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厦门大学机械设计专业考研初试和复试专业课都考什么啊哪位朋友知道帮个忙啊!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2微机原理或823工程力学或824机械设计基础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科目:《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高教出版社,杨可桢主编。
微 机 原 理科目:《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郑学坚、周斌主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科学出版社,洪永强主编。
工 程 力 学科目:《工程力学》(教程篇)机械工业出版社,周松鹤、徐烈烜主编(不含动力学篇)。
复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以下科目任选一门:
《机电一体化》(2004年4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李建勇编。
《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浦昭邦编
《工程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胡国清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诗白编。
❷ 厦门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考哪几门
厦门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
01 水污染控制与回用工程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302 数学二④ 436 水处理工程
02 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302 数学二④ 435 环境科学导论或 436 水处理工程
❸ 厦门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研要考哪些科目谢谢了
你说的环境工程学专业是不是指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中心环境工程
083002环境工程001组 ①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英语(含含法律硕 士)③302数学二④836环境工程学
083002环境工程002组 ①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英语(含法律硕士)③302数学二④835环境科学导论
01水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02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
01方向选考001组考试科目;02方向选考002组考试科目。
初试参考书目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科学导论:《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卢昌义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复试参考书目:
各专业均不指定复试参考书目。
❹ 厦门大学研究生考试考机械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要考那几本书啊
考研网能查到
❺ 厦门大学控制工程专硕考研难度大吗
厦门大学考研是很难的。
名校的招生信息获取上存在优势考研很多时候打的是信息战,整个研究生考试中,寻找研究生招生信息都要比复习课本要重要得多。这些信息,对于部分学校来说有些能从招生简章上获得,但其它更重要、更核心的信息,比如,历年招生人数、推免人数、录取最低分数等等,就很难获得了。
❻ 想考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的话要收集什么资料呢求参考书目。具体要考什么
厦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基本情况: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02(全日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3(全日制)技术与运作管理
04(全日制)管理系统工程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9运筹学
参考书目:
初试:
《运筹学(修订版)》(第1、2、3、4、5、11、13、15章)钱颂迪,清华大学出社;
复试: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第9版(精要版)里基.W.格里芬着,刘伟译,中国市场出版社
2018厦门大学809运筹学专业课全真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2018厦门大学809运筹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然后,结合真题和解析来练习,历年来运筹所考的内容就是定义、公式、模型,再举一反三。以“线性规划”为例,会用图解法、单纯形法,对偶法解线性规划,并理解灵敏度分析的意义,这样就可以差不多了。“线性规划”,只要熟记书本上写的步骤,多做题,多推导,多模仿,把方法记牢就可以了。当然也需要一定程度上进行背诵,虽然运筹学是算数的,公式和定理一定要背的,没有什么书是不用背诵的,大家该做的东西一定要做,千万不要有饶幸心理了。
❼ 厦门大学计算机学院考研具体科目是什么
厦门大学计算机学院考研具体科目各专业都不同,具体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
3、数学
4、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5、政治,英语。
初试要考的科目有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和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外语、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内容的考核。
(7)厦门大学控制工程研究生考什么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共有专任教师26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1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9%(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2206人,占82.9%。
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2人(含双聘院士9人),文科资深教授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青年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国家级教学名6名。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3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
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3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