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厦门北站有地铁站吗
有地铁站,厦门地铁1号线经过厦门北站并设站。未来还有4号线。
㈡ 厦门未来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朋友,你好
厦门未来发展最好的地区,经济堪比思明区
经济堪比思明区建设的26年,除了特区本身的发展给大陆改革开放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特别重要的是,在做好和台湾同胞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合作方面,厦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看你自己的能力和期望值如何,如果期望值高的话,还是去上海北京,国际性的大公司多,机会自然就多,厦门和上海北京相差不是一两个等次而已。但你如果要求不是很高,厦门还是有许多优势,厦门包容性强,经济发展强劲,环境气候宜居。至于刚毕业的问题,所有人都是从没经验到有经验,不必太在意,都是拚实力,毕业生比起前几年多少会难一些,这是全国性的。专业偏不偏也是要考虑的。另外,人气旺的地方,房价物价高是必然的,上海北京就更高了。
㈢ 厦门北站房子有升值空间吗说原因。
目前实名买房,反腐力大,我感觉有钱的都会谨慎买入,公务员贪官更不会买,未来几年房子价格不会大的升高,趋于稳定。住房还可以,投资意义不大。
㈣ 厦门的发展前景
第1座城市是位于福建的厦门,厦门是福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很多人喜欢的旅游城市。厦门的旅游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而且很多年轻的打工者也在这里定居,人口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厦门的经济发展较快,也有着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而且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成为下一个深圳,甚至还能在东南地区的大力发展,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第2座城市就是位于山东的青岛,青岛是山东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海滨城市,更是我国最重要的沿海中心城市之一。青岛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优美的环境也被人们称之为东方瑞士,是我国重要的新一线沿海城市,发展势头也是最为迅猛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海洋资源,再加上旅游业的推动,最近几年的经济也在不断攀升,成为下一个深圳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3个城市就是位于湖北省的武汉,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湖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湖北省对于这座城市的发展是非常看重的。武汉也有很高的GDP,在2016年的时候就位于全国第8位,而且地理位置也是最为优越的,是中部地区最大的都市,还是我国的心脏的所在,因此也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武汉的交通网络非常完善,也有着非常发达的高铁,几乎辐射了大半个中国,便利的交通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4个城市就是重庆,重庆最近几年来的发展也是最快速的,甚至还成为我国长江上游地带的金融贸易中心,成为了仅次于北上广深成为国内排行第五的大城市。重庆的地理位置也是极为优越的,还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商业城市,为我国的GDP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㈤ 厦门高铁站有几个啊,厦门站和厦门北站哪
厦门站是高铁站,厦门北站是混合站,开高速动车和普速列车
2015年3月14日,厦门高崎站停办客运业务
㈥ 厦门发展势头很足,未来厦门可能成为新一线城市吗
我个人认为厦门未来是很有希望成为新一线城市的,因为厦门最近在各个行业的发展势头都很猛,而且它的资历也很深厚。
㈦ 厦门北站怎么样
我发布了一篇游记“你的眼睛,闪烁的一片海——闺蜜厦门二人游_厦门闺蜜旅游攻略”,hold不住分享的心情,快来看看吧!原文地址:
㈧ 未来厦门会发展成为一线城市吗
三年后的厦门交通更加便利
轨道交通覆盖面更广
地铁2号线预计今年年底运营
地铁3、4号线预计2020年运营
6号线预计2022年全线通车试运营
也是采用无人驾驶新型列车
可以说在未来三年厦门地铁将大爆发
每个区都将步入地铁时代
福厦漳泉说走就走
01
福厦漳高铁
穿越翔安、同安、集美和海沧四个区
预计2022年9月30日建成通车
建成后,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
将使福厦间铁路旅行时间压缩至1小时以内
比目前相关车次快40分钟至1个小时
02
厦漳泉城际轨道线
R1线建设将有助于打造厦漳泉“1小时交通圈”
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前期工作
待R1、R2、R3线的开通之后
厦漳泉联系的将更加的紧密,交通将更加的便捷
厦门的桥梁长虹卧波
01
第二西通道
起点位于海沧区马青路与海沧大道交叉口东侧
批复概算56.48亿元,建设工期4.5年
2019年底实现洞通,2020年实现贯通
㈨ 厦门将再添一座大型枢纽站,站台规模多大呢何时建成呢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很多人喜欢出门旅行,国内的旅游业发展的是非常的出色,随着旅游业不断的发展也有很多城市的知名度不断的提升,比如说厦门这座城市就是当下非常火热的一座旅游城市,厦门拥有很美丽的海景,这里的气候也很受人们的喜爱,没有寒冷的天气,厦门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合游玩。厦门作为一座着名的旅游城市,它对于交通的建设自然也是非常的重视。
等到日后厦门新北站建设完成之后,这是厦门继厦门站、厦门北站之后又一座大型枢纽站,同时也将更加的丰富厦门的高铁网布局,方便出行,大家对于这座高铁站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
㈩ 厦门地铁的发展
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线路大部分沿用厦门BRT快2线、快5线线位,高架桥梁和车站是为未来的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预留的,将适时升级改造为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并将BRT快1线、快6线改为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支线。该线路仍处于远景规划,暂无具体计划及建设时间。
厦门北站地底将预留厦门地铁1号线、厦门地铁4号线的地铁换乘站,已经完工,为福建省首座完工的地铁站。厦门北站站前广场下的地道现已完工,为首段完工的地铁隧道。厦门北站也立起了地铁指示牌。
厦门地铁10号线为南北向辅助线,构建了本岛与集美和大同组团快速连接通道,是1号线北向出岛的有力补充。线路大部分沿用厦门快速公交2号线线位,全长40.4公里。主线全线设车站31座,平均站间距1.3公里。岛内设置县后停车场,大同组团设置四口圳车辆段,同时作为线网备选综合车辆维修基地。考虑到厦门北部集美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现已分布有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等诸多教育产业及居住用地,该片区与厦门本岛间存在一定交通需求,故在远景线网中预留设置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支线可能。支线将大部分沿用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线位,线路连接集美嘉庚体育馆和后溪组团,为实现集美片区与岛内的直接联系预留条件。 2012年根据市政府的相关通知,市国资委于这里正式对轨道交通集团的“主业”进行明确批复。厦门轨道交通集团确定的三大主业为:轨道交通设施的投资、开发建设与运营;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经营 (包括轨道建设物资供应、轨道沿线及周边广告、停车场及其他附属设施的投资开发与经营管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与经营。
其中,地产开发的主业最受关注。“由于建设成本高昂,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均是亏本运营,需要政府提供补贴。”有关专家此前分析,不过,香港地铁却实现了盈利,盈利的关键在于资源开发,核心赢利模式是“地铁+地产”,地产收益占到其全部收入的七成。
而显然,未来厦门轨道交通,正是拟借鉴“地铁+地产”的开发、运营经验,以减缓投资压力。 2011年末,厦门市机动车达到79.5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达到46.5万辆,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导致交通拥堵日趋严重,轨道交通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厦门市政府结合城市建设发展提出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策略,而厦门岛与岛外各组团的空间距离在15km-35km之间,轨道交通能够拉近时间距离,从而快速带动新城发展。
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为:作为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发展的支撑,将组织骨干走廊型运输,发挥其大运量长距离功能特点,成为跨海交通的主体;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城市常规公交和快速公交共同服务于城市内部出行,覆盖客运走廊,成为中心区客运交通骨干。其主要规划原则为:实现岛内外规划建设一体化;覆盖城市发展主要轴向;覆盖主要客流集散点;沿城市主要交通走廊;集约利用跨海通道。
根据上述功能定位和规划原则,结合城市规划发展和空间布局,厦门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1号线、2号线和3号线为三条骨干线路,分别引导本岛向北部、东部、西部跨海发展;4号线为南北向辅助线,构建本岛与集美和同安的连接通道;5号线为环海湾线,从马銮组团至马巷组团;6号线为翔安区内辅助线。线网总长约246公里。
2012年06月06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2012年07月19日至21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11月13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近期陆续开工建设。 海底隧道重要性
地铁3号线往南链接线通过厦漳海底隧道通往漳州港。公路交通加轨道交通,对于厦门湾南北岸都是福音,既有利北岸的辐射,也有利南岸的开发。
不过5日,许多市民也忧虑,担心隧道建成之后带来的巨大车流,将使原来就拥堵的白城、成功大道以及岛内交通不堪重负。
一些市民及专家建议,在厦漳海底隧道内建设地铁,并将地铁与公路相结合,让两者达到最优化组合。
“我赞成厦漳隧道内建设地铁。”5日一早,市民许小姐便致电本报说:“如果隧道里只修公路让私家车走,那将大大加剧岛内拥堵。”
许小姐的观点是,如果建设地铁,很多住在南岸,但在北岸上班的人就不需要买车了。
一位交警也表示,隧道厦门端位于环岛路白城位置,这一带本来就很堵,特别是碰上节假日。隧道一旦建成,厦门湾南岸的大量车流将在这里汇集,并且涌入成功大道。“厦门岛内交通或将不堪重负。”
“隧道内建设地铁是最符合未来发展规划的。”一位交通专家告诉记者,如果仅有地铁也不方便,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地铁与公路的结合,两者如何最优化值得有关部门仔细论证。
大桥与隧道共存
在海底隧道拟建地点不远,厦漳跨海大桥已经在建。从地图上看,二者的出口确实都在漳州开发区。“在不远的地方,又建大桥,又挖隧道,会不会重复建设?”一些读者提出疑问。
厦门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大桥目的是连通海沧港和漳州港,而隧道则是要连通厦门中心城区和漳州开发区的中心城区。
“大桥和隧道,两者的直接受益群体有所区分,并且在功能定位上也有所划分。”一位业内人士说,一旦隧道建成,厦门到漳州龙海10分钟以内即可抵达,其最直接受益的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以及附近开发的一系列大型房地产项目。 纲要所提到的厦门轨道交通
厦门拟建7条轨道交通线路 3条已初步规划
“十二五”期间建3条,线路走向已有初步规划
“十二五”期间厦门将建设3条轨道交通线路。昨天,导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在前不久刚刚编制完成的 《厦门市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下称《纲要》)中,对这3条轨道交通的线路方向作了初步的具体规划。
不过,有关人士透露,该《纲要》还是草案,并非最终定稿。有关部门、专家等正在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优化、论证,很快将作出决策,并报国家批准。
《纲要》里提到,根据《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厦门拟规划建设7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这将对厦门城市格局的变化、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建设首期3条。现年“两会”上,市发改委主任康涛透露,这3条的大致方向为:向东、向西、向北,串起厦门岛内外,让各方向群众受益,并向外辐射。
值得一提的是,这3条轨道交通要走地下,还是走路面;是要建轻轨,还是地铁,都还未确定。
《纲要》对3条线路作初步规划
1号线为南北骨架线,构建本岛与集美片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并服务于岛内外火车站。线路南起中山路,沿桂花路向东北辐射,穿越金榜山转入厦禾路,后沿嘉禾路向北,经海堤跨海后沿着杏前路、杏锦路到达杏林组团东侧,后沿规划路向北贯穿集美新城,过沈海高速后止于厦门北站。
线路连接厦门火车站、嘉禾路商业区、杏林组团、集美新城、厦门北站等重要客流点及规划开发区域,长度31.5km,设车站19座,线路于厦门北站附近设置车辆综合维修基地。
2号线为东西向骨架线,构建本岛与海沧快速跨海连接通道。线路东起钟宅湾,沿环岛干线向南至何厝后沿吕岭路经江头由湖滨北路向西跨海,经海沧后止于马青路北侧。
线路连接本岛东部五缘湾商务区、厦门软件园、吕岭住宅区、海沧中心区等已开发区域,长度24.1km,设车站21座。线路于海沧马青路以北设置车辆段备选用地。
另外,2号线在规划远期将在海沧区内延伸至马銮城市副中心,线路总长38.7km。
3号线为西南—东北向骨架线,构建本岛与翔安片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线路南端预留向南延伸至漳州条件。
远期规划:线路西起厦大,沿思明南路转入镇海路向北铺设,后经市府大道穿越筼筜湖沿七星路向北穿仙岳山,后转至湖里大道、枋湖北二路向东,跨海后到达翔安片区,沿规划洪钟大道向北铺设连接新店、马巷组团,止于沈海高速北侧。线路连接本岛传统核心区、市级行政中心、湖里区、翔安区等成熟功能区及规划开发区,长度42.4km,设车站29座。线路于新店、马巷设置车辆段备选用地。“十二五”规划:线路西起厦大,止于翔安区新店镇。
轻轨和地铁有什么区别?
有关人士告诉导报记者,许多市民对轨道交通有一定的误读,以为路面上的就是轻轨,地下的就是地铁,“其实,不管地铁还是轻轨,都可以走路面或者地下,它们的区别在于列车宽度、型号、编组和车轴重量,地铁的载客量要大于轻轨。无论地铁、轻轨,统称为轨道交通。”
三、厦门建设总长约247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厦门市建设总长约247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厦门市民最快能在5年内享受到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出行便利。
厦门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黄晓舟说,随着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发展轨道交通十分必要。
黄晓舟介绍,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建设6条线路,线网总长约247公里。厦门市轨道交通将组织骨干走廊型运输,成为跨海交通的主体。同时,其线网未来将与城市常规公交和快速公交共同服务于城市内部出行,覆盖客运走廊,成为中心区客运交通骨干。
据了解,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前期工作从2010年初即已全面启动,首期轨道线路工程由1号线、2号线和3号线部分构成,总长约85公里。
四、厦门地铁1号线部分线路将有调整
东南快报讯(记者张冠军)2013年7月30日,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就曾发消息确认:厦门地铁1号线年内就要开工建设。日前记者获悉,厦门地铁1号线最快或将于下月动工!不过据集美区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相较于此前多次见诸媒体的1号线的站点设置和规划线路等,1号线可能会在这个基础上有所调整,而目前调整方案还未具体落定,最终的线路方案届时以施工建设为准。6条线路变4条线路此前依据厦门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厦门市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总长约246.2公里。1号线、2号线和3号线为三条骨干线路,分别引导本岛向北部、东部、西部跨海发展;4号线为南北向辅助线,构建本岛与集美和同安的连接通道;5号线为环海湾线,从马銮组团至马巷组团;6号线为翔安区内辅助线。不过据最新的消息,厦门轨道交通规划线路调整,6条线变成4条线,其中1条为轻轨,同安老城区被抛弃。厦门将建设的4条骨干轨道包括厦门岛到集美区1号线、海沧区—厦门岛—翔安新机场2号线、岛外环湾3号线,以及环岛旅游轻轨4号线。1号线和2号线纵横分布,2号线还预留了城际轨道衔接,连接泉州和漳州,3号线沿着海湾串起岛外四个区,4号线则是环绕厦门本岛。调整1号线部分线路据集美区规划局透露,地铁1号线预计将于2013年9月开工。集美区规划局局长黄英表示,地铁1号线的线路在原先设置基础上可能会对几段线路进行调整,将有13个站点落在集美。黄英介绍说,对几段线路进行调整主要是从规划的角度及保护城区的角度考虑。比如原来的起点站设在中山路,但鉴于中山路有很多风貌建筑,抗震等级也不高,地铁修造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拆迁和破坏,所以政府规划建议优化线形,改走镇海路。集美区一带,原先考虑经过杏北,但考虑到这里存有大量老城区,集灌路杏北路一带又有很多台商企业,牵涉到大量的居民和拆迁,建造过程可能会影响进度,因此政府通过精心比选,考虑调整到杏锦路一带。根据线路规划,地铁1号线将有13个站点落在集美。目前调整方案还未具体落定,最终的线路方案届时以施工建设为准。据悉轨道1号线的工程节奏大概会在2013年9月份动工,按照一般一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周期,争取在5年内能顺利开通轨道1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