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厦门土楼在哪里
土楼分布是福建地西南部地区,数量大概有2万多座,分部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等地,距离厦门180公里以内,车程是二个半小时。
厦门没有土楼的,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漳州市的南靖县、华安县和龙岩市的永定县。实际上三个县是交界县。其中南靖县和永定县的土楼仅仅分布在隔壁镇。
土楼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着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的旅游线路,田螺坑土楼群,又被称之为“四菜一汤”,是针对其外形的分布就像摆在餐桌上的四菜一汤而得来的。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绝伦,璀璨夺目,又像是一支气势磅礴的五重奏交响曲,在青山秀水间激越地奏响。
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而下。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田螺坑景观魔术般地不断变幻,圆楼时而在前时而退后,方楼时而隐蔽时而暴露。来到坡底公路上,抬头往上一看,田螺坑土楼群犹如布达拉宫横空出世,巍峨耸立,庄严肃穆,在阳光下一派金碧辉煌。
❷ 福建土楼有什么特点
福建土楼的特点:造型独特,规模宏大,具备抗震功能,结构布局奇巧
1、造型独特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2、规模宏大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
3、具备抗震功能
福建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
4、结构布局奇巧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2)厦门土楼是什么样的扩展阅读福建土楼的文化内涵
1、家族的凝聚力
土楼的建造,一般是在家族最高大的楼体和坚固的墙基稳重存在和发挥作用。同宗聚居的土楼里,一楼之内乃一公之孙。楼内数十、数百人中,多代同堂,拥有共同的祖辈,最高长辈具有绝对权威。
2、道家哲学思想
在客家土楼建造中,道家哲学的运用可谓精彩绝伦,不仅土楼完全以其精髓为建楼指南,而且其他类型的土楼建造亦多用道家思想进行择地定位。
3、浓厚的文化性
客家人重视文化教育,在中国山区农村中早已形成一种特别的风气。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福建土楼
❸ 厦门永定土楼怎么样
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永定土楼(10张)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建筑形式,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永定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着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门票价格
1.洪坑土楼
门票90元;会员价85元
2.高北土楼
门票50元;会员价47元
3、振福楼
门票50元;会员价47元
4.洪坑+高北
门票120元;会员价100元
5.洪坑+高北+振福楼
门票140元;会员价120元
❹ 关于厦门土楼
土楼一般是有三层的,不能上去大概是有这样两种原因:1、土楼目前还有住人的,总不能去参观人家的住房吧?2、有的土楼年代久远,处于维护当中,没办法承受那么多人上楼参观。但也不是远观,土楼是看上去封闭式的建筑,可以在外面欣赏,高处拍出来的景很壮观,还可以进到里面,也就是一楼,通常会卖很多当地的手工什么的,或者土楼的艺术画,也是很美的。
❺ 福建土楼什么样
福建土楼长怎么样? 怎么给你形容呢?
土楼长的很老实,别人都是砖瓦做的。它却很“土”
身材又胖,又大,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
其实一点都不帅,,
想了解可到网络输入:厦门土楼一日游推荐李游 里面会有你想要的
❻ 厦门土楼
1、厦门湖滨南站早上有直接到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的车,来回车费70元*2人*2趟=280元;2、在民俗文化村(票价50元/人)、振福楼(40元/人),承启楼(30元/人)游一天,可住在民俗文化村,住土楼50-80元/间,土楼没有独立卫生间。第二天可去下洋中川(30元/人)、初溪土楼(50元/人,距离民俗文化村(1个小时左右车程),游完后可以饭永定县城乘车回厦门(下午2点最后一趟)。
3、如果五个景点都游,可以买套票,更便宜。
❼ 厦门土楼的历史
1,土楼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而这一过程又与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迁密切相关,福建尤为明显。
2,土楼的产生与中原居民大南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年),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又出现罕见的大旱和蝗灾,中原居民大量举族南迁,其中很大一部分到了福建,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福建开始显现新的生机。
唐宗章二年(669年),唐高宗为了巩固对福建的统治,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中原府兵入闽,驻扎福建南部的漳州等地。
3,北宋末期,特别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由于北方受金人攻打、统治,中原民众举家南迁者甚多,这些南迁者多经江西赣州进入福建西南部的汀州,
带入中原的语言、文化,经过与当地文化的长期融合,形成了以客家话为代表的客家民系,并通过随后的继续向南、向海外的迁徙,形成了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台湾的客家人群体,以及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客家华侨群体。
4,在土楼的建筑形式上,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福建的生土夯筑技术已相当成熟,福州新店战国晚期至汉代古城遗址(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
武夷山城村闽越王城遗址(公元前1世纪)等所遗留的城墙,均为生土夯筑而成。唐五代(7—8世纪)以后,福建地区出现的具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的堡、寨,其堡、寨的墙体也多以夯土依山而筑。
5,宋元明时期(11—14世纪),由于社会动乱,许多战事延至福建境内,再加上沿海地区时常遭受海寇侵袭,这些具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的堡、寨形式所具有的功能,
逐渐被移植到民居建筑上。以四周夯土墙与围墙内部木结构建筑共同承重的土楼建筑形式,逐渐大量出现。
❽ 厦门土楼值得去吗
厦门土楼当然是值得去了。这个是世界的着名文化遗产。土楼的建筑是非常宏伟壮观。你可以去旅游一下,感受一下古代时候人类的建筑结晶。
❾ 去厦门旅游哪个土楼最值得玩,值得一去的福建土楼盘点
去厦门旅游,有厦门一地的深度游,也有厦门+土楼的旅游联线。都去到厦门了,不妨也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也规划在自己的行程中吧!福建土楼,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方式和生活场景,据说还被美国的卫星误以为是中国的大型核反应堆。
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即永定县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下面是的小编带来的值得一去的福建土楼盘点,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去厦门旅游哪个土楼最值得玩吧!
承启楼
承启楼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相传它在明崇祯年间奠基,清康熙年间竣工,历时半个世纪。该楼出现在1986年发行的“中国民居”邮票中,代表着福建民居。它被形容为“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环极楼
环极楼是一座于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建成这座土木结构、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大圆寨。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据县志记载,1918年2月13日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附近田里的泥浆水喷起几丈高,楼顶的砖瓦几乎全被震落了,余震数次,环极楼正门上方第三、四层厚墙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长近3米一尺多宽。可是地震过后,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
振成楼
被称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建于1912年,由内外两环构成,按八卦进行设计。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连成一体。
田螺坑土楼群
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土楼群,戏称“四菜一汤”,是黄氏家族世居之地,数百年来先后建有5个一体相连的圆、方土楼组合。从位于山上的观景台俯瞰,一座方楼雄居中央,四座圆楼围绕四角,恍若一朵怒放的硕大梅花,点缀于绿野平畴之上,错落有致,美不胜收。该楼群初建时仅为一座方楼,取名为“和昌楼”,后因人丁渐旺,分别在方楼四周建起4座圆土楼,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拱卫着“和昌楼”,使之既似山寨,又如城堡。
裕昌楼
裕昌楼建于元末明初,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故把整座楼分为五大卦,每卦设一部楼梯,每个家族各居一卦。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据说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因此得名“东倒西歪楼”。
和贵楼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南靖最高的土楼。顾名思义,和贵楼是劝世人弘扬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楼如其名,在高速变化潮流中,它显得异常的祥和、安宁、沉稳。和贵楼是花了几千根松木做基建造在沼泽地上的,由于松木木质的特殊性,和贵楼经历过数次地震仍然不倒,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软绵绵的,竹竿插进泥土会出水。
怀远楼
怀远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怀远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距南靖县城54千米。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堪称传统民宅建筑艺术的佳作,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远楼,这被称为有书香气息的土楼,全楼有对联32处,多与读书做人相关。
福裕楼
福裕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
奎聚楼
奎聚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
集庆楼
集庆楼始建于1419年,是永定县最古老的圆土楼,楼内结构特殊,72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72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与厚度近2米的生土墙一道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霜雪雨。集庆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依山面水,与紧邻的4座圆土楼和31座方土楼相呼应,构成风光秀丽的初溪土楼群。
二宜楼
230年前建造的二宜楼最大特点是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雕刻精湛。“二宜”二字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的意思。二宜楼其建筑平面与空间布局独具特色,防卫构思独创,建筑装饰精巧华丽,堪称“圆土楼之王”。二宜楼内至今尚有三十多户一百多个人口,历代香火兴旺,人才辈出。走进二宜楼,便有古色古香、幽深宁静之感,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华丽的世界。
以上就是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值得一去的福建土楼盘点。看到这里,去厦门旅游哪个土楼最值得玩,在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吧!如果还有一点纠结的话,那请联系吧!
重庆到福建厦门旅游/xianlu/xiamen