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厦门有个地方叫“将军祠”,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这里真的有将军吗
在厦门,很多人都知道将军祠这个地方,不仅是有一个公交站叫做将军祠站,而且厦门地铁1号线也设了将军祠站。而关于将军祠背后的故事,这就有的说一说了。
将军祠名字留存下来的意义将军祠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作为厦门岛内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区域,这里承载了很多人文典故。将军祠存在的意义,不仅是纪念这两位英雄人物,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更是爱国主义教育。
2. 太平军曾几次进攻上海和太平军在上海的有关资料
上海自鸦片战争开端口,至太平天国时期,已初步发展成“洋货百物辐辏”的通商港口,对于定都南京(天京)的太平天国而言,夺取这个长江口的出海口,不但可以截断清廷南北漕运的命脉,更可凭借通商口岸的便利,发展与西洋各国的贸易,获取稳定的外国武器和军事物资供应源,同时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
在1853(清咸丰三、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春太平军刚刚占领天京时,上海的防御是相当空虚的,清苏松太道吴健彰拼凑了一些兵勇并雇佣洋船,但兵勇中有许多广东潮勇,而这些潮勇中又有相当多小刀会众,其战斗力相当低下。当时英、法等国尚未能在上海获得租界,和清廷矛盾尖锐,且慑于太平军的胜利威势,普遍持坐观成败态度,英国公使文翰就几次拒绝了吴健彰等要求“助剿”的请求,这时太平军如果决议先取苏南,再攻上海,成功机率是很大的。但洪秀全、杨秀清等过于乐观估计了形势,在定都不久就派出大量精锐“扫北”,企图一举攻克北京,消灭清廷,随即又为了解决天京守军粮食问题派兵西征,略取上游粮源,剩下的兵力有限,只能困守天京、镇江、扬州三地,无力再行东下,贻误了夺取上海最有利的战机。
当年9月7日,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此前及此后还曾一度夺取嘉定、青浦、宝山、南汇、川沙等县、厅,起义后不到一个月,首领刘丽川等就改用太平天国年号,派人分水、陆两路向天京天王洪秀全送奏章,表示愿意服从太平天国的领导,但两封信都未能送到。在起义前,小刀会曾派人向太平军请兵攻打苏州、常州,时在1853年4月间,此刻太平天国主持军政大计的东王杨秀清听说小刀会起义,便写了一封檄文,一方面质疑小刀会为何迟迟不按约进兵,另一方面劝说他们归附太平天国,这封信是否送达,不得而知。但自此直到1855年2月17日小刀会退出上海,太平军始终未向上海派出一兵一卒。
太平军与小刀会都有联合的愿望却终于未能联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小刀会方面,虽然他们尊奉太平天国年号,使用其旗帜,甚至在布告中引用太平军常用的《圣经》语言,但他们仍然自称“大明”,崇拜偶像并吸鸦片,这些都为天国教义所不容;在太平天国方面,除了主观上的问题,客观上兵力不足,清江南、江北两大营近在肘腋,也的确难以分兵远顾。镇江守将罗大纲本系天地会众,和小刀会有较深渊源,曾在仪征准备皮篷小船600只,打算顺江突破清水师封锁,支援上海城,但罗不久便被调离,此事就此搁置,太平军又浪费了一个获得上海城的良机。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以下大批太平军领袖、骨干将士不是被杀,就是出走,太平天国势力大衰,疆域日蹙,再无力东顾。直到1860年5月,太平军集中兵力,用“围魏救赵”之计大破清江南大营,并在很短时间内席卷苏南,这才再一次把夺取上海提到议事日程上。
自1860年6月至1862年10月,太平军曾三次进攻上海,与淮军、中外混合的洋枪队以至英法正规海、陆军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现就这三次上海之役概述于下。
李秀成
&rs=n
战前准备:
太平军方:
6月2日,太平军李秀成部攻克苏州,建立了苏福省,苏州也成了此后各次进攻上海之役的后方基地。23日,李秀成部将陆顺德、麦冬良自昆山进克嘉定县城,这是太平军所攻克的今上海县境第一座县城,26日,退出嘉定,7月1日,攻克松江府城,斩清娄县知县卞乃渑;22日,乘胜再占嘉定,与此同时,另一支太平军赖文光部(属英王陈玉成)也攻克青浦县城,建立了进军上海的桥头堡,此前,忠王部下大将陈坤书、陈炳文攻克嘉兴府,从南面对上海形成包围之势。
陆顺德部是偏师,兵力不多,而赖文光部则多为新兵,战斗力更差,两部并无进攻上海的实力,而此时忠王李秀成的主力却滞留苏州长达两月之久。其按兵不动的原因,一是新占地区内有枪船、团练等大量地方武装需要剿抚;二是天王所给的一个月期限已到,英王陈玉成坚持要与忠王一起按约定西援安庆,两人争议不下,以至需要干王6月下旬专程赶来苏州协调;三是忠王在短短一月内大量收编降卒,部队规模急遽膨胀,需要一定整编、训练时间才能出战。
在此情况下忠王一面命令陆顺德等积极进扰,一面采取政治、外交手段,企图以谋略攻取上海。6月23日,美国传教士海雅西等三人自上海访问苏州,和忠王进行了气氛友好的会谈,旋即返沪, 6、7月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等5人也抵达苏州 。由于忠王昧于国际大势,误以为和太平天国同样信奉上帝的欧美各国也与他们一样由官员兼任传教任务,把他们当作“外国文官”,并兴奋地派人上奏天王洪秀全,报告“洋人来降”,并请求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和洋人有过交往的干王前来苏州“和教洋人”;天京方面对“洋人来降”同样十分兴奋,不但下诏嘉奖了忠王,还特意一并褒奖了洋人。8月2日,专程再次赶到苏州的干王会晤了第二次来访的艾约瑟等,由于干王曾在香港、上海居住,和几位传教士熟识,会谈气氛较为融洽。
几位传教士面见忠王时曾递交了英文名片,这更加深了不识外文的忠王的误解,以为他们是“来投芳版”的政府官员,遂产生了利用和他们同样信奉上帝、此前又把咸丰皇帝赶出北京城的“洋官”为内应,和平进驻上海城的意图。自6月至8月,忠王、干王多次托传教士带信给各国公使,希望它们支持、至少不干涉太平军进驻上海,由于在此期间从上海前来苏州等地做军火和其它生意的外国人络绎不绝,其中颇有随口对太平军表示赞赏的,这更让忠王等觉得洋人对太平军至少没有恶意。
在外交努力的同时他们也积极联络其它内应。据忠王自己7月6日给陆顺德信中说,上海清军中有“三千余”两广兵勇愿为内应,实际上内应者系清方下级军官、广西人余义政、郭功德等,总数不过百余人。
大胜之余、门户在握、洋人支持,兵勇内应,这些“有利因素”综合起来,自然让忠王和他的部下对轻取上海充满信心。
3. 中国历史上的女将有几个都是谁
1、冼夫人
冼夫人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奉为“岭南圣母”,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典范。而其在军事上的才能,被朝廷封为中郎将。
公元548年,冼夫人北拒梁朝叛将李迁仕,使其未进一步;公元569年,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叛陈国,进军百越,冼夫人领兵大败欧阳纥;公元590年,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岭南很多首领也起兵响应,冼夫人亲自出马,镇压了叛军。
2、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3、妇好
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也是商朝军队最高统帅,领兵打败周围二十多个方国。因为当时条件限制,战争一般最多出动上千士兵,但是妇好领兵能力极强,最多一次发动了一万多人的战争。
除此之外,妇好还是商朝的占卜官,商朝迷信鬼神,崇尚天命,占卜官是国家重要事务的实际决策者。可以说,商朝“武丁中兴”的局面,有一半的功劳归属于妇好。
4、秦良玉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明朝末年着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
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5、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因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4. 小刀会起义
小刀会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成立于福建厦门的民间秘密团体,其来源有两种,一属天地会支派,一属白莲教支派,而1851年传到上海的上海小刀会属天地会支派,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推动了上海人民的反清斗争走向高潮。
1853年(咸丰三年)八月初五,小刀会领袖刘丽川(1820~约1855)、潘启亮(?~1865)联合福建帮小刀会首领李咸池、陈阿林等在上海起义,迅速占领了上海县城,击毙了上海知县袁祖德,活捉了苏松太道吴健彰。起义军最初不过千人左右,几天之内发展到万人以上。小刀会起义后,迅速向四郊发展,占领了宝山、南汇、川沙、青浦等县城,一度克服了太仓。
(4)厦门小刀会现在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上海小刀会成员主要为上海的福建籍劳动人民和部分工商业主;与小刀会性质相同的秘密结社,上海还有主要成员为广东人的天地会和本地人组成的庙帮﹑塘桥帮﹑百龙党﹑罗汉党等。
1852年,天地会成员周立春在青浦领导发动抗粮斗争,南汇﹑华亭(今松江)﹑上海等县继之而起。这些斗争使各个秘密组织逐渐联合起来。
随着太平军的兴起,天地会各支派纷纷而起,上海地区一触即发。通过刘丽川的串连,广东、福建、上海、浙江七帮联合起来,准备趁机起事,他们打出的口号就是"反清复明"。
5. 清朝的会派
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干隆后期,白莲教在楚、川、陕三省迅速发展,清廷下令逮捕教中骨干,要求“全教拿获,毋使一名漏网”。干隆五十九年(1794年)十月,各地教首除刘之协等少数人逃脱外,大多被捕。地方官吏乘机勒索,不遂所欲即以邪教治罪;加之为镇压湘、贵苗民起义,徭赋极重,致使大批农民破产,无法生活。刘之协等遂以“官逼民反”为号召,与各地教首约定嘉庆元年三月十日同时起义。因事泄,宜都、枝江张正谟等提前于正月初七日发动,长阳、长乐(今五峰)林之华、覃加耀接踵而起,当阳、来风、竹山、孝感等地亦有人继起响应,并占领当阳,攻破竹山、保康二城。二月初二日,襄阳张汉朝(即张富国)起义于黄龙,姚之富、王聪儿起义于夹河州,河南邓州高均德起义于高家湾。此三支义军于三月间集中于襄阳以北吕堰、双沟地区,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所有起义队伍,不论男女,“都以白布缠头作记认”。清廷为之震惊,急由陕西、广西、山东调兵7000人,会同湖北及四川清军共万余人,由都统水保及湖广总督毕沅等指挥,实行分区围攻。各地白巾军修筑寨垒,据险防守。清军兵少,分散,进攻多受挫。四月,清廷又增调直隶(今河北)、山西兵各2000人,同时命永保统一指挥各军。经两月激战,六月,参将傅成明部在孝感被襄阳白巾军以伏击战全歼。至此,清军“先后征兵数千,皆全军覆没”。清廷再增调湖南苗疆兵2万人来援,形势开始逆转。八月,竹山、当阳、枝江各地白巾军寨垒多被攻破。最早起义之张正漠部亦在灌脑湾被歼。仅林之华部仍活动于长阳滋丘一带,襄阳白巾军活动于襄阳北及随州、钟祥一带。清军重兵多在湖北南部,姚之富等遂向北扩展,进至河南唐县(今唐河)一带。清廷又增调山东、直隶及京师健锐、火器营兵6000人来援。
正当清军集中兵力会攻襄阳白巾军时,四川达县徐天德率众数千人,于九月十五日起义于亭子铺;东乡(今宣汉)冷天禄、王三槐起义于莲池沟,巴州(今巴中)罗其清、通江冉文俦等先后响应,共有义军十余支,各有众数千,“概以白巾裹首”,分别占据山区险要,筑垒防守。署四川总督英善及成都将军勒礼善率兵进击东乡,在娘娘庙老营湾两次受挫被歼数千,此时白巾军已遍布川东、川北。清军兵力既少,两次被歼后士气又极低。但白巾军既未能相互联合,又未能扩张战果,仍分散守寨,各自为战。四川形势未有更大发展。
襄阳白巾军先在陈家河(襄阳北)以伏击战击败追击清军,后又击败河南巡抚景安所率4000人清军于魏家集(今邓县南),迫其退守南阳。嘉庆帝将永保治罪,改令惠龄统一指挥各军。二年正月,湖南苗疆暂时平定,镇压苗民起义之清军万余人,转用于进攻白巾军,徐天德、王三槐部在金峨寺、香炉坪一带,遭清军重兵围攻,损失严重,仅余2000余人。襄阳白巾军在清军围攻下,亦损失甚重;遂改据守寨垒及硬拚战法为流动游击战法,分三路经河南、陕西向四川作战略性转移。沿途“不迎战,不走平原,唯数百为群,忽分忽合,忽南忽北”,伺机以伏击、突袭等战术,痛击追击清军。途经秦岭,大批流民加入,队伍日益壮大,经四月转战,六月二十三日到达东乡,与四川白巾军徐、王部会师。嘉庆帝切责各统兵大臣,再次更换统帅,命陕西总督宜绵取代惠龄统一指挥各军。七月间,清军集中于川东、川北,对白巾军形成包围态势。当地人口稀少,义军数万人食粮难以筹集。襄阳白巾军留一部兵力由李全率领,协同四川白巾军作战,主力分两个梯队重返湖北。姚之富、王聪儿部为一梯队,由奉节出川,在白帝城与阻击清军激战3昼夜,进入巴东、归州(今秭归)地区,乘虚攻下兴山,经保康、南漳向襄阳前进;高均德等部为二梯队,出川后经当阳、远安向荆州(今江陵)前进。清军急调重兵加强荆、襄防务。襄阳白巾军突然回师房县、竹山。八月,在郧西大败明亮部,杀护军统领惠伦及丰伸布。尔后北进陕西。九月,李全部亦至安康。
襄阳白巾军回师荆襄,调动清军主力集中于湖北,四川白巾军压力遂减轻。大批群众加入四川义军,攻占巴州、达州地区许多城镇,声势复振。十一月,襄阳白巾军翻越大巴山,再度进入川北。俟清军集中至通江、太平一带时,再返陕西。清军堵、追均无成效,陷于被动。嘉庆帝第三次易帅,命湖广总督勒保统一指挥各军。三年二月,襄阳白巾军姚之富部进攻郡县(今眉县)不克,李全部经盏厔(今周至)进逼西安,在焦家镇与总兵王文雄部激战失利。两部遂分路向湖北转进。三月,姚之富部在山阳之石河铺、宽坪等处连遭挫折,至三岔河(今陕西镇安东南与郧西交界处)被清军及乡勇包围。激战终日,转战至郧西之却花坡,矢尽援绝,突围未成,全军覆没,姚之富、王聪儿跳崖自杀。李全、高均德两部在两河关(今旬阳西北)、茅坪(今洋县北)等地亦屡次失利,遂西进凤县,经略阳、宁羌(今宁强)入川,五月至仪陇,与罗其清、冉文俦部会合。白巾军全部入川,清廷集中5万兵力,三路进击。在川白巾军,仍多依险筑垒,固守硬拚,遭很大损失。罗其清、冉文俦先后被杀,王三槐被诱俘,仅冷天禄等数部,转移至梁山、忠州及川东地区。四年初,嘉庆帝亲政,总结三年战争教训,在政治、军事上进行调整:撤换作战不力的惠龄、宜绵、景安、秦承恩等领兵大臣;任勒保为经略大臣,统一指挥川、陕、楚、豫、甘五省军队;大力推行乡勇、团练,保甲制度,筑堡团守,坚壁清野,同时采用“剿抚并用”方针,宣传“若能悔罪投诚”,“不咎既往”。白巾军亦接受三年战争教训,放弃固守寨垒战术,改用分散出击与流动作战相结合的战术,开始分路向川西、甘南及陕、楚作大范围的往返流动,以便于保存自己、筹集军粮、扩充人员、争取主动及伺机歼敌。白巾军的多路流动作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主动,部队日益壮大,清统兵大臣福宁上奏:“贼以胁从而日增……新起之贼实多于剿除之数”;清军疲于奔命,大量减员。清领兵大臣明亮上奏:“臣自去秋至今,日夜追贼,往返五省,所领兵3000……仅存干余”。嘉庆帝于七月再次更换统帅,将上任仅半年之勒保“逮问治罪”,八月改任额勒登保为经略大臣。额勒登保任经略后,采取“驱各路之贼逼归川北”,然后“聚而歼旃”的作战方针,同时大力推行团练、寨堡及坚壁清野政策。九十月间,张汉朝战死、高均德被俘,徐天德部略有斩获,唯冉文俦之侄冉天元一年来多次击败清军,部队又发展至万余人,活动于大竹地区。十二月间,川北各部白巾军北进陕南,一部由略阳强渡嘉陵江进入甘肃秦州、巩昌地区。清军主力尾随白巾军进入甘陕,冉天元乘虚趋定远,于五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抢渡嘉陵江进入川西,进攻蓬溪县城。四川总督魁伦命总兵朱射斗,率兵3000人驰援,冉天元围城打援,于十九日在老虎岩以伏击战全歼清军,杀朱射斗。部队迅速发展为5万余人,声势大振。德楞泰急从广元、昭化南下增援。冉天元再以后退诱敌、设伏聚歼战术,在江油包围了清军温春、赛冲阿两部,予以歼灭性打击。三月,该部在马蹄岗与清军激战三昼夜,德楞泰仅余亲兵数十人,行将就歼,都司罗思举突率乡勇来援,冉天元被俘,清军反败为胜。冉部万·余,由张子聪等率领,南下太和镇(今射洪),渡过潼河,进入川西富庶地区。成都戒严。嘉庆帝逮魁伦入京,令其自杀,重任勒保为四川总督。
活动于甘肃之高天升、马学理等部白巾军,由阶州(今武都)进入龙安。闰四月,在竹子山口击败清军,杀总兵施缙后再返甘肃;八月间,夜袭陕甘总督长麟于徽县伏家镇,杀将军富成及游击台清阿等官兵千余;九月,进至陕西,在略阳、沔县(今勉县),杀总兵札勒杭阿,在西乡法宝山杀提督王文雄、副将鲍贵等。
活动于湖北之徐天德、樊人杰等部白巾军,转战鄂西北,六月间在南漳马家营击败明亮部,杀总兵王凯等;十月,在远安牛鹿坡击败追击清军,杀总兵李绍祖、参将沈庆春等。
白巾军虽然仍获多次作战胜利,但自身损失很大。自五年夏起,清廷“筑寨团练”及“坚壁清野”等措施逐渐生效,使白巾军在战略上开始转入被动,不仅粮源、兵源日渐减少,而且行动经常受阻,难以进行大范围的流动作战,而主要在川、陕、楚边境地区进行出击及流动。六年正月至七月间,在清军连续进击下,各部白巾军仅剩干余或数百、数十人,基本上被限制在南山老林之中。实力较强者,尚有苟文明、樊人杰及蒲景等少数几部。至七年七月时,此三部亦先后被清军歼灭。十二月,额勒登保上报嘉庆帝“大功底成,川、陕、楚着名首逆全数肃清”,实际上尚有多部小支白巾军活动于南山老林进行游击作战。八年二月,清骁将、提督穆克登布深入老林追击,为少数伏击战士格杀。八月,被清廷解散之部分乡勇,参加白巾军,不时向老林以外出击。九月,在西乡附近击败堵击的清军,杀副将朱槐。白巾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又坚持战斗1年余,直至九年九月,最后一位白巾军首领苟文润被叛徒杀害,历时9年的白巾军(白莲教)大起义方告结束。以川、楚、陕白巾军大起义为转折点,清朝开始由盛世走向衰落。
点评:修堡筑寨、固守一地与硬拚的作战指导,是白巾军起义初期被清军各个击破的主要原因;大踏步前进、后退,实施流动作战,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战争主动权,粉碎了清军聚而歼之的战略企图,但由于没有建立根据地,当清军实施筑寨团练及坚壁清野时,即完全丧失了主动权,是白巾军后期终于失败的主要原因;教、军合一的组织形式和封建家长制的管理制度,致内部派系林立,战争中缺乏统一领导、计划及各部不能密切协同,亦为白巾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
这一点存疑,虽然数字出于清朝的官方户籍档案
因为白莲教起义发生的地区实际上相当小,涉及的不过是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该地区的总人口估计仅为3000-4000万左右
天理教: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是18世纪中叶白莲教武装起义失败后,由部分教徒组织起来的,曾在北京、河南发动起义。又称八卦教。
嘉庆年间由京畿、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八卦教(九宫教)、荣华会、白阳教、红阳教、青阳教等教派的部分教徒逐步联合统一而成 。主要首领为河南滑县人李文成、冯克善和京畿大兴县人林清等。教内以八卦为分支名目,各有掌卦教首,而震卦为七卦之首,兼理九宫,统管八卦。主要经卷为《三佛应劫统观通书》等。传习“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八字真言。崇拜太阳,信奉“三极”说,即认为世界的发生发展经历过去、现在 、未来3个时期,“过去”称无极,“现在”称太极,“未来”称皇极 ;倡言“红阳劫尽 ,白阳当兴” ,该由“十八子明道”、“孝姓应世”。天理教冲破了八卦教世袭传教家族敛钱自富的传统,提出了入教者缴纳根基钱(或称“种福钱”),起事之后给与地亩官职的主张,具有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政治目的。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曾组织发动京师、河南、山东等地教徒起义,京师的一支并曾攻入紫禁城。后在清军镇压下先后失败。
小刀会
小刀会是成立于厦门的民间秘密团体,属天地会支派,1851年传到上海。上海小刀会成员主要为上海的福建籍劳动人民和部分工商业主。与小刀会性质相同的秘密结社,上海还有主要成员为广东人的天地会和本地人组成的庙帮、塘桥帮、百龙党、罗汉党等。1852年,天地会成员周立春在青浦领导发动抗粮斗争,南汇、华亭(今松江)、上海等县继之而起。罗汉党人徐耀还发动了嘉定起义。这些斗争使各个秘密组织逐渐联合起来。1853年,在太平天国起义和福建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下,各支力量以小刀会名义结成统一组织,推举天地会广东帮首领刘丽川为首领,准备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853年9月5日,周立春、徐耀等在青浦首举义旗攻占嘉定。7日,刘丽川和原小刀会福建帮首领陈阿林等在上海起义,占领县城。随即,从上海、嘉定分别出发,接连攻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四县,成立小刀会政权。初用“大明国”国号,旋即改称太平天国,由刘丽川上书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表示接受领导。清朝政府急从围攻太平天国天京(今江苏南京)的江南大营抽调部分清军及其它地方武装,由大营帮办、署理江苏巡抚许乃钊率领,赶赴上海镇压。9月22日,清军陷嘉定,周立春被俘牺牲,其女周秀英和徐耀率领部分起义军转入上海。至月底,周围各县相继失陷。起义军在上海坚守抗敌,曾宣布豁免三年赋税钱粮,并铸造货币,发展商业,保证粮食供应,打击高利贷,得到上海人民的拥护。
英、美、法当局曾声称对局势保持“中立”。但为维护在华利益和威胁清政府,1854年 4月,英美驻军袭击了上海城内的清军营盘。7月,清政府任吉尔杭阿署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派苏松太道吴健彰与英、美、法当局谈判,以出卖上海海关和租界主权,换取它们的支持。从此,上海海关开始由英、美、法三国委派的“税务司”共管,上海租界建立了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统治机构。
早在小刀会起义不久,外国势力与清军即在上海城北建筑围墙,以隔断城内起义军与外界的联系。1855年1月6日,法舰队司令辣厄尔领法军与清军配合,攻破县城北门。起义军英勇还击,予以重创。英、美、法当局和清政府遂加紧围困,断绝对城内的粮食火药接济。2月17日,起义军被迫突围。战斗中,刘丽川、周秀英、徐耀等牺牲。部分起义军由潘起亮率领进入太平天国统治区,加入太平军。其它突围残部流散各地,继续参加反清斗争。上海小刀会起义至此即告失败。
天地会
“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天地会暗语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其成员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使他们更需要互济互助。因此,忠心义气便成了会内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组织上团结、经济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 ,又传至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10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清廷实行严酷专制,但民间反对满清统治的运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部分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
天地会也称“洪门”。清代南方主要秘密结社。
其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在天地会内秘籍自称系福建少林寺僧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或雍正甲寅年(1734)年创立;另一说法是民国以后,洪门成员称其会创自郑成功;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档案以及清代官书记载为福建漳浦僧提喜(即洪二和尚)于干隆二十六年(1761)或三十二年创立。
初创时原系下层劳动者互助性秘密团体,后因屡遭清廷镇压,反满色彩日浓。干隆年间以“顺天行道”,“剃除贪官”及“争天夺国”为口号。嘉庆以后,复提出“兴明绝清”及“反清复明”等口号。清末又增加了反满内容。为对付清廷镇 压及便于吸收会众,不断创立新的名称,成为拥有数十种名目的秘密结社系统,因组织分散,未形成统一领导,在同一地区的组织间亦互不统属。无固定的教义与崇拜对象,但有严格的会规,后发展为三十六誓,要求会众忠于誓言,严守秘密。
在清代曾多次发动武装斗争,重要的有干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六十年台湾陈周全起义,嘉善起义,咸丰元年至五年广西大成国、升平天国起义,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厦门小刀会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三合会、哥老会中许多成员参加推翻满清的武装头争。嘉道以后,天地会发展到海外,在东南亚与美洲华侨中广泛流传,曾组织华侨多次举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人们认为天地会由明朝遗老或郑成功于康雍年间创立诸说,皆以此类秘密文件为据。
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又传至长江中下游的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秘密结社。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十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哥老会后发展为独立的秘密结社),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清廷曾严禁秘密结社的活动,在清律中有明文规定。但他们反对满汉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活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清前期除卢茂起义与李少敏起义外,重要的还有台湾林爽文起义、台湾小刀会起义、陈周全起义起义。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影响更大。重要的有厦门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其中太平天国时期,天地会的活动甚为活跃,其首领洪大全(焦亮)、罗大纲等都曾率领会众参加太平军,在两广地区天地会建立的大成国、升平天国、延陵国等短期政权,也配合了太平天国的斗争。辛亥革命时期,天地会及其分支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但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6. 求天地会从开始到灭亡,红花会又是怎么回事
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因它崇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故名天地会;又因它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而明太祖年号为“洪武”,故对内又称为“洪门”。可是,天地会究竟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的零乱和抵牾,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未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天地会起源于康熙年间。这一说法是英人威廉·斯丹顿在所着《三合会》一书中明确提出的。其主要根据是天地会秘密文件中有关于康熙年间少林寺僧征西鲁的传说。传说的大意是:康熙年间,西鲁番入侵中原,清廷文臣武将皆无退兵之策,只好发布榜文,征集勇士前往御敌。福建少林寺僧闻讯后,连夜赶至京城,奏请出征西鲁。他们在“六丁六甲”帮助下,一举打败西鲁。回京后既不愿为官,亦不肯受赏,仍归功于少林寺清修,后遭奸人诬陷,少林寺被肖廷焚毁,寺僧大多惨死。幸存的蔡德忠等五位僧从逃至广东惠州长要寺,巧遇好汉万云龙、朱洪竹、陈近南等,一同歃血为盟,结拜为兄弟,矢志“反清复明”,于是出现了“天地会”。后来,日人平山周的《中国秘密社会史》、陶成章的《教会源流考》等着作中,也都沿用了此说;民国以后出现的《汉留全史》、《海底》、《洪门志》、《洪门史》诸书中,进一步丰富了这一说法的内容。罗尔纲在1934年写的《水浒与天地会》一文中,更明确提出:“天地会创始的年代,洪门相传,始自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甲寅。”他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天地会的创立背景作了如下论述:“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赴屡蹶,与虏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势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以待后起者可藉为资助也。此殆洪门创立之本意也。”罗尔纲认炒,孙中山这段极扼要、极透彻的提示,是研究天地会所不可不知的。
二、天地会创始于雍正年间。萧一山在《天地会起源考》一文中,依据伦敦所藏较早的原抄本《西鲁叙事》及《西鲁事》叙术的传说,认为天地会的创始年代应为雍正十二年,从而否定了前一种说法。但他又从康熙时代的历史背景推断,天地会是郑氏谋主陈永华和郑氏旧部组织的,因此进而提出:天地会大约在康熙时已经有了,到雍正末年经过改组才有较严密的组织(故又称“复兴天地会”)。谓天地会起于雍正末年,固然不错,谓天地会起于康熙时代亦无不可,只是说起于康熙十三年则系显然错误,因为那时郑氏尚据有台湾。
三、天地会起源于干隆年间。建国以来,有些学者根据新发现的史料,推断天地会创始于清代干隆年间,但创始的具体年代有歧异:蔡少卿在《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一文中,介绍了清府在台湾天地会林爽文起义时追查天地会根源的过程,并根据其中的材料得出结论说:天地会起源于福建漳州地区,干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漳浦县洪二和尚首倡:至于在此之前有无天地会名目,因无确据,尚待证实。天地会产生的社会根源是清朝康、乾年间,漳州地区已存在着大量破产的农民和盐民,他们迫切感到必须互相扶持,甘苦与共,于是天地会组织就应运而生。
秦宝琦、刘美珍在《试论天地会》一文中,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天地会的档案,认定天地会创于各种秘密结社大量涌现的干隆中期。其创始人或创始人之一是漳浦县僧人提喜即洪二和尚,此人在干隆年间已被清政府找到了下落。他们还指也:《西鲁序》直到嘉庆十六年还未定型,它和后来人常见的抄本有很大的差别,故用嘉庆以后逐渐形成的《西鲁序》为据来证明天地会创于康熙或雍正年间是靠不住的。
此外,台湾学者戴玄之1936年在《天地会的源流》一文中提出,应按正史来研究天地会的起源,他认为,天地会为洪二和尚提喜所创,正式创立于干隆三十二年;至于其他有关传说,皆系“神话”或“幻想”,不足为据,其主要根据是:干隆年间,两广总督孙士毅根据天地会会员许阿苏供词,认为天地会起自干隆三十二年,干隆皇帝亦深信之,在上谕里说:“天地会名色,起自三十二年。”
四、天地会起源于明末清初。何正清、吴雁南在《略论天地会的起源》一文中认为,从天地会的思想渊源看,似起源于明末清初,因为天地会受道教影响极大,而此时正是道教势力较大之时;从社会条件看,明朝早已具有产生天地会一类社会组织的条件;至于天地会创立的具体时间,他们认为应以起于明清之际为是。理由是:天地会的形成有一个很久远的过程,早在明代就出现了天地会的雏形,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朝初年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在清初的刑律中也有所反映,如顺治初年,刑律对“异姓结拜兄弟者”只“处以鞭一百”,到顺治十八年即改为“凡歃血结盟、焚表结拜弟兄者着即正法”;康熙年间的《大清律例》中对此又作了更为严酷的规定。所以,天地会具体起源于顺治、康熙年间;其起源的地点不限于四川,亦不限于江南,而是在同一时期内先后出现于我国南北东西多处。
7. 谁还知道巾帼英雄的故事
姓名 征侧、征贰姐妹
朝代 东汉
身份 南越反汉义军首领
生卒年份 -43
武艺 高强
容貌 美
遇难经历因交趾太守苏定没有尊重当地风俗,强行推行汉法,遭到了当地民族的激烈反抗,征侧、征贰姐妹率领那些不满汉朝压迫的土着起义,很快便攻下六十多座城池,震惊朝野,汉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南下镇压。为了不和义军在丛林打游击战,马援绕了一个大圈,带了两万多人从海路直扑交趾郡,征侧毫无防备,很快就被马军击败。另一方面,马援使用攻心战,只攻打反叛的各个城池中坚决不投降的。打下来以后也不烧杀掠夺,反而帮助他们修好被毁的房屋。又对当地土着采取怀柔政策,废除汉法,恢复旧法,削弱征氏姐妹的民间基础。征氏姐妹退守深山老林,马援查出其据点后派壮族人牛哥到林中探路,正好碰上征侧在洗澡,于是就趁她不备将她射死在河里。这时恰巧马援的营地被征贰偷袭。危急之中,牛哥带着征侧的首级出现,于是义军大乱。牛哥冲入战阵,不论谁冲上来抵挡,他都用征侧的人头挡过去。由于没有人敢砍伤首领的人头,牛哥就一路所向披靡,冲到了阵中央,直冲到征贰面前。征贰本想拼命,但牛哥把人头朝她一扔。征贰忙着去接姐姐的首级遂被一刀捅入小腹,再一刀捅入胸脯而死。后两姐妹的头颅被传到洛阳示众。
姓名 毛氏
朝代 东晋
身份 前秦符登皇后,女将
生卒年份369-391
武艺 高强
容貌 极美
遇难经历姚苌杀了前秦皇帝符坚后,继续与符登的军队作战,毛氏是符登的妻子,同时也是一员勇将,多次大败姚军。后来不幸被俘,受尽了姚军虐待凌辱,姚苌见她虽衣衫不整,鬓发散乱,但仍姿色过人,竟想纳其为后,但毛氏誓死不从,且哭骂姚苌。姚苌一气之下命手下将其推出帐外斩首示众。
姓名 李雍容(李波小妹)
朝代 北魏
身份 民间起义女将
生卒年份 -466
武艺 高强
容貌 美
遇难经历 李雍容是一位英勇善骑、武艺高强的女将军,因为在表军功的时候被皇帝看中了,要被收为宫女,她抗旨谋反,提着她的梨花枪,带着死忠于她的三千人的部队叛变。战败后被俘,斩首示众。
姓名 陈硕真
朝代 唐
身份 民间反唐起义首领,自封皇帝
生卒年份 -653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唐高宗时,朝廷内部争权夺利,贪赃枉法,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陈硕真是睦州的一位巫女,自称有神灵护体,能施展各种各样神奇的法术(说白了就和义和团一样),身边很快就有了一大帮信众,陈硕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初,陈硕真正式起兵。她起兵后立即建立政府组织,自称为“文佳皇帝”,之后力克数县,震动朝野。朝廷派出久经战阵的崔义玄来镇压陈硕真,几场下来起义军全军覆灭,陈也被唐军所俘。由于陈是当地百姓崇拜的对象,崔义玄通过凌辱她来摧毁她的形象,将她脱光后进行腰斩,让她两节雪白的娇躯在血污泥泞中扭动。还有一种说法是对她行肢解刑,唐朝时对于谋反的人多用此刑,肢解时要剥光衣裤,对女性还要割去双乳,自然就达到破坏其形象的目的。
姓名 阿侬 (侬智高母)
朝代 北宋
身份 壮族反宋领袖侬智高之母
生卒年份 990-1055
武艺 一般
容貌
遇难经历壮族首领侬智高于广西起兵反宋,建立“南天国”,改年“景瑞”,阿侬协助儿子招兵买马。宋仁宗派名将狄青南下镇压,侬智高面对强大的狄军很快就败下阵来,一干人等人退到特磨,阿侬到特磨寨后,收余部三千多人,习骑练战,企图再同宋朝一决高下。后来由于藏身之地被泄露,阿侬被宋兵所俘,余靖欲将她烹杀,但当地官员认为可以用她来诱降儿子,故囚之。后来侬智高退到大理国时,被大理的官员所杀,首级被送往宋军处。由于诱降对象已死,官府便将她斩首示众。
姓名 方百花
朝代 北宋
身份 方腊之妹,义军女将
生卒年份 -1120
武艺 高
容貌 ?
遇难经历 北宋末年,她随方腊于睦州青溪县起义,率义军攻陷多个州县,于攻打杭州时不幸中箭身亡。
姓名 陈淑桢(许夫人)
朝代 宋
身份 宋抗元女将
生卒年份1252-1282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陈淑桢是南宋兴化籍闽广招抚使陈文龙之女,因嫁给许汉青为妻,故被称为许夫人。宋末,张世杰,陆秀夫和小皇帝被元军追击而南下,陈与族弟起兵佐张世杰部。祥兴元年(1278年)11月,许夫人率军转战闽北、建宁、政和等地,并与黄华等共组头陀军,联合作战,屡败元军。后由于黄华叛变,陈等人被元军诱捕,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初九,许夫人于漳州城被斩首。
姓名 蛇节
朝代 元
身份 反元女将,土官之妻
生卒年份 -1303
武艺 高强
容貌 美
遇难经历 蛇节是元代水西(今滇黔界,彝族)土司阿那之妻,元大德五年(1301年)与土官宋隆济共同起义。美貌善战,号水西红娘子,曾击败中书右丞刘深所率的两万官军,但后被刘国杰击败,不幸被俘,并于军营中斩首示众。
姓名 廖氏
朝代 明
身份 民间反明义军女将
生卒年份 -1449
武艺 高强
容貌 美
遇难经历 1448年4月,福建爆发了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义军攻占了二十余县,但很快被明朝军队镇压下去,邓茂七战死后,其侄邓伯孙和妻子廖氏仍带领残部继续坚持战斗。毕竟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廖氏被凌迟处死。
姓名 米鲁
朝代 明
身份 反明女义军首领,土官妻
生卒年份 -1502
武艺 高强
容貌 美
遇难经历 贵州省普安府一位叫米鲁部落女首领,领导了1499至1502年的反明起义,并蔓延到云南省“罗罗”族(今彝族)的据点曲靖府,她的追随者日益增加,并且威胁两省的一些重要的府,最后政府组成大军去镇压她的叛乱。经过五个月的追剿,最后把她俘获并斩首。
姓名 崔氏
朝代 明
身份 河北反明将领杨虎之妻
生卒年份 -1512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河北直隶霸州文安县刘六、刘七和杨虎等人领导的反明的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杨虎起兵活动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杨虎战死后,其妻崔氏继续与刘氏兄弟与明军作战,起义军战败后明军俘虏了崔氏,崔氏被凌迟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死于乱军之中)。
姓名 连氏
朝代 明
身份 白莲教起义反明女将
生卒年份 -1546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 连氏是山东农民起义领袖田斌之妻,她及僧惠全等以白莲教组织群众于1546年起义,转战山东。不久,被治河御史唐瀚所败。被擒后凌迟处死。
姓名 陈姑娘
朝代 明
身份 民间抗海盗女将
生卒年份1603-1622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明万历年间,闽东沿海常遭海盗侵扰,乡民遭杀戮,财物被掠夺。她目睹海盗危害乡里,于是矢志保卫家乡。她自幼习武,长大后膂力过人,两手能并举两大桶水。她年十九尚未许人,巾帼英风深受乡人敬佩。时十都人张鸾三,以见义勇为名闻乡里,成为当地抗击海盗的首领,她也加入抗敌的行列。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海盗千余人突袭望海里十都。张鸾三闻讯,奋不顾身地带领乡勇坚守城堡,陈姑娘亦不避生死协助守城,多次打退海盗的进攻。海盗不甘失败,复倾巢从樟岐登岸,由陆路经八都桥迂回攻城。陈姑娘等人率众殊死抗击,终因敌众我寡,城被攻破。城破后,海盗生俘张鸾三等43人。陈姑娘为不受辱引剑自尽,时年仅19 岁。其余勇士皆从容就义。
姓名 葛嫩娘
朝代 明末
身份 民间起兵抗清女将
生卒年份1628-1646
武艺 高强
容貌 极美
遇难经历明末,清兵入关,直逼江南,复仇报国心切的葛嫩娘,孙克咸,同去福州投效杨俊将军。不久,福州被围,葛嫩娘奉命杀出重围去讨救兵。谁知,南安伯郑芝龙想投降清军,不肯出兵。为此,郑夫人悲痛欲绝,嘱咐儿子郑成功率大军前去救援,然后悬梁自尽。杨俊战死后,葛嫩娘,孙克咸兵逼大虞山。清军冒充郑成功人马,将葛嫩娘骗去,绑缚城头,用来劝降孙克咸。大义凛然的葛嫩娘,却以身撞落判贼马士英城下,最后,跳城殉国。
姓名 范彩云
朝代 明末
身份 土司沙定洲之妻,女将
生卒年份 -1647
武艺 高强
容貌 ?
遇难经历 沙定洲是云南的其中一位土司,当时为争夺云南的权力各司之间大打出手,后被张献忠的大西军击败,其妻范彩云被擒,押至昆明后被凌迟处死(一说被剥皮)。
姓名 林四娘
朝代 明末
身份 衡王朱常庶的宠妃
生卒年份 -
武艺 高强
容貌 极美(人称“姽婳将军”。)
遇难经历林四娘本出身武官世家,继承家技,拳枪剑刀,样样精通。由于衡王好色兼好武,四娘很快就成为了衡王最宠的妃子。她将王府中所有的姬妾侍女组织起,由自己为统领,勤练枪剑之术,演习攻守战术,组成娘子军。流贼王自用攻向山东青州,大败朱常庶,他被贼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岗上,城内的官吏准备开城降敌。侍妾林四娘将那些官吏们叱责一顿,然后召集了王府中的娘子军,冲出城去。这支威风凛凛的小分队一个个面容姣好,描眉涂唇。贼军开始轻敌,被打得满地找胳膊找腿,但人家毕竟人多势众,娘子军纷纷落马,最后只剩下个林四娘,宁死不接受劝降,杀倒了一大片敌兵,最后终因体力不支,丧身于敌刀之下。
姓名 阿扣
朝代 清
身份 土司妻
生卒年份 -1748
武艺 一般
容貌 极美
遇难经历干隆时期,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为控制小金川而将女儿阿扣嫁与小金川土司泽旺,后大小金川发生内战,云贵总督张广泗领兵三万进攻金川,小金川土司泽旺及弟良尔吉来降。张由于久攻不下被干隆免职,由川陕总督傅恒接管军队,后来傅恒发现张所信用的良尔吉,与莎罗奔之女阿扣私通,向莎罗奔密报军情。随即将良尔吉、阿扣等人斩首。
姓名 王囊仙
朝代 清
身份 苗族反清女首领
生卒年份1777-1797
武艺 高强
容貌 极美,有诗为证:阿从(王囊仙小名)长大象花样……长得更比山茶花漂亮。 后园竹叶好看,没有阿从眉毛弯。盘江河水清又清,抵不上阿从眼睛明。
遇难经历王囊仙本名王阿崇(又作阿从),自幼习武,能以巫术为人治病,以宗教形式组织布依族人民起义,民间称为囊仙(布依语,意为仙姑)。于嘉庆二年正月 (1797年)起事。众推王囊仙,韦阿信为首领,号称皇仙娘娘。其军最多时达数十万众,席卷贵州南部,西部,军锋直逼贵阳。清廷派云贵总督勒保前往镇压,五月又调广西总督吉庆由广西进击,加上各地民间武装的袭击,使布依军渐陷困境,逐步退守。勒保于六月解南笼围,八月十五日攻陷布依军根据地洞洒,当丈。一晚官军偷袭成功,“王囊仙和韦阿信梦中惊醒,衣不及衣,赤身接战”,结果王囊仙等人被土司龙跃之妹所擒(原文引自《兴仁县志》)。用囚车押送北京,献俘后由刑部审讯,最后于农历十一月初七(1797年12月24日)将王囊仙凌迟处死,时年仅二十岁。
姓名 王阿朝、王阿哈、王贺氏、郎罗氏、王阿罢、石乜妹
朝代 清
身份 王囊仙军中女将
生卒年份 -1797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 据史书记载,其余几名布依军的女将均押送至北京凌迟处死。虽然不知道她们和王囊仙是不是同时被处决,不过六个“首领级”的女犯一起赤身裸体地在北京被割肉,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了。
PS:明代“壬寅宫变”, 杨金英等十六名宫女,因无法忍受明世宗的暴虐殊死反抗。趁皇帝熟睡时,欲将其勒死,但却没有成功,结果十六名宫女,被押至西四牌楼凌迟处死,枭首示众。论场面还是杨金英等宫女最为壮观,但论重量级,当然就比不上以上这六名女英雄了。
姓名 王聪儿
朝代 清
身份 白莲教起事反清女首领
生卒年份1777-1798
武艺 高强
容貌 极美
遇难经历王聪儿自幼随父走江湖,练就一身武艺。16岁以后与丈夫齐林在农民中发展白莲教组织,进行秘密反清活动。在县衙任总差役的齐林被推为教首。原定嘉庆元年正月十五日(公元1796年6月23日)起义,事泄,齐林等被捕牺牲。王聪儿继承丈夫遗志,奔赴黄龙垱高举义旗,被齐林弟子姚之富等推为总教师。提出“兴汉灭满”的口号,建元“万利”,横扫豫、陕、川等地。清政府先后调动重兵围攻义军,王聪儿转战川、楚、陕深山老林之中,多次出奇制胜,急得嘉庆皇帝束手无策,泪如泉涌,几次易帅。嘉庆三年三月,因战斗失利,被清军追击包围于郧西卸花坡。义军多次与清军激战,未能破围。四月一日,防线被清军突破,王聪儿率领十几名女义兵且战且退。在寡不敌众、箭矢用尽又无后援的情况下,她和十几名女义兵全部跳崖壮烈牺牲,年仅21 岁。
姓名 邓玉娘
朝代 清
身份 天地会起事反清女将
生卒年份 -1850
武艺 高强
容貌 美
遇难经历 清朝末年,新宁发生了李元发起义,邓玉娘是一位丫环出身的部将,据说是一位飞檐走壁、屡建奇功的巾帼英雄。起义失败后她被凌迟处死。
姓名 江源嫂
朝代 清
身份 闽小刀会起事反清女将
生卒年份 -1852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闽南“小刀会”是天地会的一个支派。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闽南小刀会首领,海澄县江源、江发兄弟积极筹划起义。因泄密,海澄知县汪世清派兵进剿,江源等人被捕杀。黄位、黄德美和江源嫂继而领导会众,于咸丰三年(1853)四月五日夜起义。义军一举攻占了海澄县城,并接连占领了石码、漳州、长泰、厦门、同安、漳浦等县城,一时声威大振。不久,清政府聚集重兵进行反扑,并派水师封锁海面,截断厦门起义军的物资供应和兵力增援。由于小刀会主力集中于厦门,导致闽南其他城镇得而复失。同年十一月初,2万清军分3路在厦门登陆,起义军因粮绝又无增援,被迫撤出厦门,起义失败。江源嫂被凌迟处死。
姓名 李淑真(李素贞)
朝代 清
身份 湘军女将
生卒年份1834-1855
武艺 高强
容貌 美
遇难经历唐县李方伯孟群有女弟素贞,知书工骑射,熟谙孙吴兵法,穷究天文占验之学。咸丰乙卯,方伯以知府奉楚抚胡文忠公檄,督师讨粤寇,招素贞至军,画策决胜,累建奇功,杀贼逾万。方伯常剿寇失利,被围 数重,他将瞠目束手,不能相救,素贞怒马独出,突围而入,手斩数人,护方伯归,甲裳尽赤,群寇注视,惊为天神。后某中丞攻汉阳,城坚不能下,素贞与方伯谋,欲夜袭之。孤军深入,中伏,救兵不至,遂战死。
姓名 小关刀
朝代 清
身份 与小刀会为敌的帮会女杀手
生卒年份 -1855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 小关刀是帮助清军讨伐小刀会的帮会首领木关刀的女儿,杀了不少小刀会的成员。小刀会对其恨之入骨,抓住她之后将她处死。但在砍头时手艺不精,连砍数刀还没有切断她的喉管,使她在草地上呻吟到第二天晚上才死去。
姓名 周秀英
朝代 清
身份 沪小刀会起事反清女将
生卒年份1835-1855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咸丰二年(1852)青浦发生的抗粮运动。这一年5月,知县余龙光强索本已豁免的两年前的旧粮。群众骚动,打了来催粮的公差,又焚毁了催粮船。正当群众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时,小刀会首领周立春之女周秀英挺身而出,率领众人冲进县衙门痛打了县官余龙光。促成了青浦起义。
起义失败后关于周秀英的死有多个版本,有种说法指周秀英在战斗中被杀死,尸体被剥光了示众;有说法指周秀英逃走时躲在一床铺底下,被清军拖出斩首;更有说法指周秀英潜往宁波削发为尼……。
小刀会的女将并不止周秀英一人,她只是其中名气较大的一个,所以在突围的过程中有数名女将战死也是很正常的事。周秀英人头的价格非常高——500大洋。因此清军每杀死一名女将都希望她是周秀英,这一点从刘丽川的牺牲过程可以得到旁证。当时刘丽川被杀的消息不断传来,不断有人将“刘丽川”的首级送至清军大营领功。据约翰。斯嘉兹《在华十二年》的记载,当时刘丽川一天之内被“斩首”了五次。故此有多个周牺牲的版本并不奇怪,而清军在入城后又滥杀无辜冒功,甚至连死人都掘出来充数。那位“终于被发现躲藏在一张床铺底下,立时被拖出来斩决。”的小刀会女将弄不好只是一位倒霉的良家妇女而已。
姓名 邱二娘
朝代 清
身份 反清女首领
生卒年份1833-1855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邱二娘原籍晋北河市梧宅乡,由于家境贫寒,邱二娘从小被卖到峰尾村当童养媳,婚前婚后,备受婆婆和丈夫虐待。苦难的环境磨练了邱二娘,她特别富于反抗性。大约在咸丰初年,她忍受不了婆家的虐待,逃到东坪村表哥林杯家中,靠自己刺绣和行医谋生。林杯曾参加过太平军,一直准备武装起义。后来林杯、邱二娘在惠北笔架山高明王宫树起义旗,领导民众攻打地主武装。林杯牺牲后,邱二娘高举“顺天命邱娘娘”旗帜,继续战斗,成为义军的首领。清军前来清剿,她率义军在官溪、半岭、驿坂等地抗击,打败清兵。同年八月间,率领义军同当时进入仙游、莆田的林俊队伍会合,声势更加壮大。后来由于叛徒出卖,她被清兵逮捕。邱二娘被押送泉州,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咸丰五年,六月十四日,她在泉州南校场被凌迟处死,时年仅22岁。
姓名 许月桂、许香桂姐妹
朝代 清
身份 天地会起义军女首领
生卒年份 -1856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她们是湖南郴州永丰乡人,分别嫁于廪生焦亮、焦玉晶,先后加入天地会。太平军至永安,焦亮往投,后被俘死。咸丰四年(1854年),许氏姐妹与焦玉晶在湘南发动天地会起义,聚众数千人。月桂善于组织,众推为大元帅;香桂英勇善战,众推为元帅,每战手执长锚,跃马如飞,冲锋陷阵,千军辟易。焦玉晶任三省大营军师。咸丰六年,所部天地会军在宁远被清军击散。香桂为团练所执,解回郴州处决,年二十六岁。月桂、焦玉晶走投无路,到嘉禾县诈降,解往长沙,给清官员看破,皆被杀。
姓名 杜凤扬
朝代 清
身份 云南回民起义军女首领
生卒年份 -
武艺 高强
容貌
遇难经历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军杜文秀长女,童年随父起义。清官吏称其“知兵善战,为贼所推服”。同治七年曾率军击溃云贵总督刘岳昭军(其中有久经战阵的湘军),围攻昆明城。不久清廷调大军进援,杜文秀失败。杜凤扬逃至民间,后为云南提督马如龙(起义军叛徒)搜获。最后在昆明被巡抚岑毓英秘密处死。
下面列出一些次要人物:
邱二嫂:广西天地会起义军首领,太平天国起义之初率部加入。后不习惯太平军的严格军律,带队离开,这年八月,在贵县给清军消灭,阵亡。
洪宣娇:与红娘子相似,也是个迷一般人物,连存在与否都有争论。据说为洪秀全之妹(也有说义妹),嫁萧朝贵,起义后萧封西王,宣娇为西王娘。天京之变后无记载,有关的野史很多,一说其为清军捕杀。
杨妙真 南宋山东女将,李全妻,号四娘子,善骑射,号称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先投宋后降元,再回山东.病死或被杀,说法不一。
何大妹 太平天国女将,侍王李世贤母,与李世贤姐同编入女营作战.1864年因溧阳太平军吴人杰叛变,被擒.其后有说死军中,有说由戈登送回李世贤军中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黑龙江三女匪 花蝴蝶(二十八岁),花春莺(二十一岁),一丈青(十九岁)清齐齐哈尔女匪,均艳丽无比,在日俄战争时从俄军处夺得火器,纵横无敌,击败清黑龙江将军,后奉天将军派军征讨,数年始绝其迹(生擒 击毙 ) (清稗类钞)。
西辽仁宗皇太后耶律普速完,为仁宗之妹.仁宗死后,由她权理国事,称皇太后.因年幼,由其夫之父斡黑刺执改.她年长后要夺回政权,杀了丈夫.斡黑刺率军杀入皇宫,她在战斗中被射死 (1177年)。
西夏惠宗梁太后,为西夏惠宗之妻,惠宗死后由她执政,称梁太后.她善骑射,与宋交战,时曾亲临阵前.1099年败于宋军,向辽求救时被辽毒死。
乌三娘 清王伦起事时女将,王伦义女,善使双刀,常任先锋,1774年巷战中阵亡。
蔡牵妻 清干隆大海盗蔡牵之妻,骁勇机智,在台湾攻凤山县时阵亡 。
李张氏 清李文成起事军女将, 李文成妻,1814年滑县城陷时自缢死 。
王茂受 清王囊仙起事时女将,在二龙口战斗中阵亡
周飞霞 清上海小刀会起事女将,周立春养女(亦有说系婢),阵亡(亦有说生擒后仍逞凶,被立时枭首).(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
孙大妹(孙寡妇) 清捻军女将,中计跌入陷马坑被乱箭射死 。
于氏 明汝州张铎妻,崇祯14年敌军破城后巷战阵亡 。
萧氏 明万安赖南叔妻,抗击敌军时被火攻烧死 。
黑丫头 清王聪儿起事时阵亡女将,骁勇善战,曾一日手刃三总兵。
许氏 清镇平将军夫人,精韬略,善骑射,康熙丙辰年阵亡。
周遇吉妻 明总兵周遇吉之妻,工骑射,1644年周死后自缢死。
周遇吉部胡妇二十人 人皆绝悍,骑射精旋.巷战时射死敌军多人,矢竭后赴火死。
清葛尔丹妃阿奴可敦,英勇善战,在昭莫多之役中被清兵的枪炮击毙。
宋朝广西壮族娅拜,起事反宋,击败宋军后下河洗浴时被宋军偷袭杀死。
母大虫 明代女盗(估计是土匪头),被擒后凌迟处死。
彭王妃 明末抗清女将,明朝贵族,被擒后绞死。
花山女盗 元代女盗(应该和母大虫属同一类角色,真实性有可疑,因在《女英雄》中找到,姑且列出),被擒后处死。
此文久见于网络中,此亦有心人所为耶!今将其收入。:(
8. 小刀会和天地会在历史上是怎么回事,都采取过什么行动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天地会或是效法太平天国的榜样建号称王,如“升平天国”“定南王”“镇南王”之类;或自称元帅、都督,遥奉太平天国或“大明天德皇帝”为正统发动起义。由于天地会各山堂互不统属的内在性缺陷,一些颇具声势的天地会起义因孤立无倚而相继失败。部分起义队伍辗转与太平军会合,进而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位于上海的八仙桥公墓中的这块碑,是法国在华传教士为纪念镇压小刀会起义的阵亡法军士兵而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