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厦门集美莲花新城房子怎么样,有升值空间吗
集美新城价值再发现——
不止一个湖,仅此一个核心
编者按:厦门有了自己的“西湖”——集美湖,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集美新城。在兴奋的同时,许多市民在问:“西湖”很美,可它能真正像杭州西湖一样,成为一个城市新的价值核心么?在美景之外,市民们关心的生活、娱乐配套,交通等现代城市文明成果在这里如何体现?
“特区30年,寻找下一个价值核心”,从点到面从厦门城市变迁的轨迹,发现厦门新的发展成果。
集美新城:与厦门岛一起成为城市发展主轴
对于许多熟悉集美新城、参与新城建设的人来说,轰轰烈烈的“西湖征名”活动,只是掀开了集美新城价值的冰山一角,他们早已认定集美新城将是未来厦门价值真正的核心所在。
首先,集美新城是在一块崭新的区域,以国际一流标准来建设的。在规划之初,就邀请德国欧博迈亚、美国RTKL和日本日建设计等国际知名设计院主理,这种力度在厦门前所未有。
其次,集美新城位于大厦门的几何中心,这里西连漳州,北接泉州,东接厦门本岛。将来还很可能成为厦漳泉大都市里的核心区。南北火车在这里交汇,岛内外的交通在这里交汇。特别是厦深和福厦铁路,将来会吸引更多人气。
最后,这里将是厦门未来的中心所在。在岛内外一体化进程中,集美新城率先建设,将和厦门岛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轴,这是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调整。集美新城的建设使厦门城市主轴得以向西延伸,对接漳州平原,辐射闽西南,形成海峡西岸大型城市的雏形。
核心区:湖、湾是标配,30年特区建设经验在此升华
集美新城核心区不仅是集美新城的“心脏”,也将是厦门的新核心,该区域的不仅集中了特区30年建设经验,在许多方面的成果不仅在厦门首屈一指,即使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
据了解,集美新城核心区在充分利用杏林湾、园博苑等自然资源和景区资源的基础上,以最高的人居标准打造一系列的公建配套,包括图书馆、书城、科技馆、艺术中心,商业配套方面既有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2.6公里诚毅步行街,又有浓浓现代文明气息的滨湖咖啡一条街。
该区域还规划了中央公园、市民中心、市民广场等大型配套,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除此之外,核心区许多建设标准向国际看齐。例如以往只出现在欧洲电影里的宽敞的地下管沟,也将出现在新城核心区内。这些管沟 “藏身”于市政道路之下,呈网状辐射整个核心区,将囊括除燃气管外的供水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广播电视电缆、供冷输送管、雨污水管道等各种网线。
建成后,管线修理在管沟内就能完成,核心区将完全告别天空密布“蜘蛛网”,马路经常被“开膛破肚”的旧城市运营轨道,走上国际领先的发展之路。
另外,国家住建部确定厦门市为全国建设领域首个低碳示范城市,集美新城西亭核心区被选定为厦门最具备条件的首个低碳示范区,区域将代表厦门成为国家级的低碳示范区域。
东区开发:代建百亿超配,再掀人居大幕
从人居角度看,目前核心区内只有莲花新城一个住宅项目。该项目是厦门大型国有企业住宅集团旗下东区开发的高端产品。
转载自厦门房地产联合网!
如果回答满意 感谢采纳!
B. 厦门集美区与温州龙湾区比,哪个发展更好些
温州龙湾区发展更好些。
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印发了《温州市龙湾区未来城区建设行动方案》,以公共服务提质工程、美丽生态筑底工程、数字赋能创新工程、产业价值增能工程、综合交通迭代工程五大工程百个项目为着力点
构建魅力龙湾、绿色龙湾、智治龙湾、科创龙湾、枢纽龙湾五大新图景集成系统,打造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瓯越风格、龙湾特质的未来生活地、工作地和旅游地标志性城区样板。
C. 厦门集美那个地方怎么样
集美区是厦门市所辖的一个区。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361021。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 1987年8月,从厦门市郊区划出禾山乡,更名为集美区。直至2000年初,集美区辖3个镇,为集美镇、灌口镇和后溪镇。2000年,撤销集美镇,设立集美街道办事处;从后溪镇划出浒井、孙厝、叶厝、凤林美4个居委会和东安、兑山2个村,设立侨英街道办事处。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杏林区更名海沧区,同时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其时,集美区辖3个街道,3个镇,为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林街道、灌口镇、后溪镇和杏林镇。2004年9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4]291号)批复同意厦门市集美区撤销杏林镇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并调整杏林、杏滨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1]:撤销杏林镇,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 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后从杏林街道办事处划出日升、三秀、杏堤3个社区归杏滨街道办事处管辖,从杏滨街道办事处划出西亭、内林、杏林、高浦4个行政村归杏林街道办事处管辖。 行政区划调整后,杏林街道办事处辖宁宝、纺织、曾营3个社区和西亭、内林、杏林、高浦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杏林南路33号。杏滨街道办事处辖日升、三秀、杏堤3个社区和锦园、前场、西滨、马銮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杏林南路12号。 自2004年起,集美区辖2镇4街,共30个行政村、22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滨街道。 镇:灌口镇、后溪镇。
D. 厦门集美的概况
集美大桥位于厦门岛北部海域,道路主线起于本岛五石路环岛北路南侧路段,先上跨环岛北路,再以隧道方式下穿规划机场(厦门高崎机场)跑道,后以跨海大桥方式跨越浔江海域,并在集美区乐海路登陆前行,再上跨同集路后落地,最后顺接集美大道并连接福厦高速公路连接线;
共建BRT线起于本岛县黄路,沿环岛北路北侧以高架方式左转接入道路主线,在上跨同集路后与道路主线分离,最后上跨孙坂路后落地顺接集美大道。
集美大桥主线全长10.057km,共建BRT线长10.073km,其中跨海大桥长3.82km,下穿隧道长1.36km,互通立交5座,2处收费站。
主线道路为双向6车道,BRT为2个车道,桥梁总宽度36 m,设计行车速度主线为80Km/h,BRT线为60Km/h。项目概算总投资29.5488亿元,建安投资26.0396亿元。
集美大桥的建设将直接沟通厦门岛和岛外北部的集美、同安等地区,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和海湾型城市的战略部署,为扩充城市空间、加快岛外的发展,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进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特别是对从根本上迅速解决厦门大桥交通拥堵问题、缓解日益增加的进出岛交通压力,对提升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和“宜居城市”的城市形象,以及促进和实现厦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岛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特殊和极其重要意义。
集美大桥于2006年12月20日正式宣布动工,市五套班子领导参加了开工典礼,为尽早解决进、出岛交通拥堵这一迫切问题,于2008年7月1日前建成通车,总工期仅约1年半。
集美区有着名的集美学村,陈嘉庚故里就在那里。
E. 厦门集美区怎么样
集美是个文教地,有陈嘉庚建立的集美学村。也是个旅游的好去处,区内有龙舟池、鳌园、鳄鱼园、陈嘉庚纪念馆、园博苑。
F. 来厦门玩住集美区怎么样,这个区方便吗
住集美区还挺方便的。首先是集美的住宿普遍要比岛内便宜,如果想住的好一点,也有北海湾酒店、罗约酒店、灵玲马戏城等5星酒店。交通也很方便,厦门目前唯一一条通行的地铁就是通到集美区的,还有BRT,有公交车可达岛内,离机场和厦门北站最近。区内还开通了特色的旅游专线铛铛车串联全区主要的旅游景点。
G. 厦门集美区好吗
集美区是厦门市所辖的一个区。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361021。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 1987年8月,从厦门市郊区划出禾山乡,更名为集美区。直至2000年初,集美区辖3个镇,为集美镇、灌口镇和后溪镇。2000年,撤销集美镇,设立集美街道办事处;从后溪镇划出浒井、孙厝、叶厝、凤林美4个居委会和东安、兑山2个村,设立侨英街道办事处。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杏林区更名海沧区,同时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其时,集美区辖3个街道,3个镇,为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林街道、灌口镇、后溪镇和杏林镇。2004年9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4]291号)批复同意厦门市集美区撤销杏林镇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并调整杏林、杏滨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1]:撤销杏林镇,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 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后从杏林街道办事处划出日升、三秀、杏堤3个社区归杏滨街道办事处管辖,从杏滨街道办事处划出西亭、内林、杏林、高浦4个行政村归杏林街道办事处管辖。 行政区划调整后,杏林街道办事处辖宁宝、纺织、曾营3个社区和西亭、内林、杏林、高浦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杏林南路33号。杏滨街道办事处辖日升、三秀、杏堤3个社区和锦园、前场、西滨、马銮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杏林南路12号。 自2004年起,集美区辖2镇4街,共30个行政村、22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滨街道。 镇:灌口镇、后溪镇。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H. 集美的侨乡历史、文化、教育发展、投资意义
在集美,每年春节,从正月初六起到十五期间,很多地方都会有庙会,比如正月初六的孙厝庙会上,宋神宗御赐的“真异大师”宋代名医孙惠应的坐像会被抬出来巡游。还有初八霞梧李姓庙会、正月十五张姓二十四社庙会等。
但在侨乡集美大社,正月十五一整天的元宵宗教民俗庙会规模最为宏大,游街队伍经过集美的大街小巷时鞭炮声震天,浓重的烟雾让人窒息,而其场面之壮观、集结人数之多实属罕见。海内外乡亲及当地群众纷纷祀奉先人“船灵公”——“开闽王”王审知,以及“进士祖”陈文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历史由来
王审知:据史载,王审知原是一位封疆大吏,唐景福元年,奉其兄王潮之命,率军攻打福州,平定全闽。王审知执掌福建军政大权29年,他以史为鉴,以民为本,采取保境息民的政策,轻徭薄赋、劝农兴学;他招抚流亡、选贤任能、扩大开放,特别是十八姓随王入闽,安置了大批中原流民,这是继“永嘉之乱”后,中原入迁入闽南的又一个高潮,这些南下的中原人带来北方的新文化、新技术,促进了福建经济文化发展,使八闽大地在五代十国纷争局面中,不但避免了战乱之苦,政治、经济、文化还得以飞速发展,保持了长达三十年的持续安定繁荣,为两宋之后福建成为富庶之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审知从而成为八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政绩卓着、影响深远的君王,享有“开闽王”之美誉。宋太祖御赐“八闽人祖”横匾。
王审知治理福建,特别注重开发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一带沿海。在开发同安府时,他下榻同安,亲往浔尾(今集美)嘉禾岛(今厦门),后染病逝于同安北辰山。唐末宋初,闽南当地民众在北辰山建广利寺,并为其塑金身,供奉这位“开闽之王”。到了明末,厦门、漳州、泉州一带不少民众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带去了王审知的神像,也带去了大陆的香火。还有许多人漂洋过海移居他乡,其中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居多,他们也一直供奉着“开闽王”王审知。一千多年过去了,王审知的子孙虽散居各地,但大家对祖宗的德望功勋无不感念在心。
集美当时隶属同安府,陈氏乡亲在祖厝建了王审知庙,并从北辰山引来香火,尊其为“船灵公”,成为北辰山“分炉”。几百年来侨乡集美大社一直祀奉这位先人。到了1913年陈嘉庚先生从南洋回集美大社故乡办学时,陈嘉庚怀念这里“开闽王”,又兴土木扩建陈氏祖厝供奉“开闽王”。 如今东南亚各地和港澳台以及闽南一带供奉“开闽王”的庙宇不下数千座,王审知成为闽台文化重要渊源之一,也成为福建和厦门宗教旅游的一道风景线。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一方面答谢闽王王审知开发福建的功绩,一方面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陈文瑞:集美大社二房角人,乳名九官号应萃字文瑞,晚年别号同凡。生于公元1573年明神宗万历年间,家清寒,父早故,公幼年就很聪敏,沉着,极少言笑,每当与哥哥农耕休息时,总是手不释卷,慈母感到公好学有壮志,便送他进塾堂读书。明朝万历戊午科(公元1618年)戴国章榜公考中举人;明天启乙丑科(公元1625年)余煌榜,进士及第,钦点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令。大器晚成,时年五十有一。成为集美大社高中进士第一人,被称为“进士祖”。
他在任期间,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不畏权贵,执法公正,刚直不阿;“五载戴星按狱”,“豪贵莫敢挠”。他为民请命、伸张正义的做法,招致当地既得利益阶层的忌恨,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意欲除之而后快。
据载,陈文瑞任期5年届满后,告假还乡探亲,在归途中带了几十个大箱子。吴县土豪劣绅以为里面装的都是金银珠宝,聚众强行阻遏,并联名告以搜刮民脂民膏。上级只得先将箱笼贴上封条飞报朝廷派人前来查办。待开箱检查,没想到里头除了旧衣布鞋、陶盘瓦罐外,还有“冒充”金银的砖块碎石。原来,陈文瑞在任期间,廉洁自律,不贪分文,因而没能衣锦还乡,怕里人见笑,只好“以假乱真”。为嘉奖陈文瑞的廉洁,熹宗皇帝御赐“尊亲堂”匾,下旨十六差役横抬出城,若逢民宅坟墓挡道,恩准拆除通行。陈文瑞为不惊扰沿途百姓,不走陆路,而是乘船从海上返回故乡,留下了一段佳话。
由于陈文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阿权贵,得罪阉党。阉党正面找碴无懈可击,他们就面奏请崇祯,将他调京任用。日后想找机会施以暗箭。后陈文瑞以身体不适,不适宜继续留任,得皇帝准奏。这样,陈文瑞才得以避祸还乡,安度晚年。
陈文瑞荣归社里时,因囊中羞涩,只建了一处简陋栖身之所。抗战时期,大社遭日寇飞机轰炸,该故居夷为平地。后来,陈嘉庚先生为纪念乡贤,按原貌修建后供里人居住。
如今,显示着最高荣耀的“进士” 匾和“尊亲堂”匾,是大社人文鼎盛的明证。但在文革中被烧毁,今祖庙悬挂之匾乃是仿制。集美大社乡亲为纪念并鼓励宗亲子弟能多出人头地、学有所成,将他的神像也在正月十五这天抬出来供奉,大加膜拜,为族人祈福。①②③
庙会过程简介
元宵节前一天,集美沿街商户和住家就纷纷准备贡品,临街摆设桌案,富裕人家准备了整猪整羊,普通人家也会准备鸡、猪肉、新鲜瓜果等丰盛的贡品,贡品不论多少,那份虔诚的心意却是一样的。同时,还在门前屋檐下放上水桶,内置黄豆、地瓜、稻草等物,据老人介绍,这不仅是为“‘开闽王’的兵马”准备食物,也象征了群众对来年丰收年景的美好祈愿。
(当日大社祖厝广场的祭奉场景)
元宵节早上八点,五位先贤的神像(“开闽王”王审知、王审知夫人、王审知妹妹、“进士祖”陈文瑞、黑面祖师)被八抬大轿请出来,由舞龙队和腰鼓队、各角头的旗子领队,持续一整天的巡游由此正式拉开帷幕。一时间鼓乐震天,炮仗齐鸣,在鼓乐和鞭炮声中,沿街转巷,顺着固定的路线巡游,信徒们一路跟随,焚香祈福,队伍越来越长,绵延数里。沿街商户家家兴高采烈,开门迎神。
每年的巡游路线以每个角头的宗祠为连接线,途中路线几乎会把集美文教区这边的主要大街小巷连接起来,具体路线大致是:早上8点从大社祖厝起香开始,途径大社路—集岑路—岑头香点(停香点:集美百货)—岑西路—嘉庚路(经学村大门)—郭厝香点(停香点:郭厝)—嘉庚路—石鼓路—绕过龙舟路—渡头香点(停香点:鳌园停车场)—后尾香点(停香点:归来堂)—尚南路—美西巷—回大社祖厝香点。下午1点从大社祖厝起香开始,途径大社路—渡南路—纪念碑南大门—上厅香点(停香点:上厅角)—环城路—集岑路口—塘青香点(停香点:塘墘榕树)—环城路—塘埔路—盛光路(新区香点)—盛光路—银亭路口—内头香点(停香点:内头)—石鼓路绕集源路—盛光路绕大社路—回大社祖厝香点。各香点停留30分钟,让附近的人们有时间膜拜、祈福。
(“开闽王”王审知、王审知夫人和王审知妹妹坐像)
抬佛像的人要求是陈氏大社里身强体壮的男后生即可。而那些大旗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举的。旗手必须是上一年刚结婚或者上一年刚生男孩的青年后生。
巡游途中,每到一个祭拜点,还要抬着神像奔走数圈,左右摇摆,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鞭炮声更是振耳欲聋,场面热闹非凡。据说,这是因为这些神们一年365天都要待在庙里,一年难得出来一次,因此兴奋到手足舞蹈,以致于抬轿者们都压不住。
一天的巡游结束后,“开闽王”王审知等众神像回到集美大社陈氏宗祠前的广场,接受集美的陈氏族亲,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乡亲、当地群众的祭拜。期间还会穿插舞龙舞狮、歌仔戏、木偶戏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集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正月十六还要在祖祠广场举行“攻炮城”活动,其热闹程度不及正月十五。
据老人们说,此元宵宗教习俗从古就有,但文革期间停了,有些宗祠牌匾还遭到毁坏。改革开放后又得以恢复。大约几年前,被政府认定为迷信活动而被禁止。据当地人讲,有一年元宵节在要出来巡游的当天,出动警察阻止佛像被抬出来,同时抬佛像的长棍也被居委会没收。当日上午的巡游没有实现。但是,还是无法阻挡当地群众虔诚的信仰,他们派老人家去居委会拿回了长棍,下午不顾阻力,还是把佛像抬了出来。大概到去年春节,此项活动又重新被允许,而当年的活动尤为隆重热闹。
如今,集美大社的男女老少对此项活动十分热衷。因为,在被禁止的那几年,当地有发生过不祥之事,比如车祸等,导致当地百姓对此项活动深信不移。于是,造就了现在一年一度的集美闹元宵热闹非常的习俗。
人物详细链接1:
“开闽王”王审知④
(“开闽王”王审知(公元862-925))
(厦门北辰山开闽王王审知雕像)
“开闽王”王审知(公元862至925),因其在闽期间建树颇多,受到后人的好评,被闽王氏子孙尊为骄傲,是闽王氏祖先。2007年2月4日,海峡两岸合办的首个文化研究机构——闽台王审知研究会在福州成立。世人多知山西太原王氏,有关开闽王的情况,列示以下文献,以备日后整理之用,同时借此平台,宣传闽王氏祖先,寄托对祖先之思。闽王氏后裔多为开闽王王审知第4子王延政所传。
相关文献(1)
“开闽王”其人
王审知(862-925),字信通、祥卿,号白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光启元年(885年)入闽直到去世,在闽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先后任福州观察副使、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检校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福建大都督长史、闽王等。
王审知重视社会的安全、稳定工作。光启二年(886)八月,王审知兄弟带兵攻打泉州,杀了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彦若。在福州的福建观察使陈岩迫于形势,承认王氏兄弟,并疏请唐朝廷委任其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转。大顺二年(891),陈岩病卒,内弟范晖在福州自称留后。景福元年(892),王审知兄弟为了统一福建作了周密准备,经过一年三个月的苦战,终于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打下了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后,亲自“素服葬陈岩”、“厚抚其家属”,取得安定局面。随后,王氏兄弟还立刘行全庙祀之,大得人心军威大震,传檄四方,建州徐归范、汀州钟全慕,以及山区、沿海等处游散的武装力量都相继归顺,全闽得到统一。王审知采取种种措施,使福建境内的社会秩序得到安定、稳定,为福建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王审知很重视经济开发,主要表现:第一、发展水陆交通。天复元年(901)他在筑罗城的同时,挖护城濠,建有去思桥、津通门等。天佑三年(906),王审知又在福州正街(今东街口北)毛应桥南筑还珠门,建南关桥(今称安泰桥),还开河通沃桥浦,引潮贯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桥(又名九仙桥)等。第二、扩大内外贸易。他执政时,取消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便货物畅通,以保山区、沿海城市的物资交流。同时,他在黄岐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史称“甘棠港”。随后福州与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的三佛齐等国家,都经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在福州等地进行经济、文化等贸易活动。舶来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药等应有尽有。第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委派有生产经验的颜仁郁管理农业,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县,劝课农桑”,把因战乱而流亡各地的农民尽数招抚回乡,给予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荒造田,发展生产;他为了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决定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敛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来减轻农民负担,他还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大量生产出口茶叶等,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他重视兴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来周围20里的西湖,扩展到40里,灌溉闽县、侯官两县民田;他在福清筑海堤,防潮护田,灌溉民田数千亩。第四、发展手工业发展。如闽北山区,办有很多茶厂,官焙有38处,民焙有1336处。在福州西南,王审知建炉治13所,供铸造用。在建阳,陶瓷业也较发达。在汀州置铅场,铸铅钱和铜钱。后来又铸大铁钱,以五百文为贯。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很快。王审知任职期间,福建经济建设有很大发展,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现象。
王审知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重视使用人才,到福建以后,安置了大批的中原流民,特别对文人业士很爱惜,专门设招贤院等机构来接待他们。他采纳了翁承赞的建议,在福州“建四门学(高等学府),以教闽中之秀者”,选知名人士黄滔等担任“四门博士”。在王审知的倡导下,当时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幼已佩于师训,长者置国庠”,使文化教育事业大大发展。
王审知重视搜求书籍。天佑元年(904),王审知组织了大批知识分子,搜集缮写各家遗书,奉献给唐政府,充实编史资料,又为徐寅刊印《钓矶文集》等,为抢救和保存祖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王审知还修复和创建许多寺和塔,他在主政时,兴建和修复了260座寺和6座塔,这些寺塔有的为后代留下了价值的文物,也就是旅游资源之一。
王审知为唐末五代时期福建的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显着成绩,受到后人的好评。
相关文献(2)
闽台联合成立研究会纪念“开闽王”王审知
2007-02-03
新华网福州2月3日电 (记者 孟昭丽)海峡两岸合办的首个文化研究机构——闽台王审知研究会于近日成立。此举标志着闽台两地百姓从合作办厂,拓展到联合开办文化研究机构。
台湾着名企业家王建堃出任第一常务副会长,台湾桃园县王氏宗亲会北区分会会长王金荣和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王大琛分别出任永远名誉会长和名誉会长。
闽台王审知研究会会长王大盛表示,研究会将弘扬祖德,亲睦宗谊,加强闽台两地民间文化交流,完成“闽王金身”巡安金门、台湾,祈求两岸民众太平安康,并将团结闽台两地和海内外200多万子孙,共同宣传王审知“德政惠民”的历史功绩。
王审知是五代时闽王,河南固始人。五代动乱时期,他在福建采取保境安民政策,努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被誉为“开闽王”。
为避免卷入战争漩涡,王审知坚持“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其维护国家统一的功绩,至今仍为两岸百姓所称道,其子孙也为之引以为豪。
王审知与兄王潮、王审邽的后代后来从福建迁徙到台湾,再从闽台转向全球,现有200多万,其中台湾有50多万。
王大盛告诉记者,研究会还将完成闽王陵、闽王纪念馆配套工程建设,塑造王审知巨型塑像,重建莲花永兴寺等工作。
相关文献(3)
连江县档案馆 珍藏一本百年历史的王氏族谱 “开闽王”王审知的画像里面都有
2007年09月21日 东南快报
昨日,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千部“百家姓族谱”汇聚一堂,公开展出。
展览上,来自福州和台湾等地的王审知后人有些遗憾,因为他们没看到属于自己的族谱。不过,省档案馆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提供了一份连江县档案馆珍藏的王氏族谱,这本有百年历史的族谱可让王氏后人们大开了眼界。
连江县档案馆郑馆长说,这本族谱成书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记载了从“开闽王”王审知到清末民初王氏后人的传承谱系。翻开封面,还可以看见王审知的画像,王审知慈眉善目、气度不凡。“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王审知画像。”一位来自温州的王先生说。
“这本族谱的珍贵之处,一个是详细介绍了王审知族裔代代相传的情况,内容比较丰富,还有一点是在族谱前有不少古人为王审知及其后裔所写的传、序。”郑馆长说。一位台湾老人说这些传、序大部分在台湾的王氏族谱中看不到。
王审知族谱里还记载了王氏后裔的简要生平、功绩。如果哪位后裔有做过造福一方的好官,或做了其他好事,他们最精彩的事迹都会在族谱中被记录下来。可惜的是,受封建思想影响,女子都不能上族谱。
这本族谱在“文革”时期差点被当作“四旧”烧掉,幸亏县委领导发现了它的价值,当时让档案馆将其收藏保护起来,事后还对族谱进行了修复。“它可以说是我们馆里最珍贵的族谱之一,我也很喜欢它1郑馆长兴奋地说。
“台湾流传下的王氏族谱可都没有这么古老。“台胞王义辉先生说,“现在台湾王氏宗亲基本上是20年翻修一本族谱,最近几年修族谱的工作也渐渐慢下来了。”如今看见了这本族谱,王义辉先生连说了好几遍“真是宝贝”。
省档案馆工作人员小张又带领这些王氏族人参观了另外一套五本王氏族谱。“这套族谱也十分难得,里面有古人题写的王审知传记。”小张说,“包括这套王氏族谱在内,我们展出的尚干林氏、雁门萨氏族谱、北宋名臣李纲等人的族谱,全是族谱里的珍品。”
王氏族人很想现场翻阅这些族谱,但展出条件不允许这样做。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这些台湾客人愿意将族谱带回台湾,可以去档案馆复制一份。
王审知后裔王丽华女士说,目前在福州的王氏后人都有个共同心愿,将福州的王氏族谱尽可能地修复、保护起来,“大量王氏族谱已经在历史劫难中散失,我们现在正在尽力抢救剩下的王氏族谱,并加以翻修。” (本报记者 王进 文/图)
I. 厦门集美区的环境怎么样啊
集美区属于岛外,暂时没有轮到“重点发展”,总的来说建设发展都不如岛内,但却是交通的“风云聚散地”,生活啊?不太清楚了!消费应该不会太高,至少会比岛内低一段!
J. 厦门哪个区最发达
分析如下:
1、思明区最发达,厦门分为岛内和岛外,其中岛内二区,岛外四区。岛内毫无疑问比岛外繁华,这其中岛内思明比湖里繁华,相对的,房价也更贵。岛外贵的房子一般是沿着海岸线的海景房,按区来内说的话,集美容最贵,海沧其次,翔安和同安差不了多少。厦门六个区的发达程度依次是思明、湖里、集美、海沧、翔安、同安。
2、思明区周围海域宽阔,港港域面积达275平方公里,港阔水深,华润万象城、宝龙一城等高端商业地标开业,中山路—火车站—莲坂商圈实现地铁全贯通,商圈能级有力提升,还有众多景点。
(10)厦门集美发展如何扩展阅读:
厦门思明区由厦门岛南部与鼓浪屿全屿组成,北与湖里区连接,东、西、南与小金门诸岛及漳 州隔海相望,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雨量多,温度适中,雨日少。
环岛路观光大道是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赛道,也是厦门市区精华旅游带之一。从轮渡码头起经演武大桥、胡里山炮台、曾厝埯、会展中心、五缘湾、机场。全长31公里,其中彩色路面示范段长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