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厦门后溪现在还有吗
有。截止2022年10月9日厦门后溪镇仍存在,位于集美区北部,镇域面积----110平方千米(含第二农场、坂头林场和天马华侨农场)。
‘贰’ 后溪的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
后溪镇位于集美区东北部,东与侨英街道相连接,西与坂头林场和厦门市第二农场相邻,西南与灌口镇接壤,北面以天马山、大帽山、岩内山与同安为界,南临园博园、杏林湾,是集美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溪镇区面积44.1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3个“村改居”社区,常住人口32226人,流动人口21709人。
后溪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地灵物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辖区内白虎岩地势壮观险要,奇石林立;千年古驿道苎溪桥,功表史册;皇帝井、黄渡庵、圣果院、寿石岩留下古老的传说;南宋碗窑古窑址、清朝施琅所修建的城内城,都记载着后溪的文明。
后溪重文兴教,古时开设圣果院书院、南峰书院、朱熹书院分院等,养育了许多文人及现代建设者。着名朦胧诗人汪国真、新加坡第一位民选总统王鼎长先生的祖籍都是在后溪镇。
后溪也是闽南着名的侨乡之一。全镇旅居海外华侨2293户,分布在新、马、泰等18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洐山华侨联谊会、英村华侨联谊会一直以来与海外华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将家乡的变化、进步及时传达给海外乡亲。
改革开放以来,后溪镇秉承先人遗风,以能贸善贾、勤业拼搏和诚实守信精神,致力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特别是跨入21世纪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宏伟蓝图的制定,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后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历史的机缘注定后溪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2年,为积极响应省委关于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委关于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集美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构筑“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三大发展平台的重大战略部署,后溪镇提出“项目带动、分片开发、打造品牌、创出特色”的发展思路,明确“退一强二壮三”的产业发展原则。至此,后溪进入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发展期,经济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辖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5年,根据集美区拓展工业区发展空间的需求,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亿元的集美工业集中区后溪工业组团应运而生。经过近5年的努力,后溪工业组团已经成为集美区机械、电子、轻纺等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成为集美乃至厦门工业增长的新亮点。同时,由于工业组团的崛起,后溪的工业发展有了历史性突破。工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亿元,增加近11倍;地方财政收入由3003年的532万到2008年突破亿元。
2010年4月,福厦高铁的正式通车,总用地规模551.36公顷、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厦门(北)站正式启用,后溪正式迎来“高铁时代”。依托北站铁路枢纽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新站营运中心、圣果院商业中心、海西汽车城等多个大手笔项目相聚开工,片区市政配套、水电供应、邮电金融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相继完善,一个以交通枢纽为定位,以物流、综合服务和生活居住为主体功能的综合型新城区呼之欲出。
2010年9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搬迁至后溪文教区并正式启用。目前,文教区入驻院校将达8所,在校师生数将达10万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高校群。这些高等院校与辖区内的中小学和中专院校一起,构成后溪镇完善的教育网络,在提升后溪镇城市品味的同时,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产学研相结合、相促进的良好基础。
古老沃土孕育亮丽新城,美丽画卷正以立体的姿态呈现。在海西建设的大潮中,在厦门发挥“两个先行”作用的背景下,后溪正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加快城市化建设。三个平台兼备,产业布局合理,后溪向着现代工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互动发展的新城区大步迈进。随着厦门城市的不断扩大,后溪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配套完善的投资环境、积蓄已久的强劲潜力,将使之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