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建厦门位于那个方向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㈡ 厦门的地理坐标(经纬度)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2′53.8〞-118°26′1.2〞、北纬24°23′12.7〞-24°54′29.3〞。
㈢ 请问福建厦门属于什么方向
厦门位于中国东南部,属于华东地区。
一、厦门:
福建省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南端,东与大小金门岛、南与龙海市隔海相望,陆地与南安市、安溪县、长泰县、龙海市接壤。
位置境域:
位于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厦门市由厦门半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岛礁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杏林湾、马銮湾、同安湾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90多平方公里。
二、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简称“华东”,位于中国东部。
位置境域:
自北向南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湾省及其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包括赤尾屿、黄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某些礁石组成(台)等。总面积83.43万平方公里。
(3)福建省厦门市在哪个纬度扩展阅读
福建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辖9个地级市。
分别为: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
位置境域:
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
㈣ 厦门在哪个省份哪个市
厦门,简称“厦”或“鹭”,别称鹭岛,福建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Ⅰ型大城市[177],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1]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省东南部,位于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之间,由厦门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嶝岛、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厦门通行闽南语厦门话,与漳州、泉州同为闽南地区的组成部分。[8]截至2021年,厦门全市下辖6个区,[133]总面积1700.61平方千米,[2]常住人口为528万人。[3]
远古时,厦门岛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西晋年间置同安县,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厦门城。1935年设厦门市,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升格为副省级市。[7]厦门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物流枢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5][6][7]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11][12][145][169]2004年,厦门获得“联合国人居奖”。[146]
2021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3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3]
㈤ 厦门在哪个位置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o04′04″、北纬24o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元朝时,曾设立“嘉禾千户所”。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为防御倭海相望。行政建制始于宋朝,隶属泉州府同安县辖下,因传说寇筑城,号“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7年(公元1650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驻兵岛上,称“思明洲”。康熙年间又改称“厦门”,设厅,直至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辛亥革命后1912年再称思明,设县;1913年复称厦门,立市。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列为福建省省辖市,至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94年被定级为副省级市。
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区和同安组成,属海港风景城市。其主体--厦门岛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由杏林湾和马銮湾分隔而成集美、杏林、海沧三个小半岛。地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o左右。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
200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37.16万,41.85万户,其中城镇人口96.30万人,占总人口的70.21%。全市家庭户均规模3.28人,比上年缩小0.04人。男女性别比102.95∶100。年内出生人口1.24万人,出生率为9.17‰,比上年上升0.1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58万人,死亡率为4.25‰,上升0.25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2.80万人,其中:自然增长0.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机械增长2.13万人,机械增长率15.68‰,下降了2.25个千分点。据抽样调查,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14万人。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