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为什么叫鹭岛
扩展阅读
深圳金众物业服务如何 2024-09-29 07:19:33
天津哪个商超有茅台销售 2024-09-29 07:09:15

厦门为什么叫鹭岛

发布时间: 2022-01-28 17:33:30

‘壹’ 为什么把厦门叫做鹭岛 鹭岛的由来

厦门岛很多白鹭、灰鹭,各种鹭,所以叫鹭岛。至今厦门的筼筜湖还可以看到白鹭常飞

‘贰’ 厦门为什么又叫"鹭岛"

厦门古名鹭岛,它的真正由来其实是人们第一次登上
小岛,看见白鹭长年成群地浮游在水面,于是冠之以“鹭
岛”。白鹭属涉禽类鹭科,又名鹭鸶,嘴长脚长,颈也长,
全身羽毛纯白,头后还垂着长长的白冠毛,毵长如丝;背
部有白色疏松的鬓毛和尾翼,形态潇洒,逗人喜爱。本世
纪20年代以前,厦门山野树林,到处有白鹭栖息,三五成
群,飞翔于田间海上。后来因城市兴建,生态的变化,白
鹭慢慢减少,濒于绝迹。这几年经过环境综合治理,白鹭
又回到岛上。由于白鹭是厦门的象征,因此厦门的许多地
名含有“鹭”字,许多招牌,店名都喜欢用“鹭”字命名,
乃至于厦门的人名也常常取“鹭”字。今天,白鹭又成为
厦门的市鸟。

‘叁’ 厦门为什么简称“鹭”

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称“鹭岛”。

市鸟——白鹭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白鹭为厦门市市鸟。白鹭属鸟纲鹭科,为世界珍稀鸟类。厦门分布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中国鹭和岩鹭,这也是至今我国记录的仅有的五种。由于它们体羽除岩鹭为暗灰色外,均为雪白色,因此,人们通常统称这五种鹭为白鹭。其中以小白鹭和中白鹭的数量最多,且较为常见。

‘肆’ 为什么厦门又称鹭岛

厦门有“鹭岛”之称,一般介绍厦门的文章书籍都会记载这么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厦门是一个荒岛,一群白鹭从远方衔来草、树、稻种撒落在岛上,并赶走了盘踞在岛上的毒蛇,终于使荒岛变得花草茂盛、田沃粮丰,人们安居乐业,美丽的白鹭也在岛上栖息下来。后来人们就把厦门称为“鹭岛”,白鹭也成为厦门的象征。 传说是美丽的。但这是否就是“鹭岛”名称的由来呢?目前已发现的厦门最早的地方志是清朝干隆年间薛起凤编纂的《鹭江志》,书中并没有提到“鹭岛”名称的由来。在书中介绍厦门鸟类的“禽之属”一节中,介绍了鸡、鹅、鸭、鸽、燕、白头翁、斑鸠、麻雀、黄鹂、喜鹊、乌鸦、鸲鸪、伯劳、鹪鸪、布谷、鹌鹑等 18 种鸟类,却没有提到白鹭(或鹭鸶),是编者的遗漏,还是当时厦门岛上很少有白鹭?在书中有数十首描写厦门风光的诗,仅有两句有“鹭”字。厦门岛早期的地名中与鸟有关的只有“凤凰山”、“金鸡亭”、“白鹤岩”和“鹧鸪岭”,有“鹭”字的只有“鹭江”。早期的二十四景中也没有与白鹭有关的,这未免令人怀疑当时的厦门岛上是否真有白鹭。 有人指出,“鹭岛”一名在宋代就已出现,宋朝的张翥在其《嘉禾风物志》中就提到:“银城,鹭岛民物富庶,山海雄奇”,但以“鹭岛”作为厦门的别称却较多地出现在明朝,除了“鹭岛”外,还有“鹭门”、“鹭屿”、“鹭江”等称法,如明朝中期的傅钥就自号“鹭门山人” , 清朝道光 19 年的《厦门志》写到了厦门岛上一些地方有白鹭栖息的情景,但关于“鹭岛”一名的由来,书中却写了这么一句:“《谈史纪要》作‘夏门’,一名‘鹭屿’。《同安县志》:‘厦门’,一名‘鹭门’。《鹭江志》作‘鹭江’。二字之义,未知所本。”这“未知所本”四字就说明了编者对于“白鹭”的传说并不以为然,民国时期的《厦门志》同样对此也没有作出解释。 从厦门岛的地理位置和白鹭的生活习性来看,厦门岛具有白鹭栖息生活的优越条件,厦门周围的小岛也有白鹭栖息,福建沿海有不少岛屿也因有白鹭生活而以“鹭”为名,如霞浦的“白鹭屿”、平潭的“鹭鸶岛”等。从大量前人的记载和老一辈的叙述中可以获知,厦门岛的确生活过大量白鹭,那么厦门岛是否就因此被称为“鹭岛”呢?或许,关于“白鹭”的美丽传说,有识之士应考证其起源。 关于“鹭岛”一名的由来还有一个说法:从厦门岛的最高点——洪济山的云顶岩俯瞰厦门岛,会发现厦门岛的形状像一只白鹭。福建沿海也有一些岛礁因形状像鹭鸟而以“鹭”为名,如福鼎县和平潭县各有一个鹭鸶礁。明朝诗人池显方在《登洪济山》诗中有“洲形果小如飞鹭”一句,从“果、如”两字看来,当时确实有人认为厦门岛的形状像“鹭鸟”,可能厦门岛就真的因此而被称为“鹭岛”。不过从《鹭江志》、《厦门志》等古代方志中的一些地图(尽管很不准确)来看,厦门岛的形状与白鹭相差甚远。因而“形状”一说并未获得广泛认同。 厦门大学的黄鸣奋先生在《厦门海防文化》一书中提出一个看法:白鹭与毒蛇的争斗也许反映了厦门岛早期分别以“鹭鸟”和“毒蛇”为图腾的两个部落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前者的获胜而告终。这确实是一个新鲜有趣的观点,尚需要史料和考古方面的证据。 至于“白鹭女神”的传说,是现代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创作,虽然故事情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但决不能将其等同于原始的民间传说,否则“似有志异之嫌”。

‘伍’ 厦门为什么叫鹭城

厦门由一个岛,和外的几个区组成,因为有很多白鹭鸟在岛内外栖息,所以叫做鹭岛,鹭城。

‘陆’ 厦门有个称“鹭岛”。别称 在宋朝是有个别称叫什么

C嘉禾屿

厦门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是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同时是全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并拥有地方立法权。位于福建东南部,西部与漳州毗邻,北接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鼓浪屿、集美学村、万石植物园、厦门大学、海沧大桥、同安影视城、圆博园、中山街等是厦门的着名景点。厦门和金门对望,曾是国共双方距离最短的前线阵地,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
地方上通行闽南语。多年来大力推行普通话以及外来非闽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涌入,普通话在厦门地方语言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但厦门人意识的崛起,使厦门话与普通话发生语言战争,如今厦门话仍然占居第一,普通话已成为厦门第二大宗语言。在厦门市区,厦门话与普通话与其它的比值为58%:37%:5%。
厦门市貌厦门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六个行政区。其中,思明区,湖里区在厦门岛内,厦门岛又名鹭岛,宋曰嘉禾屿,明曰中左所。美国总统尼克松曾称赞厦门“东方夏威夷”。这里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整洁,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誉。在《经济日报》2002年初发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厦门名列第五。

‘柒’ 厦门为什么被称为鹭岛

厦门被称为鹭岛、鹭洲、鹭江、鹭门;凤凰木和三角梅!

1986年10月下旬,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定通过:凤凰木为厦门市市树,三角梅为市花,白鹭为市鸟。
市鸟、市树、市花,是厦门文化的概括,显示了中西文化交流、 “延平文化”海纳百川的特色。白鹭在厦门岛上自古就有,因而厦门被称为鹭岛、鹭洲、鹭江、鹭门;凤凰木和三角梅却是舶来品∷ 三角梅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凤凰木则产干热带非洲,都是华侨引种进来,经园林员工细心培育、移栽成功的。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厦门的传说》中有篇美丽的《白鹭的 传说》,说是白鹭如何辛勤地挖泉水、到大陆收集花草种子,使“厦 门岛上鸟语花香,蜂飞蝶舞,不但美丽,也挺热闹呢!”
厦门的变化,引起东海蛇王和蛇妖眼馋、来骚扰,白鹭与之博斗,勇斗蛇王,赶走蛇妖,“在大鹭洒过鲜血的那片地上,长出了一 棵棵挺拔的大树。树的枝叶,像大鹭的翅膀一样;树上的花,像大 鹭的鲜血一样火红。这种大树,人们把它称做‘凤凰木’。而厦门岛,从此也被称为鹭岛。”

‘捌’ 厦门名字的由来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常有成群的白鹭栖息在厦门岛上,因此,人称厦门岛为鹭岛,厦鼓海峡又称为鹭江。人类生活在厦门岛上,可以追朔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始自唐朝中期,至今已有1140多年了。唐朝天宝年间,汉族人薛姓和陈姓从闽东的福安和闽南的漳州移民入岛分别在洪济山下的南北麓聚族而居。

厦门市的行政建制始于宋朝,属泉州府同安县。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迁开始在岛上筑城寨,置卫所,城名“厦门”意寓“祖国大厦之门”。厦门的地名,从此确立。

(8)厦门为什么叫鹭岛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先秦时期,厦门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933年龙启元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州驻地在晋江县。

唐朝,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

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

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人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

元朝,属泉州路。

明朝,实行里都图制,厦门为嘉禾里,下设四个都,每个都下辖两个图。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宁卫的中、左两个千户所移驻嘉禾屿,并筑厦门城,此后遂以中左所作为厦门岛的代称。

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所辖境域包括厦门岛、鼓浪屿、浯洲(大金门)、烈屿(小金门)等岛屿。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占思明州。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翌年设立台厦兵备道(雍正五年(1727年)改为台湾道),管理台湾、厦门两地政务。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驻厦门。

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兴泉道移驻厦门,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称兴泉永道,管辖兴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至此,厦门成为福建东南沿海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兴泉道道署驻地(兴化府府城图中有兴泉道道台驻地)

兴泉道道署驻地(兴化府府城图中有兴泉道道台驻地)

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厦门正式开端口。

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厦门鼓浪屿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兴泉永道改名为南路道,辖区不变,后增辖金门县,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厦门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

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随之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1949年09月,同安县、厦门市分别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福建省辖市。

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

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

1958年0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

1958年0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

1958年08月,金门炮战爆发,厦门为主战场之一。

1966年0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

1970年0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

1973年06月,同安县再归厦门市。

1978年09月,设杏林区。

1979年0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战正式划上句号。

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更名集美区。

1994年02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行政级别升格为副省级。

1997年05月,同安改县为区。至此,厦门市辖思明区、开元区、杏林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6个区。

1996年11月,同安撤县改区,

1997年05月,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2003年05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行政区调整后,厦门市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至2016年12月底不变。

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