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的传统粿有哪些
扩展阅读
济南到北京快递哪个划算 2025-02-08 23:18:27
厦门职专上什么好 2025-02-08 23:10:21
厦门停车场怎么申请收费 2025-02-08 23:07:04

厦门的传统粿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26 16:28:00

Ⅰ 厦门特产礼物有哪些

花生汤、海蛎煎、面线糊、沙茶面…如果你去厦门旅游,有经验的朋友们总要提醒你:这些小吃不可不吃。带回家送人一般有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鱼干、茶叶、海类产品;茶叶一般来厦门都会选择安溪铁观音,而铁观音又有很多品种如清香型铁观音、浓香型铁观音,柴烧铁观音。

Ⅱ 厦门特产有哪些 厦门特产及有名礼品

1,文昌鱼

马巷琼头村的鳄鱼屿一带海域盛产文昌鱼,据史料记载自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韩愈杀鳄鱼就发现文昌鱼,并且已有人在捕捞,只是数量不多而已,大规模生产是1945年-1956年间,年产量一二千担。文昌鱼体长3-5厘米,形侧扁切两端尖细,故叫它“枪担物”。

2,炸枣

厦门同安着名的古老小吃,为同安五宝(马蹄酥、封肉、炸枣、炸五香、碗仔粿)之一。

3,五香条

“五香”是厦门同安传统小吃。长期以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办喜事必备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肴之一。

4,封肉

封肉是一道皮香肉嫩的传统美食,由土猪肩膀上的肉制成。又称“同安封肉’‘。南同安县“封肉”。是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

5,碗仔粿

碗仔粿俗名油葱粿,是福建翔安马巷传统的地方小吃。主要原料是粳米,把经水泡过的大米磨成浆,配上肉泥、鹌鹑蛋、油葱等佐料,蒸熟便可。吃起来清凉爽口,亦甜亦咸,别具风味。

Ⅲ 厦门独有的小吃有哪些

1、沙茶面

沙茶面算是厦门的一大特色吧,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料,鱿鱼、香肠、蛤蜊,加上浓郁的汤汁一并煮熟盛出,有多少人对那独特的味道流连忘返。

展开全部

厦门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已有200余种。其中尤以咸食的烧肉粽、鱼丸汤、虾面、薄饼、芋包、韭菜盒、土笋冻、沙茶面、油葱稞、炒稞条,甜食的花生汤、圆仔汤、贡糖夹饼、炸枣等最为长盛不衰。

土笋冻——

土笋冻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属环节动物,学名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蛰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则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沙茶面——

沙茶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鸭心、鸭肠、鸭腱、丸子、瘦肉、虾仁、猪腰等配料与沙茶汤氽熟后,扣在熟水面上,再淋上沙茶汤即成。沙茶汤是用沙茶酱调配而成的,先把沙茶酱放入大骨汤中搅匀,置旺火上烧沸后,改用中火保 持小沸,加入精盐、味精而得。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肝、猪腰、鸭腱、米血、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即可。

虾面——

虾面的主要原料是虾和面,它最好吃的地方在于它的汤,鲜美无比。先把虾去壳水煮,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 虾面汤头。要吃时,将面用清水煮熟捞置碗中,放上几个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一碗可口的虾面就做成了。

春卷——

烹制过程及原料:春卷又名春饼,厦人叫薄饼。用面皮包着各种 菜肴食用,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其中豆干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津液,使饼皮 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厦门烧肉粽——

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烧,吃时配上沙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点,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烧肉粽,名副其实。

花生汤——

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韭菜盒——

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做陷,包成一个个圆饼形,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油锅热炸,出锅后趁热吃,更是芳香扑鼻,酥脆鲜美。

油葱粿——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海蛎煎——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美昧可口之功效。

炒面线——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 烹制的方法是:选用上等面线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 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面线糊——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乱,糊得清楚。加工时,除了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煮炖,使油脂融入其中,大 肠也烂熟,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炒粿条——

宽扁的粿条加以丰富的配料如虾、香肠、鱼片、蛋、蚌类和佐料,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嗜辣的客人可要求加入辣椒酱拌炒。菜头粿(萝卜糕)将处理过的白萝卜以猪油煎炸,配以鱼酱、蛋酱即是美味可口的萝卜糕。

炸五香——

这是有特殊风味的厦门名点,佐餐下酒均宜。它以五花猪肉为主,切成长方形小块,配上切为粒状的扁鱼、青葱、荸荠,匀以薯粉、味精、酱油、五香粉,然后用豆皮卷成棒状,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横切成小块,装盘上桌。蘸以各色调料,入口香、酥、脆。

炸枣——

厦门炸枣分甜、咸两种。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涨12小 时,捞起盛入箩内带水用石磨磨成米浆,灌入布袋,扎紧袋口,榨干水分取出,加入木薯粉,置案板上用力揉,边揉搓边加入白糖,反复揉,至揉透后,搓成长条。将花生仁炒熟,去膜,压碎。冬瓜糖切成丁状,放盆内,加入白糖,拌匀做馅。拿一份剂子用手压成圆片,放入馅心,包紧搓成圆形坯,如此反复。将花生油倒入锅 中,置火上烧至五成热时,将圆形坯放入油锅,炸一会儿即浮起,用筷子翻面,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时捞起,入漏勺沥去油即成。此炸枣圆形,色泽金黄,外脆里软,馅香甜,是泉俗过年过节常做的食品。

注:还有一种炸枣是包成椭圆形的,馅心可以是甜豆沙也可以是咸豆沙等,另有一番风味。

圆仔汤——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 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以糯米为原料,用清水浸透磨成浆,装入布袋沥干水后,再用手工揉匀成米滋;花生仁炒酥去膜研成末,加白糖拌匀擀成片,而后切成小块为馅;用米滋包上花生糖馅搓成汤圆,入沸水锅煮至浮起盛于碗,再加糖而食,香甜爽滑,细腻柔绵,馅香汤清,十分可口。

贡糖夹饼——

贡糖夹饼的特点:“脆香鲜醇,别具风味”。制法是将面粉加发酵粉,熟猪油,清水,和成发酵油面团,摘成剂子,压扁擀成圆饼,入烤炉烤熟取出,剖开成连接的两片,分别夹入一块贡糖,适量的肉松,芫荽,萝卜酸,芥末酱即成。

鱼丸汤——

厦门鱼丸汤以草鱼为主料,油菜、胡萝卜、芹菜为辅料,姜、盐、白糖、胡椒粉、淀粉、鸡精、香油为调料。将草鱼宰杀洗净,剁成蓉,加入淀粉、水制成鱼蓉,用勺制成小丸子;胡萝卜洗净切成片;芹菜切成丝;姜切片;坐 锅点火,放入清水,水开后放入油菜、胡萝卜片、芹菜、姜片,开锅后加入盐、白糖、鸡精、鱼肉丸,待丸子变成白色时加入胡椒粉,淋上香油即可,色淡鲜香。

芋包——

芋包夏秋季节小吃。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孛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厦门馅饼——

馅饼在厦门是一种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食品。它好在料精工细,选用优质面粉,二层猪油,上等绿豆,做饼馅的绿豆蒸熟去壳,研得精细,饼皮和饼酥下足油量,揉得恰到好处。烘制时,注意掌握火候,做到内熟外赤不走油。这样做出来的馅饼,饼皮香酥油润,饼馅冰凉清甜。厦门馅饼以"鼓浪屿馅饼"最为着名。

同安马蹄酥——

马蹄酥以面粉、白糖、麦芽糖和猪油为主原料,皮、馅揉合后要逐个贴在炉壁上烘烤(现在改放在铁盘上煎烤)。烤制过程必须于马蹄酥以麦芽糖为馅,又有麻油炸,有营养,性燥热。闽南一带妇女坐月子多用它作热补品。马蹄酥同时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桔红糕——

厦门同安传统食品。外观光滑如玉,润泽细腻。入口松软耐嚼,清香爽口。产品畅销各地,弛名海内外。

鱼皮花生——

厦门同安素有盛誉特产之一,因表皮裹有鱼肉而故名。作法是采用花生仁、糕粉、白砂糖和精白面粉混合烘制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而成。具有香郁酥糖、咸中带甜的独特风格。

同安封肉——

厦门同安传统小吃。作法:将猪肉(前腿肉)切成方块,约二斤左右,用方形纱布包扎,放在干净的铁锅,倒上熟猪油,加热,把整块猪肉放到锅内热炒,加上酱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虾仁、壕干等佐料,放在锅里焖上两个半小时即可。

麻糍——

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有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至 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百年的发展仍停留在一个小摊车似乎不可思议,但小本生意就一直这么经营了下来,中年男摊主已是第三代传人。拉出摊车下面的抽屉,取出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再揉成团,滚上一层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味道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好吃得 很。一元钱,就让海岛上往来的游客有了一个香甜的回忆。

鸭肉粥———

鸭肉粥制作流程是先把杀后洗净的鸭子、鸭心、鸭肝、鸭腱加入香料用文火慢卤,卤得的汤加入煮好的稀饭中,再将卤鸭切成小块,即可根据食客所需要加料配成鸭肉粥。除了上述配料外,大同鸭肉粥还备有猪大肠、鱿鱼须、猪 血、牡蛎等配料,还有同是厦门风味小吃的面线糊供食客们任意选择。

大同鸭肉粥经营了十几年,如今已是名声在外远近闻名了。下午时分,不是用餐时间,仍有三三两两的食客络绎不绝地到来。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肉粥,再要上一条油条泡在鸭肉粥里,油条与稀饭似乎因此更加甘甜,吃起来真 是叫人回味无穷。附近的居民都是这里的老食客,不少人养成了天天来此吃上一碗的习惯,由于全天营业,许多开夜车的司机和迟睡的人都会到这里吃夜宵,生意火爆时,一天竟能卖出400碗以上。

强烈推荐,喝鸭肉粥,一定要配油条,油条是蘸着吃,不是泡着,泡过了就软了,变肥了,不好)

糯米蟳粥——

蟳,就是蟹,是厦门的海鲜特产,品种甚多,形状各异。蟹米粥的主料是蟳肉和糯米,煮法也简单:糯米淘净沥干,待沙锅煲里的蟹汤煮沸后倒入糯米煮至米心熟,再倾入蟹肉、姜丝、芹菜珠等调料,趁热食之,异常清淡鲜美, 而且开胃健脾,久吃不厌。蟹米粥成为一些家庭调节口味的佳肴,也是一道有特色的厦门风味小吃。

沙茶烤肉串——

雅坡咖啡室黄汉忠的风味小吃。以猪的里脊肉为主料,切成长方片,用精盐、味精、绍酒、咖喱粉、胡椒粉浆腌渍后,用竹签将肉片串成串,再涂上沙茶酱料,在电热烤炉上反复翻烤而成,以金黄色为佳。食时再蘸用沙茶酱、花生酱、辣椒油合成的特别酱料,入口香酥脆软。甜辣味鲜。

姜母鸭——

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

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姜母鸭”一般以套餐的形式出现,其吃法类似于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姜母鸭”上桌后,可随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烫食,最后还可以上一些杂面煮食。

萝卜酥——

萝卜酥的陷比较大众的配料主要是白萝卜、白芝麻、青菜丝、肉泥、虾、韭黄等,陷的配料是比较随意的,你完全可以依据你自己的喜好自己配,但是制作萝卜酥的拿手工夫不在陷上,而是在于外面包陷的萝卜饼,萝卜饼的饼皮 是用中筋精粉和成的,依照口感的不同和成两种--油面和水面,饼的周围就用油面制作,这样吃起来就会感到既酥又香,鲜而不腻。将包好的萝卜酥放到油锅里炸 一下,注意油的温度不要太热,以免破坏萝卜饼皮的外表,影响美观,油炸的过程留心观察饼皮的颜色,不要炸的太久,以炸到金黄色最为适宜。出锅后,由于饼皮比较酥,要轻轻的摆放。吃一口,你会感到油而不腻,满口酥香,且外表层次鲜明,视觉效果极佳。

葱糖卷——

又称糖葱饼,因其甜、酸、辛、辣、咸五味惧全,是将薄饼批切成小张铺开,包以葱糖为主料,辅以花生酥、肉松、芫荾、萝卜酸、辣椒酱、芥末等,卷成小卷即可食用,吃起来香甜柔韧,鲜美耐嚼,酸辣爽口,开胃健脾。

豆包粿——

又称豆包仔粿,以糯米粉和绿豆为主料。将煮沸的白糖水冲入糯米粉,加绿菜豆汁拌匀成豆包批,也有不加菜汁的。绿豆煮熟研细加白糖成甜绿豆蓉,包成豆包粿后,底部垫青棕叶或芦苇叶,旺火上蒸龙蒸10分钟即可食用。配以花生汤或稀饭、豆浆,颇为爽口。冷热均可食用,携带也甚方便。即使放两天也不会变质,如表皮发硬,重蒸一下立即恢复软糯的风味。

双润糕——

双润糕由于层次分明,咸甜合璧,光滑游润,为人们所喜爱。先将糯米洗净浸泡4小时后沥干磨成浆,分装两个容器,一只加白糖一只加红塘后搅匀。花生仁炸酥去膜研成末,加上熟猪油、油葱、桂花盐、白糖、味精调匀。用专用的铁盘倒入白糖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铁盘里再倒入红塘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按红白四层相叠蒸熟冷却后切块而食,做早餐、点心均可,一定要现 做现吃,摆久了就失去它的Q劲。

扁食——

扁食亦叫馄饨。其特点:“皮薄馅鲜、嫩滑爽口、味道鲜美”。 扁食嫂扁食皮是用由特级精面粉手工擀制,又白又韧又薄;扁食馅全部由当天的新鲜猪腿肉精工细作,原汁原味,口感纯正。扁食用新鲜猪骨汤煮熟,加上味精、盐、冬菜、撒上葱珠、香油、胡椒粉就成

沙茶面、土笋冻、福建炒面线、厦门薄饼、姜母鸭、棺材板、五香卷、海蛎炸、面线糊、仙草冻、花生汤、厦门鱼丸汤、肉粽、麻糍

Ⅳ 有关福建粿类的美食最好要有图片和做法,故事传说之类的。

一、大田经典小吃:九层粿

九层粿,是由九层不同颜色的米浆合成的一种经典地方小吃。它以米和糯米为料,磨成米浆,分成九个等量。每一等量加入适量的白糖及其食用色素(第一层为红色,第二层为淡黄,第三层为原白色,直至反复至九层)。因此粿共九层,故名之九层粿。其制是纱布垫蒸笼之底,上第一层料,待半熟之后,再上第二层,直至第九层为止。蒸熟之后凉开,切成菱形,不但外观奇特雅气,且口感滋润细腻,吃来松脆,淡甜,最宜小孩与老人,为大田特有之小吃。地方风俗,此种九层粿特制于重阳节。而重阳节是我国自汉至今的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的主要风内涵有二:一、是避难风俗;二、是升天成仙之俗。所谓避能,意在九月九日有灾难,世人须上山才可免。此故事见南朝《续齐谐记》一书:“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见之曰:‘代之矣。’”

二、闽南特色主食:地瓜粉粿

为什么说这是闽南特色主食,因为闽南地区盛产地瓜,即红薯。地瓜粉粿,顾名思义就是地瓜粉做的,故色泽较深。而“粿”字,又十分形象的揭示了其含有米浆的事实。

地瓜粉粿除了味道美妙以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佳肴为儿送行。相传,当年洪朝选(厦门着名历史人物,翔安人)考中进士那年春天,他奉命赴任。恰好家乡准备过三月节(农历三月初三),他母亲留他过完节后再走。但他怕误期,于是仓促间,从自家粮缸里抓几把地瓜粉,和着稀饭加水搅拌成糊状,煎成薄薄的地瓜粉粿皮,切成条,煮成一碗香喷喷的地瓜粉粿。洪朝选临出家门吃了母亲亲手做的地瓜粉粿觉得特别的亲切。后来洪朝选当了大官,回到家乡。乡亲们摆桌宴祝贺,但洪朝选却没发现有地瓜粉粿。一问,乡亲们全傻了,因为根本就没准备这道菜。他们以为洪朝选当了大官哪里还想吃家乡的粗粮呢?于是,大家慌忙准备。不多久就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地瓜粉粿,洪朝选边吃边说:“还是家乡的地瓜粉粿好吃!”从那以后,厦门翔安洪厝这一带宴请客人的第一道菜就是地瓜粉粿。这种祖传的俗例,不但为当地的群众相沿成习,部分海外华侨也流传着故乡的习俗。

地瓜粉粿的做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烂,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后加水,调到合适稠度,再放到铁锅里煎成一张一张的薄饼皮,切成两厘米宽的粉条。煮的时候,下足油,加上海蛎、海蛏、小虾等海味,面上撒些葱花或芹菜即可。

三、一团文化味的麻糍粿

麻糍粿是武夷山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却含有历史的文化味。麻糍粿早时称之为“胡麻饭”。武夷山天游峰北侧,有一条涧叫胡麻涧。传说先秦时,武夷君、皇太姥与魏王子骞等十三位仙人,在幔亭峰上举行幔亭宴,宴请开拓山岭、异川夷岳的武夷山村野之民。宴会上除山珍海味外,有一道美食来自村野百姓的馈赠,那就是胡麻饭。那时武夷山村野之民就懂得使用石制工具来加工以大米为主的食品。武夷山村野之民一年要祭两次社,春社“祈”,祈求风调雨顺,而秋社“报”,报答五谷丰登。

秋社正值秋收,村野之民以麻糍粿来欢庆丰收。他们将糯米蒸熟置入石臼中,以木杵捶打。使米完全捣烂成为粘饭。然后将芝麻炒熟碾碎,将捣烂的粘饭撮成一小团一小团,放到芝麻粉里去滚,香味浓厚的胡麻饭就是这样做成的。据说当年在幔亭招宴中,武夷十三仙人吃了胡麻饭,惊叹不已。于是他们就在胡麻涧�天游北峰一带开辟山地种芝麻,又在北峰的山坳里开辟水田莳禾苗。且年年秋收后都要呼朋引伴做胡麻饭。做胡麻饭的传统沿习下来,现在民间叫打麻糍粿。

Ⅳ 厦门特产是什么

厦门有十大特产,分别是:

1、古宅大蒜,是古宅大蒜福建厦门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的特产。

Ⅵ 厦门必吃美食推荐,每一种都让人流连忘返,你吃过哪些厦门美食呢

鼎边糊

芋包是厦门的传统名小吃,是以香芋为皮来包馅料的。芋包对于厦门老一辈的人的意义,就像水饺对于北方人的意义,那是厦门老一辈人过年必须要吃的食物。尽管刚蒸好的芋包很烫很烫,但你就是会忍不住想咬上一大口。

芋包是老厦门人过年必吃的小食。讲究的芋包必须选用生槟榔芋,去皮手工磨成浆,再包上满满的馅料。香菇丁、豆干、肉末……近乎芋泥的表皮口感绵软,地道的吃法会配上菜头酸、芫荽、厦门辣酱和芥末,咸咸甜甜的口感怎么吃都不会腻。

Ⅶ 厦门十大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1.芋包,是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拒绝的美食,它薄薄的皮看着似乎里面的馅料会流出来似的,它主要的原材料也极为丰富,包括香道菇、冬笋、荸荠。外面的芋泥细棉,里面虽是素馅的但却特别咸香,搭配着边上撒的油炸过的浒苔,口感更为丰富。

2.炸五香,是福建省地方的传统小吃之一,外层是豆腐衣,裹以猪肉、葱白、荸荠 、蛋专液、地瓜粉调成的肉馅,入油锅炸至而成,佐以辣椒酱或番茄酱,外酥内嫩。这道美食具有香嫩酥脆,馅料精细,甜美爽口。

3.叶氏麻糍,白色皮儿里抱着花生、芝麻、白糖混合的馅儿,糯米团软糯筋道不粘牙,外面再根据属你的选择粘上芝麻粉或是花生粉,每咬一口,劲道的糯米皮混合着花生、芝麻的香味,就涌入口中,甜而不腻,唇齿留香。

4.虾酥,是厦门传统风味小吃,其是以虾肉马蹄,韭菜,米粉,黄豆粉等材料加在一起,取一把专用铁勺,把米浆做成圆圈的形状,放入油锅用油炸成金黄色即可。虾酥味美色鲜,口感酥脆,是厦门人最爱吃的早点之一。

5.鼎边糊,是厦门的特色风味小吃,其一般会与海蛎饼、虾酥、芋粿等一起配着食用,是当地的早点佳品。其是用蚬子汁为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汤里,加芹菜、葱、虾米、花蛤、香菇等作料,烧开起锅后就是一盆滚烫的“锅边糊”了。

6.厦门沙茶面是厦门的着名小吃,属于闽菜小吃,汤色红亮,口味咸鲜香辣,营养搭配合理。

7.厦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海蛎煎,无论是市井巷子里,还是街边小店里,基本味道都不差。最有名的厦门海蛎煎当属中山路局口街的海蛎煎,多少来厦门旅游的人都会特意去吃一吃,尝一尝。一般煎海蛎煎的灶台就摆在店门前,粒粒分明的海蛎放在箩筐里,新鲜看得见。除了海蛎,海蛎煎的材料还有葱蒜,地瓜粉和蛋。

8.烧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地方传统名吃,起源于福建泉州。节日食俗。烧肉粽在福建许多地区均有制作。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

9.土笋冻外表是透明光亮,像果冻一般非常有弹性,入口冰凉感十足,搭配着调制好的配料一起食用,口感尤佳,是当地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10.厦门馅饼是一款用优质面粉、猪油、上等绿豆制成的馅饼小吃,是福建厦门市一种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特色名点,属于闽菜系。

Ⅷ 厦门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厦门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已有二00余种。其中尤以咸食的烧肉粽、鱼丸汤、虾面、薄饼、芋包、韭菜盒、土笋冻、沙茶面、油葱稞、炒稞条,甜食的花生汤、圆仔汤、贡糖夹饼、炸枣等最为长盛不衰。 土笋冻—— 土笋冻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属环节动物,学名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蛰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则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沙茶面—— 沙茶面的制作过程,是将鸭心、鸭肠、鸭腱、丸子、瘦肉、虾仁、猪腰等配料与沙茶汤氽熟后,扣在熟水面上,再淋上沙茶汤即成。沙茶汤是用沙茶酱调配而成的,先把沙茶酱放入大骨汤中搅匀,置旺火上烧沸后,改用中火保 持小沸,加入精盐、味精而得。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肝、猪腰、鸭腱、米血、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即可。      虾面—— 虾面的主要原料是虾和面,它最好吃的地方在于它的汤,鲜美无比。先把虾去壳水煮,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 虾面汤头。要吃时,将面用清水煮熟捞置碗中,放上几个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一碗可口的虾面就做成了。      春卷—— 烹制过程及原料:春卷又名春饼,厦人叫薄饼。用面皮包着各种 菜肴食用,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其中豆干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津液,使饼皮 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厦门烧肉粽—— 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烧,吃时配上沙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点,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烧肉粽,名副其实。     花生汤—— 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韭菜盒—— 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做陷,包成一个个圆饼形,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油锅热炸,出锅后趁热吃,更是芳香扑鼻,酥脆鲜美。   油葱粿——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海蛎煎——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美昧可口之功效。      炒面线——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 烹制的方法是:选用上等面线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 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面线糊——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乱,糊得清楚。加工时,除了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煮炖,使油脂融入其中,大 肠也烂熟,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炒粿条—— 宽扁的粿条加以丰富的配料如虾、香肠、鱼片、蛋、蚌类和佐料,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嗜辣的客人可要求加入辣椒酱拌炒。菜头粿(萝卜糕)将处理过的白萝卜以猪油煎炸,配以鱼酱、蛋酱即是美味可口的萝卜糕。      炸五香—— 这是有特殊风味的厦门名点,佐餐下酒均宜。它以五花猪肉为主,切成长方形小块,配上切为粒状的扁鱼、青葱、荸荠,匀以薯粉、味精、酱油、五香粉,然后用豆皮卷成棒状,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横切成小块,装盘上桌。蘸以各色调料,入口香、酥、脆。      炸枣—— 厦门炸枣分甜、咸两种。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涨一二小 时,捞起盛入箩内带水用石磨磨成米浆,灌入布袋,扎紧袋口,榨干水分取出,加入木薯粉,置案板上用力揉,边揉搓边加入白糖,反复揉,至揉透后,搓成长条。将花生仁炒熟,去膜,压碎。冬瓜糖切成丁状,放盆内,加入白糖,拌匀做馅。拿一份剂子用手压成圆片,放入馅心,包紧搓成圆形坯,如此反复。将花生油倒入锅 中,置火上烧至五成热时,将圆形坯放入油锅,炸一会儿即浮起,用筷子翻面,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时捞起,入漏勺沥去油即成。此炸枣圆形,色泽金黄,外脆里软,馅香甜,是泉俗过年过节常做的食品。 注:还有一种炸枣是包成椭圆形的,馅心可以是甜豆沙也可以是咸豆沙等,另有一番风味。      圆仔汤——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一陆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 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以糯米为原料,用清水浸透磨成浆,装入布袋沥干水后,再用手工揉匀成米滋;花生仁炒酥去膜研成末,加白糖拌匀擀成片,而后切成小块为馅;用米滋包上花生糖馅搓成汤圆,入沸水锅煮至浮起盛于碗,再加糖而食,香甜爽滑,细腻柔绵,馅香汤清,十分可口。      贡糖夹饼—— 贡糖夹饼的特点:“脆香鲜醇,别具风味”。制法是将面粉加发酵粉,熟猪油,清水,和成发酵油面团,摘成剂子,压扁擀成圆饼,入烤炉烤熟取出,剖开成连接的两片,分别夹入一块贡糖,适量的肉松,芫荽,萝卜酸,芥末酱即成。      鱼丸汤——  厦门鱼丸汤以草鱼为主料,油菜、胡萝卜、芹菜为辅料,姜、盐、白糖、胡椒粉、淀粉、鸡精、香油为调料。将草鱼宰杀洗净,剁成蓉,加入淀粉、水制成鱼蓉,用勺制成小丸子;胡萝卜洗净切成片;芹菜切成丝;姜切片;坐 锅点火,放入清水,水开后放入油菜、胡萝卜片、芹菜、姜片,开锅后加入盐、白糖、鸡精、鱼肉丸,待丸子变成白色时加入胡椒粉,淋上香油即可,色淡鲜香。   芋包—— 芋包夏秋季节小吃。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孛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厦门馅饼—— 馅饼在厦门是一种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食品。它好在料精工细,选用优质面粉,二层猪油,上等绿豆,做饼馅的绿豆蒸熟去壳,研得精细,饼皮和饼酥下足油量,揉得恰到好处。烘制时,注意掌握火候,做到内熟外赤不走油。这样做出来的馅饼,饼皮香酥油润,饼馅冰凉清甜。厦门馅饼以"鼓浪屿馅饼"最为着名。      同安马蹄酥—— 马蹄酥以面粉、白糖、麦芽糖和猪油为主原料,皮、馅揉合后要逐个贴在炉壁上烘烤(现在改放在铁盘上煎烤)。烤制过程必须于马蹄酥以麦芽糖为馅,又有麻油炸,有营养,性燥热。闽南一带妇女坐月子多用它作热补品。马蹄酥同时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桔红糕—— 厦门同安传统食品。外观光滑如玉,润泽细腻。入口松软耐嚼,清香爽口。产品畅销各地,弛名海内外。      鱼皮花生—— 厦门同安素有盛誉特产之一,因表皮裹有鱼肉而故名。作法是采用花生仁、糕粉、白砂糖和精白面粉混合烘制 而成。具有香郁酥糖、咸中带甜的独特风格。      同安封肉—— 厦门同安传统小吃。作法:将猪肉(前腿肉)切成方块,约二斤左右,用方形纱布包扎,放在干净的铁锅,倒上熟猪油,加热,把整块猪肉放到锅内热炒,加上酱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虾仁、壕干等佐料,放在锅里焖上两个半小时即可。   麻糍—— 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有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至 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百年的发展仍停留在一个小摊车似乎不可思议,但小本生意就一直这么经营了下来,中年男摊主已是第三代传人。拉出摊车下面的抽屉,取出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再揉成团,滚上一层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味道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好吃得 很。一元钱,就让海岛上往来的游客有了一个香甜的回忆。      鸭肉粥——— 鸭肉粥制作流程是先把杀后洗净的鸭子、鸭心、鸭肝、鸭腱加入香料用文火慢卤,卤得的汤加入煮好的稀饭中,再将卤鸭切成小块,即可根据食客所需要加料配成鸭肉粥。除了上述配料外,大同鸭肉粥还备有猪大肠、鱿鱼须、猪 血、牡蛎等配料,还有同是厦门风味小吃的面线糊供食客们任意选择。 大同鸭肉粥经营了十几年,如今已是名声在外远近闻名了。下午时分,不是用餐时间,仍有三三两两的食客络绎不绝地到来。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肉粥,再要上一条油条泡在鸭肉粥里,油条与稀饭似乎因此更加甘甜,吃起来真 是叫人回味无穷。附近的居民都是这里的老食客,不少人养成了天天来此吃上一碗的习惯,由于全天营业,许多开夜车的司机和迟睡的人都会到这里吃夜宵,生意火爆时,一天竟能卖出四00碗以上。 强烈推荐,喝鸭肉粥,一定要配油条,油条是蘸着吃,不是泡着,泡过了就软了,变肥了,不好)   糯米蟳粥—— 蟳,就是蟹,是厦门的海鲜特产,品种甚多,形状各异。蟹米粥的主料是蟳肉和糯米,煮法也简单:糯米淘净沥干,待沙锅煲里的蟹汤煮沸后倒入糯米煮至米心熟,再倾入蟹肉、姜丝、芹菜珠等调料,趁热食之,异常清淡鲜美, 而且开胃健脾,久吃不厌。蟹米粥成为一些家庭调节口味的佳肴,也是一道有特色的厦门风味小吃。      沙茶烤肉串—— 雅坡咖啡室黄汉忠的风味小吃。以猪的里脊肉为主料,切成长方片,用精盐、味精、绍酒、咖喱粉、胡椒粉浆腌渍后,用竹签将肉片串成串,再涂上沙茶酱料,在电热烤炉上反复翻烤而成,以金黄色为佳。食时再蘸用沙茶酱、花生酱、辣椒油合成的特别酱料,入口香酥脆软。甜辣味鲜。         姜母鸭—— 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 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姜母鸭”一般以套餐的形式出现,其吃法类似于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姜母鸭”上桌后,可随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烫食,最后还可以上一些杂面煮食。   萝卜酥——  萝卜酥的陷比较大众的配料主要是白萝卜、白芝麻、青菜丝、肉泥、虾、韭黄等,陷的配料是比较随意的,你完全可以依据你自己的喜好自己配,但是制作萝卜酥的拿手工夫不在陷上,而是在于外面包陷的萝卜饼,萝卜饼的饼皮 是用中筋精粉和成的,依照口感的不同和成两种--油面和水面,饼的周围就用油面制作,这样吃起来就会感到既酥又香,鲜而不腻。将包好的萝卜酥放到油锅里炸 一下,注意油的温度不要太热,以免破坏萝卜饼皮的外表,影响美观,油炸的过程留心观察饼皮的颜色,不要炸的太久,以炸到金黄色最为适宜。出锅后,由于饼皮比较酥,要轻轻的摆放。吃一口,你会感到油而不腻,满口酥香,且外表层次鲜明,视觉效果极佳。         葱糖卷——        又称糖葱饼,因其甜、酸、辛、辣、咸五味惧全,是将薄饼批切成小张铺开,包以葱糖为主料,辅以花生酥、肉松、芫荾、萝卜酸、辣椒酱、芥末等,卷成小卷即可食用,吃起来香甜柔韧,鲜美耐嚼,酸辣爽口,开胃健脾。         豆包粿——       又称豆包仔粿,以糯米粉和绿豆为主料。将煮沸的白糖水冲入糯米粉,加绿菜豆汁拌匀成豆包批,也有不加菜汁的。绿豆煮熟研细加白糖成甜绿豆蓉,包成豆包粿后,底部垫青棕叶或芦苇叶,旺火上蒸龙蒸一0分钟即可食用。配以花生汤或稀饭、豆浆,颇为爽口。冷热均可食用,携带也甚方便。即使放两天也不会变质,如表皮发硬,重蒸一下立即恢复软糯的风味。         双润糕—— 双润糕由于层次分明,咸甜合璧,光滑游润,为人们所喜爱。先将糯米洗净浸泡四小时后沥干磨成浆,分装两个容器,一只加白糖一只加红塘后搅匀。花生仁炸酥去膜研成末,加上熟猪油、油葱、桂花盐、白糖、味精调匀。用专用的铁盘倒入白糖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铁盘里再倒入红塘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按红白四层相叠蒸熟冷却后切块而食,做早餐、点心均可,一定要现 做现吃,摆久了就失去它的Q劲。         扁食—— 扁食亦叫馄饨。其特点:“皮薄馅鲜、嫩滑爽口、味道鲜美”。 扁食嫂扁食皮是用由特级精面粉手工擀制,又白又韧又薄;扁食馅全部由当天的新鲜猪腿肉精工细作,原汁原味,口感纯正。扁食用新鲜猪骨汤煮熟,加上味精、盐、冬菜、撒上葱珠、香油、胡椒粉就成美味的扁食汤了。扁食还可油炸,一出炸锅就淋上酸辣勾芡,既濡湿酸辣,又酥脆清香,不失为另一番滋味

Ⅸ 厦门特色纪念品有哪些

1,厦门漆线雕

厦门漆线雕即为泉州漆线雕。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源于泉州,是闽南(泉州)地区的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

2,厦门珠绣

厦门珠绣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珠绣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时期,解放后工艺逐渐失传。厦门珠绣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个品种。

(9)厦门的传统粿有哪些扩展阅读

厦门特色小吃:

1,炸枣

厦门同安着名的古老小吃,为同安五宝(马蹄酥、封肉、炸枣、炸五香、碗仔粿)之一。

2,五香条

“五香”是厦门同安传统小吃。长期以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办喜事必备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肴之一,所以拿来招待亲朋好友是最好不过,这已成了厦门同安的传统风俗之一。“色泽赤褐色,鲜香酥脆,馅润滑甜美,热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3,文昌鱼

厦门同安区特产。这种鱼没有头,也无鳍无鳞无脊根,甚至连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都没有,心脏是一个能跳动的腹血管,血无色,全身半透明,除口和咽喉外,就是一条直肠和肛门,构造较简单。

Ⅹ 闽南小吃有哪些

1,安海土笋冻

安海土笋冻是福建省传统的小吃。不但滋味浓厚甘美,而且还有非常独到的健保疗病功效,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2,泉港浮粿

“泉港浮粿”,又称“泉港普粿”、“泉港普甲”、“泉港炸糕”,是福建泉州泉港特色风味小吃(泉港即原惠安北部地区,系属福建省泉州市,位于湄洲湾南岸)。

3,海蛎饼

海蛎饼,是一种福建风味美食,流行于福建沿海的福州、莆田及宁德一带。海蛎饼是用米粉(浆)、黄豆粉(浆)为原料,属于油炸类小吃。

4,红团

红团(兴化平话字:án-án;兴化语城里腔:aŋ˧ tuaŋ˨˦),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

5,红龟粿

红龟粿,传统民间糕粿食物。流行于福建、台湾地区。为节日祭祀之糯米制食品,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以植物叶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