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中医规培医院有哪些
扩展阅读
深圳东湖中心在哪个区 2025-02-13 11:57:08
福州美术高考哪里好 2025-02-13 11:53:22
北京哪里治疗治疗弱精 2025-02-13 11:51:04

厦门中医规培医院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6-17 16:19:51

❶ 厦门比较好的老中医

1、老中医杜和顺,厦门杏林西滨村,内科,已退休
2、老中医黄奕田,厦门鼓浪屿,疑难杂症,妇科,已退休
3、李建西,漳平市中医院,厦门立和中医,中医脊梁之李可老中医的得意弟子之一,疑难杂症重症。
4、荀沪泽,厦门鼓浪屿卫生服务中心,妇科杂症,脾胃病及男女不孕不育。
5、夏福丽,五代祖传中医,儿科,妇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等。厦门立和中医。
6、高树彬,厦门市中医院,中医儿科,主治中医生。
7、康水良,安泰堂的老中医,地址:大同路325号。
8、吴友旺,金鸡亭德善堂的老中医。妇儿科。
吴医生不是厦门的,但三代祖传妇儿科很有效。造福很多人。可惜寄在德善堂这种小诊所。
9、吴网治 妇科专家,以前在中医院,前2年有在禾祥西坐诊,年纪很大了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坐诊
10、张清萍,厦门市中医院,妇科,主治中医生。(不过看到有个别网友说她是西医)
11、程绍鲁,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生。
12、钱林超,厦门立和中医,风湿、类风湿、痛风等。
13、张水生,厦门立和中医,脾胃、腰椎颈椎疾病等。
14、王彦辉,盛国荣中医诊所,肿瘤术后调理。
15、周然宓,厦大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厦门立和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痿症等神经系统病症。
16、康俊杰,厦门中医院,肝病科。
17、陈三才,厦门市中医,主治中医生。
18、林建明,厦门立和中医,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
19、杜锦海,中医院禾详门诊部,
20、卢太坤,中医院禾详门诊部,前列腺疾病 男科专家
21、王宛成,中医院禾详门诊部,厦门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善长脾胃疾病治疗,疑难杂症,老年病治疗。
22、涂福音,中医院禾详门诊部,华医馆坐诊,胃肠类。
福建省厦门中医医院前院长,厦门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现任中国中医内科学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对脾胃学说有深入研究,擅长治各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胆固醇血症及神经性头痛等疾病。研制“康胃冲剂”、“祛痛灵胶囊”等新药。撰着有《临证论医集》、《涂乾照医案选》两部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除了在禾详东的中医院坐诊还在华医馆,地址:厦门市湖滨南路59

❷ 厦门看中医哪家医院里好啊

思明罗庆模中医诊所,罗医生是扶阳圣手,屿后北里450号,腾讯或网络地图可以找得到

❸ 厦门市中医院的简介

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华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中医院、福建中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11月,是全国首批示范性中医院,首任院长为全国着名老中医、爱国侨领陈应龙。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医院在东南亚及港澳台享有盛誉,是厦门对外中医交流的窗口,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

❹ 福建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一共有哪些

有福建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解放后福建省首家政府创办的公立医院。坐落于福州市繁华的市区中心,占地面积28767.4平方米,开设13个病区,编制床位600张,实际开放床位760张。中医特色浓厚,是一所中西医结合优势突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创建于1990年,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院本部开放床位432张,年门诊病人近90万人次。
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暨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省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福建省唯一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地处福州南大门风景优美的仓山文化区。创建于1866年,前身为英国教会医院—塔亭医院。医院目前医疗用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835张,设22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4个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19个中西结合特色专科,门诊全院临床科室普遍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华侨医院)创建于1956年11月,是全国首批示范性中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首任院长为全国着名老中医、爱国侨领陈应龙。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医院在东南亚享有盛誉,是福建省对外中医交流的重要窗口。开放床位900张(其中新院址设600张床位,原江头分院作为肝病、肛肠病治疗中心,设300张床位)。医院占地面积7.25万m2,建筑面积9.6万m2,年门诊量超过160余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超过2.5万人次,是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暨泉州市中医院,医院成立于1983年,是全民所有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99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三级乙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是省医学教育进修基地、省全科医师培训定点医院、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医院、省新药临床验证基地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以及泉州市“120”急救站。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暨漳州市中医院始建于1956年,经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成为漳州市最大的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医院。医院于1989, 1992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爱婴医院”,连续多年获省、市“文明单位”、“双十佳”、“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廉政廉医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94年3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2003年院急诊科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全院建筑面积33068平方米,编制床位510张。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暨宁德市医院,地处宁德市政府所在地-宁德市蕉城区。建院于1972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福建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医院总占地面积190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827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面积25621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500张,年收住病人1. 2万多人次,门急诊35多万人次。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暨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在原三明市第三医院、三明市中医院这两家各具有五十年以上历史的医院合并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中西医结合专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 医院位于市区繁华的三元区境内,前临 205 国道,隔河与火车站相望,占地面积 56 亩,现编制床位 350 张,长期开放床位430张,开设 28 个临床、医技科室,附设三明市高血压防治研究所、三明市骨科诊疗中心。医院年门诊量 25.5 万余人次,收治病人近万人次,手术量 3 多千台。

❺ 厦门中医院咋样

请问是为什么住院,这样比较好选,不过中医院是不错的。第一医院也还行,但你是要看哪个科?第一医院有一些科挺好,可有一些很差......我觉得第一医院住院部偏一般吧,而且最近在建停车楼,空气不好,而且比较吵。相比厦门有名的医院(综合的,不包括妇产科、军队医院等),中医院应该比较好吧。 希望对你和你朋友有帮助,谢谢。 这是网址:http://www.xmtcm.com/
还有一些资料:厦门中医院
厦门中医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福建中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正式成立于1956年11月,是全国首批示范性中医医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临床医学院,是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厦门中医院现有职工1267名,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18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全国名老中医4名。设有床位900张(其中总院址设600张床位,南区设300张床位)。医院占地面积7.25万m2,建筑面积9.6万m2,年门诊量百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6万人次,是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院。
厦门中医院现有48个临床、医技科室,12个临床教研室。综合功能完善,中医特色鲜明。拥有了一批中西医结合、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专科,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厦门市四大医学中心之一的肝病中心为国家级重点专科;脾胃专科的慢性胃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同时拥有两个福建省重点专科――肛肠(痔疮)病治疗中心及糖尿病专科;还有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胆胰专科、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专科是福建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厦门中医院医疗设施先进,配置了螺旋CT、西门子800MAX光机、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无暗盒遥控X线机、电子腹腔镜、核磁共振、DR等价值上亿元的大型精密设备,拥有两个达到部颁二级标准的PCR实验室。 厦门中医院搬迁后,原江头分院成为肝病中心、肛肠病中心及骨关节病中心,设床位300张,加强了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力度。
同时为方便老市区市民就诊,医院在旧市中心的禾祥东路设立“厦门市中医院禾祥东门诊部”,以老中医专家为主,原离退休专家门诊全部迁至禾祥东门诊部。
为充分利用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增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医院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设立了厦门市首家由三级医院承办的“兴隆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与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充分发挥市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较优质的卫生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 为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拓展厦门市对海内外侨胞的服务与定位,推进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的建设,在厦门市政府、厦门市卫生局、厦门市侨联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2004年3月底,经省卫生厅批准,厦门市中医院加挂“厦门华侨医院”的牌子。
厦门中医院又与我国中医药界一流高等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携手,成立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将在校的港澳台学生送往厦门完成部分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学习,这就有利于充分发挥厦门对港、澳、台的交流优势,有利于把祖国最优秀的中医药技术资源辐射到海峡对岸。 厦门中医院借搬迁新址之际设立了“港澳侨台胞诊疗中心”,为港澳侨台胞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为了给厦门市贫困归侨就医提供经济支持,在厦门市侨联的倡议下,在厦门香港联谊总会的大力支持下,医院还设立了“厦门华侨医院归侨医疗救助基金”,接受海内外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单位、团体及个人的捐款。

❻ 泉州和厦门哪有中医馆

泉州不清楚。
厦门主要有几个地方:
1、厦门中医院。但现在中医院西化得很厉害,已经很少人会开中药了。而且会开的据我所知,水平也是一般
2、将军祠盛国荣研究所。是之前已故福建名医盛国荣盛老的儿女开的,坐诊的医生都是外聘的,比较出名的是厦门大学副院长王彦晖、陈三才等。
3、立和中医。是一家比较大的纯中医医馆,主要是内科为主,也有针灸,有各个地方的医生。听有些人说还不错。
4、厦大医院门诊。基本都是厦大的老师,水平应该还是不错的。
5、华医馆。算比较高级的保健推拿场所,聘请的一些中医院老医生一周只去一两次,真正做中医比较少。
6、扶元堂、振元堂之类。这类其实都是做保健推拿为主,没太多中医内涵。
另外就是散在的一些中医生在家给人家看,不一定好找,也不一定都能碰到好医生,看缘分啦。希望对你有用,祝你好运。

❼ 厦门下面这些医院哪些好

厦门市中医院和厦门市仙岳医院都是三级甲等医院,是厦门市最好的几家医院之一(其余三甲医院包括第一医院(岛内的)、中山医院、174、妇幼、眼科中心)。厦门市第二医院和第三医院都不是三甲医院,条件相比其他两家要差。

其中,中医院是综合性的医院(其余三甲综合医院有第一医院、中山医院、174医院),并且以治疗肝病见长。而仙岳医院是专科医院,主要治疗精神类疾病。

❽ 在厦门哪里看中医最好

选择一个好的中医来调理身体是很多患病之人非常迫切的愿望,然而近年来中医界层出不穷的“大师”“神医”事件,几乎让很多朋友对中医界的医德医风产生了质疑。其实,以中国之大,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中医师并不缺少,只不过需要我们擦亮双眼,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用自己的智慧来去伪存真,而不受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影响,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苍生大医”。

好中医参考一:医德高尚,淡泊名利。

无论中医西医,医德高尚,都是从业者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要求,讲求医德,淡泊名利也是成为一个好中医必不可少的素质。很多患者在选择中医时,往往喜欢查看中医师的职称、行政级别等,总觉得只有所谓的“教授”“主任”“专家”才能治好病,笔者以在医疗界近十年的经验敬告各位,中国目前的医疗行政级别和职称高低,往往并不能反映从医之人的真实水平,往往只有善于编造学术论文,迎合上级意愿,或者后台很硬的医生才能获得升迁,因此,一个中医师,行政级别愈高,职务愈多,往往临床医术也就越低,试想一下,一个整天被一大堆无聊的会议、科研课题占据了大多数时间的医生,怎么还会有精力去研究中医经典呢?

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并非同西医一样是在实验室里面研究出来的,而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出来的。因此,热衷于搞“科研”来编造论文、获取名利的中医师,是不可能理解中医的精髓,从而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中医师的。几千年来,中医的发展,都是靠在临床上悉心摸索,以病人的主观感觉来验证疗效的。这一规律,至今未变,所以往往一些职称并不高,行政职务比较少的中医师,才更有时间去研读古医书,感悟天人之道,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那些头衔一大堆,身兼数职的专家们,往往才是真正江湖骗子,甚至一些没有医师证,无法合法行医的民间中医,临床疗效也要优于目前的那些专家教授。

好中医参考二:细心诊治,慢速看病。

有人说,中医师“慢郎中”,这个“慢”并非指的是中医起效慢,而是指的中医在诊治疾病的时候,细心察验,认真组方,往往看好一个病人需要近十分钟左右才能完成。老病人可能时间会稍短一点,但也绝对不会两三分钟便了事。中医界的鼻祖,汉代的张仲景就曾经批评当时的一些医生“握手不及足,按脉不及尺”“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然而,现在一些所谓的“名医”的看病速度真的令人咂舌,一天之内竟然能看一两百人,他们看脉,验舌,往往都只是一种形式,脑子里在看见这个病人第一眼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在思索要用哪个方子,而不是先考虑病人的辨证,这些病人的处方,也大都是在仓促之间完成,未经仔细辨证的处方,其疗效可想而知。这一点,古人要比今人做的好。明代一代名医张景岳成名之后,一日诊治五十余人,便已觉头昏脑涨,不肯再多看一个病人,这既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更是对病人负责。所以,在选择好中医时,不妨到门诊观察一下,看看这个医生看病是否经过了思索,看一个病人需要多少时间。

好中医参考三:药简而精,价格便宜。

一些病人因为病急而希望速愈,因此央求医生多开贵药好药,在潜意识里觉得贵药就等同于是好药,遇到开方便宜的医生,甚至觉得医生故意刁难自己,不舍得给自己用好药,由此甚至产生医患冲突。这种想法是十分可笑的。因为药价的贵贱与疗效并无直接关系,疗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中医生的辨证是否精当,用药是否准确。并不是药材越贵,疗效就越好,药价是由市场调节的,比如冬虫夏草,本来是一位普通的补益肺肾的中药材,十几年前价格也没有如今这样贵,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媒体和市场的炒作,使得其价格迅速升温,并且由一种补益肺肾的中药材变成了无病不治的“神药”。普通百姓难得一尝,名门权贵趋之若鹜,一些重利的中医师煽风点火,为了经济效益,不管病人是否适合服用,也大量给病人开冬虫夏草这味药,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其实,冬虫夏草的功效,完全可以由金蝉花等便宜药物来代替,一个医德高尚,淡泊名利的医生,在处方用药上,是绝对不会故意使用贵重药材的。相反,出于对病人经济条件的考虑,这样的医生会尽力的使用一些价格低廉的药物,大家如果遇到这种处方“简便效廉”的中医师,一定要多加珍惜。

另外,药少而精,一直以来便是中医追求疗效的一种手段。药味错杂,往往导致整张处方药物作用相互抵消,无法发挥临床疗效。中医经典书籍《伤寒论》里的大多数处方,都不会超过十味药,不少处方甚至只有两三味药物,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而目前的一些中医师,处方用药动辄二十多味,药味混杂,不唯无益于病,亦且有害于身。医生为人间司命,手握生死大权,如此处方以求利,不有愧乎?再此也提醒各位,遇到开贵方,大方的医生,也还是躲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