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如何下载厦门晚报放心购

如何下载厦门晚报放心购

发布时间: 2022-04-25 19:13:09

㈠ 厦门晚报报社电话

报社

厦门日报社广告中心 吕岭路122号厦门日报大厦一楼广告营业厅 5581501

东南快报社 南山路仙洞花园141-1幢201室 5662883

东南早报社 湖滨三里227号201室 5047302
厦门晚报 吕岭路122号新闻大厦 5589999

集美报社 集美岑东路168号行政大楼C栋4楼集美报办(一) 6068802

㈡ 在厦门如何拨打市民热线

金山小区96号一层活动场所,已连续10几天反映有“尿徒”在此区域倒尿,反映到厦门12345平台,最后结果都是高高在上,部门互相推诿,没有解决问题。现在没有前因,都是后果,此区域臭味冲天,蚊虫滋生。请市领导能亲临现场了解,解决问题。

㈢ 厦门日报和晚报订报热线是多少,打114问的是5506188但一直都是无人接听。

厦门日报:5583333 厦门晚报:5589999

㈣ 厦门晚报作文怎样投稿

厦门晚报的投稿方式有两种:
1、直接投到晚报的邮箱:[email protected],记得注明给什么栏目;
2、投到厦门网:www.xmnn.cn,记得注明给厦门晚报的稿件。
此外,你也可以用信件邮寄:厦门市吕岭路122号厦门日报报业大厦(361009)

㈤ 7月3日要买7月2日的厦门晚报,请问哪里有卖

路边报刊亭都有卖啊!
如果实在不行,问一下身边的人,看谁有订晚报,直接向他们拿一下就可以了.
IT'S SO EASY!!

㈥ 厦门晚报的我要拍怎么投稿

晚报的我要拍 是用发邮件的形式发稿的

[email protected]

㈦ 厦门晚报或其他报纸的投诉电话

打114查询他们公司的投诉电话

厦门晚报的投稿方式有两种:
1、直接投到晚报的邮箱:[email protected],记得注明给什么栏目;
2、投到厦门网:www.xmnn.cn,记得注明给厦门晚报的稿件。
此外,你也可以用信件邮寄:厦门市吕岭路122号厦门日报报业大厦(361009)

㈧ 厦门晚报的厦门第一

“厦门人必备的新闻晚餐”变成了“厦门第一市民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昨天开始,本报报头上的标语换了。
为什么换标语呢?说来还有个小故事。在日前本报举行的庆祝创刊15周年的座谈会上,我们长期以来习惯的低调,受到一些热心读者的“批评”:你们就是善于宣传别人,不善于宣传自己。
想想也是,读者批评得没错。
稍微了解本报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的读者,都会认为《厦门晚报》作为“厦门第一市民报”名副其实。因为本报自1994年元旦创刊以来,就创下了多项第一的纪录:
福建省第一份综合性纯都市晚报;
在厦金航线每天供乘客免费阅读,是福建省最早通过厦金航线向台湾地区进行新闻宣传的平面媒体;
率先在全省综合性平面媒体中成立小记者团,普及新闻教育;
在厦门的报纸中,率先组建“户外运动联盟”、“太太理财团”、“厝边新闻助理”、“拍客联盟”、“自驾游俱乐部”等多个群众组织,领先举办诸如“和谐邻里节”、“闽南斗茶比赛·十佳茶艺小姐评比”、“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阵行”等许多深受市民喜爱、社会反响热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牌活动。
2004年厦门晚报创刊10周年,时任厦门市市长的张昌平同志(现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称赞厦门晚报是“厦门城市名片”。2008年,本报获评“厦门城市十大文化品牌”。
厦门晚报的发行量,多年来稳居“厦门第一”的位置,今年的订户又增长20%以上,实际入户率达85%以上,再次巩固和提升了“厦门第一”的影响力。广告业绩在同类媒体中,就投入和效益比而言,“厦门第一”当之无愧!
读者说得在情在理。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他们善意的批评。作为厦门最受读者喜爱的主流民生报,本报有义务、有责任把“厦门第一”的底细告诉读者。把“厦门第一”的标语亮出来,这更是对本报的鞭策和警醒——我们惟有不断做得更好,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检验,才能对得起百万读者给予的荣誉和信任。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林晓云) “祝愿《厦门晚报》先声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着名美术理论家、书法家孙克话音一落,立刻在雪白宣纸上刚劲有力地落墨“先声夺人”四个大字。他表示,这四个字有感而发,是因为3月28日“2008·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开幕当天,他竟然就在当天的《厦门晚报》上看到了接近一整版的画展新闻和访谈内容,“我注意到版面上还标注了‘上午10:00’”。
孙克昨日在复文美术馆还为本报题字“厦门第一市民报”。文化部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文化部青年联合部美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龙新也现场作画一幅《长城早春》。
这两幅书法作品及画作《长城早春》都作为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的礼物赠予本报。“晚报对文化的支持很强大啊,其他新闻也很贴近市民需要,我想‘第一市民报’就应该是这样的”,孙克在离开厦门返回北京前表示。
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厦门当代置业集团、厦门复文美术馆承办,汇聚了386幅中国画精品之作,30余位中国画界的代表画家为此齐聚厦门参加开幕式、笔会等活动。展览在文化艺术中心厦门美术馆将持续展出至4月6日。 这几天,本报的市民热线5589999让报社同仁的心热呼呼的。没有想到,我们报头上改标语的小举动,竟引来许许多多热心市民欣赏的目光、热烈的掌声和殷切的希望(刊登的部分原声见3月7日和今日的“我要说”)。
我们相信,这就是“厦门第一市民报”品牌的号召力和社会的影响力;我们更相信,这就是厦门晚报15年来秉承“走进市民中,办给市民看”办报宗旨一个可喜的检阅。
“厦门第一”的标准,除了发行量、实际入户率、广告投入和效益比的“第一”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就是新闻品质。从创刊伊始关注百姓缴费难、推动我市“一卡通”的面世,到最近的“五青年擒凶洒热血”的独家追踪报道,一个个细小的民生问题的披露,一个个新闻事件的背后,都倾注着厦门晚报的社会良知和责任,都践行着一份成功的报纸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有权威性、有吸引力、必不可少。
厦门晚报的新闻品质和气质,在我们日常的报道中坚守并提升,读者更可从本报庆祝创刊15周年的《影响·力》特刊中管中窥豹。
在《影响·力》特刊中,我们曾经说过:“无论怎样给本地这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作功能定位都不为过。因为她发声最大,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昨日,资深传媒学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振祥教授致电本报热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厦门晚报亮出“厦门第一市民报”的标语,与其地位绝对是相匹配的。同时,她还是厦门最大、最主流的都市报,她最贴近市民,最突出集中反映了百姓的心声。
他还说:“据我了解,许多家庭每天如果没有看到厦门晚报,就像缺了点什么。一天工作结束时,在家里相对比较宁静,这时看报纸的感觉大不一样,收获也大不一样。当然,从‘厦门人必备的新闻晚餐’到‘厦门第一市民报’,说明厦门晚报更加自信、更加大气了!”
实际上,赵教授还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本报的出版发行时间。为应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全国诸多晚报纷纷变“早报”(早上出报),但厦门晚报没有变,而且将出版时间上的“劣势”转化为“优势”,首要原因就是为了充分尊重读者业已形成的阅读习惯。当然,也有本报高度自信的因素。这就是,我们坚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厦门晚报源源不断的“上午快报”和“独家”消息,是读者选择本报最好的理由之一。

㈨ 厦门晚报的版面栏目

《新民生》周刊于2002年8月12日开版。
《新民生》的设立表明厦门晚报对民生问题更深关注、更多投入;要当好读
者信息公仆,以更权威、更快捷、更实用、更时尚的生活资讯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
《新民生》初期每周周一--周五,两版连彩,每天一个栏目,后改为每周二、周四集中推出。栏目分别有:女性消费、旅游、房产、家电、IT·通信、汽车、家居、美食、服饰、购物等。这些栏目的推出几乎涵盖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新民生》作为媒体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特色。
一、关注前沿、时尚的生活,介绍最新消费潮流、行业动态、生活资讯。
二、贴近市场,发挥商桥作用,做好商家与消费者对接工作--为商家产品寻找新的目标消费群,替消费者物色合适的商家、服务项目和新产品。
三、关心民生疾苦,注意倾听民众呼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客观报道百姓反映的民生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咨询服务,为最终解决助一臂之力。
《新民生》运行至今,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晚报知名品牌。读者从这里获得生活中更多消费资讯,商家将此作为投放广告、发布商业信息的重要场所。 2002年元月起《乡土》专刊开版。最初为每周一版,2003年起为每周两个版。
设立《乡土》旨在通过对本土及周边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从历史中寻找开发新闻,以为现实生活的借鉴,体现晚报地域化特色,为读者提供既有贴近性,又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精神晚餐。
《乡土》甫一设立,在一个多月里就陆续推出关于祥店清代民居、洪本部老街区、厦门港避风坞和新埯霞阳红砖古建筑群的报道,就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利用传统文化、形成厦门闽南独有的城市风貌、旅游特色,构建两岸共有的文化基盘以促进祖国统一等问题发表见解。
此外还推出龙海镇海卫古城、胡里山炮台的系列报道、高浦城的大型特刊、历时三年的博饼起源的讨论等等;
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以及配合厦门晚报新闻部策划的建立厦门抗战死难者纪念碑活动,《乡土》以三个版篇幅集中报道了日军侵占厦门罪行及厦门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救亡斗争。 1994年5月《漫画岛》专刊开版,每周一期专版,至今(2005年)已出版了347期。
《漫画岛》立足于岛,放眼全国漫坛,图文内容、作者阵容和版面安排设计,颇具全国性漫画专刊的气魄。其主要特色有:
一、大家漫画多。经常刊载许多着名漫画家的作品,如华君武、廖冰兄、丁聪、方成、张仃、李滨声等精彩之作。漫画精品屋栏目上,也能及时见到在国际上获奖的漫画作品。
二、文图并茂。经常有漫画评论,研究文章或杂文之类。中国漫画名家栏目几乎把较着名的中国漫画名家都作了介绍,如丰子恺、叶浅予、华君武等等。每介绍一位都配以漫画像和漫画家名片,很有学术和史料价值。缪印堂写的漫画赏析文章,杂文家舒展写文,方成配画的杂文,都使漫画专刊很有看头。
三、信息量大。全国重大漫画活动均有及时反映,还能在每期的漫画信息栏目内了解内地和海外一些其他漫画信息。
《漫画岛》专刊在国内漫画界颇有影响,《中华新闻报》曾刊有专家的评介文章。 《教育周刊》创办于2003年1月4日,是厦门市平面媒体中的第一份教育专刊。
《教育周刊》以关注、服务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为重点,设有校园、家教、成长三个版面,拥有以着名学者钱理群、孙绍振、朱永新,知心姐姐卢勤等一批权威专家为高级顾问的智囊团。
在做好日常报道的同时,面对舆论监督难的形势,《教育周刊》不断找准选题,刊发了诸如揭开我市基础教育某些课题的黑幕、谁来拯救你,我的老师等一系列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报道;与孙绍振教授联手,2005年成功推进了我省高考作文分值从60分提高到70分的变革;从2004年至今,每年还都独家率先刊登高考满分作文和中考最优作文。
自创刊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知心姐姐厦门行、闽派语文学术研讨会、新教育实验走进厦门、博导教您的孩子戒网瘾等一系列富有社会影响的公益活动,组建了厦门晚报小记者团、厦门市文字小督察队等学生组织,并开展小记者北京访名人、小记者江南行、文字小督察在行动等许多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赞赏、学校支持的活动,奠定了 《教育周刊》在读者中牢固的地位。
2004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份文件中,专门提出厦门晚报要进一步办好在读者中颇具影响力的教育专刊。
2005年,市政府授权《教育周刊》建曝光台打击非法办学,促进民校规范化管理,要求各区教育主管部门主动与《教育周刊》联系,及时公布查处违法办学的机构名单。 2003年10月,《厦门晚报》对市民热线资源进行了第一次深度开发,由要闻中心负责创办了我要说栏目,将不能单独成为新闻、又有意思的市民来电挑选刊登,除周日外,每天以半个版3000多字的篇幅,刊登市民在衣食住行中遇到的种种事情和感受的原声。栏目推出后,受到读者喜爱,热线电话量爆增,4个专职热线员3条热线电话24小时工作,还时常占线。
我要说栏目每天20条左右,每条两三百字,都是读者在生活中遭遇的事情和感受,且多为当天发生,很鲜活。但要做成新闻稿件,分量稍嫌不足,把它开发利用起来,放进我要说栏目,丰富了报道形式,加上这种新闻形式短小活泼,可读性强,深受市民喜欢。
这个栏目的特点是:在形式上,注重原汁原味,让口语化的来电内容直接上版面,保持来电者的原有语言特色,除了语法错误外不做改动。编辑时,把最精彩的内容通过小标题突出来,并用黑体字标出其中的主要事实和观点,既避免了版面的密密麻麻,又突出了重点。除了稿件的筛选,编辑还通过加编者按的方
式表明晚报编辑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看法,正确引导舆论,避免个别来电有失偏颇而导致的负面影响。这种编者按一般只有一句话,通常附在一则来电后面。对于读者的投诉,编辑还要在刊发前及时与当事人和被投诉单位核实,做到既反映市民原声,又准确真实。
栏目多次被评为厦门市新闻名专栏,同城媒体纷纷效仿。

㈩ 厦门的报纸种类有哪些,以及各自的特色是什么,各以什么版块为主····总之呢,越详细越好。

厦门日报,是属于党报,好像报道比较多是一些国家政策大事的;民生的会比较少;
厦门晚报的话,相对来说民生消息比较多;感觉老人比较多在看哈哈
海峡导报,其实我觉得以前比较好看,现在发行量提上去后,好多广告,翻来翻去大部分的广告- -;而且很多无聊的新闻;
厦门商报,据说改版过好几次,内容还行,财经方面的比较专业;现在好像报道的主要是厦门本地的新闻,翻起来会比导报薄,因为没多少广告吧;公司有订一份,觉得还是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