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厦门大学
扩展阅读
深圳三档4险是什么 2025-02-08 03:44:00
亳州到上海坐火车要多久 2025-02-08 03:40:55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厦门大学

发布时间: 2022-04-29 13:13:39

‘壹’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价值观的因素、分数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地域因素、就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考生自身因素等等。考虑志愿的时候多种因素在一块考虑,兼顾一下,考虑面越宽,越有利于孩子发展。家长和考生要分清主次,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确定整体思路,然后再作出决策。科学填报志愿,理性规划未来的整体思路大致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确立职业目标,制定学业规划,分类设计

学业规划就是填报志愿选什么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学什么专业、通过何种途径努力达到确定的职业目标。可以说,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是制定学业规划的前提,也是设计填报志愿的基础。家长和考生可按以下类型,设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理想志愿。

1、志向优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与意愿的体现,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确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选志愿尽量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志向优先型考生实际已经确定了职业目标,决心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发展,专业方向已定,只依据本人分数高低选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

2、就业优先型:

对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把将来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立足4年学有所成后就业是首选因素。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后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社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作出适当调整,最好是所报几个专业能被录取为佳。

3、深造优先型:

对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打基础,考研乃至出国深造是目的。填报志愿应尽可能选择设有研究生院的名校,这种高校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多数专业设有博士点,有些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选择理科或工科偏理的专业。

4、录取优先型:

对省控线边缘分数偏低的考生,以保证能够录取为目的。这类考生应该选择往年刚过线就录取的院校或计划未满额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档次、专业冷热等能满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证录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理想专业。

5、兼顾综合型:

部分过重点线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顾。这部分考生应对拟报院校的专业实力、往年录取分数变化了解透彻,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选择一些有实力的相对冷门院校,或选择地域偏僻、档次较高的院校,运用填报志愿技巧,挑选适合自身特性的较好院校及专业。

二、理想院校的整体要求及因素取舍

1、拟报院校的层次应相对高一些。

从院校综合实力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等。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全国共有116所,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老牌高等专科学校综合实力较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实力较强。档次相对高的院校社会认可度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牌子亮,考研有实力。考生可根据自身分数情况,尽可能选择档次较高的院校。

2、拟报院校的专业整体上要相对理想一些,所报专业实力强一些,尽可能选择拟报院校的主体(特色)专业。选报专业应能体现考生的志向,上理想专业,学习有动力,有利于将来长远发展。

3、拟报院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相对稳定或低一些,考生成绩如若能达到上年平均录取分数(位次),专业满足率就高。

4、拟报院校如在外省应选择在当地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因为同一院校在不同省份其社会认同度是不相同的。这种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好一些。

5、拟报院校所在城市要相对发达,有利于考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好是省会城市高校。

6、拟报院校的收费和消费相对低一些。

以上6方面不能要求同时满足,只能有几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前二条是主要的,后四条是次要的。六个方面之间有联系也有冲突,院校实力和专业那个是主导因素,要根据考生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来讲,高分考生学校档次是主导因素;低分考生专业是主导因素;中分考生学校和专业要兼顾。地域及其他属于可争取因素。

三、对学科(专业)门类的了解及就业概况

了解学科(专业)门类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专业理清方向。

1、理科类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学、地球物理、大气科学、力学、统计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考研出国相对容易,优秀者从事科学研究。其他毕业生就业相对难一些,近两年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2、工科类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工程技术类专业,就业率较高。

3、文史类专业:像汉语言文学、外国语、新闻学、历史性、法学、考古学、图书馆学、民族性等专业,优秀者从事学术研究;如若改行知识面广一些,适应性也较强。文史类专业整体就业相对困难一些。

4、社科类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宗教性、国际政治等专业,优秀者搞学术研究或从事公务员职业,一般者就业相对困难。

5、经管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优势大一些,适应面更广,热门紧俏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好一些,其他专业就业也相对困难,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

6、医护类专业:专业性强,就业看院校牌子,三甲医院只接收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医学院或医学高专毕业生绝大多数到社区或乡镇医院就业。

7、农学类专业:就业容易,工作生活条件相对差一些。

考生本人在设计未来从事的职业时,应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将来就业前景相结合,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专业从将来就业考虑,瞄准职业选专业。

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选择专业的前提,尽可选考生择未来10年最具潜力的行业所对应的相关专业,如:汽车行业、航空航天业、电子信息业、海洋船舶业、石油化工业、有色金属业、装备制造业、能源材料业、轻工食品业、交通物流业等。这些行业都属于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尽量选择院校的主体特色专业,选择独立完整的具体专业,慎选或不选边缘交叉类专业。

(2)选择专业要适合自己的性格特征。

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

(3)选择专业要看本人相关科目成绩确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语文,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的专业。

数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

喜欢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或小语种等专业。

喜欢学习政治的同学可以选择政治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

喜欢历史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等专业等。

喜欢地理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测绘测量,遥感,资源环境等地理类,地质类,勘探类,测绘类,规划类,气象类等。

喜欢学习物理,数学成绩也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

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喜欢生物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

(4)如果愿意将来从事父母所在行业的职业,尽可填报这些行业所对应院校的相关专业,学成后回父母所在系统就业,也是一种务实的专业选择。

(5)选择所学专业在全国招生数量少的院校。这种专业毕业生较少,对口接收相对容易;不宜选择招生院校很多而且是通用专业,就业相对困难。

‘贰’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表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合理的志愿可使考生发挥好能考取理想学校的理想专业。首先,各位家长要了解志愿填报的基本名词,比如:提前录取院校、提前批 提档、调剂、投档、重点线、专业优先、专业成绩要求等名词。此外,建议各位考生和家长针对考试排名与定位、高考加分政策、专业选择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填报志愿。

(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形成有效梯度。合理搭配的原则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高的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低的院校。可以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较高的院校,同时也需要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适中或较低的院校。一旦分数较高的院校投不出去,还有分数适中、较低的院校过渡、保底。形成有效梯度,就不是简单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了,而是要做到冲得上、稳得住、保得了。

(2)将自己最心仪的,同时也可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

(3)优先选择投档不退档或者是投档比例较小的院校。如投档比例为少有的100%的院校,以及公开承诺投档不退档的院校。

(4)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最好选择学校的专业录取办法为分数优先的,也就是学校确定专业时也为平行志愿的。简言之,优先选择院校和专业的" 双平行"。

(5)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在选择专业时最好加上服从专业调剂(当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也是有一定原则和底线的)。

如何报考志愿优先和小平行的第一志愿院校

志愿优先和小平行一志愿学校的录取方式是一样的。第一志愿录取是按照所有报考这所学校的考生的成绩录取的。如果这个学校今年招40人,你排在40名以后就有可能不被录取。因此,这个志愿学校对于考生是至关重要的。

在讨论报考策略前,你必须了解志愿优先是如何录取方式。这一点在报考策略篇中简单论述过。

如果你读过其它志愿填报的书籍,提到填报志愿要知己知彼。知己指的是了解自己的实力。知彼指的是高校录取数据。问题是如何把考生的实力量化。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在考生定位篇中讨论过了。在考生定位篇中,我们说过,一切按照排名。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握目标院校的录取排名,这个问题在如何判断一个学校录取线篇中讨论过了。

要想填报好志愿优先的第一志愿,必须把握好两个排名。第一个排名是考生在当地的排名。第二个排名是高校在当地录取的最后一名学生(不考虑自主招生的分数)所对应的排名。

有了这两个排名,我们就有了填报的基础。

虽然,我们提到各种数字,但是我们的主要时间应该花在了解学校,专业,而不应该花在计算分差,查询资料。这些工作都应该交给计算机来做。

那么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在志愿优先的报考方式中,第一志愿最为主要。你的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好第一志愿。

‘叁’ 高考志愿是怎么填报的

如果说考大学是长征,那么高考志愿填报就是万里长征中的最后一步,稍有不慎,也会导致最后没有进入理想中的大学。

那么应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呢?下边我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来说明:

一. 我到底应该报考什么样的专业?

在面对高三毕业生的咨询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我整个高中时代都是在学习,也没什么兴趣爱好,现在面临着选择专业了,家里给我完全的自由,我应该报考什么专业啊?

2.我希望学习哲学,中文,历史等类型的专业,但是我爸妈和亲戚都想让我学医,学习土木工程,学计算机,我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该怎么办?

3.你觉得哪一个专业最有发展前途,你给我推荐几个吧,我这个人就一点不挑,以后能挣钱就行。

相信很多要填报志愿的高考生,都有这样相同的疑问?

答1 那么到底该怎么找到自己想要上的专业呢?如何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

如果根据兴趣来选专业,我建议可以做一个专业兴趣测评,可以作为参考。在各大门户网站,都有这样的专业测评栏目,贴几个图可以参考一下。如果涉及到身份证号的,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千万不要输入。

另外,测评后需要注册的,只需要填写必填项就可以,千万不要泄露身份证号信息。

还有一个是新浪网和网络教育的,大家都可以找类似的看看。2016高考_2016高考政策 新浪高考

【高考专业测评】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指南

这些门户网站都可以进行专业测评,来给自己一些参考。

另外必须强调一点,任何的工具都只是工具,可以借鉴,不可全信。

在知道自己的测评结果后,一定不能马上按照这几个填报,要多查查,多问问,细思量,然后再做决定。

举个例子说,当你测评后说你适合管理专业,然后给你列举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管理这些等等。一定要好好在网上查查这些专业在大学到底是学什么的,就业前途如何,真正就业后又是从事什么行业的?譬如企业管理,如果自己的分数不高,能报的学校一般,而且家里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和企业让你以后磨炼,那么我想还是不要报考这样的专业比较好。学了屠龙术,世上又无龙,岂不是荒唐?

所以选专业一定要找到自己兴趣点所在的时候,多查,多看,多与人商量。

如果和家长所满意的专业冲突怎么办?

在选专业时,普遍有个现象就是家长一般求稳定,希望子女进入自己所了解的行业,毕业后能找个稳定的工作,然后留在身边安安稳稳的过小生活。而报考的高考生们则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雄鹰,只想展翅飞翔,一切艰难险阻都不放在眼里。于是就会造成家长和考生在选专业时候的冲突,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虚怀若谷,择善而从。

首先是,家长毕竟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多了二三十年的经验,他们在职场上也打拼了多年,那么他们的建议一定有中肯的地方。千万不要一味地叛逆,要跟家长好好沟通一下,他们为什么要让你选这样的专业?选这样的专业有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对于自己选的专业,他们是怎么看的?

拿一个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要报的水利专业举例子。

我在本科就是学习的水利专业,这个专业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属于艰苦行业,甚至我们自己开玩笑也说我们以后就是要去深山里拦河筑坝隐居山林的,而其他专业的都会觉得我们的玩笑就是真的。

所以很多人对于选择水利这个专业都感觉不可思议,amazing。

然而,在和那些自主填报这个专业的同学交流后,却觉得理解多了(注意,是自主填报,不幸被调剂的除外。)

这些同学们,大多数家里都是在水利行业的,其中不乏工程局领导,设计院子女,水利局河务局的子弟,对于他们来说,毕了业找工作根本就不是难事,而且还是工资很高的铁饭碗。那么如果自己没有特别强烈的闯荡社会的心,毕业后就图个安安稳稳,这样的安排何乐而不为呢?

千万不要瞧不起那些毕了业靠父母找工作的人,要知道一切能利用的资源都是你本身能力的一部分,如果有资源而不用,希望靠自己的本事闯荡一番天地,那别人只会笑你傻,而即使做出了成绩,谁又相信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呢?你看思聪是富二代,社会上的美女与资本哪个敢看不起他?

所以,父母推荐的专业,一定要仔细参考,他们往往是深谙一个行业,才会推荐自己子女上这样的专业,而且你要知道上了大学后,很多专业对自己来说都是差不多的。

当然,如果这个专业实在不喜欢,你要和父母家人认真的协商,自己找充足的理由说服他们,填志愿是大事,不要意气用事。

答3 什么专业好就业,能挣钱?

按照现在社会的倾向,有三种专业最能挣钱,第一是互联网,第二是金融,第三是互联网加金融。

但是,大学可不止是互联网和金融这些专业。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最新的专业预计起薪排行榜(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再看看就业率排行

在选专业的时候,这些可以作为参考,但是社会在发展,一切都是在变的,所以还是要慎重。

二 .我的分数可以报考什么样的大学?

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知分报志愿,而且这个政策也实行了好几年,所以基本上学校的分数线变动较往年来说不会太大,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和往年的分数对比下选择合适的学校。

这里还是推荐几个帮助你选择学校的网站和工具。

1. 利用网站的知分报志愿系统。

我们拿新浪教育举例子看,当然在新浪高考和网络高考也能找到,其他网站没有用过,就不说了。

下边是网站: 高考报志愿数据指南新浪高考

报考技巧_腾讯高考频道 腾讯高考

【高考频道】高考分数查询 网络高考

(1)在新浪的这个网页高考志愿线差填报中有高考院校库,分差报志愿,知分选大学几个栏目,我们都可以免费使用,作为报考的参考。

(2)我们来利用知分选大学看一下,小明是北京考生,考了600分,理科

(3)然后进行查询

刚刚看到新浪竟然开始进行更专业的服务,但是要收钱了,大家还是多甄选几个,选择其他的也可以,譬如网络和腾讯还是有免费的。(此处写出来完全是为了考生,没有任何广告的意思)

网上的这些只要善于利用,都能给自己有不小的帮助。

2一定要利用好手中的神书

就是学校让买的那本《高考报考指南》 一般都是省教育厅印发的,比较权威,这里你可以把查找到学校再进行对比,斟酌。

3 上贴吧,找学长学姐,还有那永远占线的招生办

大学里永远活跃着乐于帮助新生的学长学姐,而且每到填报志愿的时候,各高校的贴吧通常还会有专门的志愿咨询帖,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优秀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还有就是那些高校的招生办,如果你能打通电话的话,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报考时应该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大学

这个不想说的太多,就简单说一点,报考时,如果你的分数足够高,能上一些在国内都排得上号的985,那么以专业为先,在专业不错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学所在地比较发达点的城市。如果,分数一般,也只能报考一般的大学,那就以学校为先,要知道一个好的学校,一个所处区域较为发达点的学校,将直接影响你未来几年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还有将来可能在哪个城市就业。

最后,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被够被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所录取。

‘肆’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首先要了解今年可以填报几个志愿。今年很多省份都合并了高考批次,这些政策上的改变,都会对考生报考志愿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批次合并后,考生的选择变多,在志愿选择上也增加了一些难度。考生和家长对于志愿填报时间、批次、录取规则等都要了解清楚。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常用的定位方法就是线差法,考生在报考时可以看看近几年的录取线来大致估算自己的定位。

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名校,因为在就业方面名校有很大的优势。另外要尽量选择好的城市的大学,这样对考生的以后的见识和未来就业前景都有很大帮助。最后就是尽量选择以后想要定居的城市的大学,这样毕业后对身边的环境会比较熟悉。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要只顾选择热门专业,要尽量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之后兼顾着未来发展前景。专业的好坏时瞬息万变的,现在热门不一定在考生大学毕业后还热门,所以单纯的看专业是否热门是不科学的,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伍’ 如何填报志愿

从今天开始,全省考生进入高考“知分、知位、知线”填报志愿这一系列忙碌而艰巨的过程。“考得好还得报得好”,不同的分数和位次段,志愿填报的技巧也不同。海都记者根据多年报道高招经验,整理出各位次段考生的志愿填报策略,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说明:1.因院校招生计划的变动,会对录取分数产生一定的影响,敬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的建议仅供参考,不宜作为填报的唯一依据。2.各位次段的划分,是根据福建省文理科考生的人数进行的大概划分描述,仅供参考。但考生运用全省位次来定位院校和专业应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1 高尖分数段考生
(理科全省排名1~11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164分以上;文科全省排名1~5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93分以上)
高尖分数段的考生,是全体考生中的佼佼者,有精挑细选的底气和本钱,可以填报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顶尖名校和优势专业。
理科全省排名25名之前的考生,可以报考清华大学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与金融、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类等,北京大学的热门专业如工商管理类。理科全省排名110名之前的考生,也可以考虑其他名校的顶尖专业,如复旦大学的经济管理试验班、自然科学实验班或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管理本硕班或电子信息科学类(试点班)等。排名180名之前的考生,可以考虑填报北京大学医学部。
文科全省位次25之前的考生,可以填报清华、北大顶尖名校或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专业,位次45之前的考生,可以填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中上专业。如复旦大学的经济管理试点班、法学和新闻传播学类,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贸易经济和工商管理类等,也可以考虑香港中文大学的一般专业。
高尖分数段考生在选择顶尖名校的范围基础上,力求选择优势专业。专业的选择首先应注意和考生的性格特点及职业兴趣匹配,其次应注意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空间,切忌为了虚荣盲目跟风或片面追求分数的最大化。
2 高分数段考生
(理科全省排名110~40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150~164分;文科全省排名50~30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76~92分)
理科全省排名110~160名的考生,可以选择复旦大学的数学类、医学试验班、技术科学实验班、自然科学试验班等专业,可以考虑选择上海交通大学热门专业如工科管理本硕贯通实验班之外的大部分专业,力求取得院校与专业双双满意的结果。
排名全省160名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中等及中下专业。理科全省位次200之前的考生,成绩突出,可以把一流名校、特色专业综合考虑,如一流名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各院校的优势专业。
文科全省排名50~150位次的考生,可以考虑冲一冲中国人民大学的中下专业,如中文、人文科学实验班(国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或者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中上专业。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专业,应是这一位次段考生追求的首选目标。
3 次高分数段考生
(理科全省排名400~100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135~149分;文科全省排名300~70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66~76分)
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是比较优秀的,可以选择声望名气高、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的985工程或211工程着名院校。理科可以选择如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文科可以选择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着名大学,院校与专业同步考虑,在分数有挑选的余地时,不妨首选985工程大学或211工程大学。文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去年恰逢小年,录取分数偏低,降到低谷,今年分数反弹上升的可能性较大,理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值航天热,预防录取分数会适当上调。
4 中上分数段考生
(理科全省排名1000~800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86~135分;文科全省排名700~180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47~66分)
这类考生处于全省考生的中上位置,考生志愿选择的范围较广,院校众多,专业五花八门,考生应注意货比三家,从院校、专业、城市等三个元素细细比较组合。
如理科3000位次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985工程或211工程名校,5000位次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工程或211知名大学。8000位次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东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广州中医药大学等985工程或211工程知名大学。
文科全省排名700~1800位次的考生,可以选择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第二外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等着名大学,但要注意一些大学招生计划的变化,如2015年浙江大学理科招生计划减少16名、厦门大学的理科招生计划减少48名等等,势必都会对录取分数产生影响。
在理科1000~8000位次的考生中,分布四个分数段,文科全省700~1800位次的考生分布三个分数段,每个分数段都各有几个适合的院校、专业、城市,考生一定要很好地组合它们,应注意“冲稳保垫合理”的组合排列。
5 中等分数段考生
(理科全省排名8000~1800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50~86分;文科全省排名1800~3800位次,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28~47分)
这类考生处于全省考生的中等位置,分数与位次比较尴尬,考生要考虑的相对比较多,是选择院校还是专业的问题在这个分数段显得更加纠结。考生应注意从院校、专业、城市等三个元素细细比较组合。
如理科10000位次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985工程或211工程名校或地域位置较发达高校。12000位次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华中农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18000位次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闽江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侨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

文科全省位次2000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宁波大学、安徽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兰州大学、闽江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汕头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交通大学、南昌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等。全省位次在3300之前的考生,可选择四川外国语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华女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全省位次在3800之前的考生,可考虑东北农业大学、湖北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等。南京审计学院前两年分数较高,但去年却下降,今年分数反弹上升的可能性较大。
6 中下等分数段考生
(理科全省位次18000以后,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50分以内;文科全省位次3800以后,相当于2014年超出本一线28分以内)
这类考生可以首选偏远(如西北、东北)大学,可以更好地挑选专业,如果要留在一些比较热门地域,专业可能会出现被调剂的危险。特别是刚踩线或略高几分的考生,可以填报偏远或者一些院校的农林专业或者闽台合作项目。如福建农林大学(农林专业)、新疆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合作项目)、石河子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湖南农业大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