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厦门有哪些名人
苏颂(1020-1101),北宋宰相,着名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先后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为官清廉,他创造的水运仪象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钟。
陈化成(1776-1842),近代民族英雄,厦门同安人。官至江南水师提督。鸦片战争期间率部在吴淞口抗击来犯的英国舰队时牺牲。
马约翰(1882-1966),福建厦门人。清华大学体育教授、柏林奥运会中国队的领队、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曾任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总教练、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解放后曾任中华中国体育总会主席。
陈嘉庚(1874-1961),着名爱国华侨领袖,厦门集美人。早年侨居新加坡经营实业,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1950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侨联主席等职。
林巧稚(1901-1983),当代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妇联副主席等职。
② 厦门老城区有一位奇女子,以奇和丑出名,号称厦港一枝花,她有哪些故事呢
厦港街道隶属厦门市思明区,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老城区,南到演武大桥,北靠万石植物园五老峰,东部毗邻千年古刹南普陀和百年名校厦门大学。西望海上花园鼓浪屿。
关于厦港一枝花,网友还有一段恶搞自嘲:你只看到我雷人的外表,却忽略了我穿着的新潮;
你有你的平淡,我有我的妖娆;
你否定我的品味,我征服你的眼神;
你嘲笑我逆天而行重口味,我可怜你平淡乏味,总是跟随;
做厦门潮人,注定是痛苦的旅程,难免路上充满异样的目光,但那又怎样?
更有好事的网友,在网上评选“中国丑女榜”,而这位厦门的厦港一枝花“光荣”入榜,而且高居第4位!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如今在厦港街道,焦点人物“厦门一枝花”有点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味道。
网上对厦港一枝花的吐槽真伪不得而知,而其夸张的穿着打扮倒是实锤,有一个小细节是她说的是当地方言闽南话。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也许那就是她的世界,她的生活方式,就像网友说的,自己开心就好。
③ 厦门鼓浪屿三大名人
第一位:陈嘉庚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是着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今厦门市集美区)。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陈嘉庚对于文化事业,也是积极支持。他支援了范长江、夏衍等人主办的"国际新闻社"和《华商报》等,还汇款支持邹韬奋复办《大众生活》周刊。
第二位:马约翰
马约翰(1882—1966),我国着名的体育家,在体育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博得了人们的尊敬。他自己终生坚持体育锻炼,身体非常健康,年逾80,鹤发童颜,仍生气勃勃地工作,被誉为“提倡体育运动的活榜样”;他毕生在一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工作了52年,而且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又被称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代表作有:《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
第三位: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④ 厦门名人
我最敬佩的人——张海迪
张海迪是我最敬佩的人,因为,她的事迹让我感动。当我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以后,便被她执着的精神打动了,立志要做一个像张海迪那样的好同志。
张海迪,从小便患有残疾,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医生说,这种高截瘫病人最多活不过27岁,张海迪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但却不甘心庸碌一辈子,她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让人们记住她,张海迪。
张海迪决心学好医术,减轻别人的病痛,她为了学好医术,在小动物身上做实验,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张海迪已经能熟练的掌握医术了。
因为张海迪平常很乐于助人,所以,周围的人有什么困难都找她寻求帮助,又一次,一位老人拿着一瓶进口药,来找她,请她帮忙翻译,但是张海迪也看不懂,她看着这位老人失望的走了,便下决心学好外语。经过她的努力,她的外语已经学得非常好了,她翻译了外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拿着译稿去找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激动地流下了两行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位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这就是张海迪,一位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的姑娘,她一直激励着我们。
⑤ 厦门的名人
近代
着名的科学家苏颂、卢嘉锡,政治家洪朝选、蔡献臣、施琅,军事家陈化成、彭德清,教育家周殿熏、林文庆、王亚南,文学家林鹤年、卢戆章、林语堂,医学家吴瑞甫、林巧稚,爱国华侨实业家叶清池、黄奕住、陈嘉庚、陈六使,体育家马约翰,文化名人林尔嘉、邱菽园、王人骥、李禧等等,也有清初海盗蔡牵、鸦片大王叶清和、地方军阀叶定国等历史人物
市政府
市 长: 刘赐贵
副市长: 丁国炎 詹沧洲 潘世建 黄菱(女) 叶重耕 裴金佳
秘书长:许明耀
古代
香山县(中山)古代名人录,以汉、唐、宋、明、清5个朝代之科举文武进士出身为主,全部在旧志中有传或记载。其中汉朝陈临、唐朝郑愚,是立县前之名人,故选入之。宋朝梁杞、陈天觉乃立县之功臣,马南宝乃宋亡殉国之重臣,今再立传。此外,元朝由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香山县士子参加该朝科举考试者不多,遍查《香山县志》,未有中进士者记载其中。故本志仅从明、清两朝共125名文武进士中(个别非进士出身)选47名官职较高、着作较多、名气较大者,列入古代名人录。
陈临 字子然,香山人。汉顺帝永建年间,郡举孝廉,先任苍梧太守,汉献帝建安年间,召聘为廷尉(掌刑狱、即司法官),卒年未详。
郑愚 香山人。唐开成二年(837年),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尚书郎,改桂管观察使、岭南西道节度使,命授邕州刺使兼御史大夫。僖宗中和初年(881年),命出镇南海,后召拜尚书左仆射(尚书省的副职),中和四年病故任内。
周尚文 字质善,神涌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黄瑜 字廷美,县城人。明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举人。天顺初年(1457年),帝颁诏求直言,瑜应诏上疏六事。成化五年(1469年)授长乐县知县。以年迈告老归会城番山下,手植槐树两株,自称“双槐老人”,学者称“双槐先生”。卒年73岁。遗着有《应诏六疏事》、《书传旁通》10卷、《双槐文集》10卷、《双槐岁抄》10卷等。
黄� 字世美,黄梁都(今属斗门县)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广西佥事,改任江西佥事,上荐升副使;兵备柳庆,南宁兼分巡右江道,到任不久病故。
黄经 字子常,石岐南门麻洲人。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举人。任霑益州同知,旋任教职,得泗州学正。辞官回里,撰纂《香山县志》、《滇阳第一州志》、《淮泗一览》、《小学节条》,作有诗文千余首。
黄畿 字宗大,县城人。幼年精通秋春二经,其撰文章涤弃陈词滥语,竞试不逮,愤收拾书卷,以侍奉亲老,绝求仕之志,归隐居于罗浮山之山巅。潜心研习《大易》、《中庸》。其文章为省内佼佼者。书云:“盖粤人着书之精奥者以畿为最。”世称“粤洲先生”。正德八年(1513年)陪子佐赴京应试,染疾不治,卒于途中,卒年49岁。嘉靖四年(1525年)以子佐贵,谥“文林郎”,追封翰林院编修。着有《粤洲集》、《皇极经世书传》8卷、《三五元书》25卷、《删正黄庭经》等。
黄佐 字才伯,号泰泉,县城人。正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科进士,廷试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有司请修《广州志》。以翰林外调,除江西佥事,旋任广西学官。因母病辞官归家。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不久,晋侍读掌南京翰林院,擢南京国子祭酒,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后致仕归里筑室于禺山之阳,潜心研习孔孟之道,是岭南着名学者,世称“泰泉先生”。终年77年。其着作凡39种,数百卷外,还纂《广东通志》70卷、《广西通志》60卷、《广州府志》70卷等。
何派行 字应充,小榄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旋调福建太平府知府。嘉靖四十年入京觐见皇帝,晋陕西行太仆寺少卿;万历十七年(1589年)转本寺正卿。致仕归家,终年未详。
⑥ 厦门的名人有哪些
北宋宰相、着名政治家、伟大的科学家——苏颂
爱国将领——陈化成
民族英雄——郑成功
爱国华侨——陈嘉庚、陈敬贤
卓越的人民医学家、着名妇产科大夫——林巧稚
着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蔡启瑞
当代朦胧诗女诗人舒婷
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
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
着名音乐指挥家郑小瑛
着名音乐家殷承宗、许斐平
民间工艺大师沈锦丽
鱼骨艺术家林翰冰
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