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2福建高考作文,我以努力去奔跑,人生会精彩为题,离题了吗
肯定离不了题的。
对于2012福建考生,作为学长,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们一些东西。
现在绝不是放松的时候,诸位应该都已经估分了,这时候就应该跟周围同学比较下分数,判断自己在年级中排名,再根据上一届学长的情况,大概估计自己能上什么大学。昨天粗略地看了全部理科卷子,数学比去年略难,理综以及语文都相对简单些,英语应该差不多难度。。。所以与去年相比几乎无差。 本一线在570左右。好好把握这段时间了解各种专业以及各大高校情况(包括环境以及学习氛围、专业强弱程度),具体可以上各大高校网络贴吧以及QQ新生群、微博、人人网。。。。。了解清楚。还要关注的是阳光高考信息网上的各大高校访谈,了解他们的政策,这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光这些下来估计都得耗一个月。 现在学高校一般都有偏僻新校区,而那正是新生待的地方,所以报考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有个心理准备。那两本报考读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买,很有用的,到时报考主要就是看那两本书,根据排名以及分数来选择合适的学校。
顺便跟各位透露点厦大的信息。厦大今年将舍弃漳州校区,也就是说全部到厦门。不过厦大在厦门有三个校区:本部、海韵、翔安。其中以本部最好,在里头的全部是厦大比较好以及赚钱的专业,如会记、金融、化学。。。。 而且本部还是研究生以及博士待的地方。 另外两个校区安放的都是理工科的,其中海韵还比较好,离本部也就一条隧道的距离,大概1.5公里。在那的有三个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数院、软件。翔安就比较苦逼了,正在建设当中,而且你们来的那会还是第一年。老师来上趟课都不容易,讲座少,安保差、设施不全、周围荒芜。。。。在那的有8个学院,具体我就不清楚,只知道有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二:今年你们幸运了,学校将按照大类招生,即你们第一年不分专业,而是按照院来分的,一年后有场考试,根据考试成绩以及你的意向来选择系以及专业(院》》系》》专业),另外今年医学院的免收学费了,一年可还是好几千哪!整体来说,厦大环境与硬件设施是全国领先,这点你们倒是不用太担心。而且厦大盛产帅哥美女,决定亮瞎你的眼球。 但厦大也有缺点,比如太安逸,学习氛围不足。北方的学校学习氛围比较足,比如北京的学校。但北京的空气不好,而且政治氛围比较重。但大城市的就业比较好,实习机会比较多,对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很有帮助,这点厦门就比较欠缺了。三: 学校里 的牛老师一般都是见不着面的,比如易中天,除非校庆或什么重要节日。平时授课的老师都很一般啦,教的水平甚至不如高中,一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上课完就走了,作业不讲、基本没有卷子、晚自习完全靠自觉、讲课都蛮无趣的,当然,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这样的。
⑵ 2010福建高考作文是什么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
材料说的是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
⑶ 福建高考作文题目究竟是什么
福建作文题
·
材料作文: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
⑷ 2014福建高考作文出炉:题目如下: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
既要看到悬崖也要看到栈道桥 梁,还要写出使天堑变通途的过程,才 能拿高分。 今年福建的高考作文题目出 得很不错,有一定难度。提到空谷,有 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 梁。如果只想到前者,忽略后者,就是 负面占主导。因为有的学生对于现状, 想到的只是悬崖,觉得在人生的道路上 行走艰难,悬崖峭壁,交通不便,举步 维艰。有的学生虽然看到了人生有时会 是悬崖峭壁,但觉得只要克服困难,使 天堑变通途,即使在行走条件和交通运 输不方便的环境下,也能积极地去改造 它,让其有益于我们的生活、生产、学 习。这种学生比较乐观向上,这样写出 来的作文就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考生必须注意到,要把空谷变成栈道和 桥梁是需要条件的,一方面是要有雄心 壮志,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要让天堑 变通途,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甚至要经 历失败,乃至付出生命。要有这样的思 想准备,才能真正成为乐观主义者,去 努力奋斗,这是不容易的。考生如果只 看到消极条件,就会不够积极,这样写 出来的作文分数自然就会比较低。 孙绍振说,今年的作文题要拿高分挺 难。福建省前几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比较 抒情,比较感性,写起来比较轻松。比 如去年的《忧天》,太过诗意,没有脚 踏实地的感觉。但这几年难度逐渐加 大,几乎都要求写议论文。现在发达国 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大多要求写议论 文,不许写抒情文章。从考生的角度来 看,今年的作文题目比去年更难写,难 度更大。如果考生不理解题意,就会乱 写;如果只写理想,不写如何达到理想 的目标,就不够全面;如果考生把悬 崖、栈道桥梁以及使天堑变通途的过程 进行有机转换,巧妙过渡,各个方面都 考虑到了,就容易拿到高分。--来自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
⑸ 福建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2020
随着上午高考语文考试结束,语文作文题目也成为了考生和家长关注探讨的热点话题,那么2020年福建作文题目及点评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2020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福建高考语文作文点评
福建高考所使用的全国一卷的材料来自于历史,体现了文史不分家的特点。故事本身考生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耳熟能详。无论是从齐桓公、管仲还是鲍叔的角度来写,都可以写得中规中矩,基本上不会走题。
但是,好写的作文题往往也意味着写不好。
什么意思呢?很难写出新意来。
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从敌对阵营到同一阵营,那是因为形势发生了变化,兄弟争权到逐鹿天下,什么时候当有什么改变,形势的发展让人物不得不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态度转变。
齐桓公在公子小白时期自然是对管仲恨之入骨的,因为险些遭了他的毒手;鲍叔和管仲也是各为其主,阴谋阳谋斗个不休的。但是当公子小白成了齐桓公,格局和视野就不能再局限于以往的仇恨之中了,为了谋天下,必须要用到管仲的才华。而鲍叔的让贤、管仲的投靠,也都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私人之欲主动让位。
所以说,这些道理考生们也都明白,写齐桓公的大度、管仲的能干、鲍叔的贤良,都能紧扣考题,但怎么写才能出彩,还得立出新意来。但也不能为了追求新意,故意写一些惊世骇俗甚至不够主旋律的观点,比如说批评管仲不忠诚,不能为主公赴死却投奔了仇敌。
这个考题本质上是属于议论文,但明确要求写成发言稿的形式,如果审题不明,不按照发言稿的格式来写,扣分就会很多。这个点容易被考生忽视,造成遗憾
发言稿只不过体现在互动性上。班级的读书会,开头可以有一句称呼“同学们,大家好”,中间段落可以经常先称呼“同学们”再接着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结尾则可以有一句“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这样兼顾发言稿的形式,语言上尽量做到口语化,就符合考题的要求了。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是“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并不意味着考生只能写一个人物,而是要突出一个,以一个为主。
⑹ 福建省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04年
福建2004年
高考语文
作文题:
>
选择下面所列的人物或
文学形象
作为
话题
,
自选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人
物:
孔子
、苏轼、
曾国藩
、
鲁迅
、史蒂芬·霍金
>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
【注意】①
题目
自拟。②
立意
自定。③
文体
自选。④不得抄袭。
2005年
福建卷作文题:一个圆圈
2006年高考福建卷作文:
创新思维课堂上
2007年
福建高考作文题《季节》
2008年
福建省
高考作文题目:
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买甜的,一个买苦中带甜的,一个买淡的。根据此
情景
写一篇作作文,题目自拟。
2009年
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这也是一种___
⑺ 2011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是什么题目
2011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点评】2011年福建卷的作文是道材料作文题。通过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材料只是叙述了“一个人、两件事”:以省略号为分界点,一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好身体,二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梦想。将两件事进一步提炼,命题者的思路也就水落石出了:一份经常需要日晒雨淋、异常艰苦的“工作”,在乐观的袁隆平看来,那些艰难困苦对自己是一种锻炼;袁隆平之所乐观,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梦想。 理清题意后,立意角度也就水到渠成了。围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展开,笑看苦难、挫折,将之当做成功道路上的磨练。也可以围绕“梦想”展开,正是因为心中有梦想、目标,一切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成功。
⑻ 这道语文题的答案是神马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它除了有特定的作文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要求在规定的时空里完成,所以留给学生写作和老师阅卷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在阅卷老师在面对如山的文卷时候,难免有视觉疲劳,在这情况下,我们要想自己的文章要鹤立鸡群脱颖而出的话,没有自己的招数是很难胜出的,下面介绍的几种办法不算是高,但能留住老师的眼球,那一切就好办了,你不妨试试看。
一、文体另类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60%以上都是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信马由缰”,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只要你能扣住话题,文体能让你的文章跟有亮点。所以中考作文文体的运用非常广泛,从寓言到童话;从解说词到辩论稿;从实验报告到说明书;从日记到书信;从散文到小说,单是这些另类的文体就给老师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
二、结构新颖
普天下的女子都不喜欢自己是个大块头,就因为那样呆笨,看起来不灵巧,其实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还是“老三段”往那儿一搁,难免让人视觉疲劳。怎么办?看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是如何在体例上进行创新的。
(一)运用题记
以题记为开头,或阐述行文缘由;或牵引内容;或揭示文旨,其语言往往精炼而富有哲理。从中透视其亮点,触摸到其情感的脉搏,让人赏心悦目。
(二)巧用小标题
小标题运用得好,会使行文让人看起来有赏心悦目,轻松自如,条理清晰之感。
(三)板块组合
福建厦门满分作文《我想唱首歌》,作者分为三个板块:“咏叹调”“夜曲”“进行曲”,用三幅画形象地道出了厦门迷人的风光,处处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福建考生的《美丽人生》运用三个独句“星空,真美”“落叶,真美”“夕阳,真美”构成段落穿插其间,意境鲜明,让我们感受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美。板块的组合可以用(一)(二)(三);也可以是小标题;可以是日记的题头;也可以是剧本的幕别。
三、名句点缀
用精典的诗词和一些耳熟能详的散句来增添文采,不约而同地成了中考满分作文用来润饰语言的选择,使之成为新的亮点。有的作题记;有的作文眼;有的干脆以一首诗词贯穿全文。“腹有诗书气自华”,闲庭信步,信手拈来,巧妙地穿插诗词,不但展示了你的“才腹”,也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思辨缜密。
浙江丽水满分作文《上苍的恩赐》中有这样一段:“上小学后我接触了唐诗宋词,读多了,我就学着体味诗的意境。我会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气概而流出坦城的泪水;也会由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生愁绪而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当然我也会神往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境界。”相信这样引经据典,作文本身已经站在高分的起点上了。
四、选材时尚
考场作文,最忌讳的就是千人一面,前面的还有点新鲜,到后面的真会“审美疲劳”了,更勿论那些已近“花甲之年”的老题材了。所以在选材上也要与时俱进,号准时代脉搏,披沙拣金,引进时代活水,把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元素融入到题材中来。
四川乐山满分作文《我爱这里风景》就是巧妙地选取了“QQ聊天室”“超女PK台”“80后售书会”三个滚烫的题材进行演绎“风景”。山东淄博的作文《不落的太阳》就是选取的三个来自“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
安徽考生的满分作文《网“箩”一片》用了许多“网语”,描写了网络带给人们的冲击,有喝彩的,有骂娘的,众相百出,但网络依然如故成长。如果你还没有找到新颖的写作素材,可以参考一下《作文大赏》中有很多历史地理知识可以做为素材使用。
五、立意独到
“千古文章意为文”,立意,作文之统帅。不要让自己的作文总是往考题已经铺设好的“大众轨道”里钻,文章最忌的是拾人牙彗,步人后尘,捡些陈年芝麻,咀嚼起来,索然无味。你如果逆着人们的习惯思维或既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反弹琵琶”,力避俗套,独辟蹊径,常常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
当你面对一池碧荷,你可以颂她“出淤泥而不染”,也可以扬默默滋养荷花的淤泥;赞牵牛花生命不息、奋进不止之前,你可别忘了它得依靠墙才能攀爬;满目萧瑟的寒秋,也许让你有些失望,但那是为了硕果累累而付出的代价啊!正所谓“山前自身攀援路,偏向山后探新枝”啊!然而现在不少同学还在不停的重复俗套的立意,不能打开思路,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借鉴一下国外同学的写作思路,作文书《作文大赏》中还有中外同题作文的对比,相信一定能开阔思路。
六、言语风趣
一篇立意上佳的作文,如果你再能适当地融入一些幽默诙谐的词句,同样会让老师那略带疲意的双眼为之一亮,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给人造就“信手拈来,胜似闲庭信步”的上佳印象。下面精美片断就是来源于今年中考佳作。
江苏镇江的满分作文《生活,我的快乐之源》“吃饭乃人生第一大事。当我在下课铃响01秒之后,手捧刚买到的饭碗奔向饭厅时,地上的一颗小石子不知是怪我踩疼它身体,还是故意与我过不去,偏偏要不识时务地跑到我的脚底下,害得我没有思想准备,就与大地母亲‘接吻’一番,结果是嘴肿得老大,更可气的是,我那刚买的新饭碗‘英年早逝’。”
文章用移花接木法把‘接吻’‘英年早逝’等生动的语言移用到自己的叙述之中,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当时破碗之后的略带遗憾又自我解嘲的心境,让人读起来倍感清新诙谐,风趣幽默。
七、“物”角作主
所谓“物”角转换法就是利用“人”以外的他物作为视角主体切入话题,从而找到一个新颖的表达角度,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退居幕后让他物走向前台更方便、更诙谐地调度语言酣畅淋漓地写自己之想所写,或庄或谐,或贬或褒,任你驰骋,令人耳目一新。
南京卷的作文是“其实很简单”,有一个考生是这样来构思的:虚构了一只家猫,描绘了自己家的主人从一个普通的职员一步一步地升到“局长”的全过程,几近“实录”的文笔写它的主人先是如何大把大把地金钱开路,等升任局长之后,又如何大把大把地收受别人的贿赂,到处堆着高档名烟、名酒,特别是逢年过节,主人更是忙的不得了,门铃都按坏了,红包满柜,真可谓是“一举一动,尽在猫眼底”。全文就是用这样幽默诙谐的笔触来见证了这位主人的发迹过程和当“官”之后的种种丑行,最后来表现“当官其实很容易”虽然有些夸张,但显得很真实,使主题的揭示能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这便是转换视角的魅力!
运用了“物”作为视角主体,并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口吻,幽默诙谐地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
总之,“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要让自己的作文推陈出新,让阅卷老师提提精神,不至于太疲劳,你还可以靓丽标题,巧用修辞,景物点缀,富有神韵的首尾等方法来吸引老师的眼球,这些满分作文的招数多少也值得我们考生们去练一练。
⑼ 《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的作者
福建省高考作文《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作者是厦门一中理科生骆雅婷
⑽ 有2010年福建省厦门市的高考满分作文吗 就格林童话的那篇
2010年厦门高考满分作文:
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
时间:2010-06-22
作者:骆雅婷
当厚厚的一摞《格林童话》印成铅字,成为儿童们手中的珍宝,当慈爱的父母为婴儿朗诵那诗篇般的传说,当童话中善良的公主为孩子五彩斑斓的梦增色……这些传说的真谛,格林兄弟们苦苦寻觅的与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无言处彰显。那便是亘古以来不变的人之血脉——真、善、美。
这是多少简单的三个字,却总是被数数然的我们轻易忽视。格林兄弟穷究传说中的字句,希望找到隐藏其中的真理、律条,却忽略了那连邻家孩提都能总结的至真善至美。
我们总是如此,实用性的价值标准成了现代人的鼻环,殊不知科学、技术、修辞终须美感、善念与真诚为线,前来缝合。没有真善美为信仰的实用主义,只是清寂的旧代朝服,扣子滴滴答答地掉,散落满地。是的,我们必须有充满劳绩的实用主义来领航,但人之为人,不能缺少信仰指南。
荷尔德林曾说,充满劳绩,人还是要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若我们只是一味追求实用的劳绩,纵使有丰硕的穗粒、有甜美的饭食,却依旧只是匍匐于地的生灵。若当真如此,我亦要赞美人类谦卑的神态与丰厚的劳绩,却哀伤于灵魂的羁旅无依。你可曾听说,灵魂,是大地上的异乡者?是美,让人的双膝直立行走,傲然挑战烈日!是真诚,让人之间萌生称之为爱的强韧纽带,让人性溢满芬芳!是善,让这群大地上的异乡者将根基所向土地深处,却始终向上生长,不生旁枝!海德格尔说,精神乃是涌向天空、追逐上帝的狂飚。是真善美创造了人的无限可能!人对内在生命无数次的重生与再造,无不是以美为明亮的焰火,善为摆渡的舟身,真为手中的柱杖。
当我们翻读《格林童话》,或是《同海经》、《伊索寓言》,我们看到的人类历史前行之指路灯,皆是人性的光芒。矢志不渝的爱情,星汉为之震慑的母子纽带,抑或是一诺千金的友谊,都建立在无与伦比的人性之上,真善美之上,没有公式的繁琐,亦无关定律的教务,她们真实存在,为人类铺路助行。
实用主义的发展迷惑了我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于机件般的冷酷言行,我们忽略了美,遗失了真,摒弃了善,似乎惟有孩童依然未忘记那颗徇霞般的初心。
不,我要依然将根基深扎地下,引体向上接近太阳。我要同树的主干一般强壮,善是我枝干中的琼浆,我将现实的责难裁成片片绿叶贴于项间额前,真是丰沛的雨水,美是头顶的湛蓝晴空。
2010高考满分作文《士运论》正文:
余读《左传》、《汉书》、《三国志》,寻寻觅觅以求运道,成功诸法,然每见古之名士不得其主未尝不废书而叹焉。至如三国之李萧远作《运命论》曰:“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余未尝不涕泗横流,扼腕叹息曰:“古今之士、之贤、之圣岂受制于三者乎?至如仲尼受困陈蔡,李广难封,哀哉。”后余饱览古今贤士之文,远近名圣之迹,乃释怀,有三叹作焉:一曰士运在此不在彼,再曰士运在勤不在求,三曰士运在我不在他。谓予弗信,请见陈词如下:
昔者仲尼学富五车、胸藏礼乐,遍施仁义欲以正道援天下于溺,学于郯子、师襄、老聃之徒欲以广其闻,周游天下欲以布其道。其志壮哉,其行壮哉,其言壮哉。然其时运不济,命运多舛,遍历七十国而不一遇其主,岂不叹哉!然其尊庠序之教,而有颜回出;修古之圣典,而有六艺作。其志彰矣,不然以我百代后一孤陋书生,岂得闻其名而后深赞哉。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有不弃于壮志之道而后必有不知有处得之。此余所谓“士运在此不在彼。”
战国之时,齐有孟尝田文,赵有平原赵胜,楚有春申黄歇,魏有信陵无忌。当是时,有志之士投之则中,未有不得意之人。余以为弗是也,孟尝之徒独养鸡鸣狗盗之徒,未有匡扶国家之才贤。是故苏秦散尽资才而不说听其言,后起六国而权倾天下。曩时其所孜孜求之而不得,当时尽有矣;曩时其所躞蹀之公卿门,当时尽开矣。富埒人主,权衡国君,谁得而当之?是矣王勃曰:“老当益壮,守(宁)移白道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非余所谓“士运在勤不在求”乎?
伯牙遇子期乃畅其意,相如因得意逐名汉武,商鞅得景监方说秦王。士运在人手乎?奈何以我之力,以我之学,以我之滔滔雄辩需假人之手?余思淳于髡闻之必仰天大笑,疑缨索绝。俞伯牙有绕梁之音,司马相如蕴绝世之才,公孙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变法。韩退之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窃以为余为千里马亦先已于伯乐矣。“士运在我不在他”昭矣。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天下皆慕圣德。《运命论》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又曰:“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沉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以流(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又曰:“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是也夫。余訚訚于此,欲作沛然之辞以广余意,终日孜孜不倦于古今典籍,所为何事?所拥何志?张载《日知录》志曰(《近思录》记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还有很多篇,你到学科网去搜“2010高考满分作文”福建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