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厦门正月初八是什么日子为什么十二点之后都放鞭炮
正月初八也叫“顺星节”,传说诸星神下界日,天空星斗出的最全,如果天气晴朗,这一年稻谷丰收。正月初八又称顺星节,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主要是从香蜡铺中请来的星神马儿上所列的星宿名号来了解天文了。
十二点放鞭炮表示万象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之意。可以去除“怪兽”。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生。这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同时,中国民间取八字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敬八仙节。八仙即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正月初八,敬八仙节。更适合开市、开业、开工等,寓意大吉大利之意。
㈡ 厦门人的风俗
厦门地处闽南,闽南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很多独具特点的习俗,逢年过节时这些传统习俗便体现得尤为浓烈。
除了农历春节、上元节闹元宵、踩街、闹花灯、舞龙舞狮这些我国传统的节庆仪式外,厦门还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节扫墓踏青(闽南地区的扫墓活动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慎终追远的文化心理),端午节吃粽子和抓鸭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饼。
上元节又称“ 灯节 ”或“元宵节”,是紫微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厦门的百姓都要向天宫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香祭拜,并且占卦,预测一年的福祸,祭酒之后烧金纸,而后完成祭仪、撤供等仪式。
厦门话将门槛叫“户磴”。在俗信中,不但门有门神,门槛也有“户磴神”。偏偏小孩又最喜欢会踩踏或蹲坐在门槛上,因此往往被大人不断训斥 。不准其踩门槛。商店的门槛,更忌踩踏,无论有意或无心,被店主看到,总要皱起眉头,好似一天的买卖就此给砸了一般。游客购物时要注意。
(2)厦门农历10月12是什么日子扩展阅读:
正月初三忌拜年,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参考资料:网络-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