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什么坡
扩展阅读
福州30万买哪里 2025-02-13 20:02:10

厦门什么坡

发布时间: 2022-04-16 15:06:42

㈠ 厦门岛内的怪坡在哪

厦门市公路局的测量人员每隔5米一测,发现怪坡总长70米,并证实所谓的“坡底”实际比“坡顶”高1.395米,坡度为2%,所以科学地讲,“怪坡”其实是人们因周边参照物的原因而造成的一种视觉错觉。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里是个路口,从这里看上边坡较高,而下边坡较低,两相结合看上去这条路就成了上坡路。

地址:在文屏山庄(是终点站)走上去几百米就是啦
42路直达 813路直达

㈡ _厦门怪坡是什么自然现象...

世界怪坡之谜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多次进行科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怪坡”上,越是质量大的物体,越是容易发生自行上坡的奇异现象。这个感觉是下坡路的怪坡,其主体部分实际上仍是一段上坡。不过比它前后两段上坡路坡度平缓得多罢了。 确是20米左右的下坡路。随后就慢慢变成上坡,人们将起初下坡,后来以上坡为主的道路AB当成了从始至终一贯到底的下坡。这就是怪坡之谜的谜底。

是你的眼睛骗了你

大家知道,我们进行一切定向定位活动,总是离不开参照系的。怪坡处在两段陡坡之间。从一端往前看,迎面是山。从另一端往后看,是路面和天空的交界线。加上四周全是倾斜的山坡,找不到一个可以作为基准的水平面。这种地形地貌的烘托,很容易引起视觉上的误差。

从柱顶吊一根铅垂线,马上便能发现,原来每根石柱都不是垂直的,而是一律平行倾斜了大约5度。错觉就这样加强了。在生活习惯中,我们总是把柱子视为垂直的。一条水平的路如果柱子一律向左倾斜,我们便会感到这是一条左高右低的下坡路;反之,柱子往右倾斜,我们便会感到是一条右高左低的上坡路。现在,在坡度不大的情况下,没人想到去怀疑歪的是柱子,自然就觉得斜的是道路了。

除了石柱的角度外,更能引人误入迷途的是石柱的放置方法。怪坡开头确有一小段下坡,此后才慢慢变成上坡。试想如果路边的柱子都有同一高度,各个柱子顶端的连线自然就能如实描绘出道路起伏的状况。怪坡之谜也会被人一眼看穿。而这里,各处石柱的高度是不同的,设计者确定每根柱子长短的唯一标准是,必须使使它们各自的端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道路先下坡后上坡的事实便被齐刷刷的柱子顶点所掩盖了。人们误以为柱子顶点的走势就是道路的走势。于是,后面一大段上坡被误认为开头一小段下坡的继续延伸。

此外,怪坡制造者的一番苦心还可以在多处发现。在怪坡首端,右边出发点比左边返回到达点高出数十公分。原因何在呢?右边垫高,是为了人们来到怪坡,放眼望去,第一印象便产生明显下坡感。而左边铲低,则为了保证回来时靠惯性滑得更远。

再譬如,若将怪坡像前面的路段一样修成沥青或水泥路面,照说摩擦力更小,滑行的效果会更好。但光洁的路面容易泄露真实的走势,于是便保持两边高,中间凹的土路模样。柱子根全用碎土石拥住、埋住,看不见显示角度关系的交界线。也隐瞒了柱子在地面部分的真实高度。连那个雕像的底座也是蓄意做成歪的。这哪里是什么自然之谜,分明是一个人造之谜。

㈢ 厦门的怪坡是怎么回事

“怪坡”其实是人们因周边参照物的原因而造成的一种视觉错觉。

厦门市公路局的测量人员每隔5米一测,发现怪坡总长70米,并证实所谓的“坡底”实际比“坡顶”高1.395米,坡度为2%,

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里是个路口,从这里看上边坡较高,而下边坡较低,两相结合看上去这条路就成了上坡路。

㈣ 厦门的怪坡是怎么回事

他们说的狠对
目录�6�1 【沈阳“怪坡”】
�6�1 【山东“怪坡”】
�6�1 【厦门“怪坡”】
�6�1 【河南“怪坡”】
�6�1 【西安“怪坡”】
�6�1 【北京“怪坡”】
�6�1 【台湾“怪坡”】
�6�1 【乌拉圭“怪坡”】
�6�1 【韩国“怪坡”】
�6�1 【美国“怪坡”】
�6�1 【依兰“怪坡”】
�6�1 【“怪坡”原因透析之一】
�6�1 【结语】

�6�1 【韩国“怪坡”】
�6�1 【美国“怪坡”】
�6�1 【依兰“怪坡”】
�6�1 【“怪坡”原因透析之一】
据我对当时地理情况的简单分析,得出此坡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怪坡左边是一条陡峭的下坡大道,为怪坡形成由下而上的错觉奠定了坚实的 错觉基础。实际上是两条斜下坡,左边的坡度陡,右边的坡度小。但是这两条坡度的不同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容易产生右边的小斜坡是上坡的错觉。

二,怪坡本身就是一段由小斜坡向大斜坡过渡的坡,因此能够产生由‘坡底’到‘坡顶’的错觉。我把它叫做‘坡顶假相’。所谓的‘坡顶’使‘上坡’的感觉得到加强。

怪坡面世,神秘加身。专家、名人、学者纷至沓来,探秘揭谜,有的说是磁场作用,有的说是重力位移,还有的说是视觉差,但各种说法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怪坡发现后,经过连年开发建设,这里初具景区规模,形成总分一体,山水相间,动静结合,天工人造,各具情趣的群体景观。有各类景点20余处。

世界怪坡之谜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多次进行科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怪坡”上,越是质量大的物体,越是容易发生自行上坡的奇异现象。如此“怪坡”效应,自然使游客、探险家和科学工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提出了“重力异常”、“视差错觉”、“磁场效应”、“四维交错”、“黑暗物质”和“飞碟作用”、“鬼怪作祟”、“失重现象”、“黑暗物质的强大万有引力”和“UFO的神秘力量”……各种解释,众说纷纭,却难以使人信服。“怪坡”,依然成为人们竞相前往探奇的“旅游谜地”。

㈤ 厦门怪坡长50米,为何上坡容易下坡难

厦门怪坡是厦门当地的景观之一,这个景观就是一道长50米的上坡,按理说一个坡道没什么可看的,事实上这个坡道也确实普普通通,至于为什么出名,奥秘就在名字上,“怪坡”。

怪坡怪在哪里呢?下面小编详细为大家解读。

一、“怪坡”下坡上坡容易,下坡却难。

这个故事呢还是要从当地人的角度开始说起,据说有厦门当地人踩单车反复经过这个坡道的时候,感觉到不对劲,单车上坡基本不用踩踏板,下坡的时候却要用力踩。感觉常识、科学、三观都要被颠覆了好么,于是怪坡的怪名就在当地被传开了,众人纷纷前来观望。

想要眼见为实的大众纷纷在怪坡上做“实验”,比如在怪坡上方放瓶子,亲自在怪坡上骑自行车等等,结果证明怪坡真如其名,神奇,不可思议。于是怪坡的名气更大了。

读者朋友们对于怪坡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㈥ 厦门文屏那的怪坡是什么原理

我们看见的“坡顶”其实是“坡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旁边的参照物造成的视觉错误,我们眼睛看到向上的斜坡路,实际是一条向下的下坡路,只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自己的大脑,并不是磁场的影响,也不是什么奇异现象。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图片来解释怪坡的现象:

黑线代表水平线,蓝色和黄色的矩形代表相交的公路,其中黄色代表怪坡所在的公路,蓝色代表文曾路。

文曾路和怪坡所在的两条公路都是下坡路,人与文曾路之间的角度应该大于或等于90°,则人与怪坡所在的路角度是小于90°的锐角。

人在站立的时候会以自己站立的地方作为参考平面,所以在视觉上会看到怪坡是一个向上走斜坡,但实际的情况是怪坡路相对于文曾路来说只是一个斜度较小的下坡面。

由这里可知怪坡所造成的这种“眼见不为实”的现象并不是磁场的原因,是因为周边参照物所造成的视觉错误。

从怪坡的往文曾路的方向骑自行车下溜其实是一个上坡的过程,所以骑自行车要用力蹬才能“下坡”,在怪坡“坡底”上面滚矿泉水瓶时候只要你在放下瓶子,你不动瓶子它就会自己从“坡底”滚上“坡顶”,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欺骗了自己,在怪坡这里真的眼见不一定为实。

(6)厦门什么坡扩展阅读:

怪坡老人

在厦门怪坡上,总能看见一位老人,他就是怪坡老人。由于他热情,又喜欢向游客讲述怪坡的故事,时间一长,他就被游客称为“怪坡老人”。

怪坡三怪

“怪坡三怪”——— 怪坡、石梅和天然“怪坡老人像”。怪坡前面已经说过了;所谓“石梅”,是沿着怪坡上去的一段石壁上的斑斑点点的图案,其形状、图案与梅花极为相似;而“怪坡老人像”,则是指站在怪坡,望向对面山坡上几块巨石,宛如一个老人的侧面头像。

㈦ 厦门的“怪坡”,如何形成的呢

好些地方都声称发现了怪坡,北京市也发现了一处。经过考证,没有一处是真的。

但是有些怪坡的地方上的人或村镇,在怪坡的真伪揭穿后,为了旅游或知名度,仍然宣传本地的“怪坡”。

根本就不会有“怪坡”,考察怪坡的科技人员,目的不是去证实怪坡,就是为了揭穿“怪坡”。

所以“怪坡”不存在“形成”的问题。

㈧ 厦门“怪坡”是啥原理造成的

一,是怪坡左边是一条陡峭的下坡大道,为怪坡形成由下而上的错觉奠定了坚实的
错觉基础。实际上是两条斜下坡,左边的坡度陡,右边的坡度小。但是这两条坡度的不同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容易产生右边的小斜坡是上坡的错觉。
二,怪坡本身就是一段由小斜坡向大斜坡过渡的坡,因此能够产生由‘坡底’到‘坡顶’的错觉。我把它叫做‘坡顶假相’。所谓的‘坡顶’使‘上坡’的感觉得到加强。

㈨ 谁知道厦门怪坡的具体位置

在厦门的文曾路上。从火车站方向坐42路、813路、804路到终点站下,问一下附近的人都知道,都会告诉你的。

自驾车的,进岛向着火车站方向,经过火车站继续向前开1000米左右,看见第二个路口(路右边是鑫安宾馆)即可向左拐进文曾路,不远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