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的面线糊和泉州的面线糊哪个好吃
扩展阅读
杭州戴陈弄学区属于哪里 2025-04-16 16:24:20
不了深圳市什么 2025-04-16 16:23:53

厦门的面线糊和泉州的面线糊哪个好吃

发布时间: 2022-02-06 22:12:01

1. 面线糊是究竟哪里的小吃

福建省闽南地区小吃
厦门和泉州都有,但是有差别
泉州面线糊的面线很细,汤更稠,有点像羹,看起来更加精致。
厦门面线糊的面线比较粗,汤也没有那么浓稠。
一般人比较喜欢泉州的面线糊,厦门的面线糊更像面线汤。
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啊。

2. 正宗厦门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厦门面线糊都有哪些好吃的做法

面线糊,是用面线(闽南地区特有)煮成糊状,搭配各种卤料下去熬,高汤是整道美食的灵魂,有大骨汤和海鲜汤两种。不同食材的搭配,最后碰撞出独一无二的美味,吃的时候撒点胡椒粉配上一条油条位于豆仔尾路与湖滨南路交界处,有20多年的开店历史的双宏小吃!也是一家主打面线糊的店,深受老一辈厦门人的热爱。他们家跟别店最大差别在于会放葱油,葱油的鲜香让整碗面线糊更加诱人。


泉州面线糊有,很多配料可以加煎蛋,卤蛋呢,卤豆腐啊!大肠小肠猪肝了,香肠啊,等等很多贵阳人都晓得,贵阳有个青岩古镇,哪里的卤猪脚特别安逸,选用的都是一岁左右的小嫩猪脚,用十几中调料配成卤水,卤出来的猪脚是色香味俱全,看上去就想搞一口,那味道没得摆的。

3. 泉州面线糊哪家好吃

泉州面线糊是一道广受欢迎的地方美食,店头无数,各具特色,各胜擅场。
下面谈谈我对泉州部分面线糊的看法:
1、泉州原桥尾面线糊(现在朵莲寺旁)。个人认为此处面线糊最佳,特别是小锅炸出来的醋肉,味道一绝。缺点是:太远、贵了;
2、西街面线糊。原本名气最大,也最早走连锁经营的。个人感觉已经堕落了。特别面线糊中最便宜的“良心部分”——清糊,汤底完全是白水,太让人失望了,以前不是这样糊弄顾客的。其他店铺差的用骨汤,一般的用虾皮干贝熬锅底,最好还加了蟹肉……细节决定成败,一间面线糊店能用心、真材实料地做最没有利润的产品,那才是良心商家,也才是“匠心”制造的商家。最能品味一家面线糊店优劣的,就看两种——清糊、炒蛋。优秀的面线糊店,炒蛋里会加葱白、荸荠、甚至是蟹肉。看上去简单地东西能做好,也就能搞定一切高端货色。
3、国记面线糊(美食街),味道不错,中规中矩。我一直把这家当做标杆,比他家好的算优秀,比他家差的算不及格。这家调味跟别家不一样,一般面线糊盛碗后,滴两滴当归泡的白酒、胡椒粉、卤汁。他家还会加一点点蒜泥汁,那点别具一格的蒜香是我最欣赏的。
4、东门头解放面线糊。味道不错。缺点是用快餐盒盛放,丧失了享受美味心境。
5、实验小学东门阿山面线糊。这家是我的“私家秘藏”,最常去吃。没名气、配料种类也不多。胜在清糊锅底好、调味的卤汁滋味浓郁,价格便宜。

4. 厦门面线糊哪里的好吃

雄仔面线糊,是一个摊位哦,挺好吃的,听说还可以加盟哦!

5. 亲:咱们泉州面线糊比较出名好吃的在那地址

中山路和打锡街交界有家 晚上才出摊 (这家略贵,但是生意挺好 材料新鲜)还有百源路有个婷婷面线糊 在天福茗茶旁边的巷子

6. 泉州哪家的面线糊好吃

泉州最好吃的面线糊——中山南路《国仔面线糊》曾经多次获得各种小吃的奖项,虽然经营几十年,但是由于技术不外传,所以没有分店。具体地址,到中山南路一问便知。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7. 厦门人为什么把很多泉州特产,比如土笋冻面线糊什么的说成是厦门的呢

这就是厦门的阴谋了, 不知楼主有没有听说过“厦漳泉同城化”政策。 他们正一步一步想蚕食泉州的文化,经济 政治。让泉州沦落为卫星城。
文化:中国建材之乡——南安水头,被吹成厦门的 ,晋江安海土笋冻也是。罄竹难书啊。
经济:和省府勾结起来,把泉州纳税人钱,转投资给厦门了,坑爹啊、还有总部经济。
政治: 利用邓老给他们的经济特区的上方宝剑,挤压泉州,省府九大常WEI 没有一个泉州的名额,亏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3年全省第一。说出来让人笑话。
楼主你敢问,我就敢说。要不是爱着这个国家,我早反了。要发展也不要无视兄弟情义当无耻强盗。
刚刚发生的厦门机场海上丝绸之路被说成是厦门,天大奇耻。
附:
曾几何时原本应该是悻悻相惜,携手共进的闽南地区慢慢地演变成厦门一支独大,得寸进尺地在兄弟城市间飞横跋扈,耀武扬威.数数厦门在闽南的种种劣迹可见一斑.恐怕很少人知道当年泉州大桥建成后所收的过桥费还支援过厦门的东渡港建设,厦门机场也是托泉州的福才建成的,当年泉州火车站好不容易有机会开通到北京的快运列车,厦门方面从中作梗硬是把线路抢走,任凭那些新买的空调列车在泉州城东的火车站风吹雨打走不了,而厦门方面则是用那些已经淘汰的绿皮火车跑北京.国家分配给泉州作为防洪堤建设的钱也曾被福州和厦门方面截留.还有原来扎根后渚港的中远货运集团移师厦门等.现如今,厦门又盯上了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的主意,一个发展总部经济的计划就把泉州最有名的几家民营企业总部抢到厦门安营扎寨.我们的海关隶属厦门关区无法大展拳脚.我们的机场不仅要自己花钱建设,还要受制于厦门方面和厦门航空,不让多开航线,不公平竞争使得原来有大小六七家航空公司做基地的晋江机场慢慢变成厦航一枝独大,使得我们的机场吃不饱也饿不死.试想一下让我们的机场发展了,厦门机场的客流量下降将影响到厦门在国内空港的竞争力,这是厦门方面所不愿看见的.仗着厦门是特区的旗号,有着国家的政策眷顾,厦门明摆着就是明争暗抢漳泉兄弟城市的家底,成了名副其实的强盗,十足的吸血鬼和寄生虫.厦门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泉州的基础之上.也怪我们国家的政策和体制,永远都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老百姓没有发言权,上级说了算造就了东西南北发展不均,百姓有苦难言,即使说了也是无病呻吟不痛不痒!种种说法说明我们的国家体制还不够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这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咱老百姓只能是等待等待再等待!想拢想,做梦拢不倘!
今年暑期华侨大学非同寻常,校领DAO和一些主要负责人都在忙着搬迁的事,华大即将弃泉投厦,九月份正式启动厦门校区.泉州庙小终究容不下华侨大学这尊菩萨.本人对着天哭。
华大这几年的搬迁事件,当中的恩怨错综复杂.高校扩招,01年开始向市政府要地扩展校园,当中情形一波三折,先是看中洛江双阳附近一千母地,后来有流传因风水问题和地形不是太好而作罢.转而向原校区周边要地,也就是那时开始和泉州执ZHENG当局开始了要地求发展的拉锯战以至于到后来撕破脸关系弄僵.让厦门市政府捷足先登捡了个大便宜,厦门当局抛出的橄榄枝可谓香饽饽,白送两千母地,双方一拍即和,华大上告国-务院侨办还不忘告泉州的状,理由是校区紧靠清源山景区没有发展余地,还有对外交通不便利,城市环境不佳引不来人才等等.消息公告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泉州着急了,主动对华大示好并以最快的速度把校区周边的367母山地腾出想留住华大,但是华大去意已决,九头牛都拉不回头,现在那367母地也成了蛮荒之地和半个垃圾场.迫以各方压力,当时的泉州市政府还动员好几个在国内政坛有头有脸的重量级华侨到国务-院说情,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局面,当年开的华侨校董会也是各执一词,辩论激烈.细想一下,当年华侨大学刚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重点扶持大学名列,给的钱不少,厦门正是看中华大这笔钱可以免费为集美建设才如此器重华大的,要知道这笔钱有分几次给累积有近二十亿,如果投在城东的话,那现在的华大校园可是今非昔比啊!真是痛心啊!当时我们的执ZHENG当局脑袋瓜和别人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最后说声:泉州对不起华大!!

8. 泉州哪里的面线糊最正宗

这个......说实话,面线糊这个东西用得了正宗这个词么?吃起来都差不多.我也会煮啊..也很正宗的......主要看是不是干净卫生啦.
开得久的店比如东街的阿赐,还有南俊路口那家开到半夜的,还有龙宫菜市.还有天后宫那边的,有很多.我吃了以后觉得都不错,但是没记名字...哈哈...

9. 泉州面线糊

面线糊
福建省闽南地区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就着本地的另一种小吃——油条吃。可以在面线糊里放入大肠、虾仁、猪肝等等。
配 料:
1、主料:精制面线75克。
2、辅料:虾糠150克,猪骨汤1000克,熟鱼肉200克,精盐15克,味精6克,淀粉50克,胡椒粉、芫荽、白酒(浸泡过当归)适量。
·特 色:此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泉州地方风味。
·操 作:
1、将虾糠包扎于纱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锅中,用中火煮半小时,捞起虾糠后,汤汁过滤待用。把熟鱼肉撕成丝。
2、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浇沸。将精制面线稍捻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调准味。淀粉调水徐徐舀入锅中,并不停推勺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即可。
3、用餐前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加入卤大肠、小肠以及各种熟食品和油条,食用面线糊时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卤汁,味道更美。

闽南有这样一款说法, “没吃过面线糊的,肯定不是闽南人。”这足以证明面线糊在咱们闽南人心中的地位。

传说,面线糊的产生也跟艰苦的生活有关。干隆下江南时,来到了一个叫做罗甲村的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的时候,村民全都穷得揭不开锅。为此村民急得是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来招待皇帝。干隆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村里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剌,洗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干隆吃后,感觉味道非常鲜美,马上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胆回答,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皇上大大赏赐了这个巧媳妇,这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了。

反正是闽南的名小吃就行了。泉州,厦门,台湾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