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哪个江
扩展阅读
广州传祺gs3多少钱一辆 2025-02-14 04:24:48

厦门哪个江

发布时间: 2022-04-15 00:39:37

㈠ 厦门鹭江是厦门的那条海吗或者它根本是一个地名,而不是一条江

鹭江是一条街道的名字,叫鹭江道

㈡ 厦门隔岸对望鼓浪屿这条江叫什么江

你指的是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那片海域吧,那叫鹭江,因为以前有很多白鹭所以得名,厦门岛这边的这条路就叫鹭江道了。

㈢ 鼓浪屿位于哪条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哪个海峡相望

厦门这边主要入海的江是九龙江,鼓浪屿位于九龙江入海口这带。

鼓浪屿与厦门岛隔着的是鹭江,其实算海。

鼓浪屿对面那条路叫鹭江道。

㈣ 厦门市的 鹭江和什么江相连

厦门的鹭江其实是一个海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它是鼓浪屿与厦门岛之间的海。集美杏林那头也称浔江,靠漳州这头是九龙江的出海口。

㈤ 福建厦门位于那个方向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㈥ 厦门在中国哪个省份

厦门在福建省。

厦门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附近,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西接漳州台商投资区,北邻南安,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闽南语,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㈦ 鼓浪屿位于哪条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哪个海峡相望

鼓浪屿是一个岛屿本身没有处于江河入海口,位于厦门半岛西南隅,与厦门岛隔着鹭江(实为深海)相望。

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7)厦门哪个江扩展阅读

鼓浪屿的风景

1、日光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站在日光岩山门处,看到一块高40多米的巨岩,凌空而立,在那巨岩峭壁上,有1915年许世英题刻的“天风海涛”四字横书。

2、古避暑洞,在“古避暑洞”背后刻着一首诗,“日光岩,石磊磊,环海梯天成玉垒,上有浩浩之天风,下有泱泱之大海。”出自于蒋鼎文之笔,蒋鼎文是蒋介石的同乡,他在“解决”十九路军发动的“闽变”以后,踌躅满志,心情极好,才写下这篇颇有点文采的铭文。

㈧ 厦门属于哪个省

厦门属于福建省,厦门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厦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

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最高的山峰。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云顶山为厦门市最高峰,云顶岩为厦门岛最高峰,日光岩为鼓浪屿最高峰。



(8)厦门哪个江扩展阅读: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厦门属于淡水资源匮乏的海岛型城市,城市日常用水80%取自九龙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513立方米。

㈨ 厦门的海都叫闽江吗

厦门的海都是内海,东面金厦海域,也只能说台湾海峡!闽江是福州的内江!当然厦门附近有条江叫九龙江,河水都是流到厦门海域!

㈩ 厦门在哪个位置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o04′04″、北纬24o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元朝时,曾设立“嘉禾千户所”。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为防御倭海相望。行政建制始于宋朝,隶属泉州府同安县辖下,因传说寇筑城,号“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7年(公元1650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驻兵岛上,称“思明洲”。康熙年间又改称“厦门”,设厅,直至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辛亥革命后1912年再称思明,设县;1913年复称厦门,立市。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列为福建省省辖市,至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94年被定级为副省级市。
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区和同安组成,属海港风景城市。其主体--厦门岛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由杏林湾和马銮湾分隔而成集美、杏林、海沧三个小半岛。地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o左右。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
200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37.16万,41.85万户,其中城镇人口96.30万人,占总人口的70.21%。全市家庭户均规模3.28人,比上年缩小0.04人。男女性别比102.95∶100。年内出生人口1.24万人,出生率为9.17‰,比上年上升0.1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58万人,死亡率为4.25‰,上升0.25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2.80万人,其中:自然增长0.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机械增长2.13万人,机械增长率15.68‰,下降了2.25个千分点。据抽样调查,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14万人。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