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鼓浪屿为什么不造桥
原因如下:
1、现在厦门想要去鼓浪屿游玩,主要分为两个码头,这其中有一个码头是专门给外地人提供的,那么为什么不建座桥呢,第一就是没必要,来这里游玩的人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有的人没有坐过船,来这里也想体验一下坐船,其次就是厦门为了保护这个原生态小岛不被破坏,所以也就没有建桥了。
如果建了桥,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也破坏了小岛上与世隔绝的环境,而且鼓浪屿岛上是不允许汽车开进来的,所以修了大桥,就得开放机动车道,这样就会严重破坏岛上的生态环境,鼓浪屿上面最多的就是旅游观光车,这些车都是电动的,所以也很环保,如果汽车都能开进来,那就不是鼓浪屿了。
2、如果要建一座大桥的话,那么轮船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厦门可是一个旅游城市哦),那么轮船公司不就倒闭了吗,轮船公司一倒闭,那么就会出现大量的人员失业,毕竟这么大的公司,可以给很多的人们提供工作岗位的。
一旦倒闭,人员失业了,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为了人民生活的考虑,还是不修桥了,看完明白其良苦用心(厦门对人民就业问题的良苦用心)。
与其花那么多钱去建一个可有可无的大桥,还不如尽力去保护好这座小岛,毕竟这也是厦门的特色,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建了大桥以后就没有以前的感觉了,就好比你喜欢一个女生,最喜欢的就是她的长发,然而有一天她换成短发了,你也就不那么喜欢了。
所以鼓浪屿是一座小岛,做轮船去就是一种特色,而且沿途还可以在船上欣赏鼓浪屿的美景,这何乐而不为呢。
3、就是如果建了一座大桥,那么人们也只能用走路的方式走到鼓浪屿去,这就远远没有坐轮船的用户体验好,走了那么远的路到鼓浪屿上,体力都耗掉一半了,而且夏天是旅游旺季,厦门天气又非常热,人们走在桥上的话非常容易中暑。
别还没走到鼓浪屿,自己就先晕了,所以坐轮船是很正确的,坐轮船不仅能避暑,而且欣赏沿途的风景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
鼓浪屿代表景点有:
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厦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
着名诗人王心鉴的《鼓浪行》一诗,写道:“世外有鹭屿,巉岩镇海门。碧波连碧空,白帆载白云。片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抚琴思国士,竹影拭剑痕。”即说明了鼓浪屿的厚重历史和秀美风景。
随着厦 门的发展,鼓浪屿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2007年5月8日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
㈡ 厦门大桥创建历史
厦门大桥始建于1987年10月1日,1991年4月主体工程竣工,同年5月试通车,总投资1.56亿元人民币。厦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越海峡的公路大桥,由高崎引道、跨海主桥和集美立交三部分组成。
大桥历史
厦门大桥建设之前,厦门出岛唯一的通道是高集海堤,海堤只有2个车道,而厦门岛内的机动车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近1万部。海堤已经不堪重负,而且经过几十年“服役”,路面坑洼不平,车速也上不去,一旦发生事故,施救车都难进去,堵上半天更是家常便饭。当时他从岛内去同安,早上7点从轮渡出发,要到下午1点才能到,一路都是堵车,尤其是海堤[1]。
1991年,厦门大桥通车了,以后短短数年间,厦门大桥又带动了岛内嘉禾路、厦禾路的改造和建设,岛外同集路的建设,岛内外交通网络迅速得到改善。这时他从岛内到同安,只要一个小时就到了,整整节省了5个小时。
“全国第一”不好当
厦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越海峡的公路大桥,这个“全国第一”不好当。厦门大桥1987年10月开工,到1991年4月竣工,12月正式通车,花了整整四年,相比之下,建海沧大桥花了3年,杏林大桥花了2年多,集美大桥只花了1年多。
正因为是 “全国第一”,在建桥的过程中,建设者遇到了许多前人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留下了对厦门海域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详细记录资料,为后来几座大桥和隧道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建桥过程中,建设者发挥聪明才智,取得了许多技术创新,后来的许多工程都从中受益。朱奖怀回忆说,在建厦门大桥之前,中国建桥一般都是立杆照明,中间一排路灯,两边两排路灯,厦门大桥就取消了两边的路灯,把灯光从下面打在扶手上,这样两面的视觉就没有了障碍,开车过桥就更顺畅了。这个做法后来在许多桥梁的建设中都得到了采用。
㈢ 厦门哪里有海钓
思明区海湾公园、员筜湖、
㈣ “金厦大桥”构想为何至今都未能实现这背后有何难度
引言:金厦大桥的构想不能实现,主要是因为民进党的反对。从金厦大桥的初步方案中可知,如果这个桥建成,那么这座桥就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 两岸之间的跨度非常大,是建设的最大地理难度。除了政治和地理的因素,还有经济的因素。这座桥的建设肯定要耗费巨资。那么,大陆和台湾怎样分配建设资金也是一大问题。提议建桥是一个好建议,但是这座桥的建设却存在着很多需要商讨的问题。虽然大陆方面很乐意去建设这座桥,但是台湾政府方面不积极配合。所以这座桥现在只能存在于构想,不能实现。
关于这座桥的建设,从提出构想到现在,各方面准备都非常充分了。在理论方面,两岸经常举行研讨会进行商议,因此发表的论文和相关着作非常多。在民生方面,两地的老百姓都非常希望这座桥的建成。如果两岸不能和谐相处,祖国不能完成统一,那么两岸都不能够很好的发展。
㈤ 厦门海沧大桥介绍
厦门海沧大桥(Haicang Bridge)坐落在厦门西港中部,是从海沧半岛通往厦门岛的一座东西方向的海峡性公路大桥,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当时仅次于丹麦)的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代表着20世纪中国建桥水平最高成就。作为厦门出岛的第二条通道,海沧大桥连通厦门本岛与海沧半岛台商投资区。它的建成,象征着厦门在21世纪初要实现“厦门各区紧密互动”的大城市格局,并由海沧、杏林、集美、同安组成相互关联的几个片区,使厦门从一座海岛型城市发展成一座海湾型城市。
大桥是由东渡互通立交东引桥、东航道桥、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西航道桥、西引桥、西引道、石塘立交等大型工程组成的双向六车道公路特大桥梁,全长5926.527米,主跨648米,桥面宽度36.6米,设计通行能力为50000辆/日,行车时速为80公里/时,工程概算总投资28.7亿人民币,于1996年12月18日动土兴建,主体工程于1997年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全桥于1999年12月30日顺利通车。
除正在进行开口改造的高集海堤外,厦门岛目前已有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等总计五条联外过海公路要道。
历史沿革
1996年12月18日,海沧大桥开工建设。
1999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建成通车。
2002年,海沧大桥进行第一次翻修,针对问题是桥面的沥青推移现象,共翻修9000平方米桥面。
2005年,路桥公司与桥面铺装的设计单位对钢桥面铺装技术进行优化,对海沧大桥进行了第二次翻修,主要是将原本光滑的钢板表面,过渡成粗糙的平面,并采用合适的沥青铺设。
2010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西引桥正式通车,海沧生活区与厦门本岛的距离缩短大约6公里。
2013年06月25日至2013年08月25日,海沧大桥启动自建成以来,第三次是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翻修。为保障海沧大桥桥面良好路况和钢箱梁结构的安全,厦门市政府决定对海沧大桥桥面铺装层进行全面维修。
建筑结构
海沧大桥是我国第四座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是我国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吊钢箱梁悬索桥,悬吊结构在国内首次采用不设竖向塔支座的全漂浮连续结构,为世界上第二座采用此种结构的大型悬索桥。
位于厦门市西港中部,西起海沧开发区马青公路,跨越厦门西海域并穿过火烧屿后接厦门本岛仙岳路,是厦门岛的第二条对外通道。工程全长6419m,由石塘立交、西引道、西引桥、西航道桥、东航道桥、东引桥、东渡互通立交东引道及附属工程等组成,东航道桥为悬索主桥,长1108米 主跨648米。海沧大桥为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等级公路特大桥梁,兼具城市桥梁功能。海沧大桥设计通行能力为50000辆/日,行车时速为80公里/时。
大桥为三跨连续全飘浮钢箱梁悬索桥,全长约6000米,主桥3140米主跨648米。钢箱梁全长1108米。钢箱梁宽(即桥面宽)36.6米,高3米。分11类94节拼接而成,其中标准箱长12米,重157.5吨,最轻的127.4吨,最重的206.6吨。大桥有140米高的双塔,上架两根主缆,主缆由99股1万多根钢线组成的,由吊杆把主缆和钢箱梁拉住,钢箱梁与海面净高55米,5万吨巨轮可自由通航。
海堤修建前,厦门是悬于海上的孤岛,交通极度不便。据当时主政福建的叶飞回忆,陈嘉庚先生多次提出建议,要在厦门与集美间建座海堤,以把厦门与大陆连接起来。
从1953年开始,厦门市动员“万人大军”,抛石入海,终于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令厦门成为半岛,鹰厦铁路和324国道福建段(福州、经过莆田、泉州至厦门段等)得以连入厦门,对厦门的国防和经济都有巨大贡献。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厦门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厦门继集杏海堤、高集海堤 后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等相继建成,方便了厦门的交通。用这种技术建造大桥,世界上属第二座,亚洲是第一座。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海沧大桥”桥名,光彩夺目。大桥凌空飞架,俊美飘逸,银灰色的桥身,与蓝天、碧海、红花、绿树融为一体 宛如一道飞虹,又似一条银龙,架在厦门西海上,成为厦门再腾飞的翅膀。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㈥ 台风来临时,厦门的跨海大桥需要限速限行吗为什么
如果碰到大的台风,就要封桥不让走了。
《厦门市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里明确规定:当平均风力达到9 级时,关闭海沧大桥。当平均风力达到10 级时,关闭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五缘大桥、演武大桥等大桥和疏港路高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