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什么时候开始通自来水
扩展阅读
深圳学位申请怎么提高 2024-12-24 10:56:43
杭州机场到义乌多少钱 2024-12-24 10:36:49

厦门什么时候开始通自来水

发布时间: 2024-11-15 11:50:21

‘壹’ 厦门二次供水设备价格

成套的供水设备是由智能变频控制柜、水泵机组、稳压罐、稳流罐、压力传感器、各阀门管件等组成,箱式供水设备还包括不锈钢水箱、自洁器等,可选配置还包括防倒流装置、远程监控系统等。这几年的二次供水设施都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运用水箱式二次供水设备的都是早期的。对于水箱式设备,由于各地二次供水条例规定不同,厦门二次供水设备价格,其清洗频率也不一样,厦门二次供水设备价格。综合各地对于二次供水管理的规定,厦门二次供水设备价格,二次供水水箱清洗以半年一次为多,至少每一年要清洗一次。
二次供水水箱更换哪里有?厦门二次供水设备价格
二次供水不锈钢水箱作为储存生活用水的二次设备,只能装生活用水(消防用水),不能装盐酸、或酸性、碱性含量较大的液体。水箱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将其他笨重设备放置在水箱顶部,不要用硬物随意敲打或图画水箱版面及管件,有问题要预先通知厂家技术维修人员,维修焊接人员,要求是专门从事氩弧焊接工作的专业人员,维修时要把水放掉。维护人员每月定时观察水箱内、外部主件及配件使用情况,有问题及时向厂家反馈。水箱入孔盖不要经常或者随意打开,避免水质受二次污染,水箱每年定时清洗、消毒1-2次。厦门二次供水安装高楼二次供水设备是如何安装的?
厦门诚煜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全自动油水分离设备、污水提升装置、不锈钢水箱及二次供水泵房安装与改造工程,产品应用于高楼公寓、工厂、校园、医院、酒店、别墅及其它各个领域。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以IS09001质量体系为标准,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有一批经验丰富、焊接水平经验丰富的焊接技师和设计团队,为客户提供生产、设计、施工及售后维修等各个方位服务。专业的施工团队,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用户无后顾之忧。
不锈钢保温水箱由高水箱、存水箱和低水箱三部分构成。高水箱内设有机械控制的润水器、冲水阀和泄水阀以及电极浮子开关,润水器和冲水阀的阀座分别与设置在存水箱内的三通冲水管连接,泄水阀开启,高水箱与存水箱连通;低水箱内设置杠杆式浮子开关,浮子阀芯开启,存水箱与低水箱连通;低水箱内还设有潜水泵、过滤器和排污管,潜水泵出水管口位于高水箱内,潜水泵的关闭经过高水箱内的电极浮子开关控制。选用中水箱可节约大量的可供饮用的洁净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水箱可以与现有各种类型的便器配套使用。对于用水量大的旅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均可都可以安装使用。福建二次供水安装公司哪家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在增加,小区高层建筑也是越来越多,小区用水量也随着加大,但是市政管网压力有限,只能满足六层以下居民用水,高层则需二次加压供水。那么为保证高层小区居民供水稳定、可靠,选择合适的二次供水设备厂家很重要。管网末端自来水压力不能保证给末端用户供水,这时需要在当地修建蓄水池和水泵,对自来水进行加压,由于自来水在水厂已经加压过一次,因此这种方式又叫二次加压,也就是二次供水。二次供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选择不当,可能会造成水质不达标或者维护成本高等!二次供水水箱是什么水箱?厦门二次供水安装
厦门二次供水改造哪里有?厦门二次供水设备价格
二次供水设备的应用范围有:1、城乡居民生活供水,如无负压供水设备,广用于各城乡的楼宇、生活小区供水,为广大的住户提供更纯净、更好的饮用水,既保证了居民用水可靠,又节约了能耗,节省了费用开支。2、大型宾馆、酒店、等商业供水,3、工业供水,如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广用各类工业用水,可利用不锈钢水箱储存大量水源,停电不停水,成套集成装置,全自动运行,可减少人工管理费用。5、旧供水系统的改造,如今,很多的多层楼宇及部分高层楼宇,都是运用了上行下给的水池二次供水,住户长期受到水质的二次污染、水漏耗大及水压不足等麻烦。
厦门二次供水设备价格
厦门诚煜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全自动油水分离设备、污水提升装置、不锈钢水箱、水泵及二次供水泵房安装与改造工程、锈钢生活水箱,全自动污水提升设备,餐厨垃圾生化一体机、地餐饮废水隔油装置,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密闭式污水提升设备......的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厦门诚煜机电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创新的专业研发团队,以高度的专注和执着为客户提供全自动油水分离设备,污水提升装置,不锈钢水箱,水泵。厦门诚煜机电始终以本分踏实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影响并带动团队取得成功。厦门诚煜机电始终关注机械及行业设备行业。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价值,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贰’ 2020厦门水费收费标准

厦门自来水价格共分为三种类别,一是民用水价格,包括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单位用水、部队和社会团体用水、学校用水、医疗单位用水、社会福利保障业用水和公共设施服务及社会服务用水;二是特种行业用水价格,包括桑拿、洗车、足浴、纯净水业用水;三是其他行业用水价格,除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外的所有用水。

2020厦门用水收费标准(用水价格=自来水费+污水处理费)

一、民用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单位用水、部队和社会团体用水、学校用水、医疗单位用水、社会福利保障业用水和公共设施服务及社会服务用水)

1、居民生活用水价格

按照满足不同用水需求,将居民用水量及价格分为三档:

第一档,月用水量18吨(含)以下的,销售价格为3.20元/吨(其中,自来水费2.20元/吨,污水处理费1元/吨)。

第二档,月用水量18吨以上至40吨(含)部分,销售价格为4.30元/吨(其中,自来水费3.30元/吨,污水处理费1元/吨)。

第三档,月用水量40吨以上的,销售价格为7.60元/吨(其中,自来水费6.60元/吨,污水处理费1元/吨)。

2、除居民生活用水以外的民用水价格

行政事业单位、部队和社会团体、学校、医疗单位、社会福利保障业和公共设施服务及社会服务的用水价格为3.20元/吨(其中,自来水费2.20元/吨,污水处理费为1元/吨)。

二、特种行业用水价格(桑拿、洗车、足浴、纯净水业用水)

特种行业用水价格:8.80元/吨(其中,自来水费7.00元/吨,污水处理费为1.80元/吨)。

三、其他行业用水价格(除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外的所有用水)

其他行业用水价格:4.10元/吨(其中,自来水费2.60元/吨,污水处理费为1.50元/吨)。

2020厦门水费查询方法

一、登录厦门水务集团网站查询。

二、关注微信公众号,厦门水务963003查询。

三、拨打963030热线查询。

四、在水务集团各营业厅柜台查询。

2020厦门水费缴费方法

一、居民用户

1、水务营业大厅缴交:可自行到水务营业大厅现金及POS刷卡缴交水费。

2、一卡通委托代扣:用户可通过银行办理一卡通委托代扣水费(平安银行除外)。

3、高清互动电视缴交:目前开通高清电视的用户,即可进入便民缴费专区缴交水费。

4、互联网缴交:登录光大银行官网、建设银行官网、银联在线、京东、支付宝、财付通、苏宁易购、翼支付等网站,即可完成网上缴费。

5、手机支付:在手机上下载银联手机支付、支付宝、微信、苏宁易购、翼支付、财付通、瑶瑶缴费等手机客户端,即可在手机上直接缴纳税费。

6、社区便民缴费网点:银联便民支付点、邮政便民服务站、邮政电子化支局。

7、银行自助终端缴交:建行、邮政、交行、民生银行自助终端缴交。

二、单位用户可办理银行小额结算、银行转账或到水务营业大厅现金缴交水费。

三、机关事业单位可办理公务卡委托代扣水费。

‘叁’ 厦门供水点

18号到22号厦门市区要降压供水,岛内可能多处停水!!
18日23时~22日23时厦门岛将实行降压供水
由于原水供水干管迁改施工,9月18日23时到9月22日23时,厦门岛内自来水日供应量将减少近一半,岛内将被迫实行降压供水。届时,全岛将出现水量不足、用水不便的状况,部分地势或楼层较高的居民用户家中将会停水。
为确保福厦铁路11月底顺利通车,按照省、市铁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水务集团将从9月18日晚开始对位于杏林、灌口、东孚、漳州角美等处原水干管进行迁改。施工期间,供水干管需要停水进行接通施工。接通期间岛内自来水日供应量将减少20万吨(目前岛内的自来水日供应总量为51万吨),岛内必须实行降压供水,将造成水压大幅下降。预计此次供水干管开始接通至完全恢复供水时间需96小时。
为了将影响降至最低,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市政园林局和厦门水务集团一方面全力组织施工,力争缩短降压供水时间,一方面制定了降压供水应急方案,采取临时供水措施,保障城市生活用水。
依据城市供水应急预案优先顺序,水务集团将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医院、学校及重要党政机关供水,并停止对工业、基建、一般商业、特种行业(洗车、桑拿、足浴、游泳馆)等用户的供水。
降压供水期间,相关部门将紧急调度全市的环卫洒水车、道路绿化水车和部分消防车,在岛内设26个水车取水点;同时,岛内部分消防栓水龙头也将作为临时放水点,为高地范围内的居民、医院、部队、学校、重要党政机关不间断供水。岛内10个二次供水加压泵站也将于19日至22日的每天18:00-21:00开机加压供水,保障周边小区用水。
岛内两个区政府及相关执法部门和街道、居委会及物业小区将配合水务集团,对限水单位进行关阀监管,防止用户私自打开阀门。
水务集团请相关单位和广大市民给予大力支持和谅解,提前做好储水准备,配合降压停水工作。建议岛内居民在17日、18日提前做好储水准备,利用家中的洗衣机、浴缸、浴盆等容器储水,配合降压停水工作。

应急运行的二次供水加压泵站(19日至22日的每天18:00-21:00开机):
金鸡亭泵站
坑内路泵站
不见天泵站
东渡泵站
仙阁里泵站
岳阳泵站
思明软件园泵站
高科技泵站
瑞景泵站
南山泵站

市政消防水龙头临时取水点:
仙岳路仙阁里208号之15“向阳坊”面包店边消防栓
东渡双狮山路25--27号边消防栓
仙岳路365号“老梁烧烤"店边
和旭路47号店面对面消防栓(原和旭路公交总站边)
和通里50--56号边滨海森林小区大门对面消防栓
龙山南路8号(部队门口)消防栓
龙山南路与龙山东路交叉口(龙山南路220号益民商场外)消防栓
凤头社
文曾路171-199号文屏山庄一期大门口往怪坡方向30米
龙虎山路796号-千百乐火锅城
万寿路93号(外口公寓下)
万寿路铁道口(太子山庄外)
虎园路4号(海城宾馆外)
定安路60号
钓仔路与泰山路交叉口
思明南路288号对面(鸿山公园)外
思明南路303号(思明城建局)外
永福宫巷与巡司顶巷交叉口
镇海路12号之八(海景酒店)外
博士山庄门口
兴隆路73号门口
殿前六组幕青宫戏台边
高殿一号路神山公寓路口
悦华路163-193号门前(厦门商业银行门口)

运水车取水点
兴隆路塘边清洁楼门口
殿前一队队部楼下
神山部队(旅部)大门口
禹洲新村大门口
南山路532号(半山豪园大门口)
莲前西路503号“卧龙小城”外、建设银行边
卧龙路公路局门口
镇海路海军司令部大门口
西林东里153号--209号 (云顶花园大门口)
曾厝安厦大学生公寓门口
曾厝安厦大学生公寓大门内(3个点)
石泉路7号之二鸿泉大厦
兴华路19号(警备区司令部门口)
万寿路98号(思明第二实验小学门口)
坑内路58号(坑内社区服务站)
圆山北路59号
圆山北里50号
警备区医院73322部队门口
金尚路32-46号(金尚路东侧三辉汽车业门口)
高林居住区金安社区居委会门口(环岛干道东侧与五林路北侧交叉口)
洪山柄公路管理站旁(莲前西路莲前街道旁进)
嘉盛豪园幼儿园门口 (洪山柄安置房对面嘉盛豪园8号门口)
莲前西路北侧县黄路西侧 (嘉盛豪园一组团门口)
塔埔小区西侧大门门口(塔埔东里下堡12号与塔埔8号中间)
环岛干道东侧观音山音乐学校门口
嘉禾路东侧佳馨美墅旁塘边公交车站边

‘肆’ 急!!介绍78年的厦门和08年的厦门发展史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特区建设以来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系列分析之一
1981年10月15日,厦门湖里丘陵上建设者的一声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厦门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实验田和排头兵,享有计划单列、地方立法权和副省级行政级别并实行特殊政策的经济特区。特区建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任市党政领导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创新,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品质显着提高,相继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等称号,昔日落后的、封闭式的海防前线小城已经建成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着增强,速度效益协调发展
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发展作为解决前进中各种问题的关键,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快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保持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实现了速度和结构、效益、质量相统一,协调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在最近的两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厦门市综合排名均位居国内城市第九。
经济总量迅速壮大,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市生产总值(GDP)从1981年的7.4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160亿元(预计),GDP在2005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8%,其中,只有1981年、1983年和1985年三年增长速度是个位数,其余各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厦门市生产总值增长率长期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在福建省九地市中,总量虽然仍排在福州市和泉州市之后列第三位,但年平均增长速度居首位。全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八五”时期,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4.9%,比其他几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增长速度均高出近10个百分点。经过“八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九五”、“十五”以来,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见下图)。按常住人口计算,2005年厦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44737元,已突破5000美元,达5459美元。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厦门市自身的资源拥有量不足,资源对外依赖性强。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降低能耗水平,2005年厦门市每万元生产总值(GDP)综合能耗0.65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GDP)耗电893.8千瓦小时,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54吨标准煤,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9.1%、77.6%和37.2%。每度工业用电实现工业总产值37.69元,比1981年增加32.52元,每立方米工业用水实现工业总产值2608元,比1981年增加2555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6562万元、创造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大中型城市中也都处于领先的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推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进入稳定增长期,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153万人,常住人口22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比1981年下降了12.8个千分点。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建设,2005年末,城市环保投资指数达2.49%;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4分贝;全市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58,空气质量优级率为38.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9.5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48%;城市工业废水排放和汽车尾气的达标率分别为95.3%、82.46%;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90.48%;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11.79%。
经济运行质量良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特区建设以来,厦门财政收入伴随着经济增长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同步甚至更高。全市财政收入总量不断扩大,在2001年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后,2005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又实现“百亿元双突破”,仅用4年的时间财政总收入再实现了百亿元的翻番。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81年的1.9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68.69亿元(预计),增长139.8倍,年平均增长21.3%。地方级财政实力较强。2006年地方级财政预计收入实现139.2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1.8%,在福建省九地市中总量和增幅均位居第一。财政投向重点突出。在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了社会保障、科技和教育、农业和农村等重点项目对财政资金的需求。2005年全市财政支出127.72亿元,比1981年增长206倍,年平均增长24.9%。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带动作用突出
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以培植经济增长点和生财点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创汇型工业,培育新兴产业,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第一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三次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2.2%、21.7%和17.9%,三次产业结构由1981年的26.5:51.6:21.9调整为2005年的2.1∶54.9∶43.0。
农业结构调整,岛外投资力度加大,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特区建设以来,厦门致力于创新“三农”工作机制,从“规划、项目、投入、政策”四个方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区划调整,优化统筹了区域资源,形成岛内两区岛外四区的格局。
创新工作机制,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致力于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2005年全市23家农业龙头企业中,7家是国家级别的,如银鹭和惠尔康。23家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全市定单农业14.6万亩,当地农民从中获得收入10.1亿元。新建5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无公害农业基地,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9200人,1.8万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9%,全市农村1.5万户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农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231.63亿元,比1981年增长69倍,年平均增长19.38%。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厦门市农民纯收入和增长幅度均居全省第一,预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53元,比1981年增长25倍,年平均增长13.9%。
加大岛外投资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拉开序幕。2005年,岛外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0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历史性地超过50%,长期以来岛内与岛外发展不平衡、不对称的格局被打破。围绕岛外重点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加快农村两化步伐,火炬高新区扩建、同安工业集中区和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等项目建设进展快速,近两年来,夏新电子、厦门烟厂、厦工机械、古龙调味品等一大批岛内原有的工业大企业相继搬迁岛外,工业布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安、翔安成为最具潜力的工业发展区,至2005年底,岛外工业产值比重已与岛内相当。与工业区开发相配套,实施“金包银”工程,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从而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至2005年末,厦门市在全省率先实现通行政村道路硬化,行政村客运通达率81%,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75%,有线电视入户率52%,开通了覆盖12万户农户的农村信息服务网;完成92个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项目,整合56所学校;建立、完善了市、区、镇、村四级动物疫病防范网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完成西海域、员当湖等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开展裸露山体复绿工程,林业生态体系日臻完善。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带动作用突出。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充分利用了经济特区的政策并发挥自身海湾型城市的地理优势,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其中工业发展快速,带动作用凸显,预计2006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430亿元,比1981年增长218.21倍,年平均增长24.1%。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9.12亿元,比1981年增长147.2倍,年平均增长23.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8%,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5%,直接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厦门市工业总产值在2002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111.5亿元,在2005年又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工业的第一个1000亿元产值用了近20年时间,第二个1000亿元增量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5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49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44家,共完成工业产值1678.7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2.8%;年产值超十亿元的工业企业有29家,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家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工业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2029.1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7%。
工业外向度进一步提高。特区建设以来,外商投资纷纷涌入,1982年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新加坡印华地砖厂”,1985年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三德兴公司”,厦门工业引进外资由以港澳台中小企业、项目为主逐步过度到了以引进跨国公司、大企业、大项目,引进核心技术为主,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层次。2005年,全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产值1652.8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7%,比1981年提高了77.4个百分点。
以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行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聚集程度较高,对城市经济发展形成了突出的贡献。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工业三大支柱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拥有了以计算机、手机为主导的投资类电子产品,以彩电、汽车音响、DVD为主导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以电容器、光电器件等为主导的基础元器件电子产品;拥有了厦工装载机、金龙客车等一批在国际、国内占有竞争优势的重点产品;橡胶制品、精细化工已具相当规模,翔鹭石化PTA、金达威维生素产量全国第一。2005全市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538.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2%。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领先增长,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特区建设以来,在继续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光电子、软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厦门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通过高新产业带动整体工业上一个新的水平。2005年全市产值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有8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77.1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8.0%。在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8个分项竞争力分析中,厦门的创新环境竞争力和企业本体竞争力分列内地城市第二名和第五名。
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形成强有力的拉动,带动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房地产和社会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第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充分发挥“以港兴市”战略,形成海陆空港联动优势。厦门得天独厚,拥有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曾是我国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特区建设以来,在“以港立市”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依托厦门湾组合港和高崎国际机场,逐步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海运、公路、铁路、民航为骨干,各大客货运输场站为枢纽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2005年厦门港口管理局正式成立,将厦门湾内的漳州后石、石码两港区和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招银港区与厦门港合并,管辖围绕厦门湾而建的所有港口和码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厦门港已成为国家一类港口,全港现有泊位74个,其中集装箱专用码头12个,是全国七大集装箱干线港之一,我国第四个可接待第六代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港口;厦门空港成为国内十大机场之一、第四大口岸机场,是连接东南亚及日、韩的重要航空枢纽,通航城市已达到74个,邮件航班实现了辐射全国的邮件交换,被国家邮政总局列为全国五大枢纽港之一;厦门站已成为华东地区的铁路大站,铁路运输通过电气化的鹰厦铁路与全国铁路网连接,海铁联运战略开始起步,与南昌、赣州实现了跨省海铁联运,有效拓宽“西进”腹地;厦门邮电通讯已形成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字数据、图文传输等现代化通信网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厦门港口货物吞吐量4770.75万吨,全港集装箱吞吐量334.29万标箱,居世界第24位;空港旅客吞吐量628.57万人次,空港货邮吞吐量15.9万吨;铁路货物到发总量933.56万吨;公路货运量1939.7万吨;全市市话(含小灵通)年末到达数187.79万部,移动电话年末到达数168.65万部,电信宽带用户总数达22万户。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比1981年增长64.4倍,年平均增长19%。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处于城市区域扩张过程中,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大量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标志性建筑不断涌现,现代化新区层出不穷,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开放房屋二级市场、改变土地交易方式等措施的实施,特别是随着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启动,促使房地产业的发展迈出了更大的步伐。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以及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活跃、居民对住房需求的进一步扩张,厦门市房地产市场步入繁荣时期,投资规模平稳增长,商品房市场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一样交易火爆,市场价格飙升,销售面积持续大幅增长。2005年,全市房地产业完成投资额114.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8.4%,其中商品房住宅投资83.33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达319.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285.1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36.36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111.6亿元;商品房销售总平均价格达5503元/平方米,其中居住用房平均价格4744元/平方米。2005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比1981年增长156.9倍,年平均增长23.5%。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围绕把厦门建成购物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中心的目标,积极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厦门市先后引进了好又多、新华都、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百安居、天虹商场等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以及国美电器、苏宁电器、永乐电器等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连锁经营快速发展,零售业态日趋多样化,并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地加快,不断调整商业网点布局,从原来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山路至厦港一带的老城区向新区扩展,已初步形成“二路(中山路、禾祥西路)三圈(中山商圈、火车站莲坂商圈、江头商圈)”为中心的商业新格局,城市商业作为中心城市辐射力大为提升。在外就餐逐渐成为时尚,黄则和、好清香传统小吃得到恢复挖掘;麦当劳、肯得基等洋快餐入驻厦门,规模呈快速扩张之势;我家咖啡、豪客来等连锁咖啡快餐厅兴起并逐步向外扩张;悦华酒店、宝龙大酒店等星级宾馆餐厅以其优美就餐环境、精致新颖菜肴及良好服务吸引大量游客;牡丹大酒楼、舒友海鲜大酒楼等中式餐饮企业靠其优良服务和优质菜肴赢得大量顾客,全国各种菜系纷纷进入厦门,相互竞争,蓬勃发展。预计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亿元,比1981年增长106.6倍,年平均增长20.6%。2005年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0.0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1.1%,比1981年提高7.3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比1981年增长27.4倍,年平均增长15%;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比1981年增长90倍,年平均增长20.7%。
金融市场不断壮大。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法人与非法人金融机构并举,市政府金融办协调,人民银行、银监、保监、证监共同监管,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金融领域机构较齐全、运行较稳健的金融体系。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商业银行11家,政策性银行2家,外资银行商业11家,代表处3家,邮政储汇局1家,拥有各类银行网点360多个,从业人员1.3万人,全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63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13亿元;保险市场主体14家,保险中介机构19家,保险从业人员0.72万人,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3.31亿元,全市保险深度2.3%,保险密度1478元;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23家,全年证券交易额571.5亿元,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5家,股本总额50.25亿元,总市值226.14亿元;法人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4家,期货合约年交易额598.68亿元。2005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比1981年增长53.1倍,年平均增长18.1%。
会展业、国际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加大扶持会展业发展的力度,厦门已经成为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会展城市。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认为,厦门会展竞争力居全国第7位,会展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0位,这是许多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所不及的。除“投洽会”和“台交会”等金牌展会外,厦门礼品展、石材展、食博会、体博会、医博会等专业展览稳步发展,展会的影响、规模和效益逐步扩大,品牌展会的培育初见成效。2005年,厦门市举办各类展览、展销活动45场,展览面积42.4万平方米。特区建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市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也不断完善,逐步提升鼓浪屿、万石山、白鹭洲和环岛路等传统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五缘湾、天竺山、大帽山、莲花山、北辰山、大嶝岛等特色旅游资源,推进与周边城市旅游资源共享和旅游互动,大力发展度假旅游,重点开发滨海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生态旅游和节庆旅游等旅游项目,旅游业发展日益加快。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星级酒店61家,其中三星及以上级酒店38家,悦华酒店、宝龙大酒店跃居五星级;全年共接待过夜境外游客72.31万人次,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中排名第11位,其中外国人40.2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2.08万人次,旅游创汇5.52亿美元。
三、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针对厦门过去地处海防前线,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的状况,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广开财路,积极引进各方资金,加快以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电力、燃气、水等市政基础设施为框架的城市建设步伐。1981~2006年,全市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4.67亿元,年平均增长26.2%,每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生产总值2.47万元。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投资提高最快、拉力最强,2005年投资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1.6%,直接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
拓宽融资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特区建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已经发展到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及外国政府贷款、发行股票债券、转让经营权等多种融资方式并举的多元化筹融资模式,全市投资主体自我积累能力和融资能力不断加强。2005年,全市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总额为540.48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62.34亿元,占全部资金来源比重的11.5%,比1981年减少23.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159.83亿元,占29.6%,比1981年减少10.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22.91亿元,占4.2%;自筹资金151.03亿元,占27.9%;其他资金144.35亿元,占26.8%。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解决了困扰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滞后问题。1981~2005年,全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40.6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8%。完成《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发展格局更加合理,按“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的城市格局,向岛外海湾地区加快拓展新城区,开工建设五缘湾片区、翔安新城片区,加快推进黄厝片区、厦港片区、观音山商务集中区前期工作,200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26.5平方公里。加强对外连接,加快连接岛内外以及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完成城市间快速路网、岛内城市交通主次干网建设,先后完成了鹰厦铁路电气化改造,建成了厦门大桥、海沧大桥、石鼓山立交桥、钟鼓山隧道、仙岳山隧道,对厦禾路、仙岳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完成了同集路、集灌路等高等级公路建设及厦漳、厦泉高速公路建设,高标准建成了环岛路,完成国道319线、324线拓宽改造,启动了翔安隧道、杏林大桥、福厦、龙厦、厦深铁路等工程的建设,逐步缩短厦门与周边城市和内陆腹地的通达时间,形成了以厦门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促进了以厦门为开放窗口和国际经贸合作主通道的闽西南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闽粤赣相邻十三地市经济协作圈的广泛经济合作交流,由此大大增强了厦门的中心城市辐射功能。2005年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比1981年增加756.6公里,城市道路总面积增加1463.8万平方米。厦门城市建设基本实现了“居者有其屋”以及城区“步行500米有绿地、步行15分钟到公园”的目标。2005年末,全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1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3.57平方米,拥有公园37个、面积达896.96公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3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46.36平方米;各类公交营运车辆共计2610辆,运营线路网长度达3013.6公里,出租车3646辆,轮渡客运船只14艘,公交方便程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到。
工业集中区建设进展顺利,工业产业布局趋向合理。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围绕建设海湾型城市蓝图,调整行政区划,强化产业布局,对岛外原有40多个工业小区进行整合,把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着名品牌、有较强市场占有率和生产经营实力的大企业培育成为龙头大项目引入工业园区,进行产业链招商,形成产业集群和族群。目前已经形成海沧新阳、集美机电、同安轻工食品、同集工业集中区、火炬(翔安)产业区等14个工业集中区,工业产业布局趋向合理,工业企业从岛内向岛外迁移取得成效,逐步向工业园区聚集,企业集聚效应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