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会福州,为什么“很不福建”
福州市平潭岛仙人井。 摄影/李艺爽
外省人对福建的认知 ,大约是从两件事开始的:一是《春晚》小品中演绎的福建普通话, 将“福建人”说成“胡建人” ;二是 广东人吃福建人 的那个梗。
然而,对于福建的省会 福州 ,多数人没有清晰的认知:同省的 厦门 是以文艺、浪漫着称的网红;靠近内地的 武夷山 以“大红袍”享誉全国。
福州市平潭县澳前客运码头,一半是黄沙,一半是碧海。摄影/李艺爽
距北京1888公里的“福州” ,就像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鱼丸、佛跳墙 是福州风物, 林则徐、严复、林徽因、冰心 是福州名士。
这些,也只是 11968平方公里“大福州” 的冰山一角。
人们常用“兵家必争之地”形容一个地方的重要。然而,贵为福建省会, 福州却有一个反向绰号:兵家不争之地。
兵家不争可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从战略上说,自然条件恶劣,本身无太多利用价值;二是说某地虽然值得一争,但占领后缺乏资源腹地,也难以守住。
福州属于第二种。
福州云上鼓岭。摄影/邱军
她处于中国大陆正东南,北接江南所在的 长江流域 ,南连岭南所在的 珠江流域 ,不能说不重要。但是, 特殊的地形让福州以及她所在的福建,变成了一个奇妙的存在。
中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福建被划入 东部“最矮”的第三级阶梯 ,这就给人造成了巨大的误会: 那里应该很平吧?
鼓岭。摄影/邱军
看一眼中国地形图,我们才会发现真相: 天哪,福建竟然有这么多山? 从浙江东南部到广东东北部,形成了一道明显的凸起, 地理上称为“浙闽丘陵”, 而山体最密集、起伏最崎岖、地形最破碎的区域大体就是 福建省的范围 。
“有福之州”在哪里?制图/伍攀
熟悉中国地理面貌的 金庸先生将《笑傲江湖》开篇放在福州 , 青城派的四川汉子来到福州,都被崎岖的山路累坏了 ,可见“闽道”之难,甚至不亚于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
跨越福州多个公园的“福道”。图/视觉中国
在福建这个 “山地王国” ,福州算是一个被上天偏爱的地方。
福建最大的河流 闽江 ,从武夷山脉东麓发源,然后一路贯穿福建,穿山越岭500多公里后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平地, 自然地理上称为“福州盆地”。 这里几乎四面环山,只有东侧留有一道窄窄的大门,作为闽江入海的通道。
福州城区,位于 “聚宝盆”中。制图/伍攀
这个弥足珍贵的盆地,孕育了福州的城市文明, 福州主城以及长乐、闽侯城区,都位于其中 。福建 历史 上的 闽越地方政权建都的冶城 ,就在今福州城区。福州盆地固然有开发价值,但要抵达这里,需要付出翻山越岭的代价—— 争它,成本太高。
福州城外,青山如屏。图/视觉中国
中原王朝对福建,也不是绝对“不争”, 等到其他地方稳定下来后,汉武帝迅速派卫青主持工作,深入闽越境内,废国设郡,实现了直接对福建地区的管辖。
西汉 解放闽越的战争中,考虑到福建山多路险,并没有从中原发兵,而是 从江浙所在的会稽郡就地征用当地战士 ,结果兵不血刃,很快兵临福州盆地。闽越人也十分配合地发生内斗,部下杀掉 闽越王余善 ,大开城门迎接朝廷军。
福州西南部的五虎山。摄影/陈成才
类似的剧情不断重复上演。 隋朝平定福建, 到福州城下,又双叒叕是以“内斗”、和平解放的剧情结束战争,部下 王国庆杀一把手高智慧,归顺隋朝 。
不争,也就有了另一层含义: 兵临城下,不用争斗,就可以得到。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福建之地,虽有天险,但山多地少,没有粮仓支撑、也没有充足的兵员。
“天府之国”用以形容某地富饶、繁华 。其中,最着名的是 成都平原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 福州也曾赢得过这个称号 。而且,这个“天府之国”不是福州人的自封,而是来自外地来客的描述。
端午节在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的龙舟夜渡。图/视觉中国
明万历年间曾在福建当公务员的 浙江宁波人屠本畯在他的《闽中海错疏》 中说道:
“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
并海而东,与浙通波
遵海而南,与广接壤。”
那么问题来了:福州及周边地区到处都是山, 狭小盆地的生产力远不如中原、关中和巴蜀 ,此“天府之国”到底如何炼成?
闽江入海口,飞鸟在江海之间起起落落,与周边的海岸碧涛一起,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山海之歌”。摄影/冯木波
上天把群山送给福州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关闭通道,首先是河流成为最早的通道—— 福建山多,水也很多,最大的水系闽江在山间造就了一条交通动脉 ,可以从入海口直通武夷山脚下,上游分成 富屯溪、沙溪、建溪 三条源头,其中的建溪水道可通往 浙江、福建、江西交界处 ,然后转到陆路驿道,就可跟中原完成沟通。
闽江及其支流组成的水网贯穿福州城区。图/视觉中国
闽江,就像一位勇敢的英雄,在几乎没有路的山地王国,切割出了交通水网。 沿着闽江水路进入福建, 入海口附近的福州盆地,是最大的一处驿站 ,无疑将是众人入闽后的第一选择。交通和地缘,让福州盆地成为中原移民、文化、风物在福建的最重要落脚点。
福州尤溪洲大桥,是福州二环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摄影/邱军
有了道路,还得有人的推动。 历代中原王朝都重视对福建的开发和沟通。闽道虽难,并没有阻碍人们创业建设的脚步和决心。在历代人民的努力建设下,多山的福建逆势而上,成为 文化昌盛的“海滨邹鲁”、变成了物阜民丰的“天府之国”。
坐落于怡山的福州西禅寺,“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摄影/李艺爽
自公元前202年的冶城 (又称东冶) 始,福州的建城 历史 拉开序幕。此后,这座城先后拥有 冶、候官、闽县、丰州、泉州、闽州 等名称。唐开元十三年,也就是 公元725年 ,因西北有福山, 闽州都督府改名福州都督府,“福州”登上 历史 舞台 。
白塔,因“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而修建。摄影/李艺爽
“不争之地”是相对而言,并不意味着这里没有价值。 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人口增长、文明传播, 坐拥高山险阻的福建,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华丽蜕变。
北宋建立后,福建境内不仅常常迎来外地名士,而且培育出的众多出众的本土人才。 两宋时期,福州一共出了文状元10名,武状元11名,进士2247名。
跨越闽江的福州洪山大桥,是我国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式T型钢构桥。摄影/邱军
内地驿路和水网,让福州成为一处农耕时代的“天府”,而 海陆航线的开辟则让福州变成了一处江海联运的枢纽 。 宋元时期 ,明州 (宁波) 、泉州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港,而福州也是重要的航运中心,而且拥有泉州所没有的通往内地的闽江水路。宋代开始,福州就有发达的造船业, 明代郑和下西洋宝船即是着名的“福州制造”,民间俗称福船。
福州罗星塔是闽江地标,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尽在眼底。摄影/邱军
海船也让大批福州人走出盆地的围城,奔向更广阔的海外。时至今日,海外还分布着 300多万福州籍海外侨胞。
“背山靠海”的闽人,在明清时期遭遇闭关锁国的制约。直到近代国门被迫打开, 福州又与广州、上海、宁波、厦门一起,成为“通商五口”之一。 当时欧洲人笔下,福州是仅次于的广州的商端口:
“福州城中有建筑物覆盖的区域,
面积是宁波的两倍
上海的三倍、厦门的五倍。”
自1845年起, 17个国家先后在福州设领事馆,英、美、法、德等国纷纷在码头一带设立洋行。 至今,仓山区南台岛,从烟台山到码头一带,保存有各国异域风格的建筑群, 堪称福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位于福州仓南的烟台山石厝教堂。摄影/李艺爽
洋人看中的地方,晚清洋务派也看在眼里。 1866年设于马尾的福州船政局,成为集培养近代海军人才和发展民族军事工业的基地。 继而,福州诞生了是 中国近代第一座海军学堂、第一个新式造船厂、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第一支成军的海军舰队、第一艘千吨级舰船、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台探照灯……
俯瞰福州马尾的青州货运码头,此地很早就是着名的港口。图/视觉中国
洋务运动与对外开端口,让福州成为了那个时候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然而, 1884年中法战争的马尾海战 ,让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同时,也让福州城市近代化的成果遭遇灭顶之灾。此时,福建的另一商端口 厦门 ,充分发挥 海岸曲折、深水良港、邻近海外 等优势,在现代化的路上突飞猛进,至今仍是福建第一大海港。
“中国厦门、福建福州” ,表面上这是两座城的较劲, 背后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和而不同 。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塑造福建时,也衍生了 独属于她的方言“闽语”,即俗称福建话。
不过,福建省内部的地貌和水系极其破碎,山脉与河流垂直交叉,将地面分割成一个个“方格”。它们将 闽语区 分成又分成多个方言区块—— 闽东、闽中、闽南、闽北、邵将、莆仙。
青灰屋顶的老房子,像棋盘般排布。图/视觉中国
大家同样姓“闽”,所操口音却千差万别。 如果你拉住一个福州人让他唱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跟他说 “公虾米” (说什么) , 应该会收到无数个白眼。同理,如果你在厦门人面前讲 “丫霸虎纠人” (福州人牛X) ,也不会得到什么好脸色。
在福州人看来: 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底蕴,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千年古城才不需要像小年轻厦门这样招摇! 福州人的底气之一是: 厦门有的洋气,福州有;福州有的古典底蕴,厦门没有!
福建出土的汉代瓦当,其上铭文为“万岁”。摄影/动脉影
整个 福州平原或福州盆地,面积为489.1平方公里 ,是省内仅次于漳州平原的第二大平原, 全景似一菱形,福州市区坐落在中央 ,四面山体犹如四扇屏风—— 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 。平原内部,又有缓起伏的 吴山、仓前山、黄山、高盖山 ,仿佛绿色星星。这正是福州民谚所称:
“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屏风般的青山,还需要闽江这条玉带来缠绕。 从崇山峻岭中流出的闽江斜穿平原中部,于南台岛首尾先分再合,闽江在南台岛的北支仍称闽江或北港,南支称乌龙江或南港, 大樟溪、尚干溪、营前溪、新店溪 等支流注入闽江,在平原上形成密集水网。
乌龙江大桥,天堑变通途。摄影/邱军
作为闽地首府,福州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后的传播中心,儒雅、古典成为“海滨邹鲁”的文化基因。祖籍徽州、生于福建尤溪的 朱熹,曾十余次造访福州并开设理学书院。 鼓山之巅的 题刻“天风海涛” 便出自朱熹的诗。
古城墙虽然没有了,但千余年的古典,依然沉淀于福州大地:
南后街作为中轴,贯穿三坊七巷。制图/F50BB
始建于晋、成于唐宋、盛于 明清三坊七巷,是中国主城区格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巷 。
宋代华林寺大殿 ,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华林寺大殿,始建于公元964年。绘图/李乾朗,标注/quan
闽清的宏琳厝 ,则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单体古民居。
闽东大院,大屋套小屋。绘图/李乾朗,标注/quan
从建筑样式上来看, 闽东标志性的马鞍型风火墙,是江南马头墙在福建的变种 ,“粉墙黛瓦”的搭配体现的是儒雅和内敛,就连城市地标 乌塔与白塔,也是江南水墨的色调 ,与闽南张扬的红砖大厝形成了鲜明反差。
三坊七巷,粉墙黛瓦。图/视觉中国
福州这种内敛,并不等于保守,而更像是“藏拙”。
在时势造英雄的 历史 关头,从儒雅的坊巷和大厝中走出的福州儿女,从不拒绝“西风东渐”:主张“开眼看世界”、主持虎门销烟的 林则徐 ,主持福州船政局、创办南洋海军的 沈葆桢 ,晚清大臣、末代帝师 陈宝琛 ,革命志士 林觉民、林尹民 兄弟,近代着名海军将领 萨镇冰 ,翻译先驱 严复、林纾 ,才女作家 林徽因、冰心 都是福州人。
宅院内外,曲径通幽。摄影/李艺爽
能文能武之外,福州人也不乏商业基因。 从古至今,福州人的足迹遍布五大洲。
当代福州依然多出商海明星,如 曹德旺、黄其森、张轩松兄弟 、 郭鹤年、林文镜 等。世界五百强之一的 兴业银行 总部位于福州;福清人曹德旺创立的 福耀玻璃 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 汽车 玻璃供应商;闽侯人 张轩松兄弟 创始于福州的 永辉超市 ,如今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
三坊七巷之黄巷,黄是福州传统大姓。 摄影/李艺爽
每一个外出的福州人,低调地生活在异国他乡,但心中永远都有缕缕抹不去的乡愁,正如福州民谚所言: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当他们回到故里,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去 “汤池店”享受 温泉之都的惬意,去 裴仙宫、罗星塔、香积寺、朱紫坊、森林公园 看每一株参天的 古榕 ;去 西湖公园的柳堤、上下杭的古码头 、贯穿各大公园的 “福道” 徜徉;到 五四路 俯瞰CBD夜景,去 “福州798”芍园一号 感受创意火花。
千年古榕。 图/视觉中国
逛累了,还是故乡的美味最能安抚疲惫:喝一碗 锅边糊 、咬一口 肉燕 、要一碗 虾油捞化 ,或者干脆就在小摊上叫一枚 光饼 ,夹上本地 红糟肉 ,边吃边回味。
一碗鱼丸肉燕,是780万福州人的共同乡愁。摄影/李艺爽
面对厦门的强势, 福州人就像这座城市的榕树那样选择了“不争”,默默“落地生根”,悄然“独木成林” 。
从盆地中走出,则是一个天地更广阔、风景更壮丽大福州,她就是 一尊是由山、河、城、海、岛构成的立体雕塑。
蓝天之下,碧海与青山与平潭岛的古村落紧紧相拥,仿佛是童话世界。 摄影/李艺爽
从西到东,过了山海交织的闽江口,便是福州的另一种气象: 江口两翼,是曲折如锯齿的海岸;碧海深处,则是散布如珍珠的海岛。 最醒目的无疑是 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的海坛岛 ,它与其他125个岛屿、648个岩礁组成 “平潭群岛” 。
“海蚀地貌博物馆”海坛岛上的天然“石牡丹” 。摄影/冯木波
任何雕塑家和画家来到平潭,都会被大自然的智慧所折服。 群岛由亿万年地质年代洗礼过的花岗岩构成, 在潮起潮落的海水侵蚀和海洋动力作用下,变成了 罕见的“海蚀地貌博物馆” 。
平潭岛的风帆石,即“半洋石帆”。 摄影/冯木波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 ,两块巨石屹立于洋面,犹如凝固的风帆,被称为 “半洋石帆” ;这里有栩栩如生的人形巨石,头枕沙滩,足伸大海,被叫做 “海坛天神” 。
平潭的特产是 石头和台风。
如此环境孕育出因地制宜的独特的民居—— 石厝 。它们以岛上特产的 花岗岩、火山岩 为主体材料, 屋顶、墙壁色彩斑斓,像一座座彩色城堡 。跟小清新的厦门相比,这种朴实而美丽的房子, 少了岁月静好的安逸,多了几分与风沙、海风缠斗的顽强。
平潭的特色民居石厝,就像彩色的城堡。 摄影/李艺爽
2020年12月,平潭人民盼望已久的、连接福州主城和平潭县的 福平铁路开通运行 。至此,一个生机勃勃的 “大福州”终于连为一体 。
未来的福州,一定会将“丫霸”进行到底!
- END -
文 | 大羽
图片编辑丨陶子
地图编辑丨伍攀
封图摄影丨冯木波
2. 福建人是什么性格啊
1、很团结
福建人更多的是从山西、河南移民去的人,在当时福建属蛮荒之地,所以这些人去了福建,也只能依赖家族成员互相抱团才得以生存,所以至今福建的人都很团结。
2、家庭之间的成员都很友爱、孝顺
福建人家庭之间的成员都很友爱、孝顺,因为他们懂得烧百柱香,不如敬堂上老的古训!更懂得“家和万事兴”,所以他们从不拿家庭成员个人的能力高低说事,而是他们很明白“再大的石头也要小石片垫底,否则大石头也会摇摇晃晃”的道理,才让福建人的家庭更和睦,离婚率更低!
3、把家看得很重
福建人把家看得很重,这从他们的豪宅就能看出来,因为他们的豪宅更多体现的是留住子孙后代叶落归根的一种情怀,只有让子孙由衷的产生家的自豪感才能找回背井离乡的亲人,同时豪宅也体现现代福建人在外的生存环境,而正是这些豪宅才招来外省人对福建人的偏见,这何尝不是“羡慕、嫉妒、恨”的另一种注释!
4、不自私
福建人不自私,这从石狮的鞋服、惠安的石材、浦江的瓷砖、莆田的家具、木材、医疗、金银珠宝、加油站等等就能看出来,他们总是对一个赚钱的行业进行深挖细耕,带动家族成员和亲朋好友把行业做强做大,这种开放的心态是很多地方人所在具备的。
5、使命感和荣誉感爆棚
福建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暴棚,福建广大的农村乡镇的小孩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建一幢房,娶个媳妇、给父母养老送终”,这是福建男人的三大目标,所以他们宁愿吃糠咽菜,盖房子用十年二十年也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在其它地方是很难想象的,也正是这样的目标,所以福建广大的农村和乡镇很难看到游戏厅动漫城,因为青少年也知道自己没那样的时光拿去虚渡。
3. 厦门房价那么贵
原因如下:
1、地处中心
厦门是珠三角的核心区域,这样的区域全国一共三个(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中心城市,全国一共不超过20个。厦门地处珠三角的核心区域,是典型的优越的地理位置。
2、厦门是着名旅游城市,环境非常好。而且是副 省 级市
3、厦门核心区域在厦门岛上,地方有限,只有这么大,不向其他城市,有郊区可以开发。
所以,厦门房价高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4. 香菇网络新名词解释
您好楼主,是一个广西男子录制的小视频放到了网上,但是由于他的发音不标准,普通话很不好,把“想哭”,读成“香菇”,把“难受”读成“蓝瘦”,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这一带,很容易把l读成n,就是 l 和 n 不分。
另外,南方人的话,多半都是不分平舌和翘舌,后鼻音和前鼻音。。。
像“英语”,南方人读:yinyu ,北方人读:yingyu
哈哈,有意思的是福建省的,f和h不分,我在厦门工作,经常听到有人把“吃饭”说成“chi(一声)huan(四声)”。。。。。大家好,我是胡建人。哈哈。
嗯,我们专业要过普通话二甲,班上也有挺多人l和n不分的,多多练习就好。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