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大桥什么时候关灯
扩展阅读
从深圳北到香港怎么走 2025-02-09 13:38:31
杭州艾玛妇产医院怎么样 2025-02-09 13:35:22
上海适合室外养什么花 2025-02-09 13:33:12

厦门大桥什么时候关灯

发布时间: 2023-07-13 08:50:28

A. 厦门市夜景灯光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营造优美、文明、繁荣的城市夜景,充分发挥夜景灯光美化市容市貌的整体效应,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环员当湖、鼓浪屿、中山路、鹭江道的建筑物、景区、道路、桥梁等场所及石鼓山立交桥、厦门大桥、高崎国际机场、烈士纪念碑等地设置的,用于美化、装饰、宣传的各种室外灯光,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夜景灯光按“统一规划、业主承担、落实责任”的原则进行建设和管理,由市城管办统筹协调,有关单位积极配合。第四条提倡本《规定》第二条规定范围以外的场所设置和开放夜景灯光。新建的高层建筑必须配套设置夜景灯光。第五条设置夜景灯光应讲求多样化,在颜色、造型上可各具特色。但夜景灯光的光强、颜色、造型不得与受管制的或特殊用途的灯光相似,以免造成混淆。第六条夜景灯光必须按以下规定亮灯:
(一)鼓浪屿、中山路、高崎国际机场、环员当湖的宾馆、酒店、餐饮及娱乐场所、鹭江道已设置夜景灯光的大楼、湖滨南路、湖中桥、湖东桥、市府大道南北桥、西堤、白鹭洲、南湖公园、烈士纪念碑等场所的夜景灯光,每晚要亮灯;
(二)环员当湖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写字楼、石鼓山立交桥、厦门大桥等地的夜景灯光,在双休日、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晚上要亮灯;
(三)住宅楼、公寓楼的夜景灯光,在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晚上要亮灯。第七条夜景灯光亮灯时间: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晚上7:30~11:30;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晚上6:00~10:00。
夜景灯光的设置单位可提前开灯,延迟关灯。第八条组织全市性重大活动或迎接重要内外宾需临时开放夜景灯光的,主办单位须向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由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通知市城管办统一安排。第九条夜景灯光用电采取设置专用电表与核定用电基数相结合的方式计量。由夜景灯光的设置单位提出申请,经市城管办确认后,报请电业部门设置专用电表;设置专用电表确有困难的,经市城管办会同电业部门确认后,由电业部门核定用电基数。第十条夜景灯光用电按非居民照明用电计价收费(商业广告灯光用电除外),费用由夜景灯光的设置单位承担。
各设置单位不得将夜景灯光用电转为其他用途,违者,由电业部门按《电力法》的有关规定处罚。第十一条市城管办应加强对夜景灯光的检查监督。各设置单位对夜景灯光应设专人管理,定期检修、维护和更新。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要及时修复,确保夜景灯光安全、完好、运行正常。第十二条一切单位和个人应爱护夜景灯光及其设施,对破坏、盗窃夜景灯光及其设施者,依法予以处理。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d52969--0101026llj

B. 厦门五桥两隧指什么

厦门五桥指的是“新海堤大桥(公路/轨道两用桥)”、“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

厦门两隧指的是“海沧隧道”、“翔安隧道”。

新海堤大桥(公路/轨道两用桥)

1953年6月高集海堤动工,1955年秋竣工,2010年开口改造为桥梁。

高集海堤将厦门岛上的高崎与集美街道相连,总长2212米,宽29米。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厦门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2010年改造为公铁两用的海堤大桥,其中公路桥规划双向两车道,设有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机动车道宽7.5米,人行道宽5米;轨道桥独立于公路桥采用全线高架方式,轨道交通1号线从这里驶过,途径集美学村站和园博苑站。

翔安隧道

2005年9月动工建设,2010年4月建成通车。翔安隧道位于厦门东海域,连接厦门岛内五通与翔安区西滨,线路总长8695米,隧道长6050米,跨海域宽约4200米,采用三孔隧道形式,设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工程总投资40.7亿元。

翔安隧道是国内第一座海底隧道,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断面钻爆法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是厦门东部唯一的进出岛通道,可全天候24小时运营,它的建成通车极大完善了厦门进出岛车辆通行方式,使厦门进出岛通道形成了从海上到海底的立体交通格局,对台风多发的厦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C. 厦门集美大桥介绍

厦门集美大桥,起于本岛环岛路与五石路的交叉口,以桥梁方式跨过浔江港海域(厦门岛与集美半岛之间的海域),在集美乐海路上岸,沿乐海路途经嘉庚体育馆、大学湾,接集美大道,直达厦门北站,全长8.43公里,其中跨海部分3.82公里。驾车从集美大桥跨海只需八分钟。
集美大桥位于厦门岛北部海域,道路主线起于本半岛五石路环岛北路南侧路段,先上跨环岛北路,再以隧道方式下穿规划机场(厦门高崎机场)跑道,后以跨海大桥方式跨越浔江海域,并在集美 区乐海路登陆前行,再上跨同集路后落地,最后顺接集美大道并连接福厦高速公路连接线;共建BRT线起于本岛县黄路,沿环岛北路北侧以高架方式左转接入道路主线,在上跨同集路后与道路主线分离,最后上跨孙坂路后落地顺接集美大道。
集美大桥主线全长10.057km,共建BRT线长10.073km,其中跨海大桥长3.82km,下穿隧道长1.36km,互通立交5座,2处收费站。主线道路为双向6车道,BRT为2个车道,桥梁总宽度36 m,设计行车速度主线为80Km/h,BRT线为60Km/h。项目概算总投资29.5488亿元,建安投资26.0396亿元。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令厦门成为半岛,鹰厦铁路和324国道福建段(福州、经过莆田、泉州至厦门段等)得以连入厦门,对厦门的国防和经济都有巨大贡献。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厦门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
集美大桥的建设将沟通厦门半岛和半岛外北部的集 美、同安等地区,是那时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和海湾型城市的战略部署,为扩充城市空间、加快岛外的发展,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进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对从根本上迅速解决厦门大桥交通拥堵问题、缓解日益增加的进出岛交通压力,对提升厦门的城市形象,以及促进和实现厦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岛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特殊和极其重要意义。
集美大桥于2006年12月20日正式宣布动工,那时市五套班子领导参加了开工典礼,为尽早解决进、出岛交通拥堵这一迫切问题,于2008年07月01日前建成通车,总工期仅约1年半。
简介
集美大桥与厦门大桥相同,集美大桥也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规划设计的宽度达36米多,双向八车道。据悉,由于桥面较宽,为了分解桥梁压力,将采用三幅桥型建设,即将一座桥分为三座桥梁施工,整体看上去就如是由三座桥拼接而成。由于厦门现有桥梁最多是双向6车道,该桥建成后将是厦 门所有进出岛通道中最宽敞的。
另外,为了保证车辆在各条主干道上均能顺利驶上集美大桥,集美大桥沿线将设立五石路互通、新环岛路互通、环东海域互通和同集路互通四处互通立交。
由于集美大桥的其中一段途经机场,为了确保机场的正常运转,途经机场段建设了一座下穿明挖隧道,这段1.4公里的隧道也将是大桥施工中一大难点。另外,为了满足桥下3000吨级船舶通过,集美大桥桥高设计15米—20米,桥跨最大的是100米。
集美大桥的一大壮举:2007年03月,集美大桥建设开始,2008年05月,集美大桥整体完工,创下世界同型桥梁的建设速度的2—3倍。
建筑工艺
集美大桥建桥工艺走在世界前列,海上箱梁施工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悬拼”工艺,施工规模全国第一,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次在跨海大桥上采用。该项工艺实现了大桥下部墩台在海中、上部箱梁在陆地同步流水施工,有效地节约了工期;该工艺已获批“国家级工法”,集美大桥成为该项工艺的“样板工程”向全国推广。
集美大桥还在海面以下建设了国内第一座下穿机场主跑道的隧道,该跑道可起降所以大型飞机,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厦门路桥建设集团组织各参建单位克服了重重困难,施工工程蔚为壮观的工、料、机的大量和集中投入为国内同类桥梁所罕见,在施工高峰期共动用6台亚洲最大架桥机、22万平亚洲最大箱梁预制工厂、46套世界最先进液亚钢模、600台钻机、100台各类吊机、80艘大型船舶、12万吨临时钢材、参建人员10800名。
建筑特点
集美大桥设有2个收费站,主站(嘉庚体院馆集美大道方向往沈海高速)设有混合车道2组、2条次费车道;副站(集美滨海大道,同安翔安方向)设有2条年费道、1条次费道。它拥有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桥梁运行监控系统,包括交通监控、通风、闭路监视、紧急电话、火灾报警等多个子系统,系统复杂,涵盖面广,技术含量高,有力地确保大桥的良好运行和正常运营。
全国首家创新采用“渠化车道优化设置”方案的收费站。
厦门辖区内净桥面最宽,净宽36米,设置了双向八车道,中间为BRT(厦门快速公交BRT)专用道。
国内首次采用全世界最先进的“短线匹配预制选拼工艺”,将大桥分为2345榀箱梁,一边在陆地上预制,一边在海上拼装,确保了大桥建设速度与施工质量。
由于采用新工艺、新工法,创造了世界桥梁史建桥速度之最,从2006年12月20日开工,至2008年7月建成通车,仅用19个月,建成了全长8.43公里,其中海上桥梁3.82公里,下穿隧道1.36公里,4座互通立交(五石路互通立交、新环岛路互通立交、环东海域立交、同集路互通立交),2处收费站。
国内第一个采用“M”字造型的桥梁,桥梁景观极为美丽壮观。
意义
集美大桥于2008年07月01日建成通车,工程质量优良,创造了国内外建桥速度的又一个奇迹。是国内“短线预制悬拼”工艺施工规模第一、施工跨度第一、施工速度第一、获批为“国家级工法”并向全国推广的样板工程。集美大桥的建成通车,对破解厦门进出岛拥堵问题,对加快集美、同安、翔安的发展,对推动环东海域的开发建设,对于加强厦门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互动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还把服务厦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等整个闽南、闽西地区的厦门空港和厦门西客站用最便捷的方式连接起来,使机场与西客站的客货实现快捷集散疏运。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D. 有关厦门桥的资料

上个世纪90年代,厦门人建起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大桥,顺道拿下全国最长跨海公路桥的称号。一位厦门的艺术家说,厦门大桥就如同古希腊着名雕塑家米伦(Myron)的《掷铁饼者》,后者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前者则是厦门人征服大海阻隔的里程碑,它让厦门人摆脱船桨只用双脚就能跨到海对岸。 。1999年通车的海沧大桥创下了亚洲第一座三跨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的记录。较厦门大桥而言,海沧大桥没有那么硬朗,但多了几分神秘,白天它彰显雄伟气势,夜晚它释放令人折服的瑰丽。在一位厦门摄影师的眼里它是一幅油画,不过他说他的最爱还是那低调得就像一幅铅笔素描的演武大桥。演武大桥是目前世界上离海平面最低的跨海大桥,厦门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之最不是刻意为之,只是想让附近的居民视线不受阻挡,近看花木繁茂,远处看渔舟鼓浪。 杏林大桥最长跨海公铁两用大桥 杏林大桥全长8.53公里,其中跨海大桥长7.4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为19.3亿元,建成后是厦门市最长的跨海桥梁。 杏林大桥由铁路和公路桥组成,两桥同层并建,主线按双向六车道设计,桥宽32米。杏林大桥跨海主桥桥型采用驼峰线形设计,与杏林互通竖曲线形成“M”字形跨海。跨海主桥长4.15公里。 杏林大桥的景观设计理念是“鹭岛龙腾”。桥梁的断面形态象征展翅的白鹭,是厦门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 集美大桥和杏林大桥就犹如肩并肩守护厦门的两个勇士,互相协作,但私底下他们又互不服输,暗暗比拼,杏林大桥拿下了厦门市最长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称号,集美大桥拿下了厦门最宽的进出岛通道称号。 集美大桥南起于环岛路与五石路的交叉口,以桥梁方式跨过浔江海域(厦门岛与集美之间海域),在集美乐海路上岸,沿乐海路途经嘉庚体育馆、大学湾,接集美大道,直达拟建的厦门西客站。 集美大桥桥面宽度达36米多,双向八车道,是厦门所有进出岛通道中最宽敞的。由于桥面较宽,为了分解桥梁压力,采用三幅桥型建设,即将一座桥分为三座桥梁施工,整体看上去就如是由三座桥拼接而成。为了满足桥下3000吨级船舶通过,集美大桥桥高设计15—20米,桥跨最大的是100米。

E. 厦门集美大桥每天高峰限行时间

厦门集美大桥每天高峰没有限行时间。
海沧大桥:每日7时-9时、17时-20时,禁行重中型货车。大桥主桥左侧行车道为小型客车专用车道,禁止其他车辆驶入。
集美大桥:每日7时-9时、17时-19时,禁行重中型货车。
厦门大桥:每日7时-9时、17时-19时,禁行重中型货车和具有载货功能的重中型专项作业车。
翔安隧道:禁行重中型货车。

F. 厦门集美大桥今天晚上五点以后可以出岛吗

厦门集美大桥目前正常通行,可以进出岛。

目前厦门地区,是厦门大桥进行为期1年1个月的4车道改6车道项目改造,在厦门大桥两头均有交通限行。

而集美大桥目前正常通行,并未有限行措施。不过下午5点接近晚高峰,要是出现堵车也是正常情况。

厦门集美大桥

G. 厦门海沧大桥介绍

厦门海沧大桥(Haicang Bridge)坐落在厦门西港中部,是从海沧半岛通往厦门岛的一座东西方向的海峡性公路大桥,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当时仅次于丹麦)的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代表着20世纪中国建桥水平最高成就。作为厦门出岛的第二条通道,海沧大桥连通厦门本岛与海沧半岛台商投资区。它的建成,象征着厦门在21世纪初要实现“厦门各区紧密互动”的大城市格局,并由海沧、杏林、集美、同安组成相互关联的几个片区,使厦门从一座海岛型城市发展成一座海湾型城市。
大桥是由东渡互通立交东引桥、东航道桥、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西航道桥、西引桥、西引道、石塘立交等大型工程组成的双向六车道公路特大桥梁,全长5926.527米,主跨648米,桥面宽度36.6米,设计通行能力为50000辆/日,行车时速为80公里/时,工程概算总投资28.7亿人民币,于1996年12月18日动土兴建,主体工程于1997年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全桥于1999年12月30日顺利通车。
除正在进行开口改造的高集海堤外,厦门岛目前已有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等总计五条联外过海公路要道。
历史沿革
1996年12月18日,海沧大桥开工建设。
1999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建成通车。
2002年,海沧大桥进行第一次翻修,针对问题是桥面的沥青推移现象,共翻修9000平方米桥面。
2005年,路桥公司与桥面铺装的设计单位对钢桥面铺装技术进行优化,对海沧大桥进行了第二次翻修,主要是将原本光滑的钢板表面,过渡成粗糙的平面,并采用合适的沥青铺设。
2010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西引桥正式通车,海沧生活区与厦门本岛的距离缩短大约6公里。
2013年06月25日至2013年08月25日,海沧大桥启动自建成以来,第三次是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翻修。为保障海沧大桥桥面良好路况和钢箱梁结构的安全,厦门市政府决定对海沧大桥桥面铺装层进行全面维修。
建筑结构
海沧大桥是我国第四座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是我国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吊钢箱梁悬索桥,悬吊结构在国内首次采用不设竖向塔支座的全漂浮连续结构,为世界上第二座采用此种结构的大型悬索桥。
位于厦门市西港中部,西起海沧开发区马青公路,跨越厦门西海域并穿过火烧屿后接厦门本岛仙岳路,是厦门岛的第二条对外通道。工程全长6419m,由石塘立交、西引道、西引桥、西航道桥、东航道桥、东引桥、东渡互通立交东引道及附属工程等组成,东航道桥为悬索主桥,长1108米 主跨648米。海沧大桥为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等级公路特大桥梁,兼具城市桥梁功能。海沧大桥设计通行能力为50000辆/日,行车时速为80公里/时。
大桥为三跨连续全飘浮钢箱梁悬索桥,全长约6000米,主桥3140米主跨648米。钢箱梁全长1108米。钢箱梁宽(即桥面宽)36.6米,高3米。分11类94节拼接而成,其中标准箱长12米,重157.5吨,最轻的127.4吨,最重的206.6吨。大桥有140米高的双塔,上架两根主缆,主缆由99股1万多根钢线组成的,由吊杆把主缆和钢箱梁拉住,钢箱梁与海面净高55米,5万吨巨轮可自由通航。
海堤修建前,厦门是悬于海上的孤岛,交通极度不便。据当时主政福建的叶飞回忆,陈嘉庚先生多次提出建议,要在厦门与集美间建座海堤,以把厦门与大陆连接起来。
从1953年开始,厦门市动员“万人大军”,抛石入海,终于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令厦门成为半岛,鹰厦铁路和324国道福建段(福州、经过莆田、泉州至厦门段等)得以连入厦门,对厦门的国防和经济都有巨大贡献。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厦门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厦门继集杏海堤、高集海堤 后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等相继建成,方便了厦门的交通。用这种技术建造大桥,世界上属第二座,亚洲是第一座。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海沧大桥”桥名,光彩夺目。大桥凌空飞架,俊美飘逸,银灰色的桥身,与蓝天、碧海、红花、绿树融为一体 宛如一道飞虹,又似一条银龙,架在厦门西海上,成为厦门再腾飞的翅膀。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