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集体户在厦门购房需要什么条件
扩展阅读
天津稳压电源有哪些 2025-01-18 01:34:35
广东深圳到伊通多久 2025-01-18 01:21:06

集体户在厦门购房需要什么条件

发布时间: 2025-01-17 17:28:52

❶ 厦门集体户口落户条件

法律分析:集体户口是农转非的,不能回原籍,若是想要办理落户,需要先买房。集体户口的购房者是没有户口薄的,想要办理落户需要用个人“户籍卡”或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进行办理。

1、购房者需要从公司的集体户口薄上将个人“户籍卡”原件借出来,去办理落户。办完落户,再将“户籍卡”原件还给公司。

2、购房者到现在集体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让他们帮忙开具“户籍证明”,办理落户手续。其它要提交的证件与资料,按照常住户口的人办理手续没有任何区别。

集体户口是指户籍关系挂靠在某一个集体户头上的居民户口。集体户口不具备单独立户条件,暂时没有办理单独立户手续的居民。

相关说明:

根据相关规定,购房落户当事人需向公安机关提供:房屋产权证(按揭房凭购房合同和银行按揭协议)和迁入人员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有家属随迁的,还需提供结婚证、父母子女关系证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❷ 厦门购房资格是什么


1、厦门户籍家庭购房资格
厦门户籍家庭指的是一家人中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的户口是厦门的。以下家庭可视为厦门市户籍家庭:
(1)驻厦部旅或高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
(2)厦门市单位集体户口;
(3)因就学迁入学校集体户口的,可视为厦门市户籍家庭;
(4)厦门市户籍未成年子女,其父母/监护人的婚姻状况为离异/丧偶的外地居民,视为厦门市户籍家庭(可购买1套)。
2、非厦门户籍家庭购房资质
(1)无房:可买一套,需拆尺提供前4年内在厦门逐月连续缴纳3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2)有一套及以上住房:只能买180平方米及以上的。
什么是购房资格
购房资格实际上就是限购令下的购房受限,为了防止购房人买房劳而无获,并且控制盈利性房屋买卖的交易,购房资格审查就成了每名购房者必须经历的程序。所以部分城市都是对已经拥有一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已经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暂停购房。
购房资格如何审查
1、网上预签
不同的城市,网上预签的办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如果你在武汉办理网上预签,你就需要在阅读完相关限购政策后,登录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网的“二手房个人网上合同登记备案”栏目,输入合同文本进行网上预签《存量房买卖合同》,也可以在房产管理部门窗口进行网上预签。
2、资料核查
你需要拿着审查所规定的相关资料去窗口接受购房资格核查,并领取《受理二手住房购房资格核查回执单》。
3、查询结果
想要查询审查结果,你可以登录市场团档信息网的“二手住房购买资格核查结果查询”栏目,输入回执单中的编号、你的姓名和身份证件号码查询购房资格核查结果。
4、领取合同
48小时后核查完毕,你需要到房管局凭回执单领取《结果通知单》,打印并签署已备案的纸质合同,同时打印《承诺书》,也就说明你具备了购房资格。

❸ 厦门集体户口的落户要求及落户后申请厦门保障房或经济适用房的要求及各项材料

一、厦门公民户口挂靠指南办理条件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可以向拟落户地派出所申请:

1.户口在企事业单位集体户内,因企业破产、倒闭、改制原因已无人管理集体户,需要将户口移出的,在本市无合法固定住所的;

2.户口因房屋买卖、离婚、离职原因,产权人或户主发生变更,需要将户口移出的,在本市无合法固定住所的; 3.户口在市人才服务中心或单位集体户,需要将户口移出的,在本市无合法固定住所的;

4.市外迁入人员申请落户已被我市接收,但不具备家庭户立户条件的,在本市无合法固定住所的。

二、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应当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户籍、收入(资产)、住房等相关信息,提交下列资料:

(一)社会保障性住房申请表;

(二)家庭收入(资产)、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

(三)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

(四)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3)集体户在厦门购房需要什么条件扩展阅读: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

(一)申请之日前五年内有房产转让行为的;

(二)通过购买商品房取得本市户籍未满十五年的;

(三)作为商品房委托代理人或者通过投靠子女取得本市户籍未满十年的;

(四)已领取拆迁公有住房安置补偿金未退还的;

(五)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