传交通安全驾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以自己赛车手和艺人的双重身份来宣传交通安全及安全驾驶,让大家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这个想法得到了珠海国际赛车场与广东法拉利车主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最后决定由珠海国际赛车场和珠海平坐赛车运动公司合作,于10月23日“2005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进行的同时,举办了一场“林志颖杯明星邀请赛”。)
9.室内设计工作室
10.餐厅梦飨家,一个非常梦幻、有主题的、非常有情境的、浪漫的、还有不同的空间的、不同感觉情境的餐厅。下一步会考虑在大陆开分店。
11.林志颖内地置产(1) 上海静安区大厦11层公寓170平方米七八百万台币 (2)北京三环道附近500平方米独立别墅七八百万台币.是用炒股票赚的钱买的哦
⑶ 新中国成立60年有贡献的人的故事
1、方志敏
方志敏参加起义领导,创建了“铁纪律”的红十军;他还创建了“出其不意,出其不意,东攻西进,避实就虚”的十六字战略要害。
方志敏在苏区推行股份制、发行股份;发动矿山战争,把人民战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行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几条对外开放的贸易通道;创办列宁公园,建立了一批学校、文化,教育和卫生单位。
2、王尽美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他来自山东省某市直沟镇大北兴村。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建党和早期革命活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3、彭雪枫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优秀司令员、战略家,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剿,组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组织了土城岭战役。他率军两次攻打战娄山关,直接攻占遵义市,渡过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市草原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4、罗忠毅
1937年,罗忠毅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参谋长,他以非凡的组织指挥能力,率部积极开展苏南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1941年5月21日,罗忠毅参加新四军指挥的金山战役,不仅扭转了皖南事变后茅山地区的危急局面,同时也为新四军主力重返西部,恢复江、荡、黎地区原有阵地创造了条件。
5、黄公略
黄公略和彭德怀等将领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湖南、湖北、江西边境革命斗争的发展,并在江西西南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黄公略领导的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蒋介石安排的第一次反“围剿”彻底失败。在第二次“围剿”中,国民党军的指挥系统被打乱,国民党工业连第三师全歼,在随后的五次战役和五次胜利中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⑷ 谁能讲解一下电子管基础知识
基本电子管一般有三个极,一个阴极(K)用来发射电子,一个阳极(A)用来吸收阴极所发射的电子,一个栅极(G)用来控制流到阳极的电子流量.阴极发射电子的基本条件是:阴极本身必须具有相当的热量,阴极又分两种,一种是直热式,它是由电流直接通过阴极使阴极发热而发射电子;另一种称旁热式阴极,其结构一般是一个空心金属管,管内装有绕成螺线形的灯丝,加上灯丝电压使灯丝发热从而使阴极发热而发射电子,现在日常用的多半是这种电子管(如图所示).由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穿过栅极金属丝间的空隙而达到阳极,由于栅极比阳极离阴极近得多,因而改变栅极电位对阳极电流的影响比改变阳极电压时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栅极电压对阳极电流的控制作用.我们用一个参数称跨导(S)来表示.另外还有一个参数μ来描述电子管的放大系数,它的意义是说明了栅极电压控制阳流的能力比阳极电压对阳流的作用大多少倍.www.ShareDIY.net
为了提高电子管的放大系数,在三极管的阳极和控制栅极之间另外加入一个栅极称之为帘栅极,而构成四极管,由于帘栅极具有比阴极高很多的正电压,因此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加速电极,它使得电子以更高的速度迅速到达阳极,这样控制栅极的控制作用变得更为显着.因此比三极管具有更大的放大系数.但是由于帘栅极对电子的加速作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打到阳极,这些高速电子的动能很大,将从阳极上打出所谓二次电子,这些二次电子有些将被帘栅吸收形成帘栅电流,使帘栅电流上升这会导致帘栅电压的下降,从而导致阳极电流的下降,为此四极管的放大系数受到一定而限制.www.ShareDIY.net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在四极管帘栅极外的两侧再加入一对与阴极相连的集射极,由于集射极的电位与阴极相同,所以对电子有排斥作用,使得电子在通过帘栅极之后在集射极的作用下按一定方向前进并形成扁形射束,这扁形电子射束的电子密度很大,从而形成了一个低压区,从阳极上打出来的二次电子受到这个低压区的排斥作用而被推回到阳极,从而使帘栅电流大大减少,电子管的放大能力得而加强.这种电子管我们称为束射四极管,束射四极管不但放大系数较三极管为高,而且其阳极面积较大,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因此现在的功放机常用到它作为功率放大
电子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晶体管
谈到晶体管,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很陌生.然而,就是小小的晶体管的发明给电子学带来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发展之迅速、波及范围之广泛,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现在晶体管和微型电路几乎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助听器、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大到实验室仪器、工业生产及国防设备、计算机、机器人、宇宙飞盘等,都离不开晶体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晶体管奠定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可是,晶体管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必不可少的一步——电子管的问世1883年,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白炽照明灯.电灯的发明,给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送去了光明和温暖.就在这个过程中,爱迪生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块烧红的铁会散发出电子云.后人称之为爱迪生效应.1884年的一天,一位叫弗莱明的英国发明家,远涉重洋,风尘仆仆地来到美国,拜会了他慕名已久的爱迪生.就在这两位大发明家的会见中,爱迪生再次展示了爱迪生效应.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论是爱迪生,还是弗莱明,都对这一效应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利用这一效应能做些什么.
20世纪初,有线电报问世了.这一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有线电报发出的信号是高频无线电波,收信台必须进行整流,才能从听筒中听出声音来.当时的整流器结构复杂,功效又差,亟待改进.正在研究高频整流器的弗莱明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爱迪生效应应用在检波器上,结果会怎样呢?就这样,引出了一个新的发明.
1904年弗莱明在真空中加热的电丝(灯丝)前加了一块板极,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电子管.他把这种装有两个极的电子管称为二极管.利用新发明的电子管,可以给电流整流,使电话受话器或其它记录装置工作起来.如今,打开一架普通的电子管收音机,我们很容易看到灯丝烧得红红的电子管.它是电子设备工作的心脏,是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
弗莱明的二极管是一项崭新的发明.它在实验室中工作得非常好.可是,不知为什么,它在实际用于检波器上却很不成功,还不如同时发明的矿石检波器可靠.因此,对当时无线电的发展没有产生什么冲击.
此后不久,贫困潦倒的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这一小小的改动,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它不仅反应更为灵敏、能够发出音乐或声音的振动,而且,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因此,许多人都将三极管的发明看作电子工业真正的诞生起点.德福雷斯特自己也非常惊喜,认为“我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电子管的问世,推动了无线电电子学的蓬勃发展.到1960年前后,西方国家的无线电工业年产10亿只无线电电子管.电子管除应用于电话放大器、海上和空中通讯外,也广泛渗透到家庭娱乐领域,将新闻、教育节目、文艺和音乐播送到千家万户.就连飞机、雷达、火箭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也有电子管的一臂之力.
三条腿的魔术师电子管在电子学研究中曾是得心应手的工具.电子管器件历时40余年一直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电子管十分笨重,能耗大、寿命短、噪声大,制造工艺也十分复杂.因此,电子管问世不久,人们就在努力寻找新的电子器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管的缺点更加暴露无遗.在雷达工作频段上使用的普通的电子管,效果极不稳定.移动式的军用器械和设备上使用的电子管更加笨拙,易出故障.因此,电子管本身固有的弱点和迫切的战时需要,都促使许多科研单位和广大科学家,集中精力,迅速研制成功能取代电子管的固体元器件.
早在30年代,人们已经尝试着制造固体电子元件.但是,当时人们多数是直接用模仿制造真空三极管的方法来制造固体三极管.因此这些尝试毫无例外都失败了.
年6月的一天,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一个房间里,一架样式很普通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轻柔的音乐,许多参观者在它面前驻足不前.为什么大家都对这台收音机情有独钟呢?原来这是第一架不用电子管,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固体元件——晶体管的收音机.虽然人们对这架收音机显露出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对晶体管本身却不以为然.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一器件还在实验室阶段,工程师们都认为它在电子工业中的革新是有限的.”事实上,晶体管发明以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它的深远影响便很快地显示出来.它在电子学领域完成了一场真正的革命.
什么是晶体管呢?通俗地说,晶体管是半导体做的固体电子元件.像金银铜铁等金属,它们导电性能好,叫做导体.木材、玻璃、陶瓷、云母等不易导电,叫做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就叫半导体.晶体管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类材料最常见的便是锗和硅两种.
半导体是19世纪末才发现的一种材料.当时人们并没有发现半导体的价值,也就没有注重半导体的研究.直到二次大战中,由于雷达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器件——微波矿石检波器的应用日趋成熟,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才引起了人们对半导体的兴趣.许多科学家都投入到半导体的深入研究中.经过紧张的研究工作,美国物理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捷足先登,合作发明了晶体管——一种三个支点的半导体固体元件.晶体管被人们称为“三条腿的魔术师”.它的发明是电子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固体电子技术时代.他们三人也因研究半导体及发现晶体管效应而共同获得1956年最高科学奖——诺贝尔物理奖.
肖克利小组与晶体管美国人威廉·肖克利,1910年2月13日生于伦敦,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量子物理,1936年得到该校博士学位后,进入久负盛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贝尔实验室是电话发明人贝尔创立的.在电子、特别在通讯领域是最有名气的研究所,号称“研究王国”.早在1936年,当时的研究部主任,后来的贝尔实验室总裁默文·凯利就对肖克利说过,为了适应通讯不断增长的需要,将来一定会用电子交换取代电话系统的机械转换.这段话给肖克利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激起他满腔热情,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推进电子技术进步的事业中.沃尔特·布拉顿也是美国人,1902年2月10日出生在中国南方美丽的城市厦门,当时他父亲受聘在中国任教.布拉顿是实验专家,1929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的博士学位后,进入贝尔研究所从事真空管研究工作.温文儒雅的美国人巴丁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190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出生,相继于1928年和1929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两个学位.后来又转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固体物理,1936年获得博士学位.1945年来到贝尔实验室工作.默文·凯利是一位颇有远见的科技管理人员.他从30年代起,就注意寻找和采用新材料及依据新原理工作的电子放大器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促使他果断地决定加强半导体的基础研究,以开拓电子技术的新领域.于是,1945年夏天,贝尔实验室正式决定以固体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庞大的研究计划.发明晶体管就是这个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1月,贝尔实验室的固体物理研究小组正式成立了.这个小组以肖克利为首,下辖若干小组,其中之一包括布拉顿、巴丁在内的半导体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活跃着理论物理学家、实验专家、物理化学家、线路专家、冶金专家、工程师等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他们通力合作,既善于汲取前人的有益经验,又注意借鉴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之长.小组内部广泛开展有益的学术探讨.“有新想法,新问题,就召集全组讨论,这是习惯”.在这样良好的学术环境中,大家都充满热情,完全沉醉在理论物理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中.
开始,布拉顿和巴丁在研究晶体管时,采用的是肖克利提出的场效应概念.场效应设想是人们提出的第一个固体放大器的具体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他们仿照真空三极管的原理,试图用外电场控制半导体内的电子运动.但是事与愿违,实验屡屡失败.
人们得到的效应比预期的要小得多.人们困惑了,为什么理论与实际总是矛盾的呢?
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苦苦思索,巴丁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表面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表面现象可以引起信号放大效应.表面态概念的引入,使人们对半导体的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布拉顿等人乘胜追击,认真细致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他们意外地发现,当把样品和参考电极放在电解液里时,半导体表面内部的电荷层和电势力发生了改变,这不正是肖克利曾经预言过的场效应吗?这个发现使大家十分振奋.在极度兴奋中,他们加快了研究步伐,利用场效应又反复进行了实验.谁知,继续实验中突然发生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效应.这接踵而至的新情况大大出乎实验者的预料.
人们的思路被打断了,制作实用器件的原计划不能不改变了,渐趋明朗的形势又变得扑朔迷离了.然而肖克利小组并没有知难而退.他们紧紧循着茫茫迷雾中的一丝光亮,改变思路,继续探索.经过多次地分析、计算、实验,1947年12月23日,人们终于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宝贝”.这一天,巴丁和布拉顿把两根触丝放在锗半导体晶片的表面上,当两根触丝十分靠近时,放大作用发生了.世界第一只固体放大器——晶体管也随之诞生了.在这值得庆祝的时刻,布拉顿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仍然一丝不苟地在实验笔记中写道:“电压增益100,功率增益40,电流损失1/2.5……亲眼目睹并亲耳听闻音频的人有吉布尼、摩尔、巴丁、皮尔逊、肖克利、弗莱彻和包文.”在布拉顿的笔记上,皮尔逊、摩尔和肖克利等人分别签上了日期和他们的名字表示认同.
巴丁和布拉顿实验成功的这种晶体管,是金属触丝和半导体的某一点接触,故称点接触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对电流、电压都有放大作用.
晶体管发明之后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贝尔实验室并没有立即发表肖克利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还需要时间弄清晶体管的效应,以便编写论文和申请专利.此后一段时间里,肖克利等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中忙碌地工作着.他们心中隐藏着一丝忧虑.如果别人也发明了晶体管并率先公布了,他们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他们的担心绝非多虑,当时许多科学家都在潜心于这一课题的研究.1948年初,在美国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柏杜大学的布雷和本泽报告了他们在锗的点接触方面所进行的实验及其发现.当时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的秘密尚未公开,它的发明人之一——布拉顿此刻就端坐在听众席上.布拉顿清楚地意识到布雷等人的实验距离晶体管的发明就差一小步了.因此,会后布雷与布拉顿聊天时谈到他们的实验时,布拉顿立刻紧张起来.他不敢多开口,只让对方讲话,生怕泄密给对方,支吾几句就匆匆忙忙地走开了.后来,布雷曾惋惜地说过:“如果把我的电极靠近本泽的电极,我们就会得到晶体管的作用,这是十分明白的.”由此可见,当时科学界的竞争是多么的激烈!实力雄厚的贝尔实验室在这场智慧与技能的角逐中,也不过略胜一筹.
晶体管发明半年以后,在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首次在纽约向公众展示了晶体管.这个伟大的发明使许多专家不胜惊讶.然而,对于它的实用价值,人们大都表示怀疑.当年7月1日的《纽约时报》只以8个句子、201个文字的短讯形式报道了本该震惊世界的这条新闻.在公众的心目中,晶体管不过是实验室的珍品而已.估计只能做助听器之类的小东西,不可能派上什么大用场.
的确,当时的点接触晶体管同矿石检波器一样,利用触须接点,很不稳定,噪声大,频率低,放大功率小,性能还赶不上电子管,制作又很困难.难怪人们对它无动于衷.然而,物理学家肖克利等人却坚信晶体管大有前途,它的巨大潜力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于是,在点接触式晶体管发明以后,他们仍然不遗余力,继续研究.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思索,肖克利瘦了,眼中也布满了血丝.一个念头却在心中越来越明晰了,那就是以往的研究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顾一切地盲目模仿真空三极管.这实际上走入了研究的误区.晶体管同电子管产生于完全不同的物理现象,这就暗示晶体管效应有其独特之处.明白了这一点,肖克利当即决定暂时放弃原来追求的场效应晶体管,集中精力实现另一个设想——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正确的思想终于开出了最美的花朵.1948年11月,肖克利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其结构像“三明治”夹心面包那样,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啊!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研究和实验都十分困难.直到1950年,人们才成功地制造出第一个PN结型晶体管.
电子技术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晶体管的出现,是电子技术之树上绽开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同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诸多优越性:①晶体管的构件是没有消耗的.无论多么优良的电子管,都将因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化.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晶体管制作之初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随着材料制作上的进步以及多方面的改善,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称得起永久性器件的美名.②晶体管消耗电子极少,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它不像电子管那样需要加热灯丝以产生自由电子.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半年一年地听下去,这对电子管收音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③晶体管不需预热,一开机就工作.例如,晶体管收音机一开就响,晶体管电视机一开就很快出现画面.电子管设备就做不到这一点.开机后,非得等一会儿才听得到声音,看得到画面.显然,在军事、测量、记录等方面,晶体管是非常有优势的.④晶体管结实可靠,比电子管可靠100倍,耐冲击、耐振动,这都是电子管所无法比拟的.另外,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可用于设计小型、复杂、可靠的电路.晶体管的制造工艺虽然精密,但工序简便,有利于提高元器件的安装密度.正因为晶体管的性能如此优越,晶体管诞生之后,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1953年,首批电池式的晶体管收音机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人们争相购买这种收音机.接着,各厂家之间又展开了制造短波晶体管的竞赛.此后不久,不需要交流电源的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开始在世界各地出售,又引起了一个新的消费热潮.
由于硅晶体管适合高温工作,可以抵抗大气影响,在电子工业领域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从1967年以来,电子测量装置或者电视摄像机如果不是“晶体管化”的,那么就别想卖出去一件.轻便收发机,甚至车载的大型发射机也都晶体管化了.
另外,晶体管还特别适合用作开关.它也是第二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人们还常常用硅晶体管制造红外探测器.就连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太阳能电池也都能用晶体管制造.这种电池是遨游于太空的人造卫星的必不可少的电源.晶体管这种小型简便的半导体元件还为缝纫机、电钻和荧光灯开拓了电子控制的途径.从1950年至1960年的十年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研究、开发与生产晶体管和半导体器件.例如,纯净的锗或硅半导体,导电性能很差,但加入少量其它元素(称为杂质)后,导电性能会提高许多.但是要想把定量杂质正确地熔入锗或硅中,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加热等方法才能实现.而一旦温度高于摄氏75度,晶体管就开始失效.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美国政府在工业界投资数百万美元,以开展这项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在这样雄厚的财政资助下,没过多久,人们便掌握了这种高熔点材料的提纯、熔炼和扩散的技术.特别是晶体管在军事计划和宇宙航行中的威力日益显露出来以后,为争夺电子领域的优势地位,世界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人们不惜成本,纷纷给电子工业以巨大的财政资助.
自从1904年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1906年德福雷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以来,电子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电子学真正突飞猛进的进步,还应该是从晶体管发明以后开始的.尤其是PN结型晶体管的出现,开辟了电子器件的新纪元,引起了一场电子技术的革命.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新兴的晶体管工业以不可战胜的雄心和年轻人那样无所顾忌的气势,迅速取代了电子管工业通过多年奋斗才取得的地位,一跃成为电子技术领域的排头兵.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诚然,电子管的发明使电子设备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是电子管体大易碎,费电又不可靠.因此,晶体管的问世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解决了电子管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可是单个晶体管的出现,仍然不能满足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和电子产品发展的日趋复杂,电子设备中应用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末出现的B29轰炸机上装有1千个电子管和1万多个无线电元件.电子计算机就更不用说了.1960年上市的通用型号计算机有10万个二极管和2.5万个晶体管.一个晶体管只能取代一个电子管,极为复杂的电子设备中就可能要用上百万个晶体管.一个晶体管有3条腿,复杂一些的设备就可能有数百万个焊接点,稍一不慎,就极有可能出现故障.为确保设备的可靠性,缩小其重量和体积,人们迫切需要在电子技术领域来一次新的突破.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震动,它严重挫伤了美国人的自尊心和优越感,发达的空间技术是建立在先进的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为夺得空间科技的领先地位,美国政府于1958年成立了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负责军事和宇航研究,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投入了天文数字的经费.就是在这种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刺激下,在已有的晶体管技术的基础上,一种新兴技术诞生了,那就是今天大放异彩的集成电路.有了集成电路,计算机、电视机等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设备不仅体积小了,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了,给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了极大便利.那么,什么是集成电路呢?集成电路是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真正是立锥之地布千军.它是材料、元件、晶体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集成电路的问世是离不开晶体管技术的,没有晶体管就不会有集成电路.本质上,集成电路是最先进的晶体管——外延平面晶体制造工艺的延续.集成电路设想的提出,同晶体管密切相关.1952年,英国皇家雷达研究所的一位着名科学家达默,在一次会议上曾指出:“随着晶体管的出现和对半导体的全面研究,现在似乎可以想象,未来电子设备是一种没有连接线的固体组件.”虽然达默的设想并未付诸实施,但是他为人们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来,一个叫基尔比的美国人步达默的后尘,走上了研究固体组件这条崎岖的小路.基尔比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电机工程系.1952年一个偶然机会,基尔比参加了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讲座.富于创造性的基尔比一下子就被晶体管这个小东西迷住了.
当时,他在一家公司负责一项助听器研究计划.心系晶体管的基尔比不由自主地想把晶体管用在助听器上,他果然获得了成功.他研究出一种简便的方法,将晶体管直接安装在塑料片上,并用陶瓷密封.初步的成功使他对晶体管的兴趣与日俱增.为寻求更大的发展,基尔比于1958年5月进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当时,公司正参与美国通信部队的一项微型组件计划.基尔比非常希望能在这一计划中一显身手.强烈的自尊促使他决心凭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进入这一计划.于是,他常常一个人埋头在工厂,思考采用半导体制造整个电路的途径.记不清多少次苦苦思索,多少回实验,多少次挫折,经过长时间的孤军奋战,到1959年,一块集成电路板终于在基尔比的手中诞生了.
同年3月,这一产品被拿到无线电工程师协会上展出.得克萨斯公司当时的副总裁谢泼德自豪地宣布,这是“硅晶体管后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最重要的开发成果”.在晶体管技术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集成电路,带来了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
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降低了晶体管的成本,在1960年,生产1只晶体管要花10美元,而今天,1只嵌入集成电路里的晶体管的成本还不到1美分.这使晶体管的应用更为广泛了.
不仅如此,微电子技术通过微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它正在冲击着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劳动生产、家庭、政治、科学、战争与和平.
回答者:jewiceljasy - 经理 五级
⑸ 各大省市电信公司的划小承包到底是什么概念
其实就是变相的让你给他们拉业务,什么gp的合作伙伴,其实就是让你出钱承包开店,一个店要配齐营业员,行销员,装维师傅,这个三个人,其实就是想让你给他招员工,以最低的工资让你给他干更多的活而已。
所有一线正式员工解除合同,注册公司,成为电信的合作伙伴。所有非正式员工解除与人力公司的合同,转签到正式员工的公司下。这个改革的最大原因是为了提升员工工资。
对,你没看错,这是终极目标。为啥这么做呢?因为电信员工无论正式与否,用的成本在财务上属于人工成本,这是一块刚性成本,每年增幅有限,面对日益庞大的销售规模,这点钱真是捉襟见肘。
而相对富裕的一块成本叫营销成本,这个成本很大,用不完,以前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各种代理商的业务结算。
于是乎电信集团灵机一动,让自己的员工出去开公司,做代理商,那不就可以把营销成本发给自己人了么?一方面自己人好管理,另一方面,又可以盘活成本,出去开公司的人用了营销成本,这个成本很宽裕,工资可以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员工出去的多了,又可以省下人工成本,给不出去的办公室员工加工资,一箭双雕。
总结如下:
想法是好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干了这么多年的老员工,一纸协议下去,你就不是电信人了,未来的保障怎么样,还能不能回来,一切都是未知数,我想大部分人签字的时候,应该都会感到心寒吧。改革必然阵痛,但阵痛过后是孕育出新生命还是一个死胎,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吧。
⑹ 用眉开眼笑,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灵敏,非凡造句
一、眉开眼笑造句
1、看到老朋友来了,本来一脸沮丧的他马上眉开眼笑了,边笑边伸出手把老朋友往家里请。
2、一看见客人腰间的钱袋,老板立即眉开眼笑。
3、看到小刚能主动做家务,父母不禁眉开眼笑。
4、他高兴得眉开眼笑,仿佛见到祥龙咏唱。
5、这一段默剧十分有趣,让观众个个眉开眼笑。
二、神通广大造句
1、这个通缉犯再怎么神通广大,也难逃法网恢恢。
2、科学家真是神通广大,能让卫星上天,能让潜艇入海。
3、这个神棍骗得信徒都相信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4、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也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
5、这人神通广大,别人难以办到的事,他总有办法达到目的。
三、灵机一动造句
1、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2、这个好主意全靠他的灵机一动。
3、小刚点子多,灵机一动就想出个好主意。
4、俗话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5、他灵机一动,想起了去年夏天有个不知名的解放军叔叔背一位老奶奶上医院看病的事,就赶紧把它写成一篇作文。
四、灵敏造句
1、她是个反应灵敏的人。
2、电子温度计很灵敏,能随时显示出气温的变化。
3、猴子登山爬树动作非常灵敏。
4、这台地动仪灵敏度很高,能测出远距离的轻微地震。
5、这种机器非常灵敏,要注意保护。
五、非凡造句
1、洛阳的牡丹花会宾客如云,热闹非凡。
2、小张是公司的后起之秀,为公司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3、皇家宫殿气派非凡。
4、他在科学领域超越前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5、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创造力。
(6)厦门灵机一动是什么样的公司扩展阅读:
造句的方法:
一、词语理解是重点
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一个句子是由若千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组成。因此,要想写出好句子,必须要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语,能够准确理解所要运用词语的含义,包括其词性和感情色彩,才能够更加明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多辨析,勤模仿
造句这个技能在训练上,需要三个多,即:多听、多思、多模仿。多听,就是要让孩子多见识好词好句,孩子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当然包括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让他们能够凭借大脑的"模糊识别功能,凭着语感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词语的含义。当我们要求他们造句时,他们才不会感觉到陌生而无从下手。
2、多理解词语,多积累词语
实际上不是孩子们不知道词语,也不是不理解词语,而是家长们没有用上恰当的方法启发孩子把积累在脑海深处的词汇调取出来使用。
家长要耐心启发,并于同时拓展孩子对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积累,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的理解是比单独的词对词的认识理解要容易得多的,所以,建议平时在跟孩子在进行亲子阅读时,需要多提示孩子对某个词语的理解,并指导孩子换一个词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运用,那么我想这样日积月累的,就会这正的把书读“厚”了。
⑺ 如何才能做到“灵机一动”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会吗请写一写。
聪明的时候
⑻ 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企业,以及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最有力的核心要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表现为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经营模式优势、市场占有优势或品牌优势。制造业企业,最常见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互联网企业,最常见的是经营模式优势。经营模式也被称作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等等。
对于企业来说,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不同的。可能在开始发展阶段,核心优势只是商业模式或者技术优势;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会转为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价格优势或者产业链优势。
⑼ 出去旅游回公司,要不要给同事和领导带礼物
前段时间,表姐去了一趟欧洲,玩的不亦乐乎,回来的时候业买了不少东西送亲朋好友。但是欧洲不比国内,随随便便一个手工纪念品都要上百人民币,再说送礼这件事情总有个亲疏远近,于是这次就只给家人朋友买了礼物,没给办公室的同事买。结果等她休假完去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个同事阴阳怪气的问她,你去欧洲都没给我们带礼物呀?
可想而知,表姐有多尴尬了。
表姐是个爱玩的人,以前每次在国内游玩,都会不辞劳苦,大包小包的给同事们带当地的特产。表姐心里很委屈,我一年出去玩这么多次,就一次没给你们带礼物,就记恨我了?
跟我爸一样,琳琳的想法是“以后出去玩打死不发朋友圈了”,从此以后出国旅游都是静悄悄的去,静悄悄的回,不帮别人带回来一根羽毛。
很多人都说,旅行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可每次都最后的“买特产”都让我很烦,怎么办?
如果让我说,把问题回归到最简单的本质,玩就是玩,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没必要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关于这个问题,知乎上一位网友的回答三观很正:
给同事买特产的作用大概和派烟差不多,你不能指望自己带了特产给别人,他们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云云。同理也不会有人因为你没带特产就对你心怀记恨,请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当然卖人情不是坏事,就如同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了它会更如鱼得水。但人与人交往根本还是要看为人处世之道。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那这个行为就是加分项,是锦上添花;而如果题主是鹤立鸡群,这行为也不会是雪中送炭。
想送就送,不想送就不送。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都别太玻璃心就好。
实用小贴士: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的文化特色各异,出去旅游难免会遇到新鲜的好吃的好玩的,这个时候如果想给亲朋好友分享,分享给大家两个小妙招,旅途中的我屡试不爽,亲测有效:
- 邮寄
大多数知名的特产店都有邮寄服务,而且买的多了可以免邮费。在厦门买当地的点心和茶叶,在云南买鲜花饼我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虽然花了钱,但是起码不会造成行李超重影响游玩的心情。
上次和朋友出去玩,我们两个爱拍照的女生带了很多衣服,行李箱重的可怕。我们还就想了一个办法,每两天往家寄几件衣服,别人是越到后面行李箱越重,我们的箱子却越来越轻,心情也跟着轻松了不少。
2.网上下单寄到家
相信有很多人已经想到这一点了,这就是网络社会的便利啦!有一次去南京出差,同事让我帮他带盐水鸭,因为行程紧张被我忘记了,直达坐上火车才想起来,我灵机一动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网上居然有南京特产盐水鸭,而且价格还比实体店便宜。
等上班第二天盐水鸭也到了,非常方便。解锁了这个新模式以后,我再也不用为买特产占用行李箱空间发愁了。经常是在回家的路途上某宝下单,等到家特产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