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一般吃什么
扩展阅读
上海到南京经过哪里 2025-02-13 21:55:31
福州水世界哪里最好玩 2025-02-13 21:31:06

厦门一般吃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6-15 01:36:26

❶ 厦门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来到厦门,除了要欣赏厦门的美景意外,厦门的海鲜特色美食更是不能错过的,极具特色的美食也是无处不在。在厦门,除了比较知名的中华城和曾厝_,还有哪些美纯尘食,是我们不可错过的呢?

舌尖上的厦门

1、原巷口鱼丸

原巷口鱼丸是厦门本地特色的四大名小吃之一。现在很多鱼丸都是用机器做的鱼丸,真正纯手工制造的鱼丸工序要求十分严格。

"原巷口做源禅"鱼丸铺始源于1821年,其招牌菜鲨鱼丸汤,汤头地道,皮Q劲足,鲜脆可口,馅香而多汁,以其绝佳口味而文明海外,是一家有丰富文化内涵,真正代表鼓浪屿地方特色小吃的百年老店。

其中对鱼的加工制作有独到之处,把新鲜的、肉质好的、营养高的鱼,如鲨鱼去皮、脱骨,再经锤、打、揉、捏、挤,制作成圆圆的丸子,陈氏把其制作鱼丸的全部流程详细记录并代代相传。

甲午战争后,陈氏开始销售自制鱼丸,直至1925年,陈氏第四代传人陈聚树(1883~1957)把祖屋辟为店铺,挂牌"巷口鱼丸铺"开始经营带汤的鱼丸生意,在当时已是极富盛名的地方美食。

2,厦门煲仔五味薄饼

煲仔五味薄饼是厦门人春节时候必吃的传统美食,过年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自己把菜包在饼里面自己吃,有全家美满团圆的意思。为什么厦门人过年都要吃这个煲仔五味薄饼呢?除了它的寓意还没好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它的味道,光是馅料就不简单,包含有胡萝卜、高丽菜、鲜虾仁、肉丝、海蛎、荷兰豆丝等数十种原料。吃的时候还要抹上甜辣椒酱,撒上海苔、花生酥、肉松等配料,简直五味俱全,不过吃起来就是一个字,香。马上就过年了,走到厦门的农家小院里吃饱喝足后不妨就多打包几个带回去吧,让家人也尝一下,再给家人讲一下煲仔五味薄饼的美好寓意。

3、土笋冻

土笋冻是用海产的“笋”(厦门人叫“土蚯”)加工烹制的冻品,具有鲜嫩清脆、晶莹剔透、凉喉爽口等特点,成为风味独特的名点。吃时要蘸点芥辣椒酱、芝麻酱、乌醋、蒜绒、调味酱油等调味料方有味道(厦门)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

4,厦门蚝仔煎

蚝仔煎在厦门是最具风味的传统大众化名点,特别现在冬季正是牡蛎盛产的季节,所以就让以牡蛎为原料的蚝仔煎更是纷纷大卖。蚝仔煎以牡蛎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的地瓜粉,再加上蒜末、食盐在油锅中煎炒而成,吃的时候抹点辣酱更是味香可口。

美食街有哪些

1台湾小吃街

在厦门轮渡附近,有一条汇聚各种台湾美食的小吃街,这里可以令你感受到原滋原味的台湾味。

地址:厦门思明区人和路(近轮渡地下通道)

2妙香美食街

妙香美食街是经常被人忽略的美食街,但是在这里,可以吃到最正宗的各种小吃,土笋冻不在话下,与其他美食街不同,这里的商业气息没那么浓,因此这里更有厦门味。

地址:中山路和思明南北路的十字路口的来雅百货的后面

3曾厝_

说到曾厝_,相信大家都知道,文艺的气息吸引了各地小青年慕名而来。曾厝_的每家店都有各自的腔调,来厦门,一定不要错过哦。

交通指南:裂塌公交车:47,112,29,857路到“曾厝_站”下车

当你疲惫、委屈、寂寞心情不好时;当你喜悦、开心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也许是一份冰激凌,也许是一块巧克力蛋糕,或者是一份美食,总之让自己的胃得以安抚,放松情绪,释放压力,然后安静的思考,事情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❷ 厦门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到厦门去游玩,厦门的特色小吃一定不要错过了,尤其是当地最具有人气的美食,一定要好好丛指歼尝尝,给你推荐厦门的特色小吃,这些都是最值得吃的厦门特色小吃,赶紧看看吧!
厦门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厦门沙茶面
厦门沙茶面是厦门的特色小吃,汤头十分味美,用沙茶酱熬成的沙茶汤,浓稠香郁,用了闽南的油面,将油面与青菜烫熟,浇入沙茶汤,最后添加佐料,豆制品、大肠、米血、腰花等等,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来口味咸鲜香辣,营养搭配合理。
土冻笋
土冻笋是厦门一带的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在厦门很火爆,土冻笋很出名,也被叫做涂笋,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逗衡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永春陈醋、蒜蓉。是福建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厦门面线糊
厦门面线糊非常好吃,起源于福建,在厦门到处都可以看到的厦门特色小吃之一。由细面线、地瓜粉制成。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作为早餐吃,也可以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花生汤
花生汤是厦门甜汤,味道清甜爽口,滋补润肺。花生汤用花生、鸡蛋、白糖等食材制作而成。花生仁酥烂不碎,汤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其中吃花生汤比较火的就是黄则和花生汤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在厦门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店,不仅本地人吃,外来旅客也很多。
芋包
厦门有渗冲一种传统名小吃叫芋子包,是以芋为皮包馅料的。芋包是老厦门人过年必吃的厦门的特色小吃,芋包包皮薄薄的,吃的时候佐以厦门甜辣酱、厦门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叶氏麻糍
麻糍也是闽南着名小吃,用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制作而成。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有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麻糍全是老板手工制作的,糯而不粘,好吃得很。
厦门烧肉粽
厦门烧肉粽是厦门的特色小吃之一,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而成。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种,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独数厦门肉粽比较有名。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吸引力。
厦门的特色小吃介绍了这么多,你最喜欢哪一款呢?以上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厦门特色小吃,绝对让你大饱口福。


❸ 厦门小吃有哪些

厦门小吃有哪些

厦门小吃有哪些?厦门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已有200余种。其中尤以咸食的烧肉粽、鱼丸汤、虾面、薄饼、芋包、韭菜盒、土笋冻、沙茶面、油葱稞、炒稞条,甜食的花生汤、圆仔汤、贡糖夹饼、炸枣等最为长盛不衰。

姜母鸭

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

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姜母鸭”一般以套餐的形式出现,其吃法类似于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姜母鸭”上桌后,可随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烫食,最后还可以上一些杂面煮食。

萝卜酥

萝卜酥的陷比较大众的配料主要是白萝卜、白芝麻、青菜丝、肉泥、虾、韭黄等,陷的配料是比较随意的,你完全可以依据你自己的喜好自己配,但是制作萝卜酥的拿手工夫不在陷上,而是在于外面包陷的萝卜饼,萝卜饼的饼皮是用中筋精粉和成的,依照口感的不同和成两种--油面和水面,饼的周围就用油面制作,这样吃起来就会感到既酥又香,鲜而不腻。将包好的萝卜酥放到油锅里炸一下,注意油的温度不要太热,以免破坏萝卜饼皮的外表,影响美观,油炸的过程留心观察饼皮的颜色,不要炸的太久,以炸到金黄色最为适宜。出锅后,由于饼皮比较酥,要轻轻的摆放。吃一口,你会感到油而不腻,满口酥香,且外表层次鲜明,视觉效果极佳。

葱糖卷

又称糖葱饼,因其甜、酸、辛、辣、咸五味惧全,是将薄饼批切成小张铺开,包以葱糖为主料,辅以花生酥、肉松、芫荾、萝卜酸、辣椒酱、芥末等,卷成小卷即可食用,吃起来香甜柔韧,鲜美耐嚼,酸辣爽口,开胃健脾。

豆包粿

又称豆包仔粿,以糯米粉和绿豆为主料。将煮沸的白糖水冲入糯米粉,加绿菜豆汁拌匀成豆包批,也有不加菜汁的。绿豆煮熟研细加白糖成甜绿豆蓉,包成豆包粿后,底部垫青棕叶或芦苇叶,旺火上蒸龙蒸10分钟即可食用。配以花生汤或稀饭、豆浆,颇为爽口。冷热均可食用,携带也甚方便。即使放两天也不会变质,如表皮发硬,重蒸一下立即恢复软糯的风味。

双润糕

双润糕由于层次分明,咸甜合璧,光滑游润,为人们所喜爱。先将糯米洗净浸泡4小时后沥干磨成浆,分装两个容器,一只加白糖一只加红塘后搅匀。花生仁炸酥去膜研成末,加上熟猪油、油葱、桂花盐、白糖、味精调匀。用专用的铁盘倒入白糖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铁盘里再倒入红塘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按红白四层相叠蒸熟冷却后切块而食,做早餐、点心均可,一定要现做现吃,摆久了就失去它的Q劲。

扁食

扁食亦叫馄饨。其特点:“皮薄馅鲜、嫩滑爽口、味道鲜美”。扁食嫂扁食皮是用由特级精面粉手工擀制,又白又韧又薄;扁食馅全部由当天的新鲜猪腿肉精工细作,原汁原味,口感纯正。扁食用新鲜猪骨汤煮熟,加上味精、盐、冬菜、撒上葱珠、香油、胡椒粉就成美味的扁食汤了。扁食还可油炸,一出炸锅就淋上酸辣勾芡,既濡湿酸辣,又酥脆清香,不失为另一番滋味。

土笋冻

土笋冻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属环节动物,学名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蛰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则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沙茶面

沙茶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鸭心、鸭肠、鸭腱、丸子、瘦肉、虾仁、猪腰等配料与沙茶汤氽熟后,扣在熟水面上,再淋上沙茶汤即成。沙茶汤是用沙茶酱调配而成的,先把沙茶酱放入大骨汤中搅匀,置旺火上烧沸后,改用中火保持小沸,加入精盐、味精而得。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肝、猪腰、鸭腱、米血、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即可。

虾面

虾面的主要原料是虾和面,它最好吃的地方在于它的汤,鲜美无比。先把虾去壳水煮,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要吃时,将面用清水煮熟捞置碗中,放上几个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一碗可口的虾面就做成了。

春卷

烹制过程及原料:春卷又名春饼,厦人叫薄饼。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其中豆干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津液,使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厦门烧肉粽

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烧,吃时配上沙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点,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烧肉粽,名副其实。

花生汤

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韭菜盒

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做陷,包成一个个圆饼形,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油锅热炸,出锅后趁热吃,更是芳香扑鼻,酥脆鲜美。

油葱粿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海蛎煎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美昧可口之功效。

炒面线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烹制的方法是:选用上等面线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面线糊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乱,糊得清楚。加工时,除了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煮炖,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肠也烂熟,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炒粿条

宽扁的粿条加以丰富的配料如虾、香肠、鱼片、蛋、蚌类和佐料,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嗜辣的客人可要求加入辣椒酱拌炒。菜头粿(萝卜糕)将处理过的白萝卜以猪油煎炸,配以鱼酱、蛋酱即是美味可口的萝卜糕。

炸五香

这是有特殊风味的厦门名点,佐餐下酒均宜。它以五花猪肉为主,切成长方形小块,配上切为粒状的扁鱼、青葱、荸荠,匀以薯粉、味精、酱油、五香粉,然后用豆皮卷成棒状,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横切成小块,装盘上桌。蘸以各色调料,入口香、酥、脆。

炸枣

厦门炸枣分甜、咸两种。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涨12小时,捞起盛入箩内带水用石磨磨成米浆,灌入布袋,扎紧袋口,榨干水分取出,加入木薯粉,置案板上用力揉,边揉搓边加入白糖,反复揉,至揉透后,搓成长条。将花生仁炒熟,去膜,压碎。冬瓜糖切成丁状,放盆内,加入白糖,拌匀做馅。拿一份剂子用手压成圆片,放入馅心,包紧搓成圆形坯,如此反复。将花生油倒入锅中,置火上烧至五成热时,将圆形坯放入油锅,炸一会儿即浮起,用筷子翻面,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时捞起,入漏勺沥去油即成。此炸枣圆形,色泽金黄,外脆里软,馅香甜,是泉俗过年过节常做的食品。

注:还有一种炸枣是包成椭圆形的,馅心可以是甜豆沙也可以是咸豆沙等,另有一番风味。

圆仔汤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以糯米为原料,用清水浸透磨成浆,装入布袋沥干水后,再用手工揉匀成米滋;花生仁炒酥去膜研成末,加白糖拌匀擀成片,而后切成小块为馅;用米滋包上花生糖馅搓成汤圆,入沸水锅煮至浮起盛于碗,再加糖而食,香甜爽滑,细腻柔绵,馅香汤清,十分可口。

贡糖夹饼

贡糖夹饼的特点:“脆香鲜醇,别具风味”。制法是将面粉加发酵粉,熟猪油,清水,和成发酵油面团,摘成剂子,压扁擀成圆饼,入烤炉烤熟取出,剖开成连接的两片,分别夹入一块贡糖,适量的肉松,芫荽,萝卜酸,芥末酱即成。

鱼丸汤

厦门鱼丸汤以草鱼为主料,油菜、胡萝卜、芹菜为辅料,姜、盐、白糖、胡椒粉、淀粉、鸡精、香油为调料。将草鱼宰杀洗净,剁成蓉,加入淀粉、水制成鱼蓉,用勺制成小丸子;胡萝卜洗净切成片;芹菜切成丝;姜切片;坐锅点火,入清水,水开后放入油菜、胡萝卜片、芹菜、姜片,开锅后加入盐、白糖、鸡精、鱼肉丸,待丸子变成白色时加入胡椒粉,淋上香油即可,色淡鲜香。

芋包

芋包夏秋季节小吃。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孛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厦门馅饼

馅饼在厦门是一种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食品。它好在料精工细,选用优质面粉,二层猪油,上等绿豆,做饼馅的绿豆蒸熟去壳,研得精细,饼皮和饼酥下足油量,揉得恰到好处。烘制时,注意掌握火候,做到内熟外赤不走油。这样做出来的馅饼,饼皮香酥油润,饼馅冰凉清甜。厦门馅饼以"鼓浪屿馅饼"最为着名。

同安马蹄酥

马蹄酥以面粉、白糖、麦芽糖和猪油为主原料,皮、馅揉合后要逐个贴在炉壁上烘烤(现在改放在铁盘上煎烤)。烤制过程必须于马蹄酥以麦芽糖为馅,又有麻油炸,有营养,性燥热。闽南一带妇女坐月子多用它作热补品。马蹄酥同时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桔红糕

厦门同安传统食品。外观光滑如玉,润泽细腻。入口松软耐嚼,清香爽口。产品畅销各地,弛名海内外。

鱼皮花生

厦门同安素有盛誉特产之一,因表皮裹有鱼肉而故名。作法是采用花生仁、糕粉、白砂糖和精白面粉混合烘制而成。具有香郁酥糖、咸中带甜的独特风格。

同安封肉

厦门同安传统小吃。作法:将猪肉(前腿肉)切成方块,约二斤左右,用方形纱布包扎,放在干净的铁锅,倒上熟猪油,加热,把整块猪肉放到锅内热炒,加上酱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虾仁、壕干等佐料,放在锅里焖上两个半小时即可。

麻糍

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有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百年的发展仍停留在一个小摊车似乎不可思议,但小本生意就一直这么经营了下来,中年男摊主已是第三代传人。拉出摊车下面的抽屉,取出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再揉成团,滚上一层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味道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好吃得很。一元钱,就让海岛上往来的游客有了一个香甜的回忆。

鸭肉粥—

鸭肉粥制作流程是先把杀后洗净的鸭子、鸭心、鸭肝、鸭腱加入香料用文火慢卤,卤得的汤加入煮好的稀饭中,再将卤鸭切成小块,即可根据食客所需要加料配成鸭肉粥。除了上述配料外,大同鸭肉粥还备有猪大肠、鱿鱼须、猪血、牡蛎等配料,还有同是厦门风味小吃的面线糊供食客们任意选择。

大同鸭肉粥经营了十几年,如今已是名声在外远近闻名了。下午时分,不是用餐时间,仍有三三两两的食客络绎不绝地到来。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肉粥,再要上一条油条泡在鸭肉粥里,油条与稀饭似乎因此更加甘甜,吃起来真是叫人回味无穷。附近的居民都是这里的老食客,不少人养成了天天来此吃上一碗的习惯,由于全天营业,许多开夜车的司机和迟睡的人都会到这里吃夜宵,生意火爆时,一天竟能卖出400碗以上。

强烈推荐,喝鸭肉粥,一定要配油条,油条是蘸着吃,不是泡着,泡过了就软了,变肥了,不好)

糯米蟳粥

蟳,就是蟹,是厦门的海鲜特产,品种甚多,形状各异。蟹米粥的主料是蟳肉和糯米,煮法也简单:糯米淘净沥干,待沙锅煲里的蟹汤煮沸后倒入糯米煮至米心熟,再倾入蟹肉、姜丝、芹菜珠等调料,趁热食之,异常清淡鲜美,而且开胃健脾,久吃不厌。蟹米粥成为一些家庭调节口味的佳肴,也是一道有特色的厦门风味小吃。

沙茶烤肉串

雅坡咖啡室黄汉忠的风味小吃。以猪的里脊肉为主料,切成长方片,用精盐、味精、绍酒、咖喱粉、胡椒粉浆腌渍后,用竹签将肉片串成串,再涂上沙茶酱料,在电热烤炉上反复翻烤而成,以金黄色为佳。食时再蘸用沙茶酱、花生酱、辣椒油合成的特别酱料,入口香酥脆软。甜辣味鲜。

;

❹ 厦门有哪些值得一吃的美食

厦门值得一吃的美食有:鱼丸汤、海蛎煎、五香。

3、五香:炸五香也是厦门大众化传统名点,具有香嫩酥脆,馅料精细,甜美爽口,饶有回味而闻名,既是小酌佳点,亦是佐餐食品。早在六十多年前,厦门的炸五香就崭露头脚,显出它独特的风味,为佐酒佳品,深受广大食客欢迎。

❺ 厦门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1、厦门蚝仔煎,蚝仔煎在厦门是最具风味的传统大众化名点,特别现在冬季正是牡蛎盛产的季节,所以就让以牡蛎为原料的蚝仔煎更是纷纷大卖。蚝仔煎以牡蛎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的地瓜粉,再加上蒜末、食盐在油锅中煎炒而成,吃的时候抹点辣酱更是味香可口。
2、沙茶面,沙茶面是厦门的特色美食,沙茶酱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构成,经油炸香酥再研磨细,制成沙茶酱待用。
3、土笋冻,土笋冻是厦门的传统特色风味小吃,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永春陈醋、蒜蓉。
4、海蛎煎,海蛎煎是厦门的传统特色小吃,相传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5、烧肉粽,烧肉粽是厦门的传统特色美食,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糯米等为原料,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栗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
6、炸五香,炸五香是福建传统特色美食,采用炸氽法制作,油炸时生坯要慢慢滑入油锅内,炸至浮起油面时要勤翻动,以便受热均匀。外观色泽赤褐色,鲜香酥脆,馅润滑甜美,热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7、炸枣,炸枣是厦门的特色小吃,用当地产糯米、粳米粉揉成粉团炸成,中间不填料,外皮滚上芝麻,故称麻团,有加中间填料也有外皮不滚芝麻的,外酥内韧,香甜可口。

❻ 厦门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1、厦门沙茶面

厦门沙茶面是厦门的着名小吃,属于闽菜小吃。沙茶面的美妙在于汤头,以沙茶酱熬成的沙茶汤浓稠香郁,面则选用闽南的油面,将油面与青菜于开水中烫熟捞入碗中,趁热浇入沙茶汤。最后可由自己喜好添加佐料,豆制品、大肠、米血、腰花等等,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来口味香辣扑鼻,痛快淋漓。厦门沙茶面汤色红亮,口味咸鲜香辣,营养搭配合理。



2、厦门薄饼

厦门薄饼是福建厦门传统的地方名点,又名春卷、春饼。感柔软滑润,味美而不腻,风味独特。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作料稿敏运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其中豆干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津液,使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有吃薄饼的习惯,特别是清明节拿脊尤为普遍。


3、土冻笋

土冻笋是闽南地区厦门、泉州一带的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起源于福建泉州,在厦门比较火爆,出名。土笋又名涂笋,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永春陈醋、蒜蓉。是福建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4、炸五香

炸五香,福建省地方传统小吃。在厦门,泉州,漳州等地都有,但三地的做法又有着一定的差别,有的用荸荠,用瘦肉,用胡萝卜,厦门与漳州地区还会放少量的糖,吃起来甜甜咸咸的感觉,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键梁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卷状,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



5、厦门面线糊

厦门面线糊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厦门、泉州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厦门人常吃的早餐,泡油条是最经典的吃法。猪骨高汤将面线煮到绵软,撒姜丝和芹菜碎,加大肠、虾仁、卤蛋等配料,顺滑、舒服。

❼ 去厦门必吃的20个小吃

去厦门必吃的20个小吃有:老厦门南煎肝、海蛎煎、花生汤、鸭肉粥、烧仙草、笋冻、厦门烧肉粽、马蹄酥、厦门薄饼、花生酥、厦门馅饼、黄胜记肉干、清津果、鼓浪屿绿豆糕、同安封肉、扁食汤、半月沉江、普陀素饼、同安煎蟹、香酥芋泥鸭、南海金莲。

1、老厦门南煎肝

南煎肝是福建省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闽菜系。是福州菜中的知名特色菜之一。猪肝要切得比较薄,因为这道菜猪肝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为要保持新嫩的口感,在锅中停留的时间就不能长,所以要让猪肝保持鲜嫩口感的同时又要充分熟透,切得比较薄是关键之一。最后加入麻油是点睛之笔,麻油最后加香味会更加浓郁。

❽ 厦门必吃美食攻略

厦门,别称鹭岛, 简称鹭, 福建省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 西界漳州, 北邻南安和晋江,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闽南方言,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下面就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厦门必吃美食攻略,希望大家喜欢!

厦门美食介绍:【沙茶面】

闽南话读音近似:沙爹面 sa die mian

沙茶面

沙茶面可算是当今厦门最大众化的小吃了,也是福建着名小吃,就好比西安的凉皮,武汉的热干面一样,无论闹市或深巷,几乎无处不有。

沙茶面的原配只是面条,青菜加沙茶,其余的配料需要根据个人口味选加。沙茶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食客自选的配料与沙茶汤氽熟后,扣在熟水面上,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沙茶汤料即可。

配料一般根据个人口味加入2-4种,通常有:猪肝、猪腰、鸭心、鸭腱、鸭肠、米血、鲜鱿鱼、虾仁、鱼丸、脱骨肉、猪肝沿、豆腐干等等。

特别推荐老字号

四里沙茶面 地址:金榜路四里菜市场老店(距离南湖公园很近)

乌糖沙茶面 地址:民族路60号(距离厦大很近)

厦门美食介绍:【土笋冻】

闽南话读音近似:头孙荡 tou sundang

土笋冻

福建着名小吃,也是厦门特色特色小吃的代表之一,据说只有在厦门才吃得到!

土笋冻一般分为三个大小规格:小、中、大,小的一口一个,主要是里面海星虫的大小不同,中的和大的需要切成几块,大中小吃起来的口感略有差别,越大的吃起来越Q弹哦!

土笋冻的主要材料是土笋,“土笋”是一种环节动物,学名叫“海星虫”,长约5-8厘米。厦门沿海盛产“土笋”,熬制土笋历史悠久,先得将土笋腹部压破,再将肚内泥浆洗涤干净,而后和清水熬煮。它身上的胶质溶化水中,冷却后凝固成一块块玲珑剔透的小圆块,即为土笋冻。吃起来口感QQ弹弹,清凉爽滑,胶质丰富。

美味小吃

土笋冻很多店都有卖,也经常吃,但是最有名气的店莫过于西门土笋冻了,因为靠近中山公园西门,故此得名,这家土笋冻是廖家父亲从肩挑担子卖起的。有70多年的历史。因为他们总是在中山公园西门的位置摆摊,所以大家习惯性地把他的土笋冻叫作西门土笋冻,等他老了开店时,自然就用了这个称谓作店名。

特别推荐老字号

天河西门土笋冻 地址:斗西路33号(靠近中山公园西门)

厦门美食介绍:【虾面】

闽南话读音近似:嗨面 hei mian

虾面

和沙茶面的吃法相似,虾面也是需要食客自选喜欢的配料,加进面中,不过加进虾面里面的配料大多是已经做熟了的。配料通常有:大小虾仁、鲜鱿鱼、猪肝、猪腰、鸭心、鸭腱、鸭肠、米血、鱼丸、脱骨肉、猪肝沿、豆腐干等等。

碱面过水,然后浇上新鲜熬制的虾汤,一碗诱人的虾面就这样做成了。虾汤的熬法是非常讲究的,必须是当天新鲜熬制,先把虾去壳水煮,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

要吃时,将面用清水煮熟捞置碗中,放上几只承熟的虾仁和几片瘦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一碗可口的虾面就做成了,味道之鲜美,令人难忘。

特别推荐老字号

明月虾面 地址:思明区厦禾路180号(大同小学对面)

新厦虾面 地址:思明区人和路51号之10

槟榔虾面弟 地址:槟榔路槟榔西里15号(靠近槟榔小学方向)

厦门美食介绍:【厦门烧肉粽】

闽南话读音近似:修罢长 xiu bazhang

烧肉粽

全国到处都有肉粽,但厦门的`肉粽独具风味。

厦门烧肉粽以用料多样做工精细而着称,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经过油拌,用竹叶包成菱形,包好后的粽子在高汤中煮熟。做出来的肉粽味道香甜,油而不腻,美味可口。

厦门烧肉粽另一个特点就是“烧”,闽南语中的“烧”就是热的意思。厦门肉粽要趁热吃才更能品出醇香滋味,故名烧肉粽。冷的肉粽不仅味道大减,脾胃不好的人也不易消化。

煮好的烧肉粽

夹一块热腾腾的烧肉粽,蘸点厦门本土特色的甜辣酱,再撒上些许芫荽或加点蒜蓉末,美味可口的温暖从口腔一直抵达胃里。

特别推荐老字号

吴再添小吃店 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1980烧肉粽 地址:中山路353号(在中山路正道的尾端,就在天虹往下走靠近文化宫方向)

厦门美食介绍:【扁食】

闽南话读音近似:边西 bian xi

扁食

扁食其实就是混沌,叫法不同。

扁食—北方叫馄饨,成都叫抄手,广州叫云吞,只有在闽南才称扁食。

厦门的扁食做法也和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顾名思义,扁食的肉馅是“扁”出来的,不能用刀切,而是用棍棒打烂的,这样做出来的肉馅依旧保留了肉的原有纤维,口感生脆,鲜美。

爽滑的扁食

扁食用新鲜猪骨汤煮熟,加上味精、盐、冬菜、撒上葱珠、香油、胡椒粉就成美味的扁食汤了。扁食还可油炸,一出炸锅就淋上酸辣勾芡,既濡湿酸辣,又酥脆清香,不失为另一番滋味。

特别推荐老字号

吴再添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扁食嫂“赖厝埕扁食府” 地址:大元路8-10号赖厝埕扁食店

劳松扁食 地址:角滨路37号-1

厦门美食介绍:【拌面】

闽南话读音近似:波啊面 boamian

拌面

一般来说,有卖扁食的地方必然有卖拌面,而大家也喜欢这2种小吃搭配在一起吃,尤其是作为早餐。

厦门的拌面很有特色,浓浓的花生酱夹杂点甜辣酱拌在刚刚捞起的面条上,稍微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动啦!

一般拌面的分量都不大,即使是大份的也就是北方人眼里的那么一筷子面,吃的就是这一个香喷喷的口感。

特别推荐老字号

吴再添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局口拌面 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横巷

劳松扁食 地址:角滨路37号-1

厦门美食介绍:【花生汤】

闽南话读音近似:哦卡星腾 o ka xingteng

花生汤

花生汤是福建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

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皮,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

此时,花生一分为二,上浮水面,颗烂而不溶,汁液溶而水不浊,不油不腻,芳香扑鼻。花生汤刚开始品尝时只觉得它是一碗普通的花生糖水,细品下来才发现它的不同之处,一般的花生糖水,糖水还是糖水,花生还是花生,味道无法融合,又或者花生太烂、太硬之类的,而黄则和的花生汤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

特别推荐老字号

黄则和花生汤店地址:中山路22号(肯德基对面)

厦门美食介绍:【油葱粿】

闽南话读音近似:油仓给 you canggei

碗仔粿

油葱粿,闽南话也叫碗仔粿。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厦门都有以咸米粿拜祭先祖的民俗。

相传一户人家,在蒸制米粿时,家中顽皮小孩,揭开蒸笼偷吃半生半熟的咸米粿,嫌其平淡无味,顺手把一碗肉丝倒入米粿中。被大人发现后,生米已蒸成熟粿。吃的时候,大人发现这样的做法,吃起来更加多样味道也很不错。于是,人们竞相效仿,最终演变为油葱粿。

正在制作中的油葱粿

油葱粿的做法是:将大米磨成米浆;再将肉丝、孛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葱白、五香粉、盐调制成馅料;和碗中的米浆一起旺火蒸煮而成。

吃时要切开,拌上甜辣酱和芝麻酱,上面再撒上酸萝卜丝、香菜、蒜蓉等等配料,吃起来柔韧清香,美味可口。

特别推荐老字号

吴再添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金宝油葱粿地址:思明区厦禾路斗西路公交站点(BRT也是斗西路站)旁

厦门美食介绍:【薄饼(春卷)】

闽南话读音近似:啵变 boia bian

薄饼

薄饼亦称春卷、润饼,是闽南名小吃。春节、清明节时吃薄饼也是厦门传统的饮食习俗之一。厦门的薄饼以皮薄、馅料精细着称,薄饼好吃与否,全在于内馅。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

薄饼制作

馅料主要是笋、圆白菜、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其中豆干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的汤汁,使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把煮制好的馅料捞出,沥干,放在抹好甜辣酱、海苔丝、贡糖碎和香菜碎的薄饼皮上。薄饼皮要弹牙,薄,又不易破。薄饼皮比北方的春饼皮薄数倍,制作薄饼皮的功夫很深。买回来的薄饼皮,要用包菜叶或湿毛巾裹着。

看起来就很好吃的馅

如果想知道厦门的薄饼皮是怎么做的,可以去老市区的菜市场看看,很多店家都是现做现卖的。

特别推荐老字号

阿卿春卷地址:中山路局口街口(女人街口)

阿嬷薄饼地址:金榜路四里菜市场内(四里沙茶面斜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