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厦门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工业,主要是湖里区。
当时邓掌大权的时候主要是因为湖里的工业才成为经济特区的。
全年着力重点培育的13条产业链共完成产值1786.14亿元,其中有6条实现增长,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板显示、 汽车 、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这4条产业链已超百亿元,工程机械、现代照明和太阳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这3条产业链接近百亿规模;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行业全年共完成产值2049.59亿元,比上年下降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3.6%。
分享一篇文章:迷失的城市,中国负面城市典型——厦门, 旅游 城市热度下的理性
一、袖珍城市
厦门,小清新眼中的圣地。 厦门城市很小,但是名头很大。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五个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再加上海西经济区和福建自贸区,可以说厦门几乎站在了每一个变革的风口之上,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发展机遇。
可惜的是,现实中的厦门始终都长着一张袖珍的娃娃脸。 2015年厦门的GDP仅为3466亿,在所有副省级城市及计划单列市里排名倒数第一。 即便是排名倒数第二的长春,深陷在东北经济崩塌的坑里,GDP也还有5530亿呢,比厦门的经济规模大了足足60%。福州被视为中国经济最差的代表性省会,2015年的GDP也有5618亿。在经济体量问题上,厦门袖珍得恨不得可以被忽略不计。
经济体量小,增速同样很低。厦门2000年GDP为501亿,2015年的GDP规模是2000年GDP规模的6.9倍,低于全国平均的7.6倍,仅略高于福建省平均的6.6倍。近年来,厦门的经济增速越来越弱。2013年至2015年,厦门GDP的名义增长率分别为7.1%、8.4%、5.9%;全国为9.5%、11.9%、6.3%;福建为10.4%、10.6%、8.0%。这么对比来看,厦门的经济增速显着低于全国和福建全省,真是难看得要命。拿到了这个国家几乎所有扶持政策的厦门,在经济建设上交出了一份不及格的成绩单,而且成绩越来越差。这种成绩,无疑给了迷信所谓的优惠政策能救城市的经济砖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是什么导致了厦门的现状?厦门经济在哪里出了问题?
二、萧条的产业
我们先来看看厦门的产业经济数据。虽然外表看来是个小清新 旅游 城市,但是 厦门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工业城市 ,2015年厦门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09亿,占GDP的比值为43.5%,第三产业增加值1933亿,占比55.8%。第三产业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地位。当然了,2015年第二产业的比值较低,只不过是因为近5年来厦门的制造产业萧条所致,往前看到201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1304亿,占GDP的比值为51.4%,第三产业增加值1207亿,占比47.6%,工业还占据了优势地位呢。
2015年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30亿,相对于2011年的4464亿,总增幅仅为12.7%,年均增幅只有可怜的3.1%,这恨不得还没赶上通胀率。2015年的厦门工业企业利润181亿,较2014年的229亿下滑21%。 2015年的企业亏损面24%, 比全国13%的平均水平高出差不多一倍。每四家厦门的制造企业,就有一家入不敷出。
工业产量数据也不容乐观,2015年彩电下滑7%,PC下降19%,移动电话下滑55%,笔记本下降4%,软饮料下降7%,要不是显示屏模组等电子配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增长,整个厦门的产量数据可以说是一片狼藉。就连港口城市引以为傲的进出口数据,也已经连续两年萎缩。2014年厦门外贸进出口总值下降了0.6%,2015年又下降了0.2%。最关键的是,作为对台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厦门的 对台贸易额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2014年对台贸易额下降了13%,2015年又继续下降了6%。我大中国人民与台湾人民骂架不断的同时,相互之间的贸易纽带关系也在逐步减弱。
厦门的支柱产业是电子和机械,以前还干过化工。细述起来包括通讯设备,交通设备,平板显示, 汽车 汽配,食品加工,石油石化,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等等等,看起来一应俱全,但是实际上, 在任何一个产业门类上,厦门都没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更像是看什么热门就掺和一把的节奏。
纵观厦门产业发展史,90年代初台湾石化大王王永庆的“海沧计划”流产;1994年自由港计划无疾而终;引来柯达、戴尔、泰古飞机,却突遭远华案,城市发展被迫停滞,项目中止。直到07年,厦门的小清新市民用脚投票拒绝PX,并将整个城市的石化产业赶上绝路。产业资本一次又一次的带着希望而来,然后失望而去。而厦门也就在一次又一次的站上发展的风口,然后又无奈的坠落。 拒绝产业进入的结果,就是拒绝了经济增长。厦门经济近年来丧失了增长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在厦门的各项统计数据中,最耀眼的就是税收数据。2015年,在产业经济日益萧条,企业普遍亏损之际,厦门的政府收入竟然还实现了10%的增长。2 015年厦门政府 一般预算总收入(包含了上缴中央财政部分)1001亿,占当年度GDP3466亿的的比值高达29%, 比值排名几乎是全国第一。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了,GDP大致就等于全 社会 所有经营主体的税前利润之和。这部分毛利的3成,都被厦门政府收走了,这种宏观税负水平真是让人目瞪口呆。这个数据需要对比,才能让大家明白有多么荒谬。福建省会福州市政府2015年一般预算总收入(包含上缴省财政及中央财政部分)848亿,只占当年度5618亿GDP的 15% 。泉州政府2015年一般预算总收入804亿,占当年度6137亿GDP的比值仅为 13% 。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只是22%罢了。厦门的经济体量小得可怜,相对于福州和泉州的GDP规模来说简直就是腰斩,但1001亿的财政收入规模,竟然显着超过了这两个城市800来亿的水平。 而这种全国排名第一的税负水平,当然也是厦门的产业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的另一个原因。
最后,说说房地产,厦门2015年商品房销售均价16121元,在全国所有城市中高居第五名。这算是厦门政府有意引导的结果。在数据上,06年至2015年,厦门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为1168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合计为2343亿元,占比20%;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合计为4534亿元,占比39%。 房地产投资是工业投资的两倍! 而厦门小清新圣地的名声,也令其地产市场具有相对强大的对外吸引力,购房客户的外地户籍比例高达 七成 。这种纯粹由外地客户支撑的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还有一个,海南就是。不过现在海南的房地产市场现在处于全面萎缩之中,厦门还能撑多久,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好吧,以上就是厦门, 它的实业近年来日益萧条,还承担着惊人的高税负,并表现出明显的地产依赖症状,这三种经营城市的致命伤,竟然全都发生在了厦门身上。 厦门,也算是负面城市的典型了。这样的城市当然没什么前途可言。我们在前面讲过泉州,坚守传统的制造业,艰难的维持住了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厦门,却在执着的吹泡泡。这两种城市发展之路,或许,分别是通向天堂和地狱的吧。
工业已经严重衰退,大部分工业已经开始搬撤厦门。从2013、2014年开始,房地产已经成为厦门的支柱,Zf开始卖地发财,开发商使劲忽悠,把漳州周边的房产也是带动了起来,从2016开始,人才开始慢慢流失,特别是2017年金砖的影响,周边200公里以内,很多企业整顿停产,工人无工能打,80后开始面对上有老下有小已经清醒,反思厦门是否安居乐业的城市,所以今年去年厦门除了房地产、城市绿化业、公路建设以外,真正农民工只能领到一天1-200元,最后发财的是谁,大家心里清楚。其他产业已经开始萧条,比如我们小公司公司今年会亏本300万,老板七省八省,依然省不了Zf公关费,具体大家懂的
要不是在观音山用地换取了周边城市龙岩、漳州、泉州的大企业进驻所谓的CBD,争取了一些没在厦设厂却能大量开票贡献GDP的总部企业,相信数据会更难看。在厦门生活久了发现政府懒政,只想短平快,而垄断土地资源,拉高房价就是条捷径,但最终却是让人才流失、实业越走越远,真是让人痛心!小清新厦门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国每个城市都雷同的高楼大厦。
房地产是厦门的经济支柱。
为了稳住房地产,城市需要扩容,快速大幅增加常驻人口。增加人口,就需要增加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于是brt,地铁,机场,各个大通道加速投资建设。这样带动就业和拉动投资消费,房地产有效支撑。
我是厦门本地人做过农业服务业也尝试过工业,除了小饭店赚点生活费其他都亏得一塌糊涂。拼死拼活几十年不及邻里盖几栋房子出租或者拆迁赔偿的收入,现在也老了没力气再去拼搏、正准备回乡下盖房子养老,因为无业可创!
一、厦门是地处东南沿海,海峡西岸中最美丽的海岛城市,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的四大经济特区,中国五个富省级计划单列市,是中国充满烦恼争议而依然在继续发展成长着的港口城市。 二、在中国的四大经济特区中,深圳拥有中国独一无二的临港优势,应该可以说,没有香港这座高度国际化的的大都市,就没有今日深圳的辉煌!珠海对面是澳门,厦门对面是金门,汕头对面是海峡东岸。除了深圳外的三个经济特区中,厦门应该属于优秀吧! 三、厦门是中国少有的海岛型城市,在厦门岛132.5平方土地中,有机场、火车站、大学、党政机关、港口与会展中心等大量公共设施,居住着200万居民。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15094人,应该是人口密度极大的地区吧,在寸土寸金的厦门岛,物以稀为贵,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与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导致厦门岛内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源之所在,之必然。 四、厦门应该说是历经挫折的城市,远华事件使厦门遭到重大伤害,PS事件使厦门再遭挫折。厦门作为国家计划单列市,却只有1699平方公里面积,是中国面积最小的副省级城市,极大影响了厦门的发展空间,国家应该为厦门经济的腾飞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厦门靠吸血产业。它是的代名词就是吸血。全国人民都知道。把附近的公司总部吸过去,留工厂在泉章。整天想泉漳厦整合。用炒高房子把福建资金吸血过去。因为一个特区的名字国家大力扶持。小岛却整天谈一线城市。岛内就相当于一个镇的大小。不要想着大城市。人家澳门比你好十倍,但是没做你这些鸟事。发展自己就行不要整天吸血想合并
近几年当然是靠商品房和 旅游 了,没什么讲的!计划就是搞金融和 旅游 城市,其他实体经济已经严重衰老,从企业的工资收入就可以看出来,已是全国最低水平。国家一直再扶植厦门,希望走出商品房的绑架!
我个人觉得厦门呢工业时代已经过了,房地产时代开始进入泡沫了, 旅游 呢虽然来的人多,但是消费不起来所以也不能靠 旅游 了!那到底靠什么呢就是互联网了,厦门已经有三个软件园了,你知道吗一个软件园一年可以带动多少价值答案是几百亿!前几天因为一款 游戏 王者荣耀市值突破一百多亿,你想互联网的价值和潜力有多大!所以马云说这个十年这个十年你的观念不改变一定会被淘汰!我想也是的如今出门都不带一分现金就走,就一部手机就够了,所以说厦门的经济支柱慢慢会转为互联网!房地产呢也是重要的因为现在楼价太高了,但是它不能称为未来永久支柱!
厦门是福建省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 旅游 城市,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在我看来它就是一个适合居住和 旅游 的滨海城市。
谈到经济支柱,首先我们的了解什么是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值得是它在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结合厦门自身的特点、支柱的定义以及我对数据的整理。厦门的经济支柱主要是:工业、金融、房地产以及 旅游 业。
目前来看厦门的产业结构比例是: 0.9 : 47.5 : 51.6,显然是第二和第三产业占主导。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机械行业”。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房地产、 旅游 业等营利性服务业”。
希望对您有帮助……
2. 厦门经济如何主要生产什么工业
厦门经济产业主要分别为石化、电子、机械和建筑为主。产业布局中确立了石化、电子、机械、建筑在厦门产业结构中的龙头地位。
石化:带动整个经济
调查表明,“化学工业”的总产出占“石化”总产出的99.14%,形成了以翔鹭石化PTA为龙头,向上、下游延伸的石油化工芳烃系列产品和以柯达彩色感光材料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两个优势领域。主要企业有:翔鹭石化、翔鹭纺纤、柯达感光、正新轮胎、明达塑胶等。目前,厦门PTA的产能世界第一;彩色感光材料(胶卷、相纸)全国第一;翔鹭纺纤的聚合能力(年产36万吨)全国第三。医药行业有星鲨集团、鼎炉实业、金达威维生素、金日制药、特宝生物工程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金达威公司生产的医药中间体(维生素A、D)产量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一。“石化”对其他产业部门及整个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决定着厦门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所以,“石化”应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
电子:利税总额第一
“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综合排名”在第二产业中处于第5位,是技术含量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形成了戴尔、厦华、夏新、松下、歌乐、建松等一批知名整机企业和TDK、FDK、NEC等一批国际知名元器件生产企业;拥有了以计算机、手机、视听产品为主导的投资类电子产品;以彩电、收录音机、汽车音响、DVD为主导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微电机、电容器、光电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变压器、继电器、磁性材料为主导的基础元器件电子产品。其中,汽车音响、收录音机、薄膜电容、小家电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电子”的利税总额占所有产业部门利税总额的10.25%,位居第一,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
机械:形成产业集群
“机械”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最强,在第二产业中居于首位。“机械”已形成了以厦工、厦汽、太古、厦船重工、群鑫机械、装载机、厦门工程机械制动器厂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因而,必须将“机械”作为厦门的主导产业来发展。
建筑:大量吸纳劳力
而“建筑业”的产业综合发展能力在第二产业中的排名处于第3名,具有较高的辐射性和制约性,对供求双方都起着较大的作用,能够带动冶金、化工、木材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既服务于生产由服务于生活。而且,“建筑业”的就业吸纳系数仅次于“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量吸收城乡劳动力。综合而论,“建筑业”也应作为厦门市的主导产业。因此,综合定量和定性的计算分析,课题组筛选出厦门市主导产业为“石化”、“电子”、“机械”、“建筑”。这一结论涵盖了厦门市三大主导产业(“石化”、“电子”、“机械”)的传统观点,同时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把建筑业也纳入厦门市的主导产业群,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投入产出课题调查:为国家统计局开展的调查,一般是省一级统计局做,每5年进行一次。由于系统庞大,数据错综复杂,目前福建省还只有厦门做过。该课题可为厦门“十一五”期间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某一经济体中的某个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这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龙头”,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此外,航空运输、港口运输也是厦门的经济增长点。
从今后来看,从厦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看,应着重选择如下5个产业。
(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世界上的资源有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三种。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传递、存储和利用的程度是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主导技术,其领域十分广阔,主要有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光纤通信等。
(二)新材料技术产业。新型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它的广泛应用将促进作为生产力主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的革新和突破。因此,被称为新产业革命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列为新材料有几十万种,最主要有五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组合材料等。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这是新型的机械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主要由机械、电脑、仪器三部分组成的。其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电子技术来代替机械主要功能的产品;另一类是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产品。这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厦门的机械、化工、轻工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四)生物技术产业。这是70年代出现的一项新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医疗与医药、精细化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厦门在上述几个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水平,应发挥优势,重点扶植,开发出一批“拳头”产品。
(五)海洋技术产业。海洋是一个新兴的,有战略意义的开发领域。海洋产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海洋运输、船舶制造业、海洋化工、海洋养殖、海滨旅游和水上运动;另一类是新兴海洋产业如海上石油开采、海洋能发电、海洋水下工程、海水淡化以及海洋综合开发利用。
3. 你觉得厦门经济特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发展
我个人认为所有的城市,不只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都包括生态环境,环境治理,人文文化,就是老百姓的业余生活,经济建设,就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医疗,教育等等,当然区域不一样发展的方向可能不一样,像厦门属于闽南地区,可能文化方面有歌仔戏,高甲戏,又和台湾隔海相望所以有台湾的饮食文化等等,同时厦门是一个岛屿,海岛旅游,海鲜饮食应该比别的地方更有优势,仅为个人看法
4. 厦门市翔安区的发展前景如何
短期之内翔安区很难有所突破!
岛内的两个大区的实力无所质疑,因为厦门大学本部就在岛内。就算有分校等设施的建成,处于心理原因很多人认为师资力量不如本部来的好。这个可能会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所在学院都由本部分出而成,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
翔安区现在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地铁3号线到5号线才能满足翔安区的交通问题。众所周知目前1号线才刚刚完工,大量的配套项目建设仍然还在的紧张的进行当中。
就岛内寸土寸金的房价趋势,也需要其他区来分摊平衡!这已经是短期内可以看到形势了,不管是在交通上,教育上,生活配套上面。各个区都在逐渐完善当中。岛内总有一天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各个大区自然会轮到建设发展当中。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比较担心的还是企业发展、招商引资、就业岗位等等问题。没有这些的经济支持。很难完成这么美丽的蓝图!
翔安是未来厦门跨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打造以科教研发、航空工业、保税物流加工为主导,配套完善居住功能的综合型空港配套片区,未来其东部新区的发展向上向好。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翔安机场,东部 体育 会展新城等重点项目正紧锣密布进行,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工程动工开建,预计2022年投用;与其配套的翔安机场高速公路北段(沈海高速-翔安南路)、厦门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翔安南路-大嶝段)等多个项目立项,福建省市重点项目滨海东大道(翔安东路-莲河段)工程开工建建设,力争2021年底建成通车。“要想先致富,定要先修通路”,这些基础设施的落地势必将翔安推向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与台湾隔海相望,临近厦门本岛、泉州两个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这些经济发展资源会为翔安经济发展注入十足的活力,带来强大的动力。未来入住翔安的居民独占便利交通,可享休闲 娱乐 的美丽花园海—东山,出省、出国方便便利。
从文化生活看,翔安区 历史 悠久,人文荟萃。马巷镇洋古民居群、大嶝岛红砖古厝群、新圩镇乌山村的古民居群等古遗迹见证着彼时翔安红红火火的发展面貌。当下,这里的大嶝小镇有国内唯一的对台免税公园;还有大宅湿地公园、以南音为主题的公园——欧厝带状公园,以及厦门市首个由市、区两级国企特房集团和翔投集团共同牵头建设的大型休闲农业项目——大帽山境•寨仔尾里田园综合体一期,这些将掀起翔安人居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毗邻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正在建设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的“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其它配套的学校,购物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宜居、商业设施即将完善。翔安人居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未来指日可待。
1.翔安大嶝岛的国际新机场的投入使用,岛内到新机场的机场大道也在同步施工。
2.地铁3和4号线的也将在未来2到3年内建成使用
3.翔安的文教区汇聚厦门众多院校,特别是厦大翔安校区的吸引作用。
4.岛内名校的翔安分校,已知的 科技 中学今年开始招生,双十中学的分校也在建设。
5.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也在今年投入使用
6.翔安新城的新规划生活园区和翔安大道左侧的物流园区也在陆续开发
7.岛内工厂的搬迁至翔安和同安两大区域其中翔安汇聚了ABB工业园和天马微电子等一批大型企业
以上为笔者的见解,作为新的翔安人让我们一起期待翔安的发展。
谈翔安机场,机场对厦门市意义深远,翔安的基础交通也会因此更加完善,长远角度是利好的,但是目前不是最紧迫的,就算现在建成了,配套都还没起来,反而起到副作用,就像煮饺子,馅包再好也要等饺子浮起来了才能吃。
建议翔安要走自己独特的路,不要学海沧集美同安的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高端会展是一个方向,但目前要考虑国内的竞争有三亚,杭州等,会展方向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一锤定音,搞 旅游 没有底蕴不适合,打铁还是自身要硬。金门不是香港,它带不动翔安经济,反而金门希望依托我们,通水通电通网,对台我们是强者,要做好大哥才能带小弟,翔安应该找到自己优势的光电行业,做强做大,培养几个独角兽出来,像深圳华为,腾讯,杭州阿里巴巴这种企业,发展才是第一生产力,形象工程可以少做,扶持引导实体才是王道!
在前几年的厦门市城市建设规划会议中,政府已经有明确方向;要把翔安建设成为类似上海的“小浦东新区”,而且现在纵观整个厦门,有地地区只有翔安了,岛内已经日趋饱和,好多政府职能部门五年前后都会搬往翔安(前提是机场和地铁线包括今年8月要动工的翔安大桥,这些都是为接下来翔安发展做铺垫,很简单的一句话:现在厦门那个地方开车,有在翔安大道上开的舒畅?翔安以后的发展肯定超越其他岛外区域
一、2005年厦门及翔安区发展概况:
一)厦门面积1609平方公里。1.同安658。2.翔安352。3.集美276。4.海沧176。5.思明75。6.湖里72。
•厦门岛外面积1462平方公里(占厦门面积的90.86%)。翔安占厦门面积的21.88%。
二)、厦门人口225万人。1.思明区76.8。2.湖里47.4。3.同安33.9。4.集美31.2。5.翔安25.5。6.海沧10.2。
厦门岛外人口100.8万人(占厦门人口的44.8%)。翔安占厦门人口的11.33%。
三)、GDP产值1029.55亿元。1.思明319.11。2.湖里301.56。3.海沧164.1。4.集美132.87。5.同安73.92。6.翔安38。
厦门岛外GDP产值408.89亿元(占厦GDP产值的39.7%)。翔安GDP占厦门的3.69%。
四)、厦门人均GDP45758元。1.海沧16.088万元。2.湖里63620元。//3.集美42537元。4.思明41551元。5.同安21805元。6.翔安16889元。
翔安人均GDP为厦门人均GDP的36.91%而垫底
二、2019年厦门及翔安发展状况:
一)、厦门人口429万人(为2005年人口的190.1%)。1.湖里102.6(为2005年的海沧216.46%)。2.思明102.3(为2005年的133.2%)。3.集美74.8(为2005年的239.7%)。4.同安66.3(为2005年的195.6%)。5.海沧41.6(为2005年的407.8%)。6.翔安41.4(为2005年的162.4%)。
厦门岛外人口224.1万人,已经超过厦门岛内的人口(占厦门总人口的52.24%)。海沧人口快速增长。翔安人口占厦门人口的9.79%而垫底。
二)、GDP产值5995.04亿元(为2005年的5.82倍)。1.思明1896.46亿元(5.94倍)。2.湖里1297.29亿元(4.3倍)。3.海沧796.87亿元(4.86倍)。4.集美789.37亿元(5.94倍)。5.翔安663.83亿元(17.47倍)。6.同安551.23亿元(7.46倍)。
厦门岛外的GDP产值2801.3亿元(6.85倍)。远远快于岛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岛外经济占比由2005年的39.7%升居至46.37%。而翔安经济在"快速腾飞"。
三)、厦门人均GDP13.97万元(为2005年的3.05倍)。1.海沧19.16万元(为2005的1.2倍)。2.思明18.54万元(2.91倍)。3.翔安16.03万元(9.49倍)。4.湖里12.64万元(1.99倍)。5.集美10.55万元(2.48倍)。6.同安83142元(3.81倍)。
翔安的人均GDP已经跻身于厦门市前列。
四)、厦门建成区面积475.5平方公里。1.集美105.5。2.同安95.5。3.海沧85.2。4.翔安74.5。5.湖里58.6。6.思明51.7。
地处闽南金三角地区的翔安,是正在建设中的厦门新国际机场所在地。翔安三面环海,是厦门市的副区域中心和闽南金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018年翔安跻身全国百强区,翔安正在展翅腾飞…
.
前景看上去很好,但现实确实在打脸:1.人口太少,地方太大,撒胡椒面式的开发,没有核心区,目前看起来非常像农村,话说他建区时间也不短了;2.到处是断头路,区政府和行政服务中心附近也是;3.新城发展缓慢,没有人气 大量断头路;4.新规划的学校医院等设施,都非常偏僻,难以带动附近的发展;5.因城建落后,难以吸引到人才,外来人口大多学历低,从事流水线工作。希望新机场能给翔安带来新气象
政府慢作为的思维模式如果改变了,改进了,那么翔安发展前景绝对是下一个上海浦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厦门翔安区发展前景不错,未来可期。
翔安区作为全市“岛外大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正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奋力奔跑,实现经济 社会 跨越式发展: 11项对标全省指标10项达标,6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翔安区更是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 近500个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超1000亿元,“三高”企业数量增长率全市第一。
上半年,翔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17亿元,增长17.1%,总量、增速均为全市第一。 今年6月份翔安区还创下了 一天完成3亿元投资 的“翔安速度”。
日前,厦门新机场航站区中央地块最新蓝图曝光。
站在厦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新风口”的翔安, 正在着力建设航空新城、东部 体育 会展新城、环东海域新城、同翔高新产业新城等“四座新城”,加快打造平板显示、临空产业、文旅会展等5条区级千亿产业链,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翔安独有的“硬核支撑”。
厦门翔安区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产业,不再是以前荒芜的一片了。不仅如此,翔安区也和多所学校合作。在9日在翔安区举办的教育大会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翔安区教育局与 双十中学、 科技 中学、五缘实验学校进行了现场签约新一轮合作办学即将展开!
翔安区的教育资源也会越来越优质丰富,趁着目前房价较岛内的低,大伙尽早选好房源买房上车比较好。
此外在今年厦洽会期间, 翔安区共对接推动项目55个,投资总额达907亿元!
近日,2020厦洽会厦门团市级专场招商项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其中, 8日当天翔安区总计有45个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额637亿元。 涵盖央企、总部结算、金融 科技 在线经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及建筑产业等行业。
厦门翔安区会发展得越来好的,随着大型企业纷纷入驻,吸金能力强,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涌入这座新城,将会带来住房需求的增长,因此,该区域发展势头好,得提前购房才是明智之举。
目前来说岛内已经饱和了,只有往岛外发展,个人感觉海沧发展比较好,其次是集美,同安以前是工业区,翔安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翔安全是比较落后的,翔安隧道开通后,翔安的房价一路高歌的涨,交通还是需要认真的规划一下。感觉翔安发展潜力大
5. 厦门经济是如何做到一年时间GDP增加上千亿赶超广州的
说起厦门,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作为福建副省级市,它同样还拥有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身份,且在旅游业日益兴盛的趋势下,顺利成为热门风景旅游城市,多次荣获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浪漫休闲城市等称号。
所以近些年选择“逃离”的人群并不少,可一个人走了,接下来还会再来两个人、三个人,对当地经济也造不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