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拜什么神仙
扩展阅读

厦门拜什么神仙

发布时间: 2023-07-18 12:26:27

1. 许少锋:在厦门如何拜土地公

土地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代表土地的守护神,土地公的正式名字是福德正神,土地公被很多商家作为守护神。
那么,在厦门如何拜土地公呢?一起随 许少锋 来看看吧!

1、拜土地公地点:土地公庙,自家门口或土地公的神龛前。

2、时辰:当日吉时

3、准备供品:半生熟三牲、果品、清茶、酒各三杯、红龟粿、发粿、糕饼、米麻米老、麻薯,鲜花一对,蜡烛一对等可随心意增加。三牲中的鸡要公鸡,祈求生意兴隆,事业一鸣惊人。商家供品中的水果,以凤梨(旺来)及橘子(利市)最宜。

2. 南普陀寺求什么灵

南普陀寺求事业灵。

1、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

2、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3、南普随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


(2)厦门拜什么神仙扩展阅读

南普陀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 。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 、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

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3. 厦门人的风俗

厦门地处闽南,闽南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很多独具特点的习俗,逢年过节时这些传统习俗便体现得尤为浓烈。

除了农历春节、上元节闹元宵、踩街、闹花灯、舞龙舞狮这些我国传统的节庆仪式外,厦门还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节扫墓踏青(闽南地区的扫墓活动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慎终追远的文化心理),端午节吃粽子和抓鸭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饼。

上元节又称“ 灯节 ”或“元宵节”,是紫微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厦门的百姓都要向天宫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香祭拜,并且占卦,预测一年的福祸,祭酒之后烧金纸,而后完成祭仪、撤供等仪式。

厦门话将门槛叫“户磴”。在俗信中,不但门有门神,门槛也有“户磴神”。偏偏小孩又最喜欢会踩踏或蹲坐在门槛上,因此往往被大人不断训斥 。不准其踩门槛。商店的门槛,更忌踩踏,无论有意或无心,被店主看到,总要皱起眉头,好似一天的买卖就此给砸了一般。游客购物时要注意。

(3)厦门拜什么神仙扩展阅读:

正月初三忌拜年,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参考资料:网络-厦门

4. 厦门人拜天公的仪式感到底有多强

引言:在每年的春节,还有正月里,人们都会开始祭拜灶神,财神,这些都是中国民族的传统习俗,而在闽南一带,特别是厦门地区,一直盛行着一种拜天公的习俗,为什么厦门人拜天公的仪式感那么强?

三、总结

从很多厦门人发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出来,厦门祭拜天公,就像我们过春节一样热闹,在拜天公的这一天,会有很多人做一些非常多的祭品,全部都用来祭拜天公,而且他们拜天公必须要使用五色水果,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用进口的苹果和高级的水梨为主,配合时令的柑橘和蜜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